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

肉用火鸡雏鸡对温度反应非常敏感,舍温偏低时,会出现腹泻而死亡数增多。在育雏期(0-6周龄)舍温开始应为32℃-35℃,随着周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7周龄至上市期间,舍温维持在20℃左右。若舍温偏低,可采用任一种供暖方式为其供暖。

2、光照:

肉用火鸡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育雏时提供适当的光照,目的是使雏火鸡有充分的时分采食,使之吃饱以有利于后期发育。逐渐缩短时间的光照制度,适于中、小型火鸡。可以提高生长速度,减少饲料消耗和啄癖,见表6-10,育肥期光照强度低些,使火鸡减少活动,吃饱休息,低光照还可以减少啄癖。

逐渐延长时间的光照制度,适于重型火鸡。重型火鸡在8-20周龄,由于增重迅速,肌肉增长速度大于骨骼的生长,造成肌肉与骨骼的生长失调,腿部骨骼负担过度而产生弯曲或关节肿大。为了减少腿病的发生。可采用逐渐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使肌肉与骨骼同步生长。

在肉用火鸡育肥阶段,在密闭鸡舍饲养时,还可采用间断性光照,即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光周期的光照制度。这样育肥火鸡一天总共光照,6小时,在有光照时间进食和饮水,为了保证每只火鸡吃饱饮足,料槽、饮水器数量要多一些。采用这种光照方法,由于火鸡大部份时间处于休息状态,火鸡生长快,饲料效率逢高。

3、通风:

在保持舍温的同时,不能忽视舍内通风,否则空气污染,火鸡健康状况不降,死亡率会显著增加。在气温比较高的地区,3周龄以后的雏火鸡就可以在有运动场的鸡舍地面散养。当火鸡进入运动场时,饲养员将火鸡舍内扫干净,以保持鸡舍卫生。

4、饲养密度:

肉用火鸡的饲养密度根据气候及棚舍面积大小而定。在良好的设备和科学管理条件下,肉用火鸡最大饲养密度为30Kg体重/平方米,据此算出各类鸡舍合理容鸡数,可以达到较佳育肥效果的饲养标准。如果饲养密度过大,火鸡受到拥挤生长速度会减慢,饲料转化率低,死亡率高,生产成本上升。

5、饲养管理:

肉用火鸡在整个饲养过程不仅需要高蛋白质、高能量的饲料,而且要达到一定标准其中包括一定量的代谢能、蛋白质、蛋氨酸+胱氨酸、赖氨酸、钙和有效磷等有效成份(表6-12)。肉用火鸡宜喂颗粒全价配合料或粉料,颗粒料的增效果要好于干粉料。肉用火鸡的饲料与种用火鸡相比,其突出特点是能量需要较高。每天投喂给肉用火鸡一些切碎的青饲料,用量为15%左右。为保证肉用火鸡生长发育整齐,必须供给充足的饲料和饮水,并要求料槽和饮水设备够用。肉用火鸡一般采用自由采食的方法,不限量。肉用火鸡耗料与增重见表6-13、6-14。此外,每3天喂砂料1次。在饲料中加入一些天然色素(黄玉米、苜蓿粉、红辣椒)等或人工色素(阿朴胡萝卜脂、斑蝥黄),可以使火鸡皮肤变成橙黄色而受消费者欢迎。

火鸡的养殖方法 火鸡如何养殖

1、育雏期饲养:育雏期要注意对温湿度的把控,投喂饲料时饲料用量不宜过多。

2、育成期饲养:圈养要注意及时清理水槽,给水槽消毒。散养要准备好充足的饲料及饮水,保证火鸡的生长。冬季不宜散养,需做好保温工作。

3、日常管理:及时清理鸡舍,定期对鸡舍进行防疫消毒,保持鸡舍内干燥,减少细菌滋生,增强火鸡的抗病力。

火鸡养殖技术 火鸡如何养

火鸡又名吐绶鸡,原产于北美洲,人类驯化饲养它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火鸡肉瘦嫩、鲜美,是上乘佳肴。目前,火鸡已遍布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已大量饲养,从而成为人类肉食品的一个重要来源。饲养火鸡,用工少,设备简单,耗料不多,成本低廉。农村饲养火鸡是一条本小利大的致富门路。

