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狄是古时候华夏族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统称,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称。戎和狄主要分布在今黄河流域或更北的地方及其西北地区。北戎、山戎分布在今河北和辽宁等地。姜戎、陆浑之戎本在今甘肃一带。在周的南面有扬拒、泉皋、伊洛之戎。鲁的西境也有戎人。在卫都的城墙上可以望见戎人的村落。晋国的周围都是戎狄人,故《左传》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

春秋时,戎有7种,即:己氏之戎;北戎,即山戎或无终;允姓之戎,即阴戎或陆浑之戎;伊洛之戎;犬戎,亦称畎犬、昆夷、绲夷;骊戎;戎蛮。秦西北有狄邽冀之戎、义渠之戎、大荔之戎等。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山戎,各分布山谷间,有许多部落,不相统一。

至战国时,义渠、大荔等与秦相接诸戎,自春秋以来逐渐并灭于秦。林胡、楼烦并灭于赵。而山戎不复见于史,东胡有其地,燕却东胡设北边与东北五郡。故戎或往往与胡杂处,名称也往往相混。


秦国时期的戎狄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戎狄这个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华夏和后来的吐蕃人所同化。

在历史的河流中,民族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促进,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融合了诸多周边民族,“戎狄”也是这样。

“戎狄”是“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周朝时主要分布在华夏的西方和北方地区,秦汉以后,多数西羌人逐渐被华夏和后来的吐蕃人所同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扩展资料:

春秋早期,戎狄势力强盛,中原华夏诸小国受其威胁较严重。即使晋、齐等大国也经常遭到戎狄的侵袭。从春秋中期开始,华夏各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通过称霸而相互联合,增强了对戎狄的防御能力,不少戎狄渐被华夏所征服。

赤狄、白狄大部分为晋国所灭、齐国灭莱夷、秦国灭西戎,楚国吞并数量甚多的蛮人或濮人的小国。由于各族长期和华夏聚居在一起,不断相互影响,文化礼俗等方面的差别日趋减少。

-戎狄

戎狄是现在哪个民族

现在已经没有戎狄人了,已经完全消亡了;部分后裔融于了华夏族,就是现在的汉族前身。戎狄蛮夷是我国古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少数民族,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
“蛮、夷、戎、狄”是先秦时期我国的华夏统治者对于周边其他民族的称谓。不过这些称谓在开始只是一种泛称,指的是与华夏中原地区相比的远方族类,并没有后来的歧视和侮辱性的含义。而且这些称谓比较笼统和模糊,与具体方位的联系也是不固定的,如在古文献中,不仅有东夷之称,而且还有西夷、南夷、北夷等名称。古本《竹书纪年》说“周武王率西夷诸侯伐殷。”后来随着少数民族的崛起,对华夏的威胁日益严重,“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华夏的民族意识和危机感也逐渐强烈,夷夏之间开始划出了明确的界限,“蛮、夷、戎、狄”的称谓也逐步被赋予了歧视和侮辱性的内容。

狄戎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应该是蒙古族。
看他们的风俗习惯,和今天的蒙古族差不多。
狄戎是古代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随着历史的演变,不少戎、狄、蛮、夷和华夏错杂混居,不断融合,共同组成了自秦一统六合,后的大汉民族。
春秋早期,戎狄势力很盛,中原华夏诸小国受其威胁较严重,即使晋、齐等大国也经常要遭到戎狄的侵袭。从春秋中期开始,华夏各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通过称霸而相互联合,增强了对戎狄的防御能力,不少的戎狄渐被华夏所征服。赤狄、白狄大部分为晋所灭,齐灭莱夷,秦灭西戎,楚国吞并数量甚多的蛮人或濮人的小国。由于各族长期和华夏聚居在一起,不断相互影响,文化礼俗等方面的差别日趋减少。到春秋末年,原来散居于中原各地的戎狄蛮夷差不多都已和华夏融合在一起了。
东夷从民族学的角度看已经不存在了,完全汉化了。西戎的部分则西迁或被吞并,当前谁是西戎已经很难说清。至于所谓南蛮的百越,当前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几乎都可以算,越南也是。北狄早就不存在了,历史上的鲜卑等民族早就融合。但是从广义来看,蒙古族似乎也可以符合这个名字的最初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