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作品可以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其前后变化如下:

前期所做的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不脱花间派习气,但在人物、场景的描写上较花间词人有较大的艺术概括力量,在部分词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

后期所做的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煜,生于937年8月15日,卒于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祖籍彭城,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精书法

李煜前后期的创作风格有什么不同?

前期,李煜的词有二十余首,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的宫廷生活和浪漫的男稿哗碰女情事。调子是欢悦轻快的,风格则是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延续。如《浣溪沙》、《键谈玉楼春》; 另一类是他在感受到无法摆脱的没落命运时所流露的沉重哀愁,如《清芦首平乐》、《望江梅》。

由于生活的巨变,李煜后期的词,内容多追怀往事,悲伤阶下囚的不幸。作品一洗过去红绿妩媚气氛。变得悲婉哀切。无论在内容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小词的最高境界。亡国之音哀哀欲绝,滴滴血泪。不但像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斛珠》)这些富有生活情趣的描写一去不复返,连那“不放双眉时暂开”(《采桑子》)的和愁带闷的描写,“世事漫如流水,算来梦里浮生”(《乌夜啼》)的强求解脱的描写也都不用了。笔底下流出的尽是痛入骨髓的家愁国恨。体现出一种以悲为美的风格。

李煜前后期的词有什么差别呢?

南唐后主李煜词前后期的区别:前期词多描写皇帝、宫廷生活,风格柔靡绮丽而又率真自然;后期词转为怀旧伤今,抒发亡国之痛,囚徒之苦,多感伤愁思之语,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渗亮掘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键笑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丛核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