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他少年时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赞许。孔融,字文举。鲁国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

历史上的孔融

孔融让梨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一则寓言小故事,很早就被编入了小学教材,作为教育孩子学会谦让的典范。《三字经》中都有“融四岁,能让梨”的句子,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然而孔融这个孩子们的榜样,长大以后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呢?
孔融出生于公元153年,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其让梨的故事最早记载于《世说新语笺疏》,后又见于《后汉书·孔融传》。但孔融真正在当时为人所熟知是在其十三岁时,父亲泰山都尉孔宙去世,孔融悲恸不已,甚至痛哭到无法站立,州里百姓因此皆称赞他的孝心。
在孔融十六岁时,兄长孔褒的好友张俭为中常侍侯揽所记恨,张俭被追捕时逃到孔家,正好孔褒不在家,只有孔融接待他。张俭觉得孔融还是个小孩子,就没有告诉孔融自己的处境,孔融却见他形容狼狈,于是做主留下了张俭。后来事情败露,孔家两兄弟都因此入狱,两个人都争着要担下罪责。朝廷最后判定孔褒获罪,孔融便因此事更加闻名。
也许就是因为年少成名,孔融的性格不仅没有像小时候那样一直谦虚沉稳,反而变得偏激自负起来。《御览·秦子》中记载,孔融在北海任相时,见到一个人在路旁的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却一点也不憔悴,孔融认为此人虚伪,于是将其杀掉了。虽然这件事也和孔融让梨一样属于轶事,不能完全确定虚实,但孔融敏感自负的形象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在城外兵戎相见时仍然谈笑自若,甚至自顾自地读书。至夜晚整座城都被攻陷,他才逃亡而去,留下了自己的妻儿作为诱饵,后妻子儿女皆为袁谭所掳。虽然孔融自负才学,有平定国家危难之心,但危急时刻真正来临时他却丝毫没有作为,这也是令后世之人有所诟病的地方。
此外,孔融还十分嗜酒。建安十二年时曹操讨伐乌桓,同时上表禁酒,当时战乱频仍,喝酒的确容易误事,按理这是一项合理提议。孔融却多次写信给曹操陈述禁酒无用,言辞之间傲慢无礼,行为上更是腊颂毁出格,经常叫轮备上三五好友喝他个酩酊大醉,丝毫不将曹操放在樱败眼里。后来又变本加厉,时常恃才傲物触犯曹操,最终为其所不容,于公元208年将孔融处死,甚至株连全家,连孔融年幼的儿女也没有放过。
孔融的一生是不羁的,四岁时候的谦让懂事只是一个微小的片段,与他之后迥然不同的人生没有太大的关系。到了晚年时孔融的思想甚至变得更为惊世骇俗,他曾当着众人的面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意思就是父母不值得亲近,孩子只是其情欲的产物,孩子和母亲只是寄存的关系,生出来以后就与母亲脱离了。如此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与他年轻时表现出的孝道完全南辕北辙。
就是因为这样,四岁时那个因聪敏懂事流传千古的孩子,长大后却成了一个颇多争议的人。特别是与传统孝道相悖的这段言论,如果让孩子们知道,孔融让梨的形象一定就此幻灭了,这也就是老师从未告诉我们孔融长大后的故事的原因吧。

