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的习俗包括:

1、 端午节插柳和吃甜醅。这一天插杨柳是兰州人独特的民俗。过去兰州市郊区的西固、红古和永登等区县的广大农村,过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己的家门和房檐上插上杨柳以纪念和庆祝,同时还有吃甜醅子的习俗。

2、 中秋节蒸月饼。这一天兰州人自制月饼,兰州月饼采用千层饼的形式,里面涂抹上胡麻油,卷上红曲、姜黄、苦豆子和玫瑰花,上面用各种面花点缀,层次清晰,别具特色。

3、 冬至吃麻腐包子或吃饺子。根据旧历,冬至是交九,一九生阳,冬至开始,白昼慢慢加长,阳气

兰州的地方风俗有哪些?

1、订婚

旧时订婚讲究门当户对。男女欢方不见面,全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般男方托媒人寻访合适的女子,问其生辰八字,若于男方合婚,提单瓶酒去女家说亲。女家若同意,将酒瓶打开喝酒。如果不同意,不开瓶口并将酒瓶退回。

2、下彩

订婚后,男方逢年过节和平时都可去女家。每去一次,必带一份薄礼。在结婚前一年或几个月要下彩礼,俗叫“下酒”。男方备好衣物、礼钱、酒肉等,请介绍人同去女方家,女方设席款待,规模要比订婚时丰盛。

3、结婚

男女两家根据双方生辰八字择日举行婚礼。男家俗叫“娶媳妇”,女家俗称“嫁丫头”,出嫁日称“催妆”。女方家亲友恭喜俗称“添箱”,多送首饰、衣物、器皿、钱等。女方家设宴招待比较简单,择选挚亲若干人随姑娘去男方家做客,称“西客爷”。给姑娘陪嫁妆,据家境而异。

4、兰州 " 太平鼓 "

随着节奏分明的 " 咚—— "" 咚—— "" 咚—— " 鼓声,众多的鼓手腰挎太平鼓,身着英雄装,排列成攻无不克的坚强战阵,踏着整齐划一的鼓点,手中长鼓上下翻飞,脚下步伐闪展腾挪,好像是军阵发起冲锋,又好像壮士力拔千钧,打出了兰州人的志气、力量和威风,震撼的鼓声撞击着观众的胸膛,人们受到极大的感染,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盼和信心。

5、节庆习俗

每年农历 " 二月二龙抬头 " 要专门理发,四月初八到五泉山游玩,端阳节吃粽子绿豆糕,八月十五隆重庆贺中秋佳节等等,金城上下充满了欢快喜悦的气氛。

兰州社火是什么地区的春节习俗?

甘肃

兰州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大约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漫长的岁月里,多少人事兴衰如潮涌般涨落起伏,当中锤炼出的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在平淡的日常和欢乐的年节中生生不息。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甘肃春节习俗:兰州社火。

老兰州人过年有很多讲究,腊月二十三祭灶,腊月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五一直到年三十,兰州人采购各色年货,制作食品。此时正是主妇们展示烹饪技艺的时候:花卷翻出花边,绽现红曲、姜黄。红曲点中,花蕊娇艳;油锅鼎沸,油果子、馓子翻滚;碗儿菜——扣好的粉蒸肉、虾肉、袈裟肉……一摞一摞,诱人的香味充溢厨房。

兰州的春节习俗

1 大年三十早给先人上坟,晚饭吃饺子。初一早上晚上都个放一次鞭炮。初二给父母家拜年,初三去长辈家拜年, 初四开始去同辈家拜年,初五打扫卫生。初八,闹社火。十五早上早起,放鞭炮,“送年”,晚饭前,在门口烧纸钱,祭祀先人!记住这晚要吃元宵的。

兰州过节习俗

1、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爷上天。每当这一天的时候,兰州人都会烙饼来吃。这个起源是在古时候,那时候的人们都比较的封建迷信。他们觉得这一天灶王爷会上天回禀人间的发生的事情,所以人们就在这一天为他进献上美食,希望他上天以后多说好话。

不过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了这样的封建习俗,只是大家已经习惯了在这一天吃饼,美味的烙饼配上一些小菜。

2、腊月二十四,二十五日,全家大扫除。这两天都可以称之为是大扫除日,各家各户都是全家人总动员,将家里的门,窗,天花板等各个地方都打扫一遍,希望用一个全新的面貌,来表达对新年的期待。

3、大约二十六,二十七日,炸油馃子。兰州妇女们都是勤劳的,而且她们的手也非常的巧。每到了这两天的时候,她们就会制作出非常多的油馃子。这类东西不仅颜色非常的丰富,而且还会有很多精巧的图案,有昆虫类,鱼类,家禽类,花草类等等,让人不仅看了就心生喜欢,吃起来也觉得香脆酥口,非常美味的一道食物。

4、腊月二十八日,蒸馍馍。到了这一天,各家各户都会准备好做红枣馅或者是蜜枣馅的馍馍,再或者是准备好红豆馅的馒头。按照老人们的说法,从这一天开始,就要为过年的主食做好准备。

5、腊月二十九日,做糟肉。对于所有的兰州人们来说,其他的可以不讲究,但是糟肉却是必须要有的,如果没有准备,就感觉这个年都没有过好,总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东西。



6、大年三十日,贴对联,守岁。这一天算是大家最为期待的一天。一大早起来就要开始忙碌了。先将早早买回来的对联,福字拿出来,从门口开始贴,先贴两旁的对联,接着再贴门上的福字。

而到了晚上的时候,一家人就会开始围坐在一起,共同享受一顿美味的年夜饭。吃完饭以后就要开始守岁,直到过了凌晨12点,才算是进入到了第二天,才能去休息。

兰州的人情风俗是怎样的?

