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出生于1973年天津,相声演员、脱口秀主持人、影视演员,七岁开始学评书,与天津评书艺人高祥凯学习,9岁开始学习相声,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三年后与盲艺人王田雨学西河大鼓,在这期间郭德纲又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1989年拜师杨志刚,1995年打着白全福徒孙的名义闯荡北京,白全福是杨志刚的师父,闯荡北京期间找到了张文顺与李菁,郭德纲1998年创办了德云社,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范振钰合作,后来郭德纲与李菁、高峰、于谦一同拜师民间艺人金文声为师,在这之前郭德纲于2004年拜师侯耀文,张文顺老先生是郭德纲初期的搭档,后来因张文顺老先生病重无法上台,郭德纲便和于谦成为固定搭档,两人开始不断磨合,德云社也不断的加入新弟子,后来郭德纲带领众人跨国巡演,逐渐的把中国相声再次做了起来。李菁,出生于1978年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15岁开始学习快板书,拜师艺术家梁厚民先生,2005年在德云社与何云伟搭档演出,凭借相声《我要幸福》一举成名,第二年李菁拜师师盛杰,同年与郭德纲、于谦、高峰一同拜师民间艺人金文声老先生,得名李增寿、郭增福、于增禄、高增喜,2007年李菁认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为干妈,2009年步入演艺圈,参演电视剧《天生我才》饰演洪六。

如何评价相声演员高峰?

很多人说高峰像马志明,不知道这个说法是不是受到了德云社早期宣传话术的影响。其实平心而论,除了他长得……长得也不像吖!如果非要在高峰和马志明中间找出共同点的话,首先来说,都比自己搭档辈儿大能耐大。马志明出于种种考虑,最终选择了自己的学生(后来口盟为徒弟)黄族民作为固定搭档。高峰目前和栾云平搭档N年,同样对小栾的艺术帮助很大。再有就是两个人的快板都很好。马志明是王派快板艺术最佳的继承者,高峰在快板方面也或隐或现的继承了王凤山的艺术风格。高峰在相声表演方面,模仿的并不是众人皆称的马志明,而是马志明的父亲马三立,更多沿承了马氏的灵气,而非匠气。高峰曾经重拾过马三立的《买猴》,郭荣启的《杠刀子》,马季的《连逗带打》,这几段作品的共同点就是人物众多,需要『分瓣儿』,这正是马三立最鲜明的艺术特点之一:立人物。反观马志明,除早期的《纠纷》、《夜来麻将声》等几段以外,大多作品还都是单人物结构,而且一般都是『小市民』这个形象,尤其与黄族民合作后,这个特点更为突出。因此说,高峰更多宗的是马三立而非马志明。纵观高峰在德云社的职业生涯,简直可以拍出一部励志电影。『四老』时期,高峰也就是一个开板演员,解放了李菁去给何云伟捧哏,成就了何李这对黄金搭档。『四大天王』时期,更是服从组织安排,给徐德亮、王玥波捧哏,个人认为这是高峰在德云社的艺术巅峰期。给徐德亮创作(或再创作)作品,自编自演自然游刃有余,给王玥波捧哏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高峰王玥波的《对春联》简直不能更赞。后来德云社众叛亲离,高峰决定留守,凭借自身的艺术积淀,出任德云社总教习。在此期间,培养出德云一队队长栾云平,将其的艺术修为提上了不只一个台阶。栾云平成为现在德云社云字科艺术水平最强者,几乎尽是高峰的心血和功劳,总教习名副其实。

怎么评价德云社的高峰?

郭德纲虽然拿别人砸挂非常狠,嘴里还不停地说砸谁就是捧谁,但是德云社里少有敢拿他砸挂的,但是高峰曾经学过马狂奔的声音:“郭德纲,郭德纲...”;外人说郭德纲,他肯定还嘴,影响力大的还要编一段相声专门还嘴,但是这件事看来也他跟郭德纲关系不错。闲话少说,进入正题。

高峰在相声表演方面,模仿的并不是众人皆称的马志明,而是马志明的父亲马三立,更多沿承了马氏的灵气,而非匠气。高峰曾经重拾过马三立的《买猴》,郭荣启的《杠刀子》,马季的《连逗带打》,这几段作品的共同点就是人物众多,需要『分瓣儿』,这正是马三立最鲜明的艺术特点之一:立人物。