火鸡的外貌与鸡不同,它身躯高大,有的品种身高可达1米,胸与腿部的肌肉非常发达 。头和颈部几乎没有羽毛而秃裸着,头上有珊瑚状的皮瘤。皮瘤颜色常发生变化,在安静时为赤色,激动时变为蓝白或紫色。羽毛颜色随品种而异。成年公火鸡喙上有肉髯垂下或覆盖喙上,颈上及喙下珊瑚状皮瘤特别发达;羽毛闪闪有光,胸前有须毛束,尾羽发达,能展成扇形,如孔雀开屏;胫上有距。母发鸡头小,在额前有一肉冠,皮瘤小,个体也小于公火鸡,且胫上无距,尾羽不展开。

火鸡的品种很多,如尼古拉火鸡、贝蒂纳火鸡、青铜色火鸡等。青铜色火鸡由野生火鸡驯化而成。在我国饲养约150年历史。其特点是适应性强,耐粗饲,适宜放牧,增重快,有较强的耐寒力和抗病力。交配、产蛋、自行孵化能力较强。在我国,最适宜农村散养。期饲养要点如下:

一、育雏

初生雏火鸡反应不灵敏、娇气、畏寒。料质宜佳,光线宜强,并需要格外小心护理。4周龄以内,在垫草地面上的饲养密度应为20~25只/平方米。1~4日龄最好全日光照。5日龄后可逐步递减到14小时光照。育雏室温,一周之内需保持在35~37℃之间。之后,每周可下降1~2℃,直到脱温为止。幼雏日粮要求高蛋白、高能量。

育雏期的营养标准:代谢能2680大卡/千克,粗蛋白水平26%。参考配方如下:谷类饲料46%,豆饼38%、麸皮33%、鱼粉64%、槐叶粉3%、骨粉2%、碳酸钙1%、盐03%,适当添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雏火鸡喜辛辣味,饲料中可适当掺些葱叶、蒜叶、韭菜等青饲料,以助其消化,增进食欲;同时,对病菌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出壳后的第一天的幼雏最好在孵窝中度过。第二天开食。应辅以引逗调教,并给予20℃左右的清洁饮水。第一周每天喂食5~6次,白天4次,晚上1~2次。4周以后,可改为白天喂食4次,晚上不喂。从育雏开始,可在育雏床(炕)角上放置几小堆沙粒,任其自由啄食。

二、育成

母火鸡8周龄,公火鸡10周龄后,开始进入育成期。经过育雏期,火鸡的体质及抗病能力产已较强,一般的温差变化对它们已威胁不大。为了满足其迅速长肉的需要,日粮可多投喂些碳水化合物,以保持高能量。蛋白质水平一般可保持在15%~18%。在饲料中还掺入一些菜类和豆类植物。农户散养,可以放牧为主。放牧前应事先选择好路线。放牧中要防止鸡群曝晒和被雨淋浇。收牧后,应补饲一些精饲料,如糠麸、谷粒、切碎的红薯等。商品火鸡饲养到8~9个月,公火鸡体重达9千克左右,母火鸡体重达5千克左右即可出售。

三、产蛋和孵化阶段的饲养

母火鸡长到7月龄。公火鸡长到9月龄即达性成熟。母火鸡从34周龄开始进入第一个产蛋周期。每产10~15枚左右即自行孵化。母火鸡的抱窝性极强,对产蛋影响很大。为了使其多产蛋,可采取强制醒抱法,如站牢、单独圈养、裹胁放牧等,由于消除了抱窝的客观条件,可大大缩短母火鸡的醒抱时间。产蛋期间最好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对公火鸡还应给予特殊照顾、饲养,以提高受精率。从第69周龄开始,母火鸡陆续进入第二个产蛋周期。之后,产蛋、受精能力显著下降,应予以淘汰。每个产蛋周期约20~22周。两个产蛋周期之间有15周左右的换羽期。在孵化期要特别注意保持孵化室的清洁、安宁和湿度。孵化环境的好坏,对孵化率起着至关重大的作用。在孵化过程中,还要严防鼠害和强烈震动。火鸡自然配种,公母 比例可按1:4或1:5组合。

四、注意事项

我国家村散养的火鸡,多为自养、自繁,近亲交配多。因此,在有些地区的品种已显著退化。退化后的火鸡表现为个体小,生长慢,产蛋少,产肉率低等劣质性状。避免的办法是,户与户、村与村、县与县之间,用1~2年的公火鸡互相串换使用。还可以从外地引进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提纯复壮。

