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使用日晷,根据太阳影子的长短和方位变化掌握时间。

2、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3、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观察日晷时,首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晷针的投影位置。

4、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个致命弱点是阴雨天和夜里是没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国才出现早期的机械钟,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国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为王宫贵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所以彻底抛却日晷,看钟表知辰光还是近现代的事。

如何利用太阳的影子测定时间呢?

本人在阳光下站直,把自己当做树立的一根杆子,上午影子指向西北,下午影子指向东北,影子最短时是正中午,这时影子指向正北方。

当地的正午时影子肯定朝正北,然后根据影子的方向来判断:如果影子的方向朝向西北,说明太阳在东南方向,如果影子偏西15度,就说明太阳偏东15度,而太阳的运行速度是15度/小时,那么当时肯定是当地时间11点整。

因此只要测量出影子和正南整北方向之间的夹角,乘以4,就是当时和12点之间的时间差,如果影子便西当地时间即使12减去该值,如果影子的方向偏东,就用12加上该时差即可。

扩展资料:

古人用日晷利用太阳照射下的影子来辨别时间。圭表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仪器,实际发明年代已经不可考了,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圭表的使用在商代及周代已经是有相当的发展并且是重要的计时方式。

圭表是以太阳为观测目标的计时仪器,结构相当的简单,所谓的圭表就是由「表」所发展而来,再由圭表发展演变为日晷。「表」,最初就只是一根直立於地上的竹竿或石柱,即为我们所熟知的「竿影测日」,利用竿影的变化来了解时间的变化。

远古的人们在平日生活中发现太阳照射下物体的影子,会随著太阳的所在位置而改变其影子方向与长短,并且有一定的规律。

如何使用太阳的影子判定时间告诉具体方法,我见别人都是用手指对准太阳,怎么看。

古时候是用日晷,利用地球自转的原理,太阳因为时间的移动,照射在地球上物体位置就会发生变化,根据这个变化推算出大概时间,这里说的大概是指不能精确。比如冬季和夏季的照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用一个标准也不能测定时间。

在一种圆形的木板中间钉一根钉子。固定在一个太阳基本全天可以照射的地方,然后用一个手表准备,等太阳出来的时候会将钉子的影子投射在木板上面,在木板上面根据手表的时间依次记录钉子影子的位置。将时间记录在木板上。这样以后就可以根据钉子的影子反映当时的大概时间。

时间概念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

格林威治时间所说的一秒是一天的8.641万分之一,而1972年制作的地球时钟所定义的一秒是从铯原子中放射出的光振动91亿9千2百63万1千7百70次所需要的时间。

与铯原子振动数能维持一定速度相比,以地球的自转为准的格林威治标准时间是发生变化的,闰秒就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产生的一种时间概念。

我们可以利用太阳推算时间,但有什么方法呢?

因为你提问的不够具体,估计不会有网友来帮你了,就我的理解简单说两句吧.

1.太阳可以帮我们确定时间,但仅限于地方时.我们现在使用的时间是北京时间,各地因纬度不同,中午时刻是不同的.

2.如果你在东经120度附近,中午时刻(太阳高度最大)应该就是十二点左右.

3.如果是上午或下午迷路,你应该使用其它方式辨别方向,太阳是帮不上忙的.

4.要是阴天,最好使用手表要确定时间.

怎么样看太阳辨时间

可以用一根标杆(直杆),使其与地面垂直,把一块石子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约10分钟后,当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B处时,再放一块石子。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指向就是东西方向。与AB连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

利用指针式手表对太阳的方法判定方向。方法是:手表水平放置将时针指示的(24小时制)时间数减半后的位置朝向太阳,表盘上12点时刻度所指示的方向就是概略北方。假如现在时间是16时,则手表8时的刻度指向太阳,12时刻度所指的就是北方。

夜间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北极星判定方向。寻找北极星首先要找到能熊星座(即我们人称的北斗星)。该星座由七颗星组成,开头就像一把勺子一样。当找到北斗星后,沿着勺边A、B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伸约为A、B两星间隔的5倍处一颗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北极星指示的方向就是北方。还可以利用与北斗星相对的仙后星座寻找北极星。仙后星座由5颗与北斗星亮度差不多的星组成,形状像W。在W字缺口中间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两倍处,即可找到北极星。

利用地物特征判定方位是一种补助方法。使用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独立树通常南面枝叶茂盛,树皮光滑。树桩上的年轮线通常是南面稀、北面密。农村的房屋门窗和庙宇的正门通常朝南开。建筑物、土堆、田埂、高地的积雪通常是南面融化的快,北面融化的慢。大岩石、土堆、大树南面草木茂密,而北则易生青苔。

时间: 晚7时 午夜1时清晨7时 月亮形状

东方 南方 西方 满月

南方 西方 / 上弦

/ 东方 南方 下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