纵观高峰在德云社的职业生涯,简直可以拍出一部励志电影。『四老』时期,高峰也就是一个开板演员,解放了李菁去给何云伟捧哏,成就了何李这对黄金搭档。『四大天王』时期,更是服从组织安排,给徐德亮、王玥波捧哏,个人认为这是高峰在德云社的艺术巅峰期。给徐德亮创作(或再创作)作品,自编自演自然游刃有余,给王玥波捧哏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高峰王玥波的《对春联》简直不能更赞。后来德云社众叛亲离,高峰决定留守,凭借自身的艺术积淀,出任德云社总教习。在此期间,培养出德云一队队长栾云平,将其的艺术修为提上了不只一个台阶。栾云平成为现在德云社云字科艺术水平最强者,几乎尽是高峰的心血和功劳,总教习名副其实。

如今的德云社早已不复当年,表演水平下降的同时,为增强受众黏度,艺术风格也向『脏萌贱臭』大幅转向。但高峰忠于自己的艺术追求,不为所动,固守自己的底线。诚然这会造成了一定压力,但是也博得了不少老观众、内行观众的赞扬。

总体来说,高峰是天津大学生相声爱好者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从在农学院就读时参加南开国乐相声协会的演出和天津文艺广播『曲艺进校园』的活动,直到今天成为德云社总教习,他一直把文雅的风格和书卷气留在自己的节目中,他的演出风格,值得很多大学生相声爱好者模仿、学习。

—————————补充—————————

郭德纲说高峰是他唯一能听得下去的演员。

高峰的业务是没有问题的,否则也不可能长期担任德云社的总教习。

与岳云鹏、张鹤伦他们的表演风格相比,高峰的风格属于比较正统的,这与他从小学习相声接受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有关。

高峰是天津人,小时候和相声名家冯宝华是邻居,受到这位特殊的邻居影响,他从小就喜爱相声,上学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相声表演并参加演出,不到20岁加入天津东方青年说唱团担任相声演员。在说唱团期间除了说相声,还学习过王派快板儿,从后来他的一些快板类相声来看,高峰确实也有快板儿的底子。

后来高峰进入哈哈笑艺术团,2004年高峰拜相声前辈、捧哏大家范振钰为师。范振钰长期与高英培合作,他忠厚持重的表演风格与高英培的快言快语形成鲜明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后,高峰又进入另一艺术团。

2005年起,高峰开始参加北京德云社的演出,后来成为这里坚定的一员。 2006年高峰还拜金文声为师,学习西河大鼓和快板儿。

高峰目前比较稳定的搭档是栾云平。从高峰的表演看, 他最擅长表演传统类节目,当然也会往其中加入很多新内容,高峰的特点是稳健儒雅,这一方面显得自然大方,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自由度。 可以拿他表演的传统节目和郭德纲做对比,他的创新能力还显得不足,而且创新的部分有时水土不服,引发的效果并不太明显。郭德纲有时在台上开他的玩笑说,高峰相声表演很好,就是不可乐。

说过于正的传统节目也有些吃亏,从实际效果看不如岳云鹏和曹云金当时那样火爆。 至今高峰还没有和栾云平单独开过大型商演,只和其他人拼过一场。

能感觉出来,高峰这个人还是非常厚道的。

高峰 ,相声演员、德云社总教习。1983年5月12日出生于天津,毕业于天津农学院,北京德云社相声、快板演员,德云社总教习。

相声门师从相声名家范振钰先生,西河门师从曲艺老艺人金文声先生。

一、师承

1.相声:师从相声名家范振钰先生;师爷:相声前辈班德贵先生,艺名班笑魁;师祖: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2004 年6月6日拜师,赐“应”字,引师:刘国器(师承赵佩茹,艺名刘英璞),保师:佟手本(师承张振圻,原名佟守本),代师:田立禾(师承张寿臣,原名田中敏)。

2.西河:师从曲艺老艺人金文声先生(原名金刚,艺名金连瑞);师爷:前辈名家张起荣先生;师祖:评书前辈张士权先生。2006年12月20日拜师,赐艺名高增禧。引师:郑吉平(抗日英雄吉鸿昌之外孙),保师:刘文亮(师承关春山、王凤山),代师:田立禾。

