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把小分子药物作用原理搞清楚。小分子药物通过结合到靶蛋白特定位点来促进或者抑制该蛋白的功能,这种位点可能有氨基酸序列特异性或者蛋白质三维结构特异性。对于RNA来说,仅由四种核苷酸排列而成,相比于由20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来说,序列的特异性需要更大的序列长度来维持,否则有很大脱靶的风险,做过siRNA干扰的人都知道,siRNA要设计成20nt左右,即使这样,仍有脱靶的情况。而识别序列增加也需要空间上相对更大的小分子来识别,这样一来不知设计出的小分子是否还是小分子。另外,rna形成的空间结构研究较少,或者说并没有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只是自身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二级结构,所以从空间结构特异性出发研发小分子也有很大困难。再者,小分子与蛋白结合后,很多情况只是影响其部分功能,比如袁钧瑛教授发现的nec1,仅仅block细胞坏死通路中关键蛋白RIP1的激酶活性,抑制细胞坏死,但不影响它招募其他蛋白形成复合物在NF-kB通路中的作用。如果小分子靶向mRNA,将从根源上抑制了蛋白的产生,缺少了某个蛋白可能会给细胞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题主提到非编码RNA,现在有研究表明人类的一些先天性疾病是和非编码RNA有关,如小胖威利症,这种疾病能否通过RNA来治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

为什么现代药物大多是小分子药物?

通俗一点讲也就是抑制受体分子和信号分子的结合呢? 小分子的结合和大分子主要的不同有:小分子体积小,结合部位面积小,而PPI的面积大很多,所以结合力强很多;小分子的结合部位是蛋白的“口袋”,比如酶的活性中心,主岩者要通过静电吸引结合,而PPI是以平面为主,主要通过疏水作用结合。
小分子药物的特点是穿膜方便,可以通过扩散或载体蛋白进入细胞,因此可以作用于细胞内的通路。 总是有相对面的

09年的时候,人们发现在研的药物种类比较。化学药物(小分子)占到62%的样子,而剩下百分之枣枣盯三十五的都是大分子药物。

这说明什么?大分子药物研发飞速增长呀...当然不是说小分子药物的研发总量就下凳和降了,实际上是整个市场在扩大,而驱动力很多来自于大分子药物的增长...

未来的趋势

之前去安捷伦总部参观的时候,他们的副总(莱安娜)给我们介绍了安捷伦的业务。其中说道现在生物药(大分子药物,各种蛋白,疫苗,单抗啥的)的发展越来越快。目前小分子药物的年销售是四五百亿美元(不确定)而生物药只有百来亿?预测到2020年左右,小分子药物销售会达到六百亿的样子,而生物药会达到三百亿,而到了本世纪中期,2050年左右,这两个分类将会持平,都会有六百亿的样子。当然这只是预测。所以说今后的几十年内,大分子药物的市场占有率会越来越高

核酸分子杂交为什么不能在rna和rna之间

可将核酸探针分为基因组DNA探针、cDNA探针、RNA探针和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等几类。作为诊断试剂,较常使用的是基因组DNA探针和cDNA探针。其中,前者应用最为广泛,它的制备可通过酶切或聚合酶链反应(PCR)厅并从基因组中获得特异的DNA后将其克隆到质粒或噬菌体载体中,随着质粒的复制或噬菌体的增殖而获得大量高纯度的DNA探针。将RNA进行反转录,所获得的产物即为cDNA。cDNA探针适用于RNA病毒的检测。cDNA探针序列也可克隆到质粒或噬菌体中,以便大量制备。将信息RNA(mRNA)标记也可作为核酸分子杂交的探针。但由于来源极不方便,且RNA极易被环境中大量存在的核酸酶所降解,操作不便,因此应用较少。用人工合成的寡聚核苷酸片段做为核酸杂交探针应用十分广泛,可根据需要随心所欲合成相应的序列,可合成仅有几十个bp的探针序列,对于检测点突变和小段碱基的缺失或插入尤为适用有放射性标记探针和非放射性标记探针两大类。放射性标记探针用放射性同位素做为标记物。放射性同位素是最早使用,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探针标记物。常用的同位素有32P、3H、35S。其中,以32P应用最普遍。放射性标记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Pg级;缺点是易造成放射猜伏液性污染,同位素半衰期短、不稳定、成本高等。因此,放射性标记的探针不能实现商品化。目前,许多实验室都致力于发展非放射性标记的探针。目前应用较多的非放射性标记物是生物素(Biotin)和地高辛(digoxigenin)。二者都是半抗原。生物素是一种小分子水溶性维生素,对亲和素有独特的亲和力,两者能形成稳定的复合穗物物,通过连接在亲和素或抗生物素蛋白上的显色物质(如酶、荧光素等)进行检测。地高辛是一种类固醇半抗原分子,可利用其抗体进行免疫检测,原理类似于生物素的检测。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的检测灵敏度可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相当,而特异性优于生物素标记,其应用日趋广泛。

