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也自称唐人,华人,之所以自称汉人比较流行是因为明朝的时候自称汉人。而西方民族概念传入中国之后,就被定为汉族了,就那么简单的事情。中国人的古代自称其实是华夏人,来源是有服装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盛谓之夏。但同时中国人也自称唐人,汉人,华人,夏人,商人,周人,这些都是按照朝代的自称。恰巧在西方民族概念传入中国的时候,跟西方接触的时候,是明朝跟清朝,这两个朝代流行称呼汉人。于是就变成汉族了。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自称其实各个朝代都在变化,之所以是汉人,是因为刚好西方民族主义传入的时候是自称汉人的时代,换句话说,如果民族主义思想在唐朝传入的话,那么会变成唐族。其原理就跟我们现代自称华人,自称中华民族一样。其实本质都是华夏族。



朝代更迭不停,从汉朝起汉人的称谓是如何一直保持的?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即炎黄子孙。“汉”原指天河、宇宙或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汉族还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可是中国古代朝代更迭,为何汉朝建立后称为汉族,唐、宋、明朝建立后没有相应改为唐族、宋族、明族呢?

首先,全世界民族这样的共同体产生不到200年,传入中国不到100年。而56个民族,也是近代产物,古代没有这一说。民族的命名一般根据重大事件、统治王朝、标志地名等一些比较有特点的东西。汉族的命名更多的是历史原因。

中国在秦朝大一统,但秦太短命。而汉朝统治有400多年,且声誉不错。根据中国人追本溯源的本性,人们把民族命名为汉族。“唐族”、“宋族”没成为主流,是因为朝代出现的晚,且朝代寿命没有汉朝长,影响力不够大。

其次,汉朝时,四周蛮夷出现汉化,归化后亦为汉人汉族。汉朝时期,是中原地区与四周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冲突或交流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张骞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勒石燕然,文景之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些汉文化同化着他们,教他们汉人的礼仪,传授他们汉人思想,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

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西域各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在西域的丝绸之路上行走,汉人的身份比什么都重要。汉人在外被欺侮,军队往往会挺身而出。就比如,在西域的汉族商人几乎从未受到外族威胁。这就是因为当地有许多汉族的军队在驻扎保护。如果商人有危险,汉族军队都会出来帮忙讨公道。这足可见当时汉朝影响力之大。

再者,在秦始皇时期,秦始皇将六国合体并且还将八地的饥荒解决了。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创建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当时西域诸国和匈奴都将秦朝的人称之为秦人,然而秦二世而亡,转瞬,秦始皇“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的梦想破灭。“秦人”这一称呼也就随之消失。

而楚汉之争之后建立起了汉朝。汉朝绵延经营了接近500年的时间,是封建时期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叫了几百年的名称,又怎会轻易改变。这也是汉族这个称谓如今都还一直留存的原因之一。

国家最终统一,文化深厚、国力强盛、国家更具威望,让汉人、汉族这些称谓绵延至今。唐、宋、明固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不可缺失的部分,甚至唐朝也达到过文化交流的巅峰。但之后更多的是文化输出,而非对民族的接纳、交融。人们对“唐族”、“宋族”这样的称谓的接受程度有限,接受时间也有限。这就是为何汉朝建立后称为汉族,唐、宋、明朝建立后没有相应改为唐族、宋族、明族的原因。

为什么汉族被称为汉族,而不是宋族,唐族

汉族之所以称“汉”族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
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在历史上,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华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等原位处中原边缘的夷人他者,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于汉朝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 汉族别称“汉人”、“华人”,“唐人”、“秦人”、“桃花石”等。到了近代以后“民族”一词传入中国,“汉族”便取代“汉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

我们为什么叫汉人、汉族?是从汉朝开始的吗?唐朝也狠厉害 为什么不叫唐族、唐人呢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何谓汉族?在汉朝时,以王化四周蛮夷,归化后亦为汉人汉族。文化同化着他们,教他们汉人的礼仪,潜移默化改变他们。 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西域各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在西域的丝绸之路上行走,汉人的身份比什么都重要。汉人在外被欺侮,军队都会挺身而出。例如在西域,汉家商人少有生命威胁,为何?因为那里驻扎着汉人军队,会动兵为汉人讨回公道。

我们为什么叫“汉人”,而不叫“唐人、秦人”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汉族的先民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制)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传说在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 以与蛮、夷、戎、 狄相区别。但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前770~前476)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强大的华夏诸侯。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随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400馀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此时汉族人口分布仍集中与黄河、淮河流域,从西晋末年起,五胡乱华,汉族人口逐渐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徙,而从西晋到隋代的建立这一段期间,汉族进入中亚和云南。到明,清时,南方汉族人口便超过了北方,后满人禁止汉人出关进入东北,清朝后期为充实边疆,准许汉族进入中国东北,在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大量引入山东汉族自明朝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19世纪起又有汉族向欧洲,北美等地移民。

为什么称我们汉族?不是唐族?明族?