3.快板:师从金文声先生;师爷:王凤山先生(王派快板创始人);师祖:数来宝老艺人海凤先生。

二、艺术造诣与德云社的低位

高峰和郭德纲同辈,可能名号甚至不如一些小辈叫得响,但是从小坐科,正经的相声门内出身,基本功扎实,说相声的态度也是绝对认真端正。高峰是属于真喜欢相声的那种演员,爱相声研究相声,说相声不是抱着那种成为明星的心态。这个态度其实是一个合格的艺人应该具备的。

据说岳云鹏当初出名了非常膨胀。但在剧场演出依然要在高峰前面车出场。高峰压阵。为此岳云鹏觉得委屈。回家对媳妇说:“高峰没我红,为什么他在我后面出场?”媳妇当即给他一巴掌:“你疯啦?作死啊!”

挨了媳妇一巴掌,岳云鹏见了师傅郭德纲,实话实说。郭德纲说:“你这是有个好媳妇。”然后郭德纲解释说:“观众接受程度不一样,听你们说相声解渴,你们是凉白开。高峰是葡萄酒,不是每个人都能品酒。不能单拿一时的现场效果来衡量。”

可见,郭德纲对高峰的相声功力是非常认可的。

高峰早在上大学时候就在校园里成立了相声社团。毕业后从天津到北京发展。在他到德云社之前,李菁快板打的好,是开板演员。高峰一来就解放了李菁,成就了李菁和何云伟这对搭档。而后又被安排给徐德亮,王玥波做捧哏。高峰从无怨言,服从安排。被人称为德云社的一块砖。这也是郭德纲欣赏他的一个原因。

杲杲湖山

2017年11月19日

“杲杲湖山”感谢关注支持:企业管理文章,职场打工、对对联和有关古典文学的文章,不断发送,以文会友。 谢谢友们光临关注,请“留言”和指“点”一下。[微笑]

规规矩矩做人,中规中矩做艺。

存有大量相声资料,极有价值。与我偶尔私信,交流相声问题。如我说1955年时,谁是和平区相声队的底。我说主要是阎笑儒,尹寿山。他发给我1956年的一周节目单,上印底是于宝林,冯宝华。我告诉他,那年,阎尹多应邀在济南等地演出。他信服。

我非常欣赏他。

高峰为人忠厚低调!

他是北京德云社的一员“老将”,已经有五六个年头,他在大学学的是水产专业。这些年他帮郭德纲承担了传习班班里每周19节专业课的日常授课的工作,被郭德纲封为“德云社总教习”。

2017年高峰开过一次相声专场!

开专场是一个相声演员的实力证明。既然能开的了专场,说明高峰在相声界造诣很深!

谈到这次他的个人相声专场,他还是一贯地低调谦逊:“我有点怕实力不济,郭德纲会来助阵,观众还是奔着他来的。”他甚至表示自己的号召力还赶不上岳云鹏,所以专场仍然需要郭德纲、于谦等人来助阵吸引观众,这样才放心。

高峰对于相声一直走的是传统相声,他的基本功可谓是高深!

他与李菁同门,但他从未离开德云社半步,这些应该都是性格使然!

他为德云社基本上所有的相声演员都捧哏过,当然他也是一名非常合格的逗哏演员!能做到如此,说明他性格里低调谦逊!

平易近人的高峰,虽没有岳云鹏,曹云金,何云伟他们人气高,但他的相声功底绝对一流,而且他的为人处事,使得郭德纲放心!

虽算不上出彩的相声演员,但绝对是一个好的相声演员!

因为他的基本功绝对的一顶一棒!比快板估计能全国第一!

