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经典款,租车费用是每半小时1元,原因是该款单车造价比较高,所以租车费用也稍高;而摩拜单车轻骑款,租车费用是每半小时0.5元,该款单车造价较低,所以可以设置稍低的租金。共享单车对于用户的短距离出行,确实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但这并不能成为摩拜单车对自身设计缺陷置若罔闻的理由。共享单车至少要从工业设计层面保证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以及人身安全,这是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立身之本。繁重的设计、冗余的构造,应该成为企业乃至行业所摒弃的陋习。也是希望摩拜单车可以改进,注重用户体验度,让产品做的越来越好。
摩拜共享单车的挡泥板为什么小
摩拜共享单车的挡泥板小原因如下:
1、摩拜共享单车的挡泥板小是从一代开始就有的缺陷,直到最新一代仍没有改变,是产品设计缺陷。
2、挡泥板小可以有效节省材料费用花费,综合下来能省一大笔钱。
街电充电宝为什么会由之前的一小时一元涨到了一小时五元?
街电充电宝是共享充电宝的一种,不仅街电充电宝涨价,其他品牌也纷纷涨价,主要有以下原因:
1、前期低价战略只是商业推广的手段。
对以租金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共享充电宝行业,上调价格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企业需要逐步缓解之前巨额补贴所带来的亏损压力,逐步提高费用标准减少收支差,这也有利于企业的后续融资。
2、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渠道成本进一步提升。
行业地推入场竞争较为畸形,共享充电宝企业互相竞争让利,一些入驻门店坐地起价,也令消费者使用费水涨船高。刚开始,共享充电宝企业与入驻门店商定五五分,但是其他企业提出三七分,或者一九分。
3、共享充电宝行业已经相对成熟。
共享经济已经从“量”的阶段发展到了“质”的阶段。这个时候不仅消费者要求的消费体验越来越高,而且对于已经站稳脚跟的商家企业来说,也要通过提供更好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来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这既符合消费者利益,也符合市场发展规律。
扩展资料
“共享单车”的涨价
除了共享充电宝外,身处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也经历了一波涨价。2019年上半年起,摩拜、小蓝车、哈罗等品牌先后调整了在部分地区的收费标准。与此同时,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地区共享单车的坏损概率不降反增。
以北京地区为例,小蓝单车起步价从1元/30分钟上涨为1元/15分钟,超出时长后为0.5元/15分钟。摩拜单车起步价调整为1元/15分钟,时长费调整为0.5元/15分钟。哈啰单车的新的计费规则也为1元/15分钟。有网友算了一笔账,每小时骑行最高将花4元钱,成本超过坐公交车。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共享经济“涨价潮”符合市场规律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共享充电宝齐涨价:充电一小时花8块,你还会用吗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共享充电宝涨价 专家:消费习惯已培育,调价系必然
如何看待摩拜单车的创新?
谢邀。
共享经济的创业潮从一开始的虚拟体到现在渐渐趋近于实业经济,发展之迅猛,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中国的大体量互联网化。
而中国的很多创业模式也确实是从国外copy到国内,往往水土很适宜。
比如典型的“滴滴快车”就是从国外的“UBER”模式几乎是照搬过来,制造了多少篇创业热文,短短不到五年时间,估值过千亿。
从去年年底开始,摩拜单车又兴起了新的一轮共享经济创业潮。
但是,抱歉,这一次,我也不看好摩拜单车。
读过不少相关文章,凡是唱衰摩拜的,大都是从供求关系不稳定方面、怀疑它是想做融资等方面来考虑。
而我认为,问题更严重!
摩拜单车本身的商业逻辑就是有问题的。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让他们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
对于供给方来说,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对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
在这种逻辑下,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比如滴滴打车:
因为车主和车都处于闲置状态,另一方面,市场有打车的需求没有被完全满足。这时候,通过互联网信息渠道的发布,双方建立短暂的契约关系,完成商业行为。
整个商业过程,车主随时和自己的车保持链接状态,车的性能和价值几乎不发生损耗(这一点很重要)。
再比如WIFI界的共享经济体:WIFI万能钥匙。
因为商场里的WIFI热点本来也是在开着,闲着也是闲着。通过互联网,大家共享WIFI热点,用户得流量实惠,商家得用户信息或者直接的商业流量。
看似用户没有付费,但是能用上WIFI,要么给了商家人气,要么已经实打实消费过了。
用户蹭热点,对商家的WIFI信号本身有没有损耗呢?