小分子是什么

小分子,即OCO小分子。凡分子量小于500的分子称之为小分子,小分子一般为简单的单体物质。小分子生命线追溯到出现,已经存在了多少亿年。从化学的角度上说,小分子就是分子量很小的天然化合物,通常是指分子量小于1000道尔顿的生物功能分子;从生物角度上说,小分子就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小肽、寡肽、寡糖、寡核苷酸、维生素、矿物质、小分子团水、带悉槐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降解产物如苷元、黄胴元、甙元、生物碱等。
凡分子量小于500的分子称之为小分子,小分子一般为简单的单体物质。(CNKI百科)

小分子RNA

开放分类:生物、科学、分子、RNA、细胞

小分子RNA(small RNA)
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它们的长度为100到300个碱基(酵母中最长的约1000个碱基)。多的每个细胞中可含有105~106个这种RNA分子,少的则不可直接检测到,它们由RNA聚合酶Ⅱ或RNA聚合酶Ⅲ所合成,其中某些象mRNA一样可被加帽陆亩。

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小分子RNA:一类是snRNA(small nuclear RNA),存在于细胞核中;另一类是scRNA(small cytoplasmic RNA),存在于细胞质中。
小分子RNA通蠢友常与蛋白质组成复合物,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某些snRNPs和剪接作用密切相关,它们分别与供体和受体剪接位点以及分支顺序相互补。sc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如SRP颗粒就是一种由一个7S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颗粒,主要功能是识别信号肽,并将核糖体引导到内质网。

小分子RNA的特点

1. miRNA 在反复冻融,PH改变,DNA以及RNA裂解酶的作用下,不易降解,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2. 相同的miRNA在不同细胞、不同组织器官以及不同种属之间具有相似的序列以及调控功能。
3. miRNA在不同组织、不同细胞间的表达谱表现特征不同,因此miRNA表达谱可以作为某些组织昌蔽或细胞的特异性分子标志。
4. miRNA的组成在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耐虚州特定的miRNA在特定细胞的特定阶段出现,决誉扰定细胞的分化方向和分化时相,因此miRNA是细胞定时、定向分化的开关。
5. miRNA的调控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同时调节一组功能相似或相近的蛋白。
6. miRNA的调控力度不是很强,一般仅占蛋白表达量的30%或以下。