高峰算是德云社比较特别的存在,做一行爱一行的人其实不多,像郭班主早年说他爱相声我信,现在他说出来就像放那啥气体了,当然他自己也不信自己还爱相声,所以才会划水成那副德行。

但高峰是肉眼可见的真爱相声,在德云社流量当道饭圈横行的当下,高峰基本上没做过迎合饭圈的任何操作,这实在难能可贵。要知道他的搭档栾云平也隔三差五的整一些莫名其妙的动态,一副正在积极 探索 饭圈流量密码准备大火的感觉。

德云社成天以“流量天团”自居,把相声当成副业,刷流量当主业的时候。大概只有高峰这种少数派,还在成天当相声老炮了,这就是他被饭圈集体嫌弃,觉得他太装的原因,姆们捧角儿就是看卖腐的,你整那些没用的相声干嘛~

知乎上有人评价高峰:说相声、听相声、研究相声这三件事情还在同时进行的,德云社大概只有高峰一人了。从高峰的日常网络动态也看得出来,他好像除了相声就没生活了,也不跟流量明星们发亲密照,也不聚餐晒动态,就连综艺都很少去,偶尔去一趟也一点综艺感都没有。

可见一个人真爱相声,而且全身心投入到相声里面,刚好郭班主也在他这里开了一块特区,允许高峰不迎合流量,全身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很幸运了。

也可能是郭老板确实需要高峰这种人的存在,因为只要高峰还在,德云社就还是相声社团吧。

但高峰所面临的窘境也在于此,那就是他那么爱相声,但相声似乎没那么爱他。

天赋不算拔尖,全靠后天努力找补。创作上是短板,而他对于搬运网络段子也没兴趣,不想德云社其他人都把抄袭当饭吃,所以一直出不了新,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代表作。一直模仿马派表演技法,但学其表不得其里,路子正得要死,但马派骨子里那股“狗气”怎么着也使不出来,而且师父没了,缺少高人带路,近些年一直在精进的还是表面功夫,骨子里那股寸劲儿感觉提不上去,感觉也走到了瓶颈。

这也是高峰比较尴尬的地方,德云社整体风气就是打空不打相,怎么把外行人糊弄舒服了就算有能耐。他单枪匹马的走打相路线,经常使一些内行包袱,估计也就天津老泡茶馆的人才听得懂,德云社的空子们听着能打呼噜。但这种包袱需要很深的火候才响的起来,高峰的火候又不到那种程度。但他还是孜孜不倦的使着,结果越来越拧巴,弄得空子们对他也避之不及,内行观众也听不出彩来,所以现在相也打不准,空也捞不到。

但对于高峰这个年龄来说,这种尴尬其实是可以接受的,外界也不用被郭德纲那句“老艺术家”的生意口给唬住了,高峰也就三十几岁,离老艺术家还远得很。而他也不需要为了找到突破口急功近利,郭德纲也愿意给他开这个绿灯,允许他不做KPI考核,全身心投入自己喜欢的传统段子,那高峰就可以静下心专营自己的爱好。

他经常去发掘一些很老的段子,甚至一些根本就过时的包袱高峰也爱使,这些东西其实是很宝贵的财富。要知道相声艺人不好笑是原罪,但如果只剩 搞笑 那就跟耍猴没区别。像张寿臣那些传统相声艺人,在成长期最忌讳的就是把“包袱响”作为唯一标准,而且经常使一些薄皮大馅儿的肤浅包袱,容易让演员的功夫一落千丈,让相声越来越像脱口秀(现在德云社基本都是这种趋势)。而一些不那么好笑,但特别吃功夫的说哏’、 ‘文哏’恰恰是相声演员最应该坚守的东西,高峰现在坚守着这些东西,在将来某一天德云社流量散去,需要正经说相声的时候,那高峰的价值就会到达极致。

对高峰未来的预测,估计他最后也达不到偶像马志明的程度,毕竟少马的家学渊源,以及对相声的天赋都是 历史 级的,高峰跟他比起点实在太低。但高峰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传统之路,不一定是他最爱的马派,可能是一种更适合他的舞台风格,而且只要他专注于打相不打空,未来认可他的内行观众也会越来越多,毕竟在神社天团里面,就只有这么一个可以期待的好材料了。

高峰相声师承范振钰,范振钰是郭德纲的干爹。高峰加入德云社又是金文声的介绍,金文声是王派快板大门长,王凤山先生不识字,早期的所有王派快板文本都是王金二人一起编写。高峰酷爱快板艺术,没事的时候没少去金先生那里请教,金先生也很喜欢这个用功的年轻人。

适逢郭德纲在北京事业有点起色,郭德纲就回天津拜托金先生帮自己物色几个有实力的演员。郭德纲一提起这事,金先生就想起了高峰,然后马上联系几经波折终于在半夜才联系上,见面一谈高峰就决定加入德云社。

