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

李密生于224年逝世于287年,字令伯,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亲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来李密以对祖母非常孝顺而名扬于乡里。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为由拒绝。祖母去世后,李密才出任太子洗马。

李密的陈情表是对哪个皇帝写的?

《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派脊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者洞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首羡枯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字安世,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的开国君主,公元265-290年在位.公元265年他继承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浚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公元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峻阳陵.

李密的陈情表是对哪个皇帝写的

《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信知含,委婉畅达。

李密生于224年逝世于287年,字令伯,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亲何氏改滑笑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来李密以对祖母非常孝顺而名扬于乡里。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猛没为由拒绝。祖母去世后,李密才出任太子洗马。

陈情表 的主要内容是啥啊

《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森空哗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

为了唤起武帝的怜悯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亏饥衷情。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陈情表》,选自《文选》卷三七。三国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泰始三年(267年),朝廷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

文章赏析

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中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

文章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迫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都如在目前。此外本文在语言上还十分精练准确,有些词句,成了成语。

本文排偶句的运用极有特色,不仅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简洁练达,生动形象,而且感情真挚,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例如“日薄此行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将祖母危在旦夕,自己不忍废离的深情形容得淋漓尽致;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通过对比,既突出了李密进退两难的无奈,又将尽忠之,与尽孝之情表现得真切而感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