micro RNA详细资料大全


MicroRNA (miRNA) 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22 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它们在动植物中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到目前为止, 在动植物以及病毒中已经发现有28645个miRNA 分子(Release 21: June 2014) 。大多数miRNA 基因以单拷贝、多拷贝或基因簇(cluster) 的形式存在于基因组中(Lagos2Quintanaet al, 2001;Lau et al,2001) 。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销手MicroRNA 性质 :非编码单链RNA 分子 特点 :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等 缩写 :miRNA 简介,MicroRNA,特征,功能,MicroRNA的过表达,MicroRNA的下调,作用方式,识别方法,siRNA,待解决问题,研究工具,分离,探针制备,检测,功能分析,miRNA展望, 简介 MicroRNA (miRNA) 是一类内生的、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小RNA,其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每个miRNA可以有多个靶基因,而几个miRNA也可以调节同一个基因。这种复杂的调节网路既可以通过一个miRNA来调控多个基因的表达,也可以通过几个miRNA的组合来精细调控某个基因的表达。据推测,miRNA调节着人类三分之一的基因。最近的研究表明大约70 %的哺乳动物miRNA 是位于TUs区( transcriptionunits , TUs ) ( Rodriguez et al ,2004) , 且其中大部分是位于内含子区( Kim &Nam , 2006) 。一些内含子miRNA 的位置在不同的物种中是高度保守的。miRNA 不仅在基因位置上保守, 序列上也呈现出高度的同源性(Pasquinelli etal , 2000 ; Ruvkun et al , 2001 ; Lee & Ambros ,2001) 。miRNA 高度的保守性与其功能的重要性有着密切的关系。miRNA 与其靶基因的进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研究其进化历史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作用机制和功能。 micro RNA MicroRNA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生的、长度约20-24个核苷酸的小RNA,几个miRNAs也可以调节同一个基因。可以通过几个miRNAs的组合来精细调控某个基因的表达。据推测,miRNA调节着人类三分之一的基因。 MicroRNA存在多种形式,最原始的是pri-miRNA,长度大约为300~1000个碱基;pri-miRNA经过一次加工后,成为pre-miRNA即microRNA前体,长度大约为70~90个碱基;pre-miRNA再经过Dicer酶酶切后,成为长约20~24nt的成熟miRNA。 实际研究中,pre-miRNA套用最早,也最广泛,很多商业化的誉斗罩MicroRNA库都是pre-miRNA形式的。近几年来,研究发现microRNA的双臂对成熟miRNA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天然的pri-miRNA形式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者采用。 MicroRNAs (miRNAs)是一种大小约21—23个碱基的单链小分子RNA,是由具有发夹结构的约70-90个碱基大小的单链RNA前体经过Dicer酶加工后生成,不同于siRNA(双链)但是和siRNA密切相关。据推测,这些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s)参与调控基因表达,但其机制区别于siRNA介导的mRNA降解。第一个被确认的miRNA是线上虫中首次发现的lin-4 和let-7,随后多个研究小组在包括人类、果蝇、植物等多种生物物种中鉴别出数百个miRNAs。 特征 已经被鉴定的miRNAs据推测大都是由具有发夹结构,约70个碱基大小形成发夹庆闹结构的单链RNA前体经过Dicer酶加工后生成的,有5’端磷酸基和3’羟基,大小约21—25nt的小分子RNA片断,定位于RNA前体的3’端或者5’端。 3个研究小组分别从线虫、果蝇和Hela细胞中鉴定的100个新miRNAs中,有15%跨越线虫、果蝇和哺乳动物基因组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只有有1—2个碱基的区别)。Lau 和Bartel 实验室的同事更加认为:所有的miRNAs可能在其他物种中具有直向同源物(Ortholog,指那些起源于同一祖先,在不同生物体中行使同一功能的基因群就可比作为一个门类,这些类似的基因被称为“直向同源物”)。 Bantam 最早被认为是果蝇中参与细胞增殖的一个基因位点。已知几个包含增强子的转座子插入跨越这个位点的一段12.3kb区域会导致果蝇的眼和翅重复生长,而由转座子介导的一段跨越该位点的23kb片断缺失则导致突变果蝇个体小于野生型果蝇。Cohen和同事用一段3.85kb的片断导入21kb片断缺失的果蝇中使其恢复原来的大小。但是奇怪的是表达这个3.85kb片断中的EST却没有同样的效果。Cohen将这个片断和疟蚊Anopheles gambiae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发现一段90bp的高度保守区,经过RNA folding program (mfold)发现这个保守序列可以形成发夹结构,使得这个区段很象是一个miRNA的前体。