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利也有弊,缺点是具有较强功利性,灌输式学习,缺乏启发性,难以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尤其是在小地方,往往会忽略社会实践与动手操作能力,甚至阻碍学生获取足够的阅历和课外知识,对低龄教育较为不利,且可能对未来走向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优点是功利性、目的性强,灌输式学习,在学生有积极性的情况下,效率较高,可学习更多知识,并且由于我国学生上课时间很长,可免去不少补课费。

中国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体制上的问题,同时也与中国的人的传统观念有着千丝万褛的关系。中国的学生从小就被强迫着去学习很多东西,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不知道为什么而学的。努力地盲目的学,仅仅是为了考出个好成绩,以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还有同学的羡慕。就这样,慢慢地在学生的意识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误的学习意识,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虚荣而努力。最后就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下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那种落后的思想观念导致的产物,中国的父母很多时候就是虚荣心太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儿女要求非常的苛刻,过度的强求而不是理智的引导给自己的儿女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物极必反。

我国的教育体制是怎样的?怎么客观地评价?

说起来与教育相关的问题,其实无论作为家长学校还是作为国家,每一方都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在教育的过程当中,也不得不承认,教育的过程并不是能够适用于每个人的过程,同样也并不是一个非常完善的过程,但是我国的教育进程是一直不断在进步着的。也正是在这种进步当中弥补了其中的缺憾和不足。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仍旧是延续了传统中国式教育体制,虽然在这一体制当中,已经经过了数次的完善和不断的丰富,但也只能够保证适用于绝大多数的人,而并不能保证适用于所有的学生。而绝大多数的学生以及绝大多数的家长对于当前的这种教育体制,还是比较认可和满意的,这也是这种教育体制能够继续沿用和普及的根本原因之一。


客观评价如今教育体制的优点

在很多班级以及学校当中,有一部分学生的成绩异常优异,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在成绩方面并不是非常理想。对于那一部分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来说,希望吸收到更好更高级的知识,而对于那一部分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来说,则更喜欢接触到基础教育。而如今这种中国式传统教育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够帮助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又能够帮助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查缺补漏。而对于学习成绩较为中等的学生来说,这一部分教育方式以及知识完全能够应付日常的考核。

客观评价如今教育体制的缺点

当然,既然如今这种教育体制存在优点,也必然存在一些相应的缺点。对于那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需要更多的以及更丰富的知识。但是这种教育方式适用于绝大多数人,在保证了这部分学生知识基础的同时,没有办法继续拔高。所以这一部分学生以及成绩较差的学生,必然会在学校外寻求其他教育机构的帮助,也正是因为如此,校外补习机构环境才能够如此繁荣。

但是在如今的教育体制当中,其优点必然是远远大于缺点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够保证绝大多数人在学习以及教育当中属于正常的发展状态。可能会有一些人认为,如今的这种教育方式应该受到一些改革,但是对于我国人口以及学生基数较为庞大的国家来说,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才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中国式教育,有什么优点和弊端?

中国的教育模式由于其应试教育的本质一直饱受诟病。但是,从本质上说,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教育模式,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其优、缺点,中国的教育模式也不例外。作为一位在教职上兢兢业业耕耘了三十年的老教师,我觉得自己对中国教育体制的了解不可谓不深刻,现在此斗胆对国内教育模式的优缺点做一简单分析。

优点:

1.相对公平。国家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及义均政策确保每个孩子都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有相对平等的接8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而且,在国家统一划一的教育模式之下,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也相对均等。这种教育体制确保了阶层上升通道的相对畅通。

2.基础扎实。可以说,世界上最好的基础教育在中国。我们的基础知识系统性强,配套练习层次丰富,训练方法成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严格的训练,具备厚积薄发的潜力。

3.教学模式统一,操作性强。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要解决数量庞大的孩子的教育,大班制不可避免。统一的教学模式是应对大班制的最佳办法。

4.对学生优秀品行的培养。应试教育不但培养了学生认真踏实、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品质,还能让学生明白一份汗水一份收获的道理。

缺点:

大班教学抹杀个性。所有学生使用一本教材,填鸭式教育,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个性无法得到合理发展;学习内容局限于课本,脱离生活,学习资源较匮乏;题海战术,耗费学生大量时间与精力。累。唯分数论英雄。评判标准唯一,扼杀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弊端,但它也确实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近年来,我国引进了许多国外的教育思想和经验,重新重视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等思想,尊重学生兴趣,倡导在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着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