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不受美国欢迎是因为对伊战有批评性,但其实好莱坞一直持反战态度,拍了很多逃兵、逃役、厌战、发疯、被政府陷害的伊战片。以至于基本上所有伊战题材的电影都有很强的反战和批判性。另外,伊战撤军已过去5年,美国如今又刚刚大选完毕,川普当选对美国社会的冲击堪比又一次9·11。在这轰鸣喧嚣的大选反思期,这部片无论时间、演员、题材、卖点上都相当缺乏话题性。大部分美国人其实根本就没有兴趣去看。国内的观众和影评人对原著小说缺乏了解。此片大部分的叙事场景是平淡的日常生活,配合60/120帧3D的新技术,确实是很富有临场感的新奇体验。所以在国内受到一致好评更多是因为:纵然《比利林恩》有再多可讨论的技术性缺陷,在中国电影院线的环境下,它依然高出其他影片很大一头。

为什么《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国内与国外评价差

举重若轻。某种意义上,确实和之前宣传有所偏差,但这反而与片子本身形成了共鸣,使得片中寻找好莱坞拍电影的情节成了自我解构。李安拍的是士兵,讲的却是电影人。上战场的是士兵,但终究也是所有人的战争。“让我们回到安全的地方——战场吧”,士兵只属于战场,如同导演只属于片场。

为什么比利林恩的中场战役影评会出现这么严重的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他的世界
文/梦里诗书
相较于电影技术的突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作为李安的又一部新作在故事上并没有太大的波澜,但这并不妨碍这部电影的出众,技术的体现在电影中真正做到了成为艺术的辅佐,令人走进了一个美国普通士兵他的世界。
从视觉效果来看,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感触其实不能用惊艳来形容,颠覆性的沉浸体验仿若打破了人与银幕间的隔阂,让人从视觉上仿若身临其境般的走进了主人公比利·林恩的世界,以此从他的视角为出发去面对战争,去看待家庭,去审视国家所诱发的思考,构筑了电影极为出色的内在纵深,但技术的革新在电影中其实又一把双刃剑,能否不单只是注重那新奇的观感,而真正走进李安煞费苦心希望将观众带入的人物视角,感悟到其厚重的人文关怀,成为了电影对观众的要求。
电影在故事上相较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来说看似非常简单,就是一个19岁的美国大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战争中表现英勇,成为了美国英雄的代表,被邀请在感恩节橄榄球赛中场时亮了相,电影对技术的使用,没有呈现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更没有飞天走地惊险刺激的动作,技术在电影的体现并不是一场《阿凡达》或是《速度与激情》,李安还是那个在人物中表露情感,在故事中构筑人文的李安,至少在这部电影里他没有期望透过技术去构筑一个惊艳的世界。
当真正沉浸于这个故事,其实不难发现电影所构筑的核心并非是反战,而是一个年轻人他在经历战争后的成长与选择,透过电影技术所达到的人物带入感与克制内敛的叙事中细腻的情感把控,不经意间思绪已然足以被这一看似波澜不惊的故事所打动,被塑造成英雄的比利·林恩,他风光无限下的孤独成为了最为动情的内在,于此中电影也令人真正走进了他的心灵世界,反英雄主义的人文关怀在李安的这部电影中是如此的耐人寻味。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或许并不是李安最好的佳作,但个人所见却是他最为敢于创新,并将技术与艺术合二为一,视觉与人物心理高度统一的难得之作,以此令观众走入比利·林恩的世界,方才倍感真实真挚。

如何评价李安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很多人说李安是用东方人的情感,表达西方人的故事;用西方人的技术,拍东方人的哲学。其实在人性深处,哪有什么东方西方,我们的焦虑,我们的恐惧,我们的困惑,我们的愤怒,以及我们的爱,都是一样的。痛苦是个人的,痛苦也是全人类的。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结局是什么意思

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电影全面展现了少年军人比利的成长之路。林恩从参军英勇作战,到被召回国参加巡回宣传,最后重回战场。那么,?下面我为带来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情解析。一起来看看吧。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剧情解析《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英雄的最后归处
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使用的“120帧/4K/3D”技术让所有细微变得毫发毕现,立体效果更加明显,明亮的画质是我从未体会过的。