这个结果经过Northern blot证实突变果蝇的幼体缺少一个21bp的bantam miRNA ,用这个90bp的mRNA前体经过一系列的“功能缺失”—“功能恢复”实验,证实 bantam miRNA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人员用电脑程式检索在hid mRNA的3’非编码区找到了bantam的3个潜在的结合位点( hid是果蝇中一个诱导凋亡的基因),并证实 bantam miRNA抑制hid 的翻译而非转录。 micro RNA miRNAs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部分线虫和果蝇的miRNA在各个发育阶段的全部细胞中都有表达,而其他的miRNA则依据某种更为严谨的位相和时相的表达模式(a more restricted spatial and temporal expression pattern)——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中miRNA的水平有显著差异。 功能 科学家开始认识到这些普遍存在的小分子在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有着广泛的作用。线上虫,果蝇,小鼠和人等物种中已经发现的数百个miRNAs中的多数具有和其他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一样的特征——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中miRNA的水平有显著差异,这种miRNAs表达模式具有分化的位相性和时序性( differential spatial and temporal expression patterns),提示miRNAs有可能作为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个被确认的miRNA——线上虫中首次发现的lin-4和let-7,可以通过部分互补结合到目的mRNA靶的3’非编码区(3’UTRs),以一种未知方式诱发蛋白质翻译抑制,进而抑制蛋白质合成,通过调控一组关键mRNAs的翻译从而调控线虫发育进程(reviewed in Pasquinelli 2002)。 bantam miRNA是第一个被发现有原癌基因作用的miRNA。除了lin-4、let-7,已知还有一些miRNAs可能参与在细胞分化和组织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的转录后调控,例如mir-14、mir-23 等。 在植物miRNAs的研究中有两条线索提示miRNAs可能参与植物的发育过程。一是在carpel factory (car) 突变株中3个miRNAs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CARPEL FACTORY 是一个类似Dicer的酶,参与植物的发育,其缺失突变株表现为胚胎和叶片发育的缺陷。实验结果提示这种缺陷是由于缺少miRNAs加工而造成的。多数的植物miRNAs在某些特定组织中高水平表达也提示他们可能参与了植物组织的发育。 对一部分miRNAs的研究分析提示:miRNAs参与生命过程中一系列的重要进程,包括早期发育(Reinhart 2000),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死亡(Brennecke 2003),脂肪代谢(Xu 2003)和细胞分化(Kawasaki 2003)。此外,一个研究表明,2个miRNAs水平的下降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的显著相关,提示miRNAs和癌症之间可能有潜在的关系(Calin 2002)。 由于miRNAs存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提示miRNAs可能有非常广泛多样的生物功能。尽管对miRNA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据推测miRNAs在高级真核生物体内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可能和转录因子一样重要。有一种看法是:miRNAs可能代表在一个新发现的层次上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 然而,大多数miRNAs的功能仍然是个谜。 MicroRNA的过表达 MicroRNA存在多种形式,最原始的是pri-miRNA ,长度大约为300-1000个碱基pri-miRNA经过一次加工后,成为pre-miRNA 即microRNA前体,长度大约为70-90个碱基;pre-miRNA再经过Dicer酶酶切后,成为长约20-24nt的成熟miRNA 。实际研究中,pre-miRNA套用最早,也最广泛,目前很多商业化的MicroRNA库都是pre-miRNA形式的。近几年来,研究发现microRNA的双臂对成熟miRNA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天然的pri-miRNA形式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者采用。 MicroRNA的下调 化学合成的miRNA inhibitors ,用于下调目的细胞中的miRNA ,以实现loss-of function研究。 如果您需要进行长期、稳定的miRNA下调,则可以选用载体形式的miRNA inhibitor。其转染效率高,下调效果好,可以实现对目的miRNA的长期、稳定的下调。 载体形式的miRNA inhibitor,采用的方法如miRNA sponge法,这也是目前SCI文献中用的较多的一种方法。 作用方式 microRNA-RISC对靶基因mRNA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它与靶基因转录体序列互补的程度,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切断靶基因的mRNA分子——miRNA与靶基因完全互补结合,作用方式和功能与siRNA非常相似,最后切割靶mRNA。在植物中,大部分miRNA都以这种方式,靶基因mRNA断裂后,无poly(A)的分子的3‘ 端加上多个U并很快降解,含poly(A)的分子能稳定存在一段时间(如拟南芥miR-171)。