火鸡有较强的群居性,怕潮湿、温顺、胆小、极易受惊。情况的突然变化和粗暴举动,都会引起火鸡群的骚动、惊恐扬头、鸣叫不止。在放牧及喂饮时应尽量保持环境的常态,以免影响鸡群的采食。

母火鸡在抱窝后,体质虚弱,可单独饲喂几天,以利体质早日恢复。若放入牧群,易受其它母火鸡的追逐、啄咬,放牧人员应予以照顾。

农村散养火鸡,鸡舍最好建在地势较高的向阳处,鸡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食槽饮水用具应定期消毒,垫草要勤换。粪便要及时清除。

火鸡常见疾病有鸡新城疫、白痢、呼吸道病、软骨病、消化不良、感冒、禽霍乱、火鸡痘、蛔虫病,维生素缺乏症等,饲养火鸡户,平时家里应购置一些痢特灵、土霉素、链霉素、六神丸等备用。雏火鸡7日龄时,应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30日龄时,应用新城疫Ⅰ系疫苗滴鼻或肌肉注射。60日龄时,应进行第三次新城疫Ⅰ系疫苗肌肉注射,以预防疫病流行 。

养殖火鸡的饲养方法是什么

1、建设鸡舍。火鸡的鸡舍建造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要选择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火鸡毛是非常茂密的,所以为了避免火鸡出现病虫害,要将鸡舍建立在干燥,有着良好的排灌能力且冬暖夏凉的地方。在建设鸡舍的时候,要防止阳光直射到鸡舍内,但是也要保证有一定的散射光。鸡舍内要合理的规划休息室、运动场、孵化室、育雏室及人工办公室等。在鸡舍周围尽量保持有一定的绿化树木,提高空气质量,促进火鸡的生长。

2、种鸡选择。种火鸡的选择对于火鸡养殖的持续发展是有关键作用的。首先雄火鸡要选择生长能力强、无疾病、活力大且毛色发亮的。雌火鸡的选择与雄火鸡类似,但是要保证有良好的繁殖能力。并且种鸡不能够长时间使用,要定期更换,避免繁殖能力强,要及时淘汰劣种。雌种火鸡的利用时间不得超过两年,雄火鸡则可适当延长利用时间。选种后要做好配种工作,提高种蛋的质量,保证养殖效益。

3、配种管理。雌火鸡的的初次产蛋时间大约在其8个月左右。每年的4-8月左右是其产蛋时间,一般产蛋12枚左右便可孵化。火鸡的交配一般以自行交配为主,不过在其交配的时候要防止近亲交配。而且在火鸡自行交配的时候,因为雌雄火鸡的规格有所差异,雌火鸡的受伤率是比较大的,对其繁殖能力及经济效益都会产影响。所以我们要适当进行人工配种工作,将交配比例提高到1:20左右,不仅能够提高繁殖率,还能够有效的降低饲养成本。

4、孵化管理。火鸡的抱窝性是比较强的,在雌火鸡抱窝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光照,避免环境过于吵闹影响火鸡孵化。在雌火鸡孵化期间,要将雄火鸡分开饲养,提高干饲料的比例,尽量稍微湿饲料。孵化后每一周都需要进行一次照蛋、验蛋工作,及时发现死蛋及无法孵化但。在雌火鸡抱窝之后,由于饲料不足,因此会比较虚弱,所以要将其分开饲养,尽快恢复体力。

火鸡养殖

养殖火鸡有着很大的市场效益,那么火鸡的养殖 方法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养殖火鸡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养殖火鸡的方法

一、 品种要求

我国火鸡养殖业起步很晚,大部分农户养殖的火鸡为低产品种,这些火鸡仅为一个闭锁群体,在这个闭封群内多年自繁,不搞选育,不引入外血,年复一年的繁殖后代,生产性能极其低下,主要表现在

1、繁殖性能差,抱窝性强,受精率低,孵化率低,出雏不整齐,出雏持续时间长。

2、生长速度慢。

3、料肉比高,吃的多,长的慢。

4、病多,成活率低等。

而现代的高产新品种是经过多年选育,应用DNA技术和血型技术等高科技培育成的二元或三元配套组合,具有杂交优势,高产品种同时还经过抗病力选育,种火鸡群的疫病净化等工作,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增重速度快,料肉比低,上市时间能提前一个月。

