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桶装泡面的内壁上,一般采用的是聚乙烯材质,耐热性非常强,完全可以耐受100摄氏度的水温,保持性质的稳定,不会释放出任何有害物质。至于吃一碗泡面需要排半个月的毒,这种说法也是没有根据的。泡面里营养成分非常单一,不含有毒物质,而且人体也根本不需要排毒,代谢废物会随着肠胃蠕动直接排出去。方便面里真正的缺陷就是营养单一,一包方便面的热量大概在500到600克,只有脂肪、淀粉等,不能够保证人一天所需要的其他营养素,仅仅只是解饱而已,长期吃会营养不良而且变得肥胖。



桶装方便面危害

在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很多人忽视了健康的饮食。比如为了图方便,节省时间选择桶装方便面。桶装方便面虽然美味、食用方便,表面上看也没有什么不干净的地方。但是其不仅没有任何营养,而且如果食用过多,还有可能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那么桶装方便面都有哪些危害呢?

桶装方便面的危害有哪些

方便面纸桶由桶身、外贴组成,桶身由食品级口杯纸加聚乙烯(PE)膜组成,食品级的聚乙烯(PE)作为方便面纸杯最内层的涂层耐酸耐碱耐侵蚀,低于100摄氏度的聚乙烯不会释放有害物质。

食品级聚乙烯较一般的聚乙烯有更高耐热性,发生变化而产生致癌物质一事不可能发生。说明了方面便桶装内层根本不含有荧光剂;而外贴一般使用符合规定的再生纸,用于印刷产品信息和广告宣传,符合国家荧光剂使用标准。

桶装方便面碗的材质是聚苯乙烯,为防止加热后变形,添加了BHT安定剂,但在冲泡过程中遇到高温,这些物质就会溶解出来,在日本就有学者针对这方面做了研究报告指出,人体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苯乙烯的危险量是0001毫克,而一个碗装泡面所溶解出来的是0015毫克,几乎达到危险量的1/4。

所以方便面的桶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有特别大的危害,不过尽量还是少吃哦!

方便面谣言大破解

谣言:泡面杯内层有一层蜡!长期吃泡面那层蜡会粘在胃壁上,导致死亡!

真相:其实泡面杯内层没有用蜡的。

如果你发现,杯子是泡沫塑料或者薄塑料材质的,那么一般用的材料是聚苯乙烯塑料(PS)。

如果是纸质的泡面杯,则内侧一般会用一层聚乙烯(PE)镀膜来增加防水性,比如下面这种。

聚苯乙烯的塑料杯至少能抵抗95℃的高温。超过这个温度,塑料杯可能会发生软化变形,影响使用。但这种软化的过程中并不会有所谓的「有毒物质」放出。聚苯乙烯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力军」,所以淘汰聚苯乙烯的呼声也一直很高。

而后一种「聚乙烯镀膜」的纸餐盒就更可以放心了,因为它的熔点在110℃左右,即使是刚出锅的开水,也奈何不了它啦。

即使真的吃蜡,蜡也不会黏在胃壁上。它要么被消化吸收,要么直接被排出体外。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谣言:吃一包泡面需要肝脏解毒32天!油中添加的BHT有毒,会伤害人体。

真相:这种说法根本没有证据支持。

BHT的全称是「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是油脂里常见的抗氧化剂。如果油脂中没有抗氧化剂的话,就会很快酸败,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而像BHT这样的抗氧化剂,目前FDA和中国都有严格的限量标准,可以说,只要在限量范围内,就可以安全食用。

用桶面自带的桶泡面吃,真的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吗?

前些日子台湾有个病例: 一宅男整天闭门泡网,主要靠方便面过日子,后来生了严重胃病。去医院检查,作手术时竟然发现他的胃壁被一层蜡包裹了。医院最终调查结论是食用方便面过多引起。

桶装方便面为了防水,内壁纸上有一层薄薄的蜡,蜡在高温冲泡中少量溶解,常吃这种东西积少成多当然影响健康了。

再说其营养成分少,少吃为妙!

我家很多人都有疯狂吃泡面的那个阶段,比如说我个人在上大学的期间,基本上每个学期吃泡面的次数,占据了我平时吃饭的总量一半儿。因为上大学不懂得节俭,泡面又很廉价,所以基本上在每个月的下半个月,都是靠着吃泡面来度日,泡面一般用桶来泡着吃,对我们的身体造成的损害没有那么大。

因为泡面桶的材质并不是塑料,塑料遇高温之后会散发出毒素,而泡面桶已经过多次的改良已经适合我们平时可以用来吃饭。其实泡面本身就是对我们身体不太有利于健康的一种食物。80%的泡面都是油炸类食品,这种油炸类食品就会存在高热量的存在,所以经常性食用会造成一些心脑血管的相关疾病。

而且泡面里也没有营养那么一说,我那个时候经常吃泡面,所以身体异常的消瘦,所以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注重到身体健康这个问题,所以泡面的销量也是在日益下降。其实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就算是吃挂面都比方便面要有营养,所以平时大家应该改掉这个饮食习惯。

尤其是家中有小孩子的,更是应该妥善处理这个事情,不能够因为自己工作繁忙,用方便面来代替孩子的主食。最近一段时间在市场上有很多自热类的面类,还有盖饭类的食物,我觉得这种东西对身体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所以大家最好还是少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