高峰刚进德云社由于没有搭档,主要表演以快板为主。正巧那一年的天津省亲商演,郭德纲在天津,其他的德云社演员都在北京,天气大雾高速封锁过不来,当时郭德纲身边只有高峰一人。高峰临危受命帮郭德纲捧了一段《西征梦》,没有文本没有排练就靠现场反应完成了表演。此事之后郭德纲对高峰另眼相看,多次在不同场合夸赞高峰是真正看家的好角。

高峰原先的位置是捧哏,他的早期搭档是裘英俊,郭德纲为此曾力邀裘英俊加盟,希望能出一对好搭档,但很可惜未能如愿。

高峰的性格脾气其实更适合捧哏,高峰栾云平两人的性格太相似了,导致表演风格偏温,而且高峰喜欢表演一些打内的包袱。所谓打内指的是有一定曲艺基础才能明白的包袱,这类包袱在设计上有难度,现场效果也比较好,但唯一要求的是观众是内行,外行明白不了。

高峰的表演风格使得他一直不温不火,他的性格脾气也使得他不愿为迎合观众而去改变,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不贪权不恋功。大家都知道高峰是德云社总教习,几乎所有学员在刚刚加入德云社都由高峰授课,不好的被淘汰,有好的苗子又大多拜了郭德纲,换别人多少有点怨言,但高峰却好像自得其乐乐在其中。

郭德纲曾经打过一个比方,今天下午有两件事在时间安排上有冲突,一件是传习社给徒弟们上课,还一件是去电视台录个节目,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去录节目,而高峰的选择肯定是去上课……。

高峰很像早年的郭德纲,说相声对他来说只是喜欢,没有其他复杂的想法,他只是单纯的享受说相声的过程。唯一不同的在于,郭德纲为了生计在不断改变;而高峰就好像古代的君子,恪守自己的标准不愿妥协。

高峰是郭德纲相声里经常提起的,所谓的德云社的总教习,进入德云社传习社的学员都经过他的教导,如果说郭德纲是校长,那高峰就是教导主任。

真爱相声,淡泊名利,宽厚仁爱,团队好人,是郭德纲身边另一个于谦。郭德纲需要于谦,需要栾云平,需要侯震,需要岳云鹏等人,也需要这样一个高峰,且是处于这个辈分的高峰。高峰是德云社不可或缺又不显山露水的重要存在。

郭德纲说过,比岳云鹏,张云雷,郭麒麟卖票,高峰比不了,比说相声,他们几个加起来都不是个,岳云鹏他们火了,要去拍电影,拍广告,上节目,影响力大,来钱快,德云社是他们的根,说相声是他们能够吃饭的手艺,只要高峰在,底就有了。

来把老郭的话翻成白话,德云社要想发展,比须要把几个人捧成 娱乐 明星,扩大影响力,养活这么多人,能够活着,能够发展,有一天你会不喜欢岳云鹏,张云雷,郭麒麟了,因为他们不新鲜,不年轻,不卖萌了,你还喜欢相声,回过头去看,高峰还站在台上,水平还是这么高,你还是会说,德云社相声真牛,德云 社会 说相声,高峰的相声真有味,越听越有味。。。。。。

何云伟、李菁、曹云金,和现如今德云社的相声演员相比,谁的水平高?

这件事情还真的不好说,何云伟、李菁、曹云金作为德云社前期的创业元老级人物,也是德云社第一代台柱子,实力自然是非常出众的。

单论人气的话,在当时的德云社,这几人可以开专场,小剧场撺底,电视剧电影也能担纲重要配角,承担一部分票房。

所以在他们离开的时候,郭德纲感到天塌地陷紫金锤,从此只相信票房、流量这些数据,德云社也从相声社团变成了如今的造星工厂。

李菁、何云伟、曹云金这三人能力方面其实不相上下,各自开发的能力和受众也不同,如果要用他们跟现在的德云社演员比,需要从各自不同的擅长领域找不同的对象比较,最后得出一个综合比对结果。

三人擅长领域分别是:

