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维义老师是中共党员,中学生物特级教师和华东师大二附中科技教育首席教师,他多年致力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培育研究,并通过对中学生课题研究的指导,探索创新教育规律,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教育科研课题,发表多篇创新教育文章,并著有《基于问题研究的创新教育》,指导近百名同学参加国内外中学生创新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多名同学入围中国队登上国际舞台,娄维义老师荣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特曼奖等荣誉。

如何评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娄维义老师

创建于1958年,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实验基地。1963年成为上海市重点中学,1978年被确定为上海唯一的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中学,是经教育部批准有高中理科实验班办学资格的全国四所中学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现任领导

校长:戴立益(2014年8月30日起)
党委书记:李志聪(2014年8月30日起)
副校长:李志聪、陈胜庆、袁军、娄维义、施洪亮(2014年8月30日起)
副书记兼工会主席:蒋建国(2014年8月30日起)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校好不好进哦,收费如何?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校不好进,需要成绩很好。收费在几千元左右。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级中学、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上海市重点中学、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教示范基地。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基地、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上海市2049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市高中理科德育实训基地。

师资力量: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260余人,其中有特级教师19人、正高级教师13人。

特级教师:王平(数学)、成龙(语文)、刘砚(英语)、肖家芸(语文)、邹淑君(生物)、陈双双(数学)、范小辉(物理)、周建新(数学)、周靖(历史)、郑跃星(数学)。

孟祥萍(政治)、施华(化学)、施洪亮(数学)、娄维义(生物)、郭迎霞(地理)、唐立华(数学)、洪燕芬(化学)、刘初喜(数学)、孙彧(语文)、徐玲(英语)、陈龙(历史)、陈伟宏(物理)。

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刘强、孙彧、苏百泉、张薇。

浦东新区领军人才:孟祥萍、唐功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办学条件

截至2014年,学校有专任教师133人,13位在职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
特级教师姓名学科陈双双数学特级教师周靖历史特级教师郑跃星数学特级教师邹淑君生物特级教师范小辉物理特级教师施华化学特级教师唐立华数学特级教师周建新数学特级教师娄维义生命科学特级教师孟祥萍政治特级教师施洪亮数学特级教师肖家芸语文特级教师 华东师大二附中(张江校区)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内,投资2.25亿人民币,征地150亩,总建筑面积52000平方米。学校有一个标准足球场,6个标准篮球场,一个体育馆,两幢宿舍楼,一幢教学楼和食堂等建筑设施。
华东师大二附中(紫竹校区)有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游泳馆、运动场等设施功能齐全的学习环境,以及食堂、宿舍等一流的综合服务设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联系中心”(APEID)成员单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教示范基地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基地
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上海市教育系统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
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
上海市2049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上海市高中理科德育实训基地
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
上海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
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上海市绿色环保学校
上海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
上海市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上海市实验室与专用教室建设管理先进学校
上海市影视教育特色学校 高考成绩
学校每年高中毕业生大学录取率为95%以上,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录取的学生超过该校毕业生数60%。 。
1982、1984届学校毕业生大学录取率为100%。 1979年,应志强获全国高考理科状元;1980年,薛雷平获上海市高考理科状元;1984年,谈峥、李荧、陈宗健高考获得上海市理科、文科和外语三科状元,且囊括文科前六名;1986年,王峻高考取得上海市理科第一名。
2006年学校考入清华、北大41人。 另有7名学生考上法国国家奖学金赴法国深造,8名学生被美国和英国名牌大学奖学金录取。自主选拔录取的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正式通过的预录取名单中该校有57名的考生收到预录取通知书;在高考之前已实际踏进名牌大学校门的学生总人数为108,占到了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26%。获上海交大预录取同学人数为35名(交大预录取总人数是300人),获复旦大学预录取同学人数为22名(复旦预录取总人数是298人)。2007年考入北大、清华学生42名,考入复旦大学112名,考入交通大学107人。考入以上4所名校的比例占高三毕业学生人数的70%。另有7名学生考上法国国家奖学金赴法国深造,7名学生被美国和英国名牌大学奖学金录取。
2010年保送生资格审核名单,华师大二附中2010届有57位同学获得保送生资格。其中,保送北京大学16人,保送清华大学27人,保送复旦大学3人,保送华东师范大学1人。
2012届年,学校近40位同学陆续收到国外一流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学校有26人获得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资格(绝大多数为加30分,部分学生加分幅度达到60分),53人次获得复旦大学预录取资格,61人次获得上海交通大学预录取资格,30余人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自主招生A档(即高考到一本线即录取),另外还有上海财大、上外等自主招生A档10余人,此外还有获得港大、复旦、交大、同济、浙大、人大、武大等高校30、25、20、15分等加分数十人。2012届400名学生中真正参加高考裸考(含部分高校只加5分、10分的人)仅130余人,三分之二同学提前锁定国内外一流名校。
学科竞赛
截至2014年据中国科协统计,二附中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总共获23枚金牌,4枚银牌和1枚铜牌,金牌总数名列全国前茅;二附中学生连续参加国际中学生科学与工程大赛,共荣获10多个奖项位居全国第一,
顾宇洲、白雪霏两位同学为此还获得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荣,学校获评“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
自1991年至2007年,有20多位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荣获了19枚金牌、4枚银牌和2枚铜牌;有7位学生分别在第51届、52届、53届英特尔国际中学生科学与工程大赛中获8个奖项。 学校有多名教师获得上海市园丁奖,教师共发表文章约200篇,编辑书籍约3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