没有!
本身一个月169元的网络费,来100个人蹭网是169元,来1000个人蹭网也是169元。
其它共享经济的代表,比如国内目前还没有的Airbnb,或者一些共享经济变种的P2P资金平台,都是这样:
供需双方完成商业动作的过程,必须是对闲置资源的再利用,且商业过程对资源本身不造成伤害,或者收益大于造成的伤害。
摩拜和ofo呢?用户交押金后,就可以使用自行车。
先不考虑这两款自行车本身好不好骑,就只说产品维护这一条:最近朋友圈有一篇热文,讲的就是摩拜单车考验了国民的素质,成为了国民素质的照妖镜。
商人不讲道德问题。
在商言商,出现这种情况却目前几乎没有办法避免,说明这个商业模式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在很多城市,摩拜单车出现以前,就已经有了城市公共自行车的身影。
和摩拜最大的不同,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借还系统更像是公交车系统,固定的地点取还,在取车还车点一般还会有摄像头监控。
不要小看这一点!
因为还车和借车都必须在一个固定的点,并且这个点上还有监控摄像头,这就告诉了租车人:
自行车最起码的状态,是被观察到的。
不还车,罚!
恶意损坏车,追责!
发现了吗?
这,其实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闲置资源在商业动作中,尽可能受到最小的伤害。
除此以外,固定的取车还车点还能够:
大幅度降低后期维护费用——最起码不用钻巷子的找车吧;
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度——就好像公共汽车系统的固定站台其实为了更高效率地保障城市交通;
更清晰地制订资源配置系统——哪里缺车,一目了然,立即追加车辆。
有规矩才能更好地成方圆!
基于以上,摩拜和ofo在我看来,更像是资本界的一场接盘游戏,就看最后谁倒霉,砸谁手上了。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比摩拜和ofo系统,更符合共享经济的商业逻辑。
共享单车计费不合理,半小时收1元,才骑6分钟也收一元?
骑共享单车半小时收1元,才骑6分钟也收一元是因为不足半小时的也按半小时计费。下面看看几种共享单车的最新收费标准:
1、哈啰单车
自2019年4月15日起哈啰单车在北京地区实施新的计费规则:骑行费每15分钟1元,也就是说,骑行1小时需要花费4元,是原先的2倍。以前哈啰单车的收费规则为每30分钟1元,不足30分钟也收取1元,骑行1小时花费2元。
2、小蓝单车
2019年3月21日,滴滴旗下的共享单车“小蓝单车”修改计费规则。起步价从原先的每小时1元,改为起步价1元包含15分钟,超出后每15分钟0.5元,这样算下来,骑行1小时需要花费2.5元,是原先的2.5倍。
3、摩拜单车
2019年3月29日,摩拜宣布将从4月8日起,在北京实行新计费规则:骑行15分钟以内收费1元,骑行超出15分钟,每15分钟收费0.5元。按照新规则,骑行1小时花费2.5元,与小蓝单车的价格相同。
此前,摩拜单车采用分段计费方式:Mobike车型与Mobike Lite2.0车型每30分钟计费1元,Mobike Lite车型每30分钟计费0.5元,骑行1小时1-2元。
扩展资料
共享单车涨价的原因
共享单车行业竞争已不再激烈,这些共享单车不再需要补贴,市场上的核心玩家基本就是摩拜单车,共享单车企业有较强的盈利动机,因为融资变得很难,如果不盈利就难以为继。选择这个时间点,是因为行业寒冬现在到了,整个资本市场都开始冷淡,不能也不允许再烧钱了。
与其说这是市场行为,更可理解为这是资本倒逼,之前共享单车全部都是依靠资本通过烧钱补贴用户的方式来抢占市场份额,共享单车本身造血能力极差,而且本身还产生巨大的运营维护成本,随着资本撤离共享单车就掀起了倒闭潮。
共享单车的“默契”也是一种“跟风”,没有了风投资本的继续投入,共享单车只能通过增加前端收入来维持正常运营,之前大家谁都不敢先涨价,现在有了一家涨价,其他竞争对手也就有了跟随涨价的意愿。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共享单车集体涨价 你还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