李菁——快板、捧哏

曹云金——学唱、逗哏、单口

何云伟——柳、逗哏、单口

当然李菁其实也会单口,而且说得比较规矩,但由于李菁气口和节奏感的原因,所以单口不是太抓人,不喜欢的观众容易睡着,所以就不纳入他的专长项目了。

李菁PK对手:高峰、李云天、孙越、阎鹤祥

李菁、高峰、李云天是德云社历史上快板三巨头,这三人比下来应该是李菁稍微胜出,毕竟快板是主业相声是副业,而且一直没放下功夫。

高峰是天赋高而且后天十分投入,现在也是精益求精。李云天是技术娴熟而且年轻肯卖力气,如果玩炫技的话能快到你听不清,但一个字不出错。

按照郭德纲对他们的评价,李菁是丐帮少帮主,高峰是丐帮分舵舵主,李云天大概是九袋弟子,都是大神级实力。

而李菁的捧哏水平,属于比较传统的路子,规规矩矩一句话一句话的说,不抢词不撒狗血,也不乱现挂,擅长控制节奏。

如果以德云社粉丝的审美来看,这种风格就是没趣,但从相声基本功的角度来看,李菁其实并不比于谦差多少,比孙越强,也比现在的阎鹤祥强。

但个人比较看好阎鹤祥的未来,前提是郭麒麟将来朝着高峰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走岳云鹏张云雷那种路线。阎鹤祥以前捧哏给人感觉就是抢,进攻火力猛,狗血撒得满天飞。

但阎鹤祥如果规规矩矩的量活,其实也可以很稳当,节奏气口什么的都很舒服。如果郭麒麟将来愿意走高峰那样的路子,那么阎鹤祥也会成长为李菁那种水平,甚至比李菁还强。

何云伟PK对手:李云杰、陶阳、刘鹤春

何云伟当年被郭德纲当接班人培养,主要原因就是何云伟的柳非常强,郭德纲本来就是戏痴,所以把何云伟当宝一样喜爱。

现在郭德纲得到了京剧神童陶阳,宁愿不挣钱也把他养着,麒麟剧社也是纯兴趣向。陶阳的京剧底子肯定比何云伟强,毕竟专业出身,但如果从相声学京剧的角度来看,何云伟的学唱京剧其实更适合相声舞台,比如在相声剧里面,何云伟肯定比陶阳更容易有梗。

李云杰学青衣(票友教的)出身,嗓子比较干净,可惜没有身段,卖相也不是太好,但单论京剧唱功的话,比何云伟差点有限。

何云伟的逗哏水平,其实在现在的德云社很难找参照对象,何云伟路子比较正,嗓子亮而且气口节奏好,偶尔也会挤眉弄眼的使相,但并不靠这个揽客。

跟现在德云社特别红的逗哏演员完全相反,所以要找跟他相似的,只有在没红的小剧场去翻,可能刘鹤春比较接近于德云社,也有点阴柔气,风格比较传统,基本功也扎实,但嗓子条件没何云伟那么好。

曹云金PK对象:郭德纲

曹云金真心是个特例,活脱脱克隆郭德纲,连性格都是高度相似,所以两人才怼的那么欢实。

曹云金逗哏的风格,早期跟郭德纲非常像,火力猛包袱多,唯一不同的是刘云天属于木头型捧哏,不是于谦那种擅长反杀的款。

所以曹云金跟刘云天搭配起来,又让人觉得不那么像,这其实是捧哏的原因,他们两人风格确实是高度雷同的。

离开德云社以后,曹云金对自己风格做了一些调整,相对来说规矩了些,比较一板一眼,再加上他后来把一多半精力分到了相声以外,所以那种火爆的台风也走弱了。

除了对口,曹云金的单口当初也是最接近郭德纲的,他的《刘罗锅》、《大隋唐》、《聊斋》系列都是很耐听的精品,个人觉得比现在郭德纲的注水节目《坑王》强得多。

曹云金的单口优势跟早期郭德纲一样,说话掷地有声,节奏感好,而且包袱多。但曹云金有个不好的小毛病,有时候他设计的包袱如果没响,他会很刻意的重复一次,观众笑了才继续说,当然这毛病郭德纲有时候也爱犯,也算是学师傅学到了家。

但曹云金现在单口基本放下了,不像郭德纲还去坑王灌水圈钱,好歹七八成功底没落下,曹云金三年打鱼两年半晒网的,基本只剩下五成不到的功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