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
2、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3、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
4、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5、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
6、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7、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
8、老人问屈原:“还有什么办法呢?”
9、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
10、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粽子的来历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历史记载】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说文•夂》:“葼,敛足也。”义为鸟飞时收敛腿爪。《集韵•送韵》:“糉,角黍也。或作粽。”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四仲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同 “鸭”),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
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民间传说】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南朝梁的吴均(四六七-五二○)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 。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另外的说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由于其浪漫主义色彩,而被广为传颂。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写道:“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
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粽子做法】汉代,粽子是“芦叶裹米”;到了西晋,变成了“菰叶裹黏米,杂以粟”。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更为详细:
《食经》曰:“粟黍法:先取稻,渍之使释。计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内,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绳缚。其绳相去寸所一行。须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间,黍熟。”
《食次》曰:“●:用秫稻米末,绢罗,水、蜜溲之,如强汤饼面。手搦之,令长尺余,广二寸余。四破,以枣、栗肉上下着之遍,与油涂竹箬裹之,烂蒸。奠二,箬不开,破去两头,解去束附。”
到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榈叶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
现在的传统做法则是,先将粽叶(芦苇叶或竹叶等)泡湿,糯米用水泡好,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三棱形、方形、枕头形等蒸、煮而成。
可见,明朝的时候,糯米已经成为粽子的主要原料。而现代用赤豆、枣子和糯米混在一起的粽子做法,则是南北朝的时候已经开始流行了。
【粽子的形状】因地区不同, 由材料以至粽叶, 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 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 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粽子流派】北方的粽子,多是简单白米,或者杂以赤豆、枣子,蘸白糖食用。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做法也复杂,尤其是馅,变化多端。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酱油浸渍,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
国内的粽子,以江南嘉兴出产的最为有名。嘉兴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誉。食书记载嘉兴粽子的种类和做法:
“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净,夹枣、栗、绿豆,以艾叶浸米裹,入锅煮。”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软,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莲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块包粽,火腿要金华者,精肥适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嘉兴粽子中,又以五芳斋最为著名。国内各大城市的大型超市中,应该可以买到正宗的五芳斋粽子。
【吃粽子有学问】吃粽子时,可以适当喝些茶水或糖水有助于消化。最好,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更有营养。另外,有慢性胃肠等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宜多吃。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传说而已,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
最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湖心亭以为茶食,甚妙。
中国最有名的粽子都产在浙北杭嘉湖的鱼米之乡:嘉兴五芳斋的鲜肉粽四季供应,用筷子分夹四块,块块见肉,芬芳和润,酥烂嫩鲜,肥糯不腻。湖州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见长,以豆沙、猪板油丁为馅并不稀罕,难得的是豆沙是洗沙――红小豆煮烂去壳,再加糖、熟猪油、玫瑰原汁炒至乌黑晶亮有劲。这种豆沙吃口香、润、细、滑――北京市场上的豆沙多学日本,以机器磨碎加糖而已,干而不滑,香淡粒粗,哪里谈得上一个“润”字。
一贯看不上北京的小枣粽子,不仅是淡而无味,吃起来还要吐核,小枣煮过了或生虫,则味道会变得十分怪异,败人清兴。日前无事翻书,发现屈原故里湖北秭归的粽子竟也是这路货色,北京粽子仿佛一下子“名正言顺”,神气起来,甚怪。
------------------------
【粽子趣闻】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
最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湖心亭以为茶食,甚妙。
【超级女声“粽子”】
在2005年的超级女声节目中,“粽子”一词开始流行。粽子有了新的含义。如果说2005年的超女粉丝是和传统粉丝不同的特殊的一群,那么粽子就更是特殊的一群,他们关心过超女,也许是关心超女现象,或关心超女人群,但又不是某种粉丝。
他们没有粉丝那种因共同偶像造成的相互的认同感,却有一种自家人的归属感。 但不管怎么说,2005年的粽子生涯对于他们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他们曾经以最奇怪的方式,如此近地走近娱乐圈,如此近的参与了一场真人秀。 他们这段经历带来的思考和领悟,可能还会带进今后的生活。
毕竟,粽子是一个名称,粽子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就象粉丝的生活态度,包括了认真,热情,爱和理想一样,粽子的生活态度可能更是这样一些内容,冷静,宽容,理性,娱乐。 那,还是让我们回到2005年夏天,开始这一趟粽子之旅吧。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历史记载】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说文•夂》:“葼,敛足也。”义为鸟飞时收敛腿爪。《集韵•送韵》:“糉,角黍也。或作粽。”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四仲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同 “鸭”),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
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民间传说】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南朝梁的吴均(四六七-五二○)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 。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另外的说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由于其浪漫主义色彩,而被广为传颂。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写道:“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
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粽子做法】汉代,粽子是“芦叶裹米”;到了西晋,变成了“菰叶裹黏米,杂以粟”。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更为详细:
