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开皇中,历任谯、陇、岐三州刺史,隋炀帝即位后,李渊又历任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又升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李渊任职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大业十三年,又被封为太原留守。
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义宁二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
李世民的父亲是谁
李世民的父亲是李渊。
李渊简介: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隐衡公。
开皇中,历任谯、陇、岐三州刺史,隋炀帝即位后,李渊又历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又升卫尉少卿。
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大业十三年(617年),又拜太原留守。
隋末天下大庆携樱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
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誉丛禅位于儿子李世民。
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上元元年(674年)农历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年)农历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世民的父亲是谁?
李世民的身世:
李世民于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农历十二月戊午日(一说公元599年,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别馆,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李世民4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对其父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当见到李世民时,书生竟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为“世民”。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公元613年(隋炀帝大业九年),李世民娶高士廉的外甥女长孙氏为妻。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激衡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明裂做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源乱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李世民的爹是谁?
李世民的父亲: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或让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御锋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衫拆局重要基础。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唐朝开国皇帝。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唐朝李世民的父亲
唐朝李世民的父亲:李渊
李渊概述:
唐高祖李渊(566年4月8日-635年6月25日),字叔德,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朝开国皇帝,在位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8年78天)。
李渊共有二十二个儿子,其中李世民为其第二个儿子:
陇西郡公→唐王世子→皇太子→除籍→息隐王→隐太子李建成(母窦皇后)
敦煌郡公→秦国公→赵国公→秦王→皇太子→太宗李世民(母窦皇后)
卫怀王李玄霸(母窦皇后)
姑臧郡公→齐王→除籍→海陵郡王→巢刺王李元吉(母窦租槐扰皇后)
楚哀王李智云(母万贵妃)
赵王→荆王李元景(母莫嫔)
鲁弊旦王→明告汉王李元昌(母孙嫔)
酆悼王李元亨(母尹德妃)
周王李元方(母张婕妤)
郑王→徐康王李元礼(母郭婕妤)
宋王→徐王→韩王李元嘉(母宇文昭仪)
荆王→彭思王李元则(母王才人)
滕王→郑惠王李元懿(母张宝林)
蜀王→吴王→霍王李元轨(母张美人)
豳王→虢庄王李凤(母杨美人)
汉王→陈王→道孝王李元庆(母刘婕妤)
郐王→邓康王李元裕(母崔嫔)
谯王→舒王李元名(母小杨嫔)
魏王→燕王→鲁王李灵夔(母宇文昭仪)
许王→江安王李元祥(母杨嫔)
密贞王李元晓(母鲁才人)
滕王李元婴(母柳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