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子和苦枥子的区别如下:苦楝子为中药,苦枥子为植物。

苦楝子:中药名。为楝科植物楝的果实。苦楝分布北至河北,南至广西、江西、云南,西至四川等地。川楝分布于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功效为行气止痛,杀虫。主治脘腹胁肋疼痛,疝痛,虫积腹痛,头癣,冻疮;苦枥子:木犀科梣属的植物。分布在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以南、西南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1,8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河谷、山地及石灰岩裸坡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苦楝子和苦枥子有什么区别?

不是一回事。
楝 liàn ◎ 落叶乔木,种子和树皮都可入药
楝树 [chinaberry]。俗名“苦楝子”。亚洲的一种速生的小乔木。两回羽状复叶大,花芳香、紫色、簇生而开展,果光滑、黄色
枥 lì ◎ 古同“栎”,木名。
枥树:一种落叶乔木,花黄褐色,果实叫橡子或橡斗。木材坚硬,可制家具,供建筑。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叶子可喂柞蚕。另有一种栓皮栎,树皮质地轻软,富有弹性,是制造软木的主要原料

苦楝子树和苦枥子树是同一种植物吗?

楝树 苦楝 楝科
拉丁名:Melia azedarach
楝科: Meliaceae
落叶乔木,幼枝绿色,有星状毛,皮孔多而明显;老枝紫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粗钝锯齿。圆锥花序,花瓣淡紫色,核果近球形,成熟后橙红色。花期4-5月。
喜光,不耐庇荫,喜温暖气候,不耐寒。分布黄河以南,长江流域各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及台湾均有栽培或野生,多生于低山,丘陵平原地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钙质土的含盐量在0.46%以下的盐碱土地都能生长,在肥沃湿润的土地上生长更好。
楝树是四季绿化、片林栽培的重要树种,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繁殖易。群众称它是“三年椽材,六年柱,九年便成栋梁树”。
其材质轻软坚韧,边材灰黄色,心材黄色至红褐色,纹理粗而美丽,有光泽,容易加工. 楝树果肉含岩藻糖,可酿酒,果核、种子可榨油,烘制油漆、润滑油、肥皂。果实入药。
楝树树皮是常用中药材,也是制植物农药的重要原料,需求量很大,价格不短上升。
````````````````````````````
苦枥 木犀科小叶白腊
拉丁名:Fraxinus insularis Hemsl.
科名:木犀科 Oleaceae
小叶3-5,有明显的细柄,小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5-12厘米,宽1.5-4厘米;叶缘具浅锯齿,或中部以下近全缘,两面无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白色,散生维系腺点;圆锥花序宽散,花白色,花瓣4;翅果条形。黄山半山寺,北海,西海。常见。
小枝常有皮孔。叶互生、稀对生,通常为1~3回羽状复叶,少数为3小叶或单叶;无托叶。花两性或杂性,或雌雄异株,常为圆锥花序,间为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通常5基数;萼浅杯状或短管状,全缘,4~5齿裂;花瓣4~5,稀3,有时多至14枚,雄蕊花丝通常合生成不同形状的雄蕊管。为花瓣的2倍,或与花瓣等数;子房上位,分离或与花盘合生,4~5室、稀1~3室,也有多达20室的,每室有胚珠1~2颗或很多;果为蒴果、浆果或核果;种子常有假种皮,有时具膜质翅。该科通常下分椿亚科、麻楝亚科和楝亚科3个亚科8个族。约50属1400种,广布于热带,少数分布于亚热带,极少分布至温带。中国有15属约60种,大部分产华南和西南,少数属达到长江以北,香椿最北达辽宁南部。
在亲缘关系上,楝科与芸香目相近,但因其雄蕊常合生成管而花药着生于管的内面,叶无透明腺点而自成一目,即楝目。
该科许多种类木材(尤其是心材)优良,如著名的桃花心木和非洲桃花心木等的木材硬度适宜、芳香、耐腐、色泽佳丽。有的种类入药,如楝树和川楝的根、茎皮可提取川楝素,有止痛、杀虫的功能,也适于作蔬菜的农药,地黄连全株有祛风湿、镇痛的功能,用于骨折、瘫痪、跌打、风湿、胃痛等。有些种类的花芳香,为薰茶香料,如米仔兰。有些植物的种子富含植物油,如山楝属、崖摩属等。有许多种的木材,如椿属含芳香油、树皮含树脂。香椿的幼叶供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