在植物中目前有一个miRNA和3个潜在的目标靶基因完全互补(这些scarecrow 基因编码潜在的转录因子),尽管还不清楚这些基因是否就是miRNA的目标靶,这仍是第一次发现miRNA 和其潜在的目标靶完全互补,也提示miRNA可能包含和siRNA类似的作用方式。 第二种是抑制靶基因的翻译——作用时与靶基因不完全互补结合,进而阻遏翻译而不影响mRNA的稳定性,这种miRNA是目前发现最多的种类(如线虫lin-4)。而在植物中极少数的miRNA通过此方式来抑制靶基因。 第三种是结合抑制——具有以上两种作用模式:当与靶基因互补结合时,直接靶向切割mRNA;当与靶基因不完全结合时,起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 识别方法 多个研究小组采用生物化学结合是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开展对miRNAs的研究工作。由于据推测都是由Dicer酶降解RNA得到的,21—23个碱基大小、有5’端磷酸基和3’羟基的RNA片断,有的实验室采用改良的定向克隆方法来筛选具有相同特征的小分子——筛选一定大小的RNA分子,连线到3’和5’的适配子(adapters),逆转录并通过PCR扩增、亚克隆并测序。miRNA前体在基因组上的定位和聚类是通过向基因组资料库查询进行。这个方法有助于判断miRNAs是否是mRNAs、tRNAs、rRNAs等分子的降解产物。 有的实验室通过一种RNA folding program ’mfold’ 来判断C. elegans 和C. briggsae 之间的高度保守区域是否含有潜在的miRNA前体,然后用Northern Blots的方法来确定这些miRNAs是否真的表达了。 尽管有数百个miRNAs通过生化或者是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被鉴别出来,已经鉴别出来的miRNAs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由于很多已经鉴别出来的miRNAs是从单个克隆中鉴别出来的,所以可以假设还有很多miRNAs在分离和鉴定过程中被“漏掉”了,测序工作还远远不够。 siRNA miRNA和siRNA之间的关系令人迷惑。从表面上说,一个是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在进化上高度保守,通过翻译抑制调控基因表达;另一个是针对编码区的双链小分子RNA,每个转录本都可能有很多个siRNAs,是通过降解目标靶,在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由于每个mRNA模版可能产生很多个siRNAs,要给每个siRNA定一个基因的名字就很困难。miRNA是进化进程中高度保守的,因此给直向同源物一个同样的名字可能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功能,而给另一个物种中一段无关的序列一个同样的名字就容易造成混乱。 然而,据推测miRNAs通常是由较大的(70­90 nt)的茎环结构(发夹结构)前体经Dicer酶切割得到的,而Dicer同样负责将长双链RNA切割为siRNA,而且二者的长度也差不多,同样有调控基因表达功能。因而这两类小分子RNA之间的关系格外令人关注。 两个广为人知的miRNA——线上虫中首次发现的lin-4 和let-7,通过一种未知方式诱发蛋白质翻译抑制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这种结合并不诱导mRNA靶的降解,就是说作为翻译抑制子本身不影响对应mRNA的丰度,其原因据推测是由于miRNA和结合位点之间不完全互补。这就区别于siRNA的介导的mRNA的降解。但是其他一些miRNAs可能以类似siRNA的方式介导目的RNA的降解。实验表明引入和let-7目的mRNA靶完全互补的miRNA会诱导mRNA靶的降解。还有实验结果表明一些miRNA,包括在植物中发现的Scarecrow miRNA,能结合完全互补的mRNA链从而降解mRNA序列,抑制蛋白合成。这提示miRNAs可以和siRNAs一样作用,这两种小分子RNA作用通路可能有重叠的部分。这种重叠同样提示siRNAs可能也有和miRNAs同样的功能。 一个很有趣的实验证实这个观点:Doench和同事挑选一个已知在体内可以有效使CXCR4基因沉默的siRNA,然后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的3’端插入对应的CXCR4结合位点——其中一个拷贝是插入一个完全匹配的CXCR4结合位点,另一个拷贝插入4个只有3’和5’端匹配,而中间不同的CXCR4结合位点,这样选定的siRNA就不能完全结合到这个结合位点——中间形成一个突起的不匹配的环。将这两个拷贝转入Hela细胞并用siRNA诱导基因沉默。结果很有趣——两个实验都录得萤光素酶活性下降了超过10倍,RT-PCR和Northern分析证实,第一个实验的萤光素酶转录本下降了超过10倍,这正是正常的siRNA介导的RNAi反应,目标靶mRNA降解导致表达水平的下降,而第二个实验中萤光素酶转录本仅仅下降1.2倍,这种目的基因表达水平下看起来象源于miRNA介导的翻译抑制降,而不是siRNA介导的影响mRNA的稳定性导致。实验表明:siRNA可能以miRNA的方式作用于mRNA。实验人员还进行了另一个实验:改变第二个实验中的不匹配环的碱基序列看起来不影响抑制效果,但是siRNA和报告基因上的结合位点的匹配程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增加siRNA的量,抑制效果越好——这一点和siRNA抑制的情况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完全匹配的结合位点(siRNA作用方式)可以单独起作用而相互不影响,而增加不完全配对的结合位点(注意在第二个实验中用了4个CXCR4结合位点)的个数对翻译抑制有显著的加乘作用。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还没有找到内源的siRNA,外源的siRNA介导的RNAi作用正是一种抵御机制。而miRNAs则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从理论上推测可能参与多种调控作用。