《食经》曰:“粟黍法:先取稻,渍之使释。计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内,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绳缚。其绳相去寸所一行。须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间,黍熟。”
《食次》曰:“●:用秫稻米末,绢罗,水、蜜溲之,如强汤饼面。手搦之,令长尺余,广二寸余。四破,以枣、栗肉上下着之遍,与油涂竹箬裹之,烂蒸。奠二,箬不开,破去两头,解去束附。”
到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榈叶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
现在的传统做法则是,先将粽叶(芦苇叶或竹叶等)泡湿,糯米用水泡好,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三棱形、方形、枕头形等蒸、煮而成。
可见,明朝的时候,糯米已经成为粽子的主要原料。而现代用赤豆、枣子和糯米混在一起的粽子做法,则是南北朝的时候已经开始流行了。
【粽子的形状】因地区不同, 由材料以至粽叶, 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 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 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粽子流派】北方的粽子,多是简单白米,或者杂以赤豆、枣子,蘸白糖食用。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做法也复杂,尤其是馅,变化多端。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酱油浸渍,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
国内的粽子,以江南嘉兴出产的最为有名。嘉兴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誉。食书记载嘉兴粽子的种类和做法:
“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净,夹枣、栗、绿豆,以艾叶浸米裹,入锅煮。”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软,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莲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块包粽,火腿要金华者,精肥适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嘉兴粽子中,又以五芳斋最为著名。国内各大城市的大型超市中,应该可以买到正宗的五芳斋粽子。
【吃粽子有学问】吃粽子时,可以适当喝些茶水或糖水有助于消化。最好,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更有营养。另外,有慢性胃肠等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宜多吃。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传说而已,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
最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湖心亭以为茶食,甚妙。
中国最有名的粽子都产在浙北杭嘉湖的鱼米之乡:嘉兴五芳斋的鲜肉粽四季供应,用筷子分夹四块,块块见肉,芬芳和润,酥烂嫩鲜,肥糯不腻。湖州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见长,以豆沙、猪板油丁为馅并不稀罕,难得的是豆沙是洗沙――红小豆煮烂去壳,再加糖、熟猪油、玫瑰原汁炒至乌黑晶亮有劲。这种豆沙吃口香、润、细、滑――北京市场上的豆沙多学日本,以机器磨碎加糖而已,干而不滑,香淡粒粗,哪里谈得上一个“润”字。
一贯看不上北京的小枣粽子,不仅是淡而无味,吃起来还要吐核,小枣煮过了或生虫,则味道会变得十分怪异,败人清兴。日前无事翻书,发现屈原故里湖北秭归的粽子竟也是这路货色,北京粽子仿佛一下子“名正言顺”,神气起来,甚怪。
------------------------
【粽子趣闻】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
最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湖心亭以为茶食,甚妙。
【超级女声“粽子”】
在2005年的超级女声节目中,“粽子”一词开始流行。粽子有了新的含义。如果说2005年的超女粉丝是和传统粉丝不同的特殊的一群,那么粽子就更是特殊的一群,他们关心过超女,也许是关心超女现象,或关心超女人群,但又不是某种粉丝。
他们没有粉丝那种因共同偶像造成的相互的认同感,却有一种自家人的归属感。 但不管怎么说,2005年的粽子生涯对于他们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他们曾经以最奇怪的方式,如此近地走近娱乐圈,如此近的参与了一场真人秀。 他们这段经历带来的思考和领悟,可能还会带进今后的生活。
毕竟,粽子是一个名称,粽子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就象粉丝的生活态度,包括了认真,热情,爱和理想一样,粽子的生活态度可能更是这样一些内容,冷静,宽容,理性,娱乐。 那,还是让我们回到2005年夏天,开始这一趟粽子之旅吧。
吃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时间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大家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吗?以下是由我给大家收集的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传说,希望大家喜欢,仅供参考。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屈原:“还有什么办法呢?”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传说故事
传说一:纪念屈原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传说二:“九子粽”的传说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粽子的来历传说
吃粽子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
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
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
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
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
老人问屈原:“还有什么办法呢?”
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
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
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关于粽子的传说有哪些?
粽子的来历与纪念屈原有关。传说屈原投江后,洹罗江附近的渔民闻讯立即驾渔舟赶来抢救。为了尽快救到屈原的遗体,大家有的用木板、扁担作桨片,几个人划着一只船,争先恐后,沿江而下到洞庭湖,一直没有找到。
这里的人民担心屈原的遗体被鱼吃掉,就用竹简装米丢在水里,让鱼去吃,免得伤害他。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长沙有个叫区回的人,白天睡觉,梦见屈原对他说:“听说你要来祭我,我很感谢你。
可是,每年大家投在水中的祭米都给蛟龙抢吃了。希望你用楝树叶把竹筒塞好,外面用五色丝线缠起来,因为蛟龙怕这些东西。”殴回就照他内的话去做。这大概就是五月五日——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包粽子的由来。
因此,每到端午,民间有吃粽子,划龙船的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1、公元时期关于粽子的来历。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2、春秋时期关于粽子的来历。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称为广东碱水粽。
3、宋朝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扩展资料
传统习俗——
在传统节日当中,论民俗之繁多复杂,或只有端午节能和春节可比拟,都有着祈福、消灾等礼俗主题,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端午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端午习俗甚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
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
根据民间的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史记》的记载中,屈原是楚国的大臣,遭遇陷害,被贬黜。流放期间,当屈原得知楚国被秦国攻破之后,伤心欲绝,抱石投汨罗江。屈原死后,楚国的老百姓都悲痛万分,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遭到鱼虾的侵蚀。人们都自发的向江中投米团,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粽子的种类,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从粽子馅上分,咸粽有肉粽、咸肉蛋黄粽、香菇粽、鲍鱼粽、莲子粽等,甜粽有水果粽、豆沙粽、枣子粽、香芋粽等;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地区的人爱吃碱水粽、白粽。北方粽子多是简单白米、赤豆、枣,蘸着白糖。而在南方,粽子口味丰富,鲜肉、鲜肉、火腿、蛤蒌、蛋黄、豆沙、排骨、蜜枣、莲蓉等。
端午食粽之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