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改革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一考定终生的形式,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考虑,确认自己的志愿,然后努力追赶。而且这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稳定学生的心态,降低临场发挥失常、超常的机率。并且通过多次考试的对比,有助于学生发现而改进自己的短板,进一步地完善学生自我对高中学科的认知和理解。
广东省新高考政策效应有何影响,你不可不知!
考试科目变化
改革前: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科目一共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 改革后高考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选三科进行考试,取消文理科考试区别;
新政实行时间: 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即现在的高一开始实行。
影响: 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在中学,实行文理分科之后,理科生只懂得一天到晚的理化生,题海战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然而表象之下却忽略了日常情操和对于文史知识的了解,以至于到了大学之后缺乏文化底蕴。
而对于文科生而言,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识的积累,缺少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到考试就使劲背,完全是培养了“应试性人才”,显然,这也是有重大缺陷的。
文理不分科才是对于学生的未来负责,便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优势,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择渠道,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学业水平考试
改革前: 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 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前或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新政实行时间: 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即现在的高一开始实行。
影响: 首先,高校会逐渐重视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重视,有助于高三学生重视水平考试而不是单纯当做高中毕业考试;
其次就是,三科选三门考试,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学科兴趣而不是机械简单的应试。
外语考试
改革前: 高考统考时只考一次,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 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部分省份是听力两次),取成绩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新政实行时间: 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即现在的高一开始实行。
影响: 外语考试在高中阶段进行两次考试,取成绩者计入总分,这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大手笔,顺应了高校的英语课程安排,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有两次机会考试,这样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准备和复习。
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前: 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 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新政实行时间: 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即现在的高一开始实行。
影响: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好处多多,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培养诚信意识,优化社会风气等等。
初中生如何应对这一变化
01 加分项目大幅缩减,分数将更重要
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 考试将更公平,考分将变得更重要。
02 得语文者得高考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 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语文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第一重要。
03 中考择区、择校重要,择班同样重要
之前择区、择校最主要的是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之后择班的重要性会被进一步强化。3+3和学业水平考试这两项,反映在教学中必然的选择是:不久全国的中学校都将展开“分层教学”和“走班制”教学,这就会出现“同班不同学”的现象。
因此,未来一个学生进了任何中学,除了获得这所学校的名头外,要想得到更大的好处,关键在班级的选择上,而班级的选择虽然是自由的,但却是完全按照分数进行的,不同分数的班讲课的难度、进度、师资、教材、考题、生源等都是不同的。
所以,家长们不要再被的光环所笼罩了,此已非彼, 教育生态环境已经完全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要彻底转变了!
04 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要常态化
虽然以后的高考取消了文艺、科技、体育等特长生的所有加分,这些兴趣爱好似乎都不再重要了,其实这是重大误解!
家长们必须要了解到:高考录取将不再区分一本、二本、三本,甚至可能连考试大纲也要取消,大学的录取将完全按照专业进行, 学什么样的专业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直接相关,能学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干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就充满乐趣,也更容易成功、成才。
原来很多家长带孩子学文艺、科技、体育特长主要是为了升学,功利性很强。之后学特长的出发点、目的都会不一样,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所在,家长就会越轻松、越坦然、越自信,孩子今后的出路也越平顺。
05 高考改革后男孩更苦,女孩更乐
男孩受自身生理特点的影响,顽皮,比女孩更难约束自己,好习惯的培养比女孩更困难。语文变为第一学科后,女孩的自我约束和纪律性,使她们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家长、老师的建议去按部就班地提高语文水平。而男孩大多数一般还会依然故我。现在考上知名大学的女孩本来就比男孩多了,高考改革后女孩更是如鱼得水了。
因此, 男孩的家长们就得更操心点了,早点培养他们的好习惯,特别是阅读习惯。 总之,怎么说也不能让男孩子在这关键的一轮中再输掉一局吧!
