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电器设备前应对该设备检查或观察,在设备完好的状态下方可接通电源。

2、不可无目的或随意地开启或关闭电源开关,不可在电路或设备情况不明的状态下接通电源。

3、操作电器设备前,必须保持设备操作部分的干燥和洁净,否则极易发生危险。

4、对移动电器在使用中需要移动的,则必须保证线路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以防线路不够长或可移动线路产生影响安全的拉扯、打结、扭转现象。

5、设备使用中应对设备作有效地和良好的保护,对设备工作时可能产生的热量作有效的通风散热。

6、在必要时,操作和检查、检修设备时应该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并且注意,绝不可违章操作。

7、即使是专业的电气工作人员,也不可在对线路和设备情况不明的情况进行操作。

8、线路上应该根据需要,安装符合要求的、安全有效的触电保护控制设备或器件。

9、单相触电:人体的某一部分接触带电体的同时,另一部分又与大地或中性线相接,电流从带电体流经人体到大地形成回路。

10、两相触电:人体的不同部分同时接触两相电源时造成的触电,对于这种情况,无论电网中性点是否接地,人体所承受的线电压将比单相触电时高,危险更大。

触电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或者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闪击放电,或者电弧波及人体,电流通过人体进入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导电回路,这种情况就叫触电。人们最常见的触电事故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裸露的照明电路而造成的。比如人站在地上,一只手触及火线,这时电流从火线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而造成触电事故。如果人一只手拿着火线,另一只手拿着零线,即使人站在绝缘板上,电流照样通告敬宴过人体形成回路,而造成触电事故。

触电的形式

触电有哪几种稿颂形式?触电包括电击和电伤两种形式,它们都是电能失去控制造成的。电流直接通过人体的伤害叫做电击。电流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叫做电伤。

防止直接触电的措施

(1)绝缘。即用绝缘物防止人体触及带电体,可将带电体加以绝缘,或将工作者加以绝缘,或者在带电体和工作者之间加以隔离来实现这种保护,袜银但是绝缘有因击穿、老化、腐蚀、机械损坏等而失效的可能。良好的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电气设备或线路的绝缘必须与电压等级相配合,必须与使用环境和运行条件相适应。

(2)屏护。即用屏障、遮拦、围栏、护罩、箱盒等将带电体与外界相隔离,这是防止工作人员触电和电弧伤人的一种安全措施。

(3)障碍。即设置障碍以防止无意触及或接近带电体,但它不能防止有意绕过障碍去触及带电体的行为。

(4)间距。即通过保持带电体与地面、其他带电体、其他设备和人体范围之间一定的安全距离,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如导线的高空架设。

(5)漏电保护装置。即采用一些高灵敏、快速动作的保护装置,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或绝缘损坏漏电时,在数毫秒内切断整个电路,使人体避免造成严重伤害。应注意漏电保护装置只能作为附加保护,不能单独使用。

(6)安全电压。即在有触电危险的场合采用相应等级的安全电压。我国安全电压(交流额定值)采用42伏、36伏、24伏、12伏、6伏。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伏安全电压;有触电危险环境中使用的行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伏或24伏安全电压;金属容器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行灯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伏安全电压。

防止间接触电的措施

(1)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即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通过接地和接零回路迫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而切除故障,防止间接触电事故的发生。

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的方式称为保护接地。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连接的方式称为保护接零。

(2)不导电环境。这种措施是防止工作绝缘损坏时,人体同时触及不同电位的两点。当所在环境的墙和地板均系绝缘体以及可能出现不同电位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超过2米时,可满足这种保护条件。

(3)电气隔离。即采用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上隔离的变压器或孤立电源供电,以实现电气隔离,防止裸露导体故障带电时造成触电事故。被隔离的电压不应超过500伏,其带电部分不能同其他电气回路或大地相连,以保持隔离要求。

(4)等电位环境。即把所有容易同时接近的裸露导体(包括设备以外的裸露导体)互相连接起来,以防止危险的接触电压。等电位范围不应小于可能触及带电体的范围。

此外,安全电压、绝缘、漏电保护装置等都可以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措施。

怎样防止触电?