二、 科学饲喂

高产配套的新品种(例如:美国尼古拉700配套系)公火鸡每2周换一次饲料配方,母火鸡每3周换一次饲料配方,营养配方均根据火鸡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科学组配的,能最大性发挥火鸡的遗传潜力。使之达到生产性能的最大发挥。

三、科学的疫病防疫

在传染性疫病的控制上有一套科学的疫病防疫程序,疫病防疫程序依赖于科学实验的结果,有了这样一套安全可靠的免疫程序,使你的火鸡养殖全过程受到安全性保护。

四、 常见的细菌性疫病的控制

主要依靠预防为主,为火鸡群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舒适适宜的 饲养 环境,使之不发病,另外在易发某种病的季节和日令阶段进行预防投药,把疫病控制在发病之前。

五、 在科学规范化管理上下功夫

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饲养密度,不同的温、湿度,不同的光照长度、强度,不同的通风、不同的设备、垫料要求。要实行精细管理。

六、 适时屠宰

在料肉比最佳同时又达到市场分割部位标准时屠宰,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火鸡的饲养方法

(一)种火鸡的个体选择 作种用公火鸡应选择具有健壮无病、体型高大、雄性较强、活泼、羽毛发亮、腿粗而直的选留;种用母火鸡应选择健康无病、性情温顺、背平尾直、胸宽体大,羽毛、肉髯颜色鲜艳的选留。种鸡用一段时期要更换,提纯复壮,及时淘汰劣种,选留良种。种用母火鸡利用年限2年为宜,公火鸡则可利用3~4年。

(二)配种与产蛋 母火鸡生长到7月龄左右,公火鸡生长到9月龄左右即达性成熟。母火鸡从34周龄开始进入第一个产蛋周期,产蛋期在每年的3~9月份,每产10~15枚左右即自行孵化。每年产蛋4~6个周期,每个周期产蛋14~20枚,最多28枚。火鸡多为自然交配,应防近亲交配,种火鸡在自然交配时,由于雌雄在体重上差别大,性欲也彼此互不适应,使母火鸡容易受到损伤,因而导致火鸡的繁殖率低,降低经济效益。对此可采用人工授精法,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同时种公鸡的饲养比例,可由自然交配的1:4~5下降到1:30,亲本繁殖群的饲养费用可大幅度降低。种火鸡采取人工授精的操作方法如下:

1采精火鸡一般采用按摩法采精,先要经过2周时间训练种公鸡,使它形成性反射,而后即可采精。采精时助手坐在板凳上,两手分别捉住种公鸡的一条腿,使火鸡胸部两翅基部沿背部至尾根及向泄殖腔下两侧部位多次有节奏地按摩,并将左手拇指与 其它 四指分撑住泄殖两侧,并以手撑紧贴尾羽;同时,用右手拇指与其它四指分撑住在泄殖腔两侧腹部位置有节奏地按摩,待种公火鸡性兴奋,见到退化的交接器勃起自泄殖腔翻出时,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稍用力挤压使种火鸡的精液(稍带黄白色浓稠液体)排出,流装到事先备好的贮精器内(常用消毒清洁的小玻璃试管或集精杯)。种公火鸡每次排出精液02~03毫升,精子浓度每毫升约80亿,3~4天采集1次。精液采集后,不论稀释与否,都应放置到35~40℃温水中暂存。采精操作时,动作忌粗暴,要避免粪便污染,对已污染的精液不能用于输精。采集的精液必须在30分钟内输用,以免降低精液品质,影响受精率。

2输精为保证较高的受精率,输精应选择在种母火鸡产完蛋下午2时在安静、清洁场地进行,以得到最高的受精率。输精方法采用输精器直接插入阴道的方法。输精前,先用剪刀剪去泄殖腔周围的羽毛,并用生理盐水擦拭干净。输精人员助手用两手分握种母火鸡两腿和两翅尖固定。输精液需要稀释,稀释倍数为2~3倍。常用稀释液以生理盐水或5%一7%的葡萄糖或谷氨酸钠28克,葡萄糖18克,蒸馏水100毫升配成。输精器用带有塑料小胶管的卡介苗注射器,将稀释的精液装入注射器筒内。输精时,输精员面向种母火鸡尾部,右手将其尾羽拨向左侧,大拇指紧贴泄殖腔下缘向下方轻压使泄殖腔张开后,左手指盛精液的输精器自然插入阴道内。母火鸡输精间隔:新鲜精液一般14天左右,稀释精液8~10天。每只火鸡输入精液量为0025毫升。输精结束后将母火鸡放回饲养笼内精心喂养。