历史上真实的孔融是怎样的?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陆滑,举贤才,表儒术,经刘备表荐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其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厅悉租集》。
孔融的名字早在北宋末年随着《三字经》的问世而家喻户晓。“融四岁,能让梨”,这一尊敬和友爱兄长的文明之举,1000多年前就被列入了中国古代“童蒙教育”的教科书,孔融也因此被誉为“亲师友,习礼仪”的光辉典范为世所传诵。孔融在幼年即享盛名,从此开始了他传奇、悲剧的一生。
孔融早慧,幼年即有异才,属于孔子所说的“生而知之者”。据《百家姓》记载:孔融4岁时,邻人送来一筐梨,孔融的哥哥们都在挑选梨子。孔融从容取一小梨,说:“诸位哥哥都比我大,应该吃大的,我是弟弟,怎么能够犯超越兄长的罪过呢?”体现了敬友爱兄、谦而有礼的君子风范。
孔融10余岁时,拜见当时名震朝野的汉朝巨儒、河南尹李膺,受到李膺的高度评价。《续汉书》记载:当时河南尹李膺知名海内外,很多人都想拜访他,他命令门下明确通报宾客,不是当世英贤以及世交子孙不予接见。孔融时年10余岁,想看看他的为人怎么样,于是专门去拜访李膺,到了他家门口,告诉门人说:“我,是李君世交的后代。”李膺见到孔融,问:“高明父祖,曾经与在下交往过么?”孔融说:“是这样。我的先人孔子与您的先人李老君(即老子,又名李聃,故称李老君),志同道合而互相尊师称友,以此推之,我与您应当称得上是多年世交了吧。”在座的人都很惊奇,其中一个人说:“真是与众不同的孩子。”大中大夫陈炜后来赶到,同坐的人将此事告诉陈炜,陈炜说:“小时候聪明的人,大了未必聪明。”孔融回答说:“假如象您所说的那样,您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了!”李膺大笑说:“高明长大,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才。”从以上对话不难看出,孔融不乏牵强和狡辩之嫌,但毕竟反映了他的智慧和机敏,也体现了他自信不迷信、敢于向封建权贵挑战的人生态度。凭心而论,这种“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知识分子风骨确属难能可贵,但是如果滥用这种风骨,那就必然会走向事情的反面。
根据“性格即命运”的理论,孔融的这种性格决定了他命运多舛、跌宕起伏的生命历程。幼年的孔融,虽已显出了不凡的人生气概,但也为他未来的悲剧埋下了不幸的种子。
孔融38岁时官至北海相,成为一方诸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后来又经刘备推荐兼任青州刺史,不过此时的他,依然生活在理想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成分少一点,修城墙、办学才华有余,治军、理民、行政的才干似有不足。治军则军溃,理民则民散,行政则政乱。《九州春秋》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孔融干政的这段历史:
“孔融在北海,自以智能优赡(丰富、充足),溢才命世,当时豪俊皆不能及。亦自许大志,且欲举军耀甲,与群贤邀功……然其所任用,好奇取异,皆轻剽之才(非深思熟虑者)。至于稽(查考)古之士,礼之虽备,不论国事。论事考实,难可悉行。奸民污吏,猾乱朝市,亦不能治。”
面对强敌入侵,坐而论道,以至于“城坏众亡,身奔山东,室家为敌所虏。”孔融好高骛远、志大才疏的腐儒形象跃然纸上。
孔融自恃智高,目空一切,中年以后的他,渐渐由幼时的自信变成了自负,对过去的失败经验不仅没有总结,而且作为所谓的政治资本动辄与曹操的朝廷抗衡,逆历史潮流而动。《汉纪》载:太祖曹操颁布了禁酒令,而孔融上书讥讽说:“天上有酒旗之星,地下有酒泉之郡,人人都有喝美酒的愿望,故尧不饮千钟,无以成其圣。况且夏桀、商纣因为扮兆贪恋女色而失去了国家,以此论之,现在为什么不下禁止婚姻的命令呢?”弄得曹操十分尴尬。孔融好饮酒,因此反对禁酒,这是从他个人的好恶出发的,至于时局的发展是否需要禁酒则与他无关。他常常叹息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我就没有什么可忧愁的了。”这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有一定声望的政治人士来说那就值得思考了。更有甚者,孔融有时信口开河,戏弄曹操。《魏氏春秋》载:袁绍失败之后,孔融对曹操的儿子曹丕霸占了袁绍的儿媳妇深为不满,就上书曹操讥讽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知此事,认为孔融博学,肯定是某书传所记,想知道究竟。一次遇见孔融,顺便请教,不料想孔融的回答让曹操大失所望:“以今度之,想起当然耳!”也就是说,如此认真的事情居然是猜测。曹操当时的心情可以想象。但曹操毕竟是政治家,哈哈一笑而已。面对曹操的宽容,孔融不仅不思收敛其放荡的行为,而且变本加厉,甚至走上了卖国的道路,公然在吴国的使臣面前泄露国家大事,其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令人遗憾的是,孔融的两个年方八岁的儿子,也一同被杀。公元208年,孔融面对孙权的使者,讥讽诽谤朝廷,因此被曹操处以极刑。他的两个年方8岁的儿子,当时正在下围棋,听到孔融被逮捕的消息后,依然端坐不起,身边的人说:“你们的父亲已被逮捕,为什么不赶快起来逃跑?”二子从容地说:“哪里有巢毁而卵不破的呢?”于是都被杀害。”
孔融虽然早已投入历史的隧道,然而到现在还在民间享受着大名,大概是他四岁能让梨的缘故。其实,四岁能让梨者又何止孔融一人,历史偏爱孔融,可能多半是因为他是孔子的后代。纵观孔融的一生,于国、于家、于身的贡献,与他的名声相去甚远,正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古人云:名者,社会之公器也,不可不用,但不可乱用。对于此,孔融是否太浪费了?

孔融在真实的历史上是怎样的人,为什会被曹操杀死?