广东高考改革方案会影响录取率吗
一、广东高考改革方案不会影响录取率。二、广东高考改革方案,主要的政策有两个:
1、本科二批A线(主要招生学校是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本科二批B线(招生学校是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并轨招生,统一为本科二批。
2、不分文、理科。
以上两个政策,是不会减少录取总人数。
三、《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府[2016]17号)规定:
1.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严格执行教育部高考加分政策,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规范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管理,清理地方性加分项目。减少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和分值,从严控制中考加分。进一步完善考试加分管理机制,加强对考试加分政策执行过程的管理,严格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和认定程序,加大考生加分资格信息公开公示和社会监督力度。各地级以上市政府要尽快确定各地中考加分项目并于2016年底前报省教育厅备案。
2.改革完善考生志愿填报方式。坚持以考生为本的理念,继续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2016年起适当增加平行志愿院校志愿数,努力提高志愿填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的满足率和满意度。
3.改革完善高校招生录取管理。从2016年起,各高校要在招生章程中,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建立和完善学校招生委员会制度,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作用,确保决策科学、录取公平;建立招生工作第三方监督制度,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维护招生工作的良好秩序和公平公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申诉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4.改革完善基于高考成绩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制度。总结完善基于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综合评价选拔试点经验,从2016年起,继续深化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改革,发挥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校测试成绩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机制。
5.改革完善现代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的选拔机制。从2016年起,深化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等招生改革,并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积极探索中职学生直接考取应用型本科院校考试招生办法,搭建职业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立交桥”。
6.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根据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结合高校招生工作的实际,2016年起适当调整和合并本科和专科层次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创造条件逐步减少和淡化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7.改革完善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录取制度。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7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增加语文、数学、英语3门考试科目,高中阶段毕业生(含应届、往届和社会人员)自愿选择报考,并以此成绩作为报考高职院校“文化素质”的成绩,使“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录取成为高职院校招生录取的主渠道。
8.积极推进考试招生综合改革。2018年出台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2021年高考开始实行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如何看待高考改革?
一方面,教育改革是一项“软改革”,但意义之重要却不言而喻,所以讨论者众、发言者多。对这一改革的呼唤与讨论,这么多年来可说从未停止。作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棋子,高考改革虽然在不断地进行“修补”——3+X的考试改革、自主招生的“北约”“华约”,但却因被视为“没有突破”“没有实效”而备受诟病。另一方面,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弊端也在不断显现。梳理近几年来的新闻可以发现,社会讨论基本涵盖了高考招录制度的所有环节。比如,北大清华农村学生的比重不断下降;比如,安徽毛坦厂中学的送考盛况;比如,辽宁揭开高考体育加分重重黑幕,等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固然能缓解一时之忧,但长远看来却难免“蚍蜉撼大树”之感。
但也要看到,对于高考改革,一个共识是:在目前看来,高考制度仍然是保证公平“最不坏”的制度,高考改革只能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上改。而此次改革让人期待,一个重要的原因正在于,它是一个系统性的方案,是“全过程的改革”。
有论者言,高考制度包括两部分: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其实,这个“流程图”还可以划得更细一些。首先,有招生计划;然后,是考试形式;接下来,是招生录取;贯穿的,是监督管理。
对于学生、教师和家长,能看到的部分是考试和招录;但对于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另两个环节同样重要。当前的改革方案,在这四个方面都有涉及,形成了一种配套感——虽然在某些环节仍显得有些疲弱,如对突破集中录取制的探索。
改革新突破,不变教育的初心
此次改革,突破不少,评论君试着从此次高考改革方案中找出几个亮点,与大家分享。
招生计划改革,让寒门多出贵子。
广东高考政策
广东高考政策具体如下:
1、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2、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
3、外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次考试;
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5、2016年,广东高考全部科目采用全国卷;6、2016年,广东二本A线B线将合并。
教育部16日公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两个配套文件《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考试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以下简称《评价意见》)。这两项高考改革政策,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指标加入高考人才选拔机制。
按照新的文件要求,此次高考改革在广东推行时,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形式将有较大变化,但目前在读的高中生不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