火鸡自然交配要在母火鸡产蛋前及时让其交配,在产蛋期间,应将公火鸡隔开单独饲养,以免其对母火鸡骚扰过度,影响母火鸡产蛋。同时,在配种要将公火鸡尖利的脚爪修剪平滑,可以避免踏踩伤母火鸡,影响母火鸡产蛋和抱窝。

(三)种蛋孵化 火鸡受精蛋的孵化有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两种:

自然孵化(母火鸡抱蛋孵化)母火鸡的抱窝性极强,农户少量繁殖火鸡种蛋可由母火鸡或本地抱蛋母鸡进行自然孵化,方法是用只竹箩筐造窝给母火鸡蛋抱孵化。箩筐内垫上禾草,约20~30厘米厚,然后放入种蛋,母火鸡抱种蛋一般14~18枚,母火鸡抱窝时喜在光线暗淡、隐蔽、僻静的地方。母火鸡抱窝期需将公火鸡隔离饲养,以防骚扰抱蛋母鸡。母火鸡每抱窝2天应让它离窝沙浴,采食和饮水。母火鸡抱蛋期应少喂含水分多的饲料,可加喂些谷物饲料,适当提高饲料日粮的标准。种蛋入孵后第七至第八天、十五天、二十五天时各照蛋和验蛋1次,以除去无精蛋和死胚蛋。种蛋入孵26天,壳内小雏已经形成,有的开始啄壳,一般28~29天可全部出雏。母火鸡抱窝后体质比较虚弱,应单独喂养几天,以便尽快恢复健壮。

火鸡的饲养技巧

1引种。

火鸡的引种很关键,不论是自繁自养还是养殖出售,火鸡品种的纯净度关系到火鸡的生长和健康。品种不纯净的的火鸡生长潜能受限,抗病能力弱,而且影响到下一代的生长繁殖。引种时一定要选择权威的大型养殖场,其养殖规模大,养殖技术成熟,避免了近亲繁殖和病毒的遗传,可以得到较健康的种苗。要特别注意的是避免不同养殖场引进种苗共同养殖,这样会导致鸡群的交叉感染,造成损失。

2育雏脱温:

建议初次涉及火鸡养殖的伙伴从脱温鸡开始养殖,这样比较容易些,同时在选择品种时选择黑色的贝蒂娜比较好,这个品种的火鸡好管理,容易养殖成功。在脱温阶段通过分栏隔群,预防天敌如老鼠、猫狗之类。疾控主要以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新城疫为主,要特别注意,引进种苗时问清楚货源地对种苗的疫苗注射情况,自己要准备一些疫苗和药品,做好疫情防控。

3育成期及销售

育成期是关系到商品价值的关键时期,所以一定要做好火鸡的养殖管理。这一时期,一定要给鸡充分的营养,发挥出火鸡的生长潜能。火鸡食量大,在保证蛋白质饲料的充足的情况下加以青饲料搭配,这样减少养殖成本的又保持营养平衡。玉米粉、麦麸、油枯、、红苕、南瓜等作为主饲,益生菌,酒糟作为配饲,青饲料辅助,就可以保证火鸡的正常生长所需。在养殖场地方面需要通风的圈舍,开阔的运动场地,火鸡呼吸旺盛,通风良好可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爆发。

