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特点是喜庆祥和。春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对联的上联贴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另外,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阴平、阳平)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同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


春联有什么特点

一、形式特点: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2、对仗,即词性相同。

3、平仄相对。上联尾字为仄音(上声、去声),下联尾字为平音(阴平、阳平)。

二、内容特点:

1、春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含有迎新春、颂盛世之意。

2、春联用语一般轻松欢快,喜气洋溢,切情切景,大红色彩配上吉祥话语,为平添了欢乐气氛。

三、春联的基本要求

1、字句相等

春联不限定字数、句数,常见的有四言联、五言联、七言联和十一言联等。所谓几言联就是单联由几个字组成。像四言联,上下联都由四个字组成。如果春联长一点,单联中可能不是一句,而是分为两句或更多,那么上下联要保持一致,不能上联是一句,下联是两句。

2、词性相当

春联要求上下联相对应的词或词组的词性要相对一致,或者说尽可能地相同。要了解汉字词性的活用功能,如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有时也可以活用为形容词。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那么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词的词性就要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3、结构相称

上下联在句法结构上必须互相照应,彼此对称。现代汉语中的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成分组成,单句句型结构分为主谓式、主谓宾式、无主句式、包孕句式、倒装句式和独词句式。

4、节奏相应

所谓节奏,主要指一个句子在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比如“明月/松间/照”,其节奏就是“二二一”。春联就是要通过联句中有规律的停歇和韵律的变化,体现和谐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因此,上下联间的这种节奏(包括声律和语意两个方面)要相同或相应,即尽可能地保持一致。

5、平仄相反

平仄相反是指在春联创作时,要注意上下联互相对偶的字要求平仄对立,即平对仄、仄对平,这样才能达到阴阳相对、音韵和谐的审美效果。

扩展资料:

禁忌

在春联创作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违律违规的情况屡见不鲜,故提出以下三个“避免”:

一是避免合掌。上下联对仗的字词的意义要尽量避免雷同,如“神州”对“中国”、“千秋”对“万代”等都是不合适的。

二是避免上下联出现不规则的重复字。有规则的重复字是春联创作中一种很好的修辞手法,能增强表现力。当然也有例外,如“之”“乎”“者”“也”等虚词在春联中就允许在上下联中同位重复。

三是避免上强下弱。成联后要注意上下联气势上的匹配,做到轻重相当。若上联气盛,下联气弱,即“虎头蛇尾”,此乃写联的大忌。

参考资料:春联-

春联的特点有哪些啊?

春联的特点

◆◇形式特点: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2、对仗,即词性相同.

上联某一处用了某一类词,下联同一处也要用同一类词.但词语门类有大小之分,如名词,有表示天文、地理、自然、动物、植物、器具等的,上下联相对的词性只用一个大门类的,叫“宽对”,难度就小;用小门类的,如上句用花卉名,下句也要用同一花卉名的,这样用对叫“工对”.

◆3、平仄相对.

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如对联上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便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相对读起来便感到悦耳和谐.但现代撰联已不太拘泥平仄了.

◆◇内容特点:

◆春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含有迎新春、颂盛世之意.

在我国,无论塞北、江南,乡村、城市,机关、军营,都有贴春联的习惯.各行各业有不同的喜庆联语,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洋溢着春的气息、时代的气息和喜悦的'气氛.比如:一元复始; 万像更新.祖国有天皆丽日; 神州无处不春风.

◆春联用语一般轻松欢快,喜气洋溢,切情切景,大红色彩配上吉祥话语,为春节平添了欢乐气氛.

在古时,人们撰贴春联主要是突出其喜庆气氛,多用一些吉祥词句,而不过分追求其内容.新中国成立以后,时代赋予大地以新的生机,春联也相应有了新的变化,人们在突出其喜庆气氛的同时,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在以歌颂祖国、自由、劳动、团结等为主题的春联大量涌现,给人以全新的感觉.

春联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春联的三大特点是:

1、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2、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3、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

春联的寓意:

为春节增添喜气的气氛。春联都是红底黑字或者红底金字,加之各种纹饰,符合新春的喜庆和欢乐,为春节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愿景。春联中的纹饰,如鱼,寓意年年有余;美好的语言,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美好的祝福语表达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渴望。

民间说法有避凶免难的作用。这一说法来源于“年兽”的传说,据说年兽怕红,于是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贴对联,就是为了驱除年兽,因此贴对联的习俗流传至今,表达了人们避凶免难的愿望。

春联特点

题主是否想询问“春联的特点有哪些”特点有简短精炼、寓意深刻、用字规范、形式多样、艺术性强。
1、简短精炼:春联的字数通常不能过多,一般为7个字或者5个字,甚至只有3个字。这是因为春联需要简短精炼,易于记忆和传播。
2、寓意深刻:春联的文字寓意通常是吉祥如意、安居乐业、合家欢乐等,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3、用字规范:春联的用字需要规范,通常采用汉字书法中的楷书或隶书,字体整齐、清晰,以便人们欣赏和诵读。
4、形式多样:春联的形式多样,既有对联、描红对、对仗联等,也有单幅春联和横批等。这些形式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5、艺术性强:春联的文字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不仅要考虑寓意,还要考虑韵律和格律等因素,以便达到一种优美的艺术效果。

春联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春联的特点: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春联的作用: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

扩展资料: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人民网-春联的由来及与对春联相关的祈福活动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