华夏:先古指汉人前身的称呼和“中原地区”;,后来是指汉族人的地区,就是“汉地”,不只指中原地区,华夏包括了“原汉地十八省”。
汉人(汉族):是汉族人群名称。
华夏和汉人是连在一起的,自古称:“华夏汉人”;
“唐人” 就是“华人”,唐人不一定是汉人,而汉人就是唐人,唐人(华人)可以包括其它中华民族;
“秦人”是华夏人另一个称呼,秦时始皇帝统一华夏,华夏人皆为“秦人”,秦人(华夏人)是汉人以前的称呼!
秦时始皇帝的大一统和书同文等,加强了汉人的形成的基础,拉大了华夏文化对其它人群的影响力,汉朝所有华夏人和其它受华夏文化影响的人群统归为汉人,汉人本是个融合的民族,汉人中大部分是华夏人,而华夏人的祖先是炎黄,所有汉人都以炎黄为始祖,汉族本是个融合的民族,因为经历五千年的长河,汉人的血液已经融合到一起了,谁也是分不清谁是哪里来的,就算没有,也不是以血统来分别的,而是华夏汉文化,炎黄是华夏人群文化始祖,地球上的汉人永远是炎黄子孙!

为什么我们叫自己为汉人,而不是叫秦人、唐人?

“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①] “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②]秦作为统一的大帝国虽很短暂,但秦的影响非常大。至两汉时期,北方和西北各族还称汉朝人为“秦人”,而汉朝人自称“中国人”。当时边疆各民族也往往称汉朝郡县之民为“汉人”,但它还不是一个民族概念,它的意思是“汉朝的人”。不过汉时已出现“胡汉”、“越汉”、“夷汉”等合称,大概已初具族称含义。及至魏晋,中央政权统治下的汉族人自称“中国人”、“晋人”,但边疆各族却仍称之为“汉人”。显然,这时“汉人”称呼,已具有比较明确的民族含义了。不过也就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汉人”作为民族的概念,为汉族和非汉族所接受。同时,作为以前中央政权统治下的汉族自称的“中国人”,这时已为居于汉地的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所共享。这是东汉以来边疆各族内迁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的结果。以“五胡”为代表的内迁各族纷纷建立政权,据有以两京为中心的黄河流域,接受先进的汉文化,自称“中国皇帝”,与晋室争正统。这样,具有文化优越感而基于地域概念的“中国”、“中国人”就不再适应于居于内地的汉族所专有了。“中国”或“中国人”为入居内地的各族所共享后,作为统治民族的非汉族为了将汉族区别开来,即用“汉”或“汉人”来专称汉族。这样,“汉”或“汉人”就成为一个正式的民族概念。唐时少数民族出现了“蕃”的称谓,与汉族合称“蕃汉”。五代继唐,依旧有“蕃汉”之称,宋时亦沿用。至元代,由于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原先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已被完全汉化,被称为汉人了。[③]】

参考资料:


1.《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2.《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中国民族简》,三联书店,1950年版

为什么2000年来,中国人一直自称汉人而不称唐人?

我国古代经历了那么多的朝代,但为什么我们都称呼自己为“汉人”?

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完成了大一统,但仅仅存在了15年就被覆灭了,后来项羽刘邦争霸,最终以刘邦的胜利告终,建立了汉朝,在汉朝初期,战争刚刚结束,汉朝实行进行休养生息的主张,国家经过了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汉朝国力日渐强盛,经济发达,这时候还是被域外的文明成为“秦人”。

后来汉武帝刘彻上位,开始开疆扩土,抵御匈奴,打得匈奴人不敢造次,就这样,汉朝人民心中就有一种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汉朝声名远播,当外域人问起就会说自己是汉人,汉朝时期政治、军事、经济全面发展,汉朝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因此也为汉朝成为华夏民族族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的朝代前前后后出现了15个以汉为国号的政权!

汉朝在中国已经不只是一个政权而已,更多的是形成一个让中国人共同信仰的身份,后来的唐朝的鼎盛也让外国人称我们为唐人,汉族的真正诞生是在中华民国,孙中山提出汉族、满族、蒙古族、藏族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多个民族五大族融合,这时候的汉族也真正的出现。

当然汉人的称呼代表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站在世界之巅的底蕴。而现在我们又有了一个全新的称呼“中国人”!建国仅仅70周年的新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相信在不久远的未来,我们的祖国将屹立世界之巅,重现当年的汉唐盛世,甚至超越他们,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我们都将以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这个缘故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在这个定义上,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例如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都是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可是汉朝却是以文化来定义,才能够一直维持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