肉鸡的养殖方法

火鸡的养殖技术

1.育雏初生雏火鸡反应不灵敏、娇气、畏寒。料质宜佳,光线宜强,并需要格外小心护理。4周龄以内,在垫草地面上的饲养密度应为20~25只/平方米。1~4日龄最好全日光照。5日龄后可逐步递减到14小时光照。育雏室温,一周之内需保持在35℃~37℃之间。之后,每周可下降1℃至2℃,直到脱温为止。幼雏日粮要求高蛋白、高能量。育雏期的营养标准:代谢能1122兆焦/千克,粗蛋白水平26%。参考配方如下:谷类饲料46%,豆饼38%、麸皮3.3%、鱼粉6.4%、槐叶粉3%、骨粉2%、碳酸钙1%、盐0.3%,适当添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雏火鸡喜辛辣味,饲料中可适当掺些葱叶、蒜叶、韭菜等青饲料,以助其消化,增进食欲;同时,对病菌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出壳后第一天的幼雏最好在孵窝中度过。第二天开食。应辅以引逗调教,并给予20℃左右的清洁饮水。第一周每天喂食5~6次,白天4次,晚上1~2次。4周以后,可改为白天喂食4次,晚上不喂。从育雏开始,可在育雏床(炕)角上放置几小堆砂粒,任其自由啄食。

2.育成母火鸡8周龄,公火鸡10周龄后,开始进入育成期。经过育雏期,火鸡的体质及抗病能力已较强,一般的温差对它们已威胁不大。为了满足其迅速长肉的需要,日粮可多投喂些碳水化合物,以保持高能量。蛋白质水平一般可保持在15%~18%。在饲料中掺入一些菜类和豆类植物。农户散养,可以放牧为主。放牧中要防止鸡群暴晒和被雨淋。收牧后,应补饲一些精饲料,如糠麸、谷粒、切碎的红薯等。商品火鸡饲养到8~9个月,公火鸡体重达9千克左右,母火鸡体重达5千克左右即可出售。

3.产蛋和孵化阶段的饲养母火鸡长到7月龄,公火鸡长到9月龄即达性成熟。母火鸡从34周龄开始进入第一个产蛋周期。每产10~15枚左右即自行孵化。母火鸡的抱窝性极强,对产蛋影响很大。为了使其多产蛋,可采取强制醒抱法,如站牢、单独圈养、裹胁放牧等,由于消除了抱窝的客观条件,可大大缩短母火鸡的醒抱时间。产蛋期间最好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对公火鸡还应给予特殊照顾、饲养,以提高受精率。从第69周龄开始,母火鸡陆续进入第二个产蛋周期。之后,产蛋、受精能力显著下降,应予以淘汰。每个产蛋周期约20~22周。两个产蛋周期之间有15周左右的换羽期。在孵化期要特别注意保持孵化室的清洁、安宁和湿度。在孵化过程中,还要严防鼠害和强烈震动。火鸡自然配种,公母比例可按1∶4或1∶5组合。

4.注意事项我国农村散养的火鸡,多为自养、自繁,近亲交配多。因此,在有些地区的品种已显著退化。避免的办法是,户与户、村与村、县与县之间,用1~2年的公火鸡互相串换使用。还可以从外地引进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提纯复壮。

火鸡有较强的群居性,怕潮湿、温顺、胆小、极易受惊。情况的突然变化和粗暴举动,都会引起火鸡群的骚动、惊恐扬头、鸣叫不止。在放牧及喂饮时应尽量保持环境的常态,以免影响鸡群的采食。

农村散养火鸡,鸡舍最好建在地势较高的向阳处,鸡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食槽饮水用具应定期消毒,垫草要勤换,粪便要及时清除。

火鸡常见疾病有鸡新城疫、白痢、呼吸道病、软骨病、消化不良、感冒、禽霍乱、火鸡痘、蛔虫病、维生素缺乏症等,饲养火鸡户,平时家里应购置一些土霉素、链霉素、六神丸等备用。雏火鸡7日龄时,应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30日龄时,应用新城疫Ⅰ系疫苗滴鼻或肌肉注射。60日龄时,应进行第三次新城疫Ⅰ系疫苗肌肉注射,以预防疫病流行。

肉鸡的养殖方法如下:

1、选好雏鸡。选择健康的雏鸡,是养鸡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购买雏鸡时必须严格把守质量关,进行严格挑选,以确保种源可靠、鸡种纯正和雏鸡健康;

2、防寒保暖。冬春季节气温变化大,如果温度过低,鸡容易互相挤压取暖,增大消耗,降低饲料利用率,同时,容易发生腹泻或呼吸道疾病。因此,要根据温度变化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3、把握湿度。育雏期间,舍内温度较高,易造成相对湿度过低、空气干燥、粉尘飞扬,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当舍内相对湿度过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