兰州人热情好客,有“客一主二” 之说。客人来家, 先问候欢迎,拿掸子帮客人掸去尘土,让客人先进门。夏日外面热房内凉,先不忙让客人进屋,先问候客人家老人安否,庄稼丰歉,路途所见,等客人汗落后才进屋,防客人受凉感冒。客人进门后先让座后倒茶。家里来客人时,切忌训斥或打骂孩子。客人在家或起身离家时不要扫地,客人走时要送至门外。
给客斟茶敬酒时,必须双手端平,添水时不可倒满,讲究“茶浅酒满”、“茶七酒八”,以免烫伤客人或洒落茶水。若茶水满溢,会被认为是做事没有分寸。
待客时分宾主,排座次,客西主东;弄清客人饮食禁忌,以客为主。
宴客时,主人习惯讲几句客套话,以示礼貌,如:茶饭不好,请随意等。饭后不能当着客人的面松腰带,不可当着客人的面舔碗。若在酒馆饭店请客,宴客未毕不可报菜价。入高档酒店,穿着要讲究,不能穿汗衫趿拖鞋、衣冠不正。
自家过日子可节俭一些,但客人来了要尽力招呼好。俗语“过日子要仔细,待客要分明”。
用餐
年长者及尊者居上位,菜上齐后,居上位者动筷后,大家方可开吃。适时进退,客不走主不安。就餐时忌谈不洁不雅之物,忌在饭桌上训斥孩子,忌在饭桌上当众擤鼻子。
尊重民族习惯,进清真餐厅,不得携带腊肉等犯忌食品,不得在清真餐厅饮酒抽烟。客人中有穆斯林者,即使有一人,也要多数服从少数到清真餐厅聚餐。
不可用筷子敲击锅、碗、瓢、盆,这是乞丐行为。用餐时嘴巴不可发出大的声响。忌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用筷子在盘子里翻来覆去地抄, 专拣自己喜欢的菜吃,也不要大筷头夹菜。吃菜时,在盘子中靠近自己的侧面夹,不要在顶部直接夹,这叫“恶虎掏心”;食物掉在餐桌上, 要拣起送入口中或放入自己盘内;用餐中,须将筷子平放在碗、盘上,不可竖插在碗内饭食上,此举意为倒头饭、丧主饭、献饭,犯忌;倒水舀饭时,向内侧翻倒,不可向外翻倒。油炸面食时爆锅,被视为家事不顺的征兆,故而事先要捏一小面人(称“油博士”或“油炸鬼”) 炸熟或将生面人“骑” 在锅边上,以镇邪避爆;喜庆之日,忌打碎杯、碟、碗、盏,万一失手,要说“岁岁(碎碎)平安”之类的吉语,趋吉避祸。

甘肃兰州,有哪些独特的端午民俗呢?

端午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每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甘肃兰州在端午节的时候会在门上插上艾草、柳条或者沙枣花,还会用艾叶熬水来洗澡,饮食上会酿制甜醅子。这些都是兰州地区传统的端午习俗。

在端午节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很多地方都会在这个节日里祈求自己身体健康,不生病。插杨柳艾草是兰州地区特殊的端午习俗,艾草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可以驱除蚊蝇、净化空气。同时,在中医上,艾草还可以作为药来祛湿寒,所以插艾草就寓意着健康平安。也有人用艾草来熬水洗澡,洗了以后身上就不会招蚊虫。除了插杨柳艾草以外,还会喝雄黄酒、洒雄黄水。由于雄黄可以解毒杀虫消毒,所以喝雄黄酒也是为了杀菌防病。

在过去的兰州,由于不生产糯米粽叶,也没有机会从外地运进来这些材料,所以端午的时候不会自己包粽子,而是制作当地的特产甜醅子。甜醅子是用小麦做成的,一般在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会开始酿制甜醅子。甜醅子吃起来醇香甘甜,酿好以后的甜醅子还会赠予亲朋好友品尝。这种习俗源于我国古代的时候用米酒来祭祀,不仅寄予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还是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

端午节的习俗除了兰州的这些以外,还有很多地区也有特殊的风俗习惯。比如在南方地区,很多地方的人们都会在端午节这一天举行赛龙舟活动,这一项活动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同样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吃粽子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端午习俗,传说人们为了不让汨罗江里的鱼损害屈原的身体,人们就把竹筒装上米扔进江中,慢慢的就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