这两种小东西的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的本质就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如何在实验中正确鉴定siRNA和miRNA,甚至是其他的小分子RNA都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待解决问题 miRNAs在多个物种中广泛被发现,而且在进化上高度保守。这些“小玩意儿”留给我们一大堆谜团:miRNA的确切功能是什么?它的目标靶是什么?作用机制是什么?也许需要对植物或者线虫的基因组进行miRNAs突变株的筛选,在果蝇中可以用targeted-disruption缺失miRNA序列。对miRNA突变株伴随的表型缺失进行研究,有助于解释miRNAs的功能。 正如Phillip Zamore说的:“如果miRNAs在进化的进程中如此高度保守而没有任何实际功能,那真是大自然拿科研人员开涮——而且是一个残酷的玩笑”。 研究工具 随着小分子RNA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很多研究小分子RNA的新方法不断推出。 分离 由于小分子RNA可能参与分化、发育、组织生长、脂肪代谢等生理过程,在不同的组织和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有所不同,进一步了解小分子RNA的生物功能需要确定其在各种生物样品中的表达水平,因而需要一种精确的定量纯化方法,从而得到可信的数据。 现行的RNA纯化方法包括有机溶剂抽提+乙醇沉淀,或者是采用更加方便快捷的矽胶膜离心柱的方法来纯化RNA。由于矽胶膜离心柱通常只富集较大分子的RNA(200nt以上),小分子RNA往往被淘汰掉,因而不适用于小分子RNA的分离纯化。有机溶剂抽提能够较好的保留小分子RNA,但是后继的沉淀步骤比较费时费力。mirVana miRNA Isolation Kit是采用玻璃纤维滤膜离心柱(glass fiber filter,GFF),既能够有效富集10mer以上的RNA分子,又能够兼备离心柱快速离心纯化的优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特别稀有的分子,由于需要分离大量RNA而导致高背景而降低灵敏度,还可以进一步富集10mer到200bp的小分子RNA来提高灵敏度。 探针制备 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准备目的基因的一小段寡核苷酸序列,3’端另外增加8个和T7启动子互补的碱基,将这段寡核苷酸和T7启动子引物退火,用Klenow大片断补齐得到双链的转录模版,然后用T7 RNA聚合酶、rNTP和标记物混合,体外转录得到标记的小分子RNA探针。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制备各种标记(同位素、非放射性标记均可)的小于100nt的小分子RNA探针,适用于包括RPAs,Northerns 和原位杂交等各种方法检测小分子核仁RNA( small nuclear RNA,sn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micro RNA (miRNA)和 mRNA。非放射性标记的探针还可以用于原位杂交研究miRNA或者mRNA在组织中的分布。 检测 由于小分子RNA是一类很小的分子,部分小分子RNA表达水平可能很低,因而需要极为灵敏而定量的分析工具。由于其分子很小,用RT-PCR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非常困难,多数研究人员采用Northern Blots——一种技术复杂而费力的方法来检测小分子RNA的存在。传统的Northern Blot的方法是是用探针检测固相支持物(膜)上的目标分子,由于用探针检测液相中的目标分子远比检测固相中的目标更为灵敏,生物通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种基于核酶保护分析方法改进的新方法——将同位素标记好的小分子RNA探针和待检测样品混合杂交,未杂交的RNA和多余的探针用单链核酸酶消化,然后使核酸酶失活,并纯化杂交的RNA分子,最后通过变性胶电泳放射自显影检测结果。这个基于液相杂交的新方法不但操作简单而快速,而且灵敏度极高——可以半定量检测少至10ng总RNA模版中的小分子RNA,或者说,可以检测attomole (10-18 mol)级别的靶目标!灵敏度是Northern Blot的100倍。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可以在同一个样品中同时检测多个小分子RNA和长的RNA模版。应该说,这个灵活巧妙的设计可以为从事小分子RNA实验的研究人员带来不少方便。 总而言之,无论是siRNA, miRNA, snRNA还是其他的小东西,小分子RNA研究的不断深入将帮助我们揭示更多生命的奥秘。 功能分析 miRNA 的上调可用于鉴定功能获得表型;抑制或下调可以研究功能缺失表型。上调与下调的结合可用于鉴定被特定miRNA 调节的基因,以及特定miRNA 参与的细胞进程。 MicroRNA功能分析 主套用包括: ◇miRNA 靶定位点的鉴定和验证 ◇筛选调节某个特定基因表达的miRNAs ◇筛选影响某个特定细胞进程的miRNAs miRNA展望 miRNA在细胞分化,生物发育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越来越多的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随着对于miRNA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及利用最新的例如miRNA晶片等高通量的技术手段对于miRNA和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将会使人们对于高等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网路理解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也将使miRNA可能成为疾病诊断的新的生物学标记,还可能使得这一分子成为药靶,或是模拟这一分子进行新药研发,这将可能会给人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