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光学显微镜可以利用目镜和物镜放大细胞。

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史。自从有了显微镜,人们看到了过去看不到的许多微小生物和构成生物的基本单元细胞。不仅有能放大千余倍的光学显微镜,而且有放大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使我们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普通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中,大部分要通过显微镜来完成,因此,显微镜性能的好坏是做好观察实验的关键。

使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能够看到细胞吗?

可以的,染色后很容易就能够观察到,可以使用碘溶液染色,甲基蓝或者革兰氏染色观察。光学显微镜只能看到细胞结构,有啥细胞器之类的,具体长啥样子看不清,电子显微镜就能看到亚显微结构。如果血滴很厚的话会影响观察时样本透光度的,制成血涂片是为了保证样本光源的稳定,观察的更清晰。血涂片很好做的,注意血滴大小,盖玻片的倾斜角度以及拉片时的速度。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细胞器有细胞核、叶绿体、液泡、中心体;而光镜下需要经过染色才可以观察到的细胞器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较大细胞器;其他的很小的细胞器,例如核糖体,就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普通显微镜即可观察到红细胞和细菌。低倍镜头100可以红细胞,400倍可以看到比较清晰。看细菌要1000倍的镜头,其视野很小,需要药剂扩大视野,另外需要染色,否则看不到细菌。

普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眼睛观察的镜头)放大倍数X物镜(和被观察的东西接近的镜头)放大倍数。比如目镜放大10倍,物镜放大40倍,就是放大400倍,这已经属于高倍镜了。一台显微镜可以通过镜头组合形成不同放大倍数。放大到1000倍,几乎是光学显微镜的放大极限了。

因为光学显微镜相较于电子显微镜来说,其分辨率还是太低,它可以观察到细胞膜,细胞质,可以看到的细胞器为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核的完整结构。至于为什么能看到这些细胞器,因为叶绿体为绿色,而且其分布比较广泛,可能存在于线粒体,液泡中,因此可以看到线粒体以及液泡。至于细胞核,则只能看到大概的结构,不能观察到核膜与核孔。

通过光学显微镜,为何只能够看到一部分细胞?

在一般景象下可以看到细胞和外部的边界,但细胞膜本身的细胞膜厚度看起来不到7.5-10nm。这么薄的普通显微镜看不出来。所以我们看到的所谓细胞膜只是细胞的边界。你看到的是阴道壁分离时的细胞膜。也就是说,植物细胞的膜平时与细胞壁粘在一起,无法分辨,只有阴道壁分离时,细胞膜和细胞壁才会分离。细胞膜是半透膜。细胞液中的成分并不都是从里面照射出来的,所以内外浓度下降,颜色也有一些差异,可以看出界限

高背景使用方法、目标选择、必须以低背景下需要进一步观察的部位为中心进行调整,同时将物相调整到最清晰的水平,才能进行高背景观察、转换器旋转、更换高背镜片、调整焦距等。油镜的使用方法,使用油镜前必须通过高倍率镜观察,然后将需要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的中心,将激光提高到最高位置,光圈打开最大值,转动转换器,用左眼观察镜头,慢慢地将细微的调节器转动到水流清晰为止。转动转换器,将低配物镜对准通光孔。水警的正面和装载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看着折叠眼镜,右眼睁开,右眼睁开,以后可以观察图片。转动反射镜看明亮的视野。

左眼看着目镜内,同时倒过来粗大的准焦点螺旋,慢慢地把镜筒往上抬,直到看清楚事物。再次稍微转动微小的准焦点螺旋,使可见的物体相更加鲜明。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已经有300多年的发展史。自从有了显微镜,人们就看到了构成过去看不到的许多小生物和生物的基本单位3354细胞。不仅有可以放大一千多倍的光学显微镜,还有放大数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使我们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有了更好地了解。在普通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中,大部分都要通过显微镜完成,因此显微镜性能的好坏是做好观察实验的关键。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由物镜、目镜、反射镜和电容器四个部分组成。广义说还包括照明光源、过滤器、封面幻灯片、幻灯片等。

目镜由上下两组镜片组成,上面的镜片称为目镜,下面的镜片称为会聚镜片或现场镜片。上镜头之间或场镜下面有阑尾(视野大小决定)。因为标本准确地成像在阑尾上。可以用指针在这个阑尾上粘贴小毛发,以表示特定特征的目标。为了测量观察到的样品的大小,还可以将目镜微尺放在上面。目镜的长度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因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焦距成反比)。也称为聚光器。在标本下面的电容器底座上。它主要由电容器和可变盲肠组成。其中,分光镜可分为明亮视野聚光器(一般显微镜组成)和黑暗视野聚光器,反射镜的直径为50毫米,一侧为平面,一侧为凹面,可起到将从任何方向传入的光通过通孔反射的作用。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能力较弱,光线比较强时使用,凹面镜反射光线的能力比较强,光线弱时使用。

光学显微镜能看到细胞的结构吗?

光学显微镜只能看到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极少数细胞器(叶绿体、染色后的线粒体)还有染色后的染色体等。

对于细胞来说:细胞壁、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是可以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外观形状的,属于显微结构。

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的放大成像原理,将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处微小物体对眼睛的张角(视角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们的放大本领。


扩展资料:

光学显微镜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简称“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调节器,使像清晰。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准焦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

3、光学部分

(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显微镜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负相关,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即目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光学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