说不清这种体验是好是坏。电影有点太亮了,光线把人物统统逼到阳光下,而黑暗中的细节也无处遁逃,这个“光”不是以前电影里的光线形式。

还有镜头设计,能感觉到李安为了新技术增加了很多演员对着观众说话的镜头,绘声绘色,像照片一样鲜亮。与以往的电影相比,技术层面的进步对我来说,仅止于此。
这样的电影不那么电影,却看起来很舒适。

好就好在,李安从不是影像出奇的导演。电影在他的世界里,简单而饶有趣味,就像生活里说一个事儿,有时会多出很多你不曾想到过的道理。

电影从一场球队的中场表演开始,而几个被称为“美国英雄”的士兵成了演员。随着情节发展,士兵林恩的脑中不断插入战争场面。原著小说里提到这个中场十分漫长,这也说明,对于这群士兵来说,他们的心理历程绝不是一场表演的时间就可以缓解的。

每个士兵因不同理由参军进入伊拉克战场。死亡就在他们身边,什么理由进入战场不再重要。当他们经历死,面对失去,凯旋而归,和平世界又使战士们顿生迷惑。他们的迷惑来自于众人对他们的理解,以及他们对和平环境的不适应。

和平与战争,中场表演与班长的战死,这些本来不应作为参照物的事物,在电影中一一对应。

其实,林恩的心魔是电影的焦点。士兵们虽被称为英雄,但他们也是普通人。这个电影的价值就在于它让英雄回归到普通人,让观众从对英雄的想象回到对自身的感悟。

影片中,士兵们会为自己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后每人能拿10万美元而高兴,会为一个拉拉队女孩而春心荡漾,会被一个小青年的话激怒……这些英雄的喜怒哀乐点缀在电影的大情节下,生动地展现出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同时,以林恩为代表的焦灼也在于他们普通人的一面不时被遮蔽,片中表现得尤其明显的一处是,爱情来了,林恩想留下来,然而女孩却说,你是英雄。

英雄的形象成就了他们的爱情,同时也摧毁了爱情。爱情让战场与中场表演产生了巧妙的关联。本来,爱情的探讨往往是在不在一起,而这部电影关注的却是爱情究竟在哪里。爱情在这里属于无法实现的幻想。英雄与美女即幻想与现实,悲剧的结局早已注定。

林恩的战争后遗症是另一个被遮蔽的事物。“死亡不是感受,战场杀人不值得骄傲。”记者会上的一幕,本能的回避是一种内心的煎熬。靠吃头疼药度日的林恩和他的战友为和平付出了心灵的代价。可当他们回到自己的祖国,却没有获得理解。大家更喜欢英雄。本质上,他们更需要真正的尊重,而非虚伪的庆祝。

电影从开始到结尾都在追寻一份人与人之间“可能根本无法实现”的理解。 首先是主人公林恩姐弟之间的理解,其次是“英雄”与身边经理人或者大众的理解,还有拉拉队女孩对林恩的理解,士兵对死去班长的理解……我在猜测李安导演对战争的理解。

主人公该不该听从姐姐的话,因为自己的精神状态而退伍?该不该对自己心爱的女孩说我不去打仗了,我们永远在一起?该不该收下拍电影的微薄酬劳?每一点都包含着一种价值判断。

我尤其喜欢片中死去的班长对林恩说的那句话:“当你中枪的时候,证明别人早已开枪。”一切命中注定。 何去何从,电影主人公林恩做了选择。李安几乎把过去作品中自己偏爱的元素都巧妙地运用在了这部新片里,就像他自己曾说的:“这个故事关于军营里的兄弟情,关于他们深厚的感情和做出的牺牲。”

电影名叫“中场战事”,然而真正展现战争的戏份却非常少。国外评价不高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在120帧/4K/3D的技术条件下,观众期待看到大场面或战争戏,李安却把战场搬到了一台体育场的表演上,进一步说是放在了“林恩”这个年轻战士的心里。

电影的主题也不是想象中的反战大片,而是有点文艺片的感觉。影片采用文艺片的处理方式,平行剪辑随林恩对现场的反应走,不断在大故事线下插叙。观众注意力很难集中,架势拉得很大,情感却在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