1.学习用电知识,不要用硬的物品接触电源,也不肆颤要用人体某个部位接触电源,以防触电。

2.不要乱肆宏插、私接电源,特别是不要用湿手去插电源插头。

3.要多注意观察家里的各种电裂雹册器,插头插座、电线、灯是否有破损、老化的现象,如果有应立即告诉家长进行正确处理。

4.我们中小学生不要私自玩电,特别是当家里没有人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电源都关闭或拔掉。

5.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直接与电源接触。

6.不要用湿的毛巾擦电器,防止水滴进机壳内造成短路,以免触电。

7.在放学、上学的路上,特别注意路边的电线是否有脱落,见到一定要躲开。

8.雷雨天气,千万不要站在树底下避雨,以免遭到雷击。

9.暴风雨吹落了电线,有人不幸被电击倒了,千万不要伸手去拉触电者,正确的方法是用干木棍等绝缘的物品,挑开电线并告诉大人,通知有关部门。

预防触电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预防触电的主要措施:

1、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人体遭受触电危险,而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等与接地体之间所作的良好的连接。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低电网中。采用保护接地,仅能减轻触电的危险程度,但不能完全保证人身安全。

2、保护接零:为防止人身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誉缓遭受触电,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网的零线相连接,称为保护接零。保护接零适用于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

实施保护接零后,假如电气设备发生设备带电部分碰壳或漏电,就构成单相短路,短路电流就很大,使碰壳相电源自动切断(熔断器熔丝熔断或自动空气开关跳闸),这时人碰到设备外壳时,就不会发生触电。

3、工作接地:将电力系统中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与地作金属连接,称为工作接地。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接地。N线必须用铜芯绝缘线。

在配电中存在辅助等电位接线端子,等电位接线端子一般均在箱柜内。必须注意,该接线端子不能外露;不能与其它接地系统,如直流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绝察地等混接;也不能与PE线连接。

4、装设漏电保护器:主要采用电流动作型漏电保护器,在正常情况下,主电路三相电流的相量和等于零,因此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线圈没有电压输出。

但当有漏电或发生触电时,主电路三相电流的相量和就不等于零此时,互感器有电压输出,经F放大后加在脱扣装置的动作线圈上,脱扣装置动作,将主开关断开,切除故障电路。经试验,按钮QA按下测试,全过程一般在0.1s内,故可有效的起到保护作用。漏电保护器的作用原理。

5、绝缘安全用具:采用绝缘安全用具使人与地面,或使人与工具的金属外壳,其中包括与相连的金属导体,隔离开来。这是目前简便可行的安全措施。 常用的绝缘安全用具有绝缘手庆宏模套、绝缘靴、绝缘鞋、绝缘垫和绝缘台等。绝缘安全用具可分为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

基本安全用具的绝缘强度能长时间承受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使用时,可直接接触电气设备的有电部分。辅助安全用具的绝缘强度不足以承受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只能加强基本安全用具的保安作用,必须与基本安全用具一起使用。

避免触电的方法有什么

1,用电量大的电器不要共用一个插座

用电量大的电器共用一个插座,很容易导致短路,从而烧毁电器,或导致电路失火。专家建议,功率超过800W的电器不要共用一个插座,比如洗衣机、微波炉、冰箱、烤箱、电饭锅、空调、电暖气、电热水器、熨斗、热得快等。

2,拔掉长时间不用的电器插头

长时间不用的电器,比如DVD机、冬天里的空调、电视、手机充电器等,一定记得把插头拔下来。虽然这些电器不经常使用,但如果一直插着电,一年累积下来也会耗掉一定的电呢。而且,总是插着电,也多了一个安亮链仔全隐患。

3,插头要插好

插插头时,一定要插敬汪好,不能有松动。因为松动的插头插座容易因接触不良而发热,如果周围的环境散热不好,又有易燃品的话,就容易导致火灾。而且,插头不插好,如果不小心碰到,还容易触电,产生危险。

4,插头插座不能有焦黑

如果插头或插座因为使用不当而出现烧焦而发黑的现象,千万不能再使用。否则,很容易漏电,随时都可能发生火灾或人身危险。

5,头插座不能有松动

有时候因为不小心把插头或插座摔到地上,而使得插头插座出现松动的现象。这时,很多人会忽视它,而继续凑合使用,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说不定哪天,在你不注意时手会触到裸露的插头插座内部的电线而触电。这种情况下,最好换个新的插头插座,如果无法及时更换,也最好用螺丝刀把插头插座上松动的螺丝上好,或者用绝缘胶带把插头插座缠好。

6,插头插座不能用湿布擦拭

插头插座不能用湿布擦拭,不能沾水,否则很容易短路,发生触电或火灾。插头插座脏了可以用布蘸酒精轻轻擦拭干净,然后晾置一会儿,待酒精完全蒸发之后再使用。并且在擦拭的时候一唤雹定要关闭电源,以防万一。

7,线不要压在桌子下面

电线压在桌子或其他重的物品下面,外面的绝缘层容易被磨破而发生漏电现象,特别是不能铺在地毯下面,否则容易引起火灾。

8,线发烫或产生异味,停止使用

如果连接电器的电线发烫或者有异味,可能是电器功率太大,超出电线的承受范围,要赶紧拔掉电器插头,停止使用。

编辑于 2019-07-20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