孔融让梨”的故事几乎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典型范例,孔融也因此给世人留下了自幼品性善良、尊敬兄长的美好形象。

然而,四岁孩童的让梨之举,仅仅是他人生中一个稍纵即逝的片段。

长大后的孔融,在乱世之中从政失败,以不孝、谋反之罪被处死,给世人留下又一个难解之谜:为何曹操一定要将孔融处死?



事出必有因,其中最致命的因由莫过于孔融盛名之下恃才傲物,不识时务地莽撞谏言。

孔融的确是一个博闻强记、才华横溢的学者文人,但绝不是一个精通实务、善于埋液用人的政治家。

不具备政治才能仍想混迹于官场,稍有自知之明者就该收敛行事,虚心做人。可才气颇高的孔融,仗逗棚着犀牙利笔,目空一切。

虽说他对古之治国方略、教化方针相当熟悉,与人辩论援引古今,达到“玩而诵”的程度,也因此深得曹操佩服,但他处处与人针锋相对,言辞犀利地讽刺挖苦,久而久之,终于祸从口出。



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曹操一时无法歼灭之,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便迁怒于与袁术联姻的太尉杨彪,诬陷杨彪企图废黜天子,上奏疏请求收捕下狱,判处杨彪大逆不道之罪。

孔融听说后,立刻找曹操理论,援引《周书》所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何况杨彪和袁术只是亲家!曹操推托说是皇帝的旨意。

孔融又以“周公摄政,成王杀召公,周公岂能不知”作比,字字铿锵,句句在理,逼得曹操无言以对,无奈之下唯有放过杨彪。

孔融凭借一己之力阻止了曹操陷害杨彪,不知自省以安身,反而得意忘形,一有机会便以讽刺、挖苦的方式和曹操唱反调。



时值战乱之年,灾荒频现,为了战事的需要和百姓的生机,魏蜀吴三国都曾多次下达禁酒令。

可曹操一颁布禁酒令,就遭到孔融的反对,孔融更公然狂言道:“若因酒能乱世而禁酒,那么桀、纣因色亡国,为何现在只禁酒而不禁婚姻?”

以孔融当时的盛名,如此做法对禁酒令的实施极为不利。曹操考虑到弯指物孔融不过是为了出风头,便勉强忍之。

平定北方之后,曹操下令南征,讨伐刘备、刘表和孙权等人。



孔融极力劝阻,逞言强辩。先说刘备、刘表是汉室宗亲,不可讨伐;又说孙权虎踞江东,不易攻取;甚至直言如果攻之就是兴无义之师,有失民望。

曹操终于忍无可忍,斥退孔融,并下令再有谏阻者一律处死。孔融走出曹府后,仰天长叹:“以无义之师讨伐仁义之师,岂有不败之理?”

曹操听闻如此狂言,加之此前被孔融一而再再而三地挖苦反对,盛怒之下,派人秘密搜罗孔融的狂妄之言,终于以不孝、谋反等罪名,置之于死地。

孔融一生声望再高,也不过是个有才无智、恃才傲物的书生。



生逢乱世却无治世之才,名高于实却不知自省,难怪曹操在公诸天下的布告上写道:“融违天反道,败伦乱礼,虽肆市朝,犹恨其晚。”

孔融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孔融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人,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流淌着孔家的血脉。
“融四岁,能让梨”,这一尊敬和友爱兄长的文明之举,1000多年前就被列入了中国古代“童蒙教育”的教科书,孔融也因此被誉为“亲师友,习礼仪”的光辉典范为世所传诵。但其实这一历史典故在历史名册中,却没有明确的记载,据后人推测,可能是杜撰出来,代表了人们崇高的理想境界,说明了孔融在幼年期间有优良品德。
孔融在幼年即享盛名,从此开始了他传奇、悲剧的一生,他刚正不阿的性格,成就了他,也因此葬送了自己的生命,但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孔融。孔融的这种性格决定了他命运多舛、跌宕起伏的生命历程。幼年期间虽显出了不凡的人生气概,但也为他未来的悲剧埋下了不幸的种子,曹操因久闻他的大名,所以将孔融招进来,但后来种种表现,不得不说孔融跟曹操的性竖敏格正好像相撞。
孔融当年忠于曹操,但时间久了他越发觉得曹操这个人其实不同于表面。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孔融跟曹操彻底杠上了。史载,曹操攻打邺城,袁绍家的女子多被掠走,曹丕还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问孔融此话何意,孔融答,想想现在发生的事情就有答案了乱纤喊。曹操讨伐乌桓,孔融又讥笑暗自他不自量力,甚哗野至还揭露了很多大臣们不敢说的话,但孔融能。可孔融却不知,曹操早已经忌惮于他,甚至还认为他是自己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后来终于找到了理由,将孔融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