1、书圣 : 王羲之;

2、草圣 : 张旭;

3、大欧:欧阳询;

4、小欧:欧阳通;

5、髯翁:于右任;

6、南林北李:林散之、李志敏;

7、颜柳:颜真卿、柳公权;

8、米颠:米芾;

9、衡山居士:文徵明;

10、痴庵:王铎。

书法家的雅称




书法的别称
长波浮海岸,大点出嵩丘。”中国书法作为在线条轻重缓急的变化中展现美感的艺术,比俄国康定斯基的“热抽象”早了两千年,每每让西人叹为观止。从古至今,书法和与书法有关的别称也颇不少。
书法与绘画被后人合称为“字画”。苏东坡《东坡志林》卷八:“唐末五代,文章藻丽,字画随之。”《红楼梦》三十七回:“索性凑成十二个,就全了;也和人家的字画册页一样。”
因为文字能够表达人的心意,故称文字为“心画”。汉代扬雄《法言·问神》:“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言为心声,字如其人,人格自然“原形毕露”。
“墨作龙蛇纸上飞”。至于书写,有“挥翰”、“挥毫”、“染毫”、“握管”、“操管”、“搦管”诸别称。
“翰”,原意为鸟羽,古用羽毛为笔,故以翰代称。明代李东阳《麓堂诗话》有“对客挥翰,敏捷无比”的句子。宋代王安石《送董伯懿归幸州》诗:“亦曾戏篇章,挥翰疾蒿矢”。“蒿矢”是箭的一种,因箭杆用禾秆刻成而得名。意即大笔一挥,疾如离弦之箭,风驰电掣。“挥毫”指运笔抒写。杜甫《酒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作书绘画自然要以笔蘸墨,所以又称“染毫”。南齐谢赫《古画品录·顾骏之》:“天和气爽之日,方乃染毫”。“管”泛指细长的圆筒形物,在书法用语中指毛笔,所以作书又称“操管”、“握管”、“搦管”。如《宋书·谢灵运传》说他“援纸操管,会性通神。”“搦”(音懦)意为握、持。明代陈汝元《金莲记·弹丝》:“与朝云妹子同枝连气,原为中表之亲,搦管拈针,更得相知之雅。”
学习书法有一别称曰“临池”。据《晋书·卫恒传》载:“汉兴而有草书……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弘农”是古县名,治今河南灵宝北部。后就用“临池”指学书或作为书法的代称。杜甫也有“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的诗句。
“涂鸦”语出卢仝《示添丁》诗:“涂抹诗书如老鸦”,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书写,亦作自谦之辞。《镜花缘》第二十二回:“晚生尚稍通文墨,今得幸遇当代鸿儒,尚欲勉强涂鸦,以求指教,岂肯自暴自弃!”
书法墨迹的别称有“云章”、“墨宝”、“芳墨”诸称。“云章”语出《诗·大雅·械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倬”(音桌),广大貌,“云汉”指银汉,“章”指花纹,意为云汉为天的花纹,后因称笔迹为云章。苏轼《谢赐燕并御书进诗》:“人间一日传万国,喜见云章第一篇。
”“墨迹”指书法真迹,是故“墨宝”指珍贵的书法真迹。宋代罗点《闻见录》:“《墓田贴》,王羲之临钟繇书,南唐墨宝堂名也。”堂名“墨宝”,意谓所藏皆为名人真迹中可宝的珍品。同时,墨宝也是尊称别人写的字或画的画,如“敬求墨宝”。
尊称他人手笔称为“芳翰”或“芳墨”,唐玄宗《登蒲州逍遥楼》诗:“一贤遗芳翰,千载肃如神。”可见墨迹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之强。
“对客挥毫惊四座”,“数行草圣妙如神”。对于书法的上品、精品,古今亦称“妙墨”、“妙翰”、“逸品”、“神晶”等。“妙墨”、“妙翰”指佳妙的书法作品。宋代朱熹《仙洲新亭》诗:“共说新亭好,真堪妙墨留。”据宋朝张误《云谷杂记·黄庭经》载:“晋有道士好《黄庭》之术,专意书尔,尝求于人。闻王右军精于草隶而性复爱白鹅,遂以数头赠之,得其妙翰。”《黄庭》即道家经典著作《黄庭经》。晋代这位道土为了道教大业不惜投王右军所好,精神确实感人至深。
对精妙非常、超凡脱俗的艺术珍品,前人还有“逸品”、“神品”之称。明代何良骏《四友斋丛说·画一》:“世之评画者,立三品之目:一日神品,二日妙品,三日能品。又有立逸品之目于神品之上者。”
书画同源而一家,故评论书法亦有“神品”说。明代陶宗仪《辍耕录·叙画》:“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明代杨慎评王昌龄《从军行》说:“此诗可入神品”。
对于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人称“方家”。在书法界更有此称,常用于书画题款。对于书画家也称为“法家”,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李远》说李远等“各有赋诗,后来颇为法家所短。”
造诣最高的书法家称为“书圣”。清代叶廷璃《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词仙兼擅书圣,喜补墨林绿。”《梁书·王志传》亦有齐国将军徐希秀说王志是“书圣”的记载。
书法作品的赝品或伪造物又称“楚凤”。《尹文子·大道上》载:传说楚人有以山鸡为凤凰者,准备献给楚王,过了一夜,山鸡死了,国人便误认为真凤凰死了。唐代张彦远《法书事实》之三载李嗣真《书晶后》:“虽古迹昭然,永不觉悟,而执燕石以为宝,玩楚凤而称珍,不亦谬哉。”“燕石”是燕山产的类似于玉的石头。意为有些人执迷不悟,真伪莫辨,误将楚凤当作了奇珍。

古人对书法家的别称

这个应该最主要,比如说像书圣王羲之,另外还有像唐代的一些,比如说写草书的张旭,另外还有像颜真卿,这些人事实上都是属于比较有名的书法家,对于他们应该也都是有一些自己的称呼,最主要的也就是根据他们书法的一些特色,或者说是他们擅长的一些领域进行称呼。

古人对书画的雅称

;     古人对书画的雅称是“字画”,书画是书法和绘画的统称,把这两个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是用线条来表现的,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其中书法的别称有习字、临池等,绘画的雅称有无声诗、写生、丹青等。
      “琴、棋、书、画”合称四艺,是自古以来谦谦君子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琴棋书画都有各自优雅的别称,往往根据典故而来,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书法的雅称“临池”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关,王羲之刻苦练习书法,每天写完字后都要到家门前的池塘里洗刷笔砚,天长日久池塘的水都变成了深黑色,所以人们用“临池”表示刻苦学习书法。
      中国画又称为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因为宋代施天元所说的“诗人以画为无声,诗为有声画”,因此绘画雅称为“无声诗”。古代将万物称为“横生”,人称为“纵生”,所以以实物或风景为对象进行描绘的画法叫“写生”。另外因为古代绘画常用丹砂和青_两种矿物作为颜料,所以绘画有“丹青”的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