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是汉人。

1、吕布,199年2月7日去世,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即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

2、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依附袁绍,又被袁绍猜忌,依附张杨。

3、兴平元年,吕布趁曹操攻打陶谦时与陈宫等叛乱,占据濮阳,但是两年间被曹操击败转而去依附徐州刘备,又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与刘备和好一阵又相互攻伐一阵。期间,以辕门射戟化解刘备与纪灵的

三国演义中吕布是汉人还是胡人

1、吕布是汉人。

2、个人简介

吕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3、历史评价

陈寿:“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范晔:“术既叨贪,布亦翻覆。”

《曹瞒传》:“吕布枭勇,且有骏马。时人为之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陈宫:“吕布壮士,善战无前。”

高顺:“将军躬杀董卓,威震夷狄。”“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

荀攸:“吕布勇而无谋。”“布骁猛,又恃袁术,若纵横淮、泗间,豪杰必应之。”

程昱:“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

郭嘉:“布之威力不及项籍,而困败过之,若乘胜攻之,此成禽也。”

孙权:“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

历史上的吕布是不是汉人?

简单介绍一下历史上的吕布其人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五原地处蒙古,可见吕布很可能有少数民族血统,那么神箭飞骑的本事是天赋来的。“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这一段猛一看跟董贼年轻时还真像。年轻时因为骁勇而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做骑都尉(类似于典韦之于曹操),可是后来“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主簿者文书也,就是杨修做的活。可见吕布是被老罗丑化成一个文盲的,人家毕竟当过主簿耶。 吕布个人的勇武,可以和项羽、袁达等传奇猛将媲美,其战绩也堪称了得。而其陷入的悲剧则多少与项羽有相似处:过于迷信个人武力,无视政治手段,任用将领过于胆小等等。一切的一切只因为他过于勇猛了。勇猛成了他的最优秀的地方,从而使他放弃了其他的优点,大致如是。 考虑一下这个人,一个生在游牧民族的地方的男人,小时候不大可能受系统的政治教育,他所有的政治经验可能完全来自于在丁原手下的官职升迁等。但在仕官时,他更多地依靠了自己的勇武,而在手腕上是绝对不行的。猛然之间,他踏进了乱世,踏上了乱世的舞台,他只能依靠他的勇武。其实人们对他的诟病是他的背叛,即使他杀董贼是正义之举。受儒家思想毒害的旧势力——袁绍、袁术、张邈等都对他避若蛇蝎。可是乱世本来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任何事都必须以最终的政治利益出发。从这一角度而言,吕布只是选择了最符合他利益的事。从这一点来讲,刘备和曹操其实和吕布是一类人:他们摒弃了一切繁文缛节和道义观念,追求的是自己的天下。可刘曹何等枭雄,他们做的肮脏的事都打着正义的幌子,而吕布则太诚实了,于是人们把矛头对准了他。其实他唯一做错的,是他不够虚伪。 可以这么说,吕布这种人的存在是乱世的必然,可是他的死亡也是乱世的必然。没有这种人,乱世不称其为乱世。可是他如果不消亡,乱世无法结束。他只是为乱世而生,在乱世中扮演一个可能很显眼的配角,然后匆忙谢幕。他的英姿固然潇洒,他的能力固然骁勇出众,可是他不懂得演戏,所以他只能谢幕。 陈寿说:“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其实“轻狡反复,唯利是视”,哪一个乱世人物不是如此?只不过吕布始终是个孩子,以为用在草原的那一套就可以驰骋中原。他太短视,也太浅显。而“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倒是很客观地说了一条历史规律。

在三国时期吕布是哪国人?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擅长骑射,膂力过人,号为飞将,闻名于并州;刺史丁原用布为主簿。董卓入京后,诱使吕布杀死丁原,率其众来投。董卓大见亲侍,令布为骑都尉,随侍左右。布亦父事董卓。然董卓常因小忿而欲杀布,布惧,在司徒王允的教唆下杀掉了董卓。卓党李傕等啸聚为贼,攻打长安,布不能拒,逃走,先后投靠袁术、袁绍、张杨,最后在张邈、陈宫的策划下入主兖州,与曹操展开数度激烈的争夺战,先胜后败,投靠徐州的刘备,屯兵小沛。吕布趁刘备攻袁术之机夺取了徐州,后在曹操的调解下与备和解。袁术攻打刘备,吕布以辕门射戟为赌注,使袁军退却。袁术起兵伐吕布,吕布大败。但后曹操和刘备联军攻打,困守下邳。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又信妻言,不纳群下之言。曹操堑围三月,吕布军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吕布亦就缚,与陈宫、高顺被戮于白门楼。吕布性情轻狡反复,唯利是图,注定了其能称雄一时而不能成大业的命运。 吕布出身氐族人,且可能与西汉皇后吕雉,后凉国王吕光属于一个家族。

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条好汉吗?

吕布,字奉先,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人。他原以“义子”身份为 并州( 今山西) 刺史丁原 部将,后被董卓唆使杀害义父丁原,随即与董卓誓为父子,所以张飞常常骂吕布为 “三姓家奴”, 即他先后有生父吕良和义父丁原、董卓三个父亲。

吕布后又被司徒 王允 使连环美人计唆使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 李傕 等击败,依附 袁绍 ,因受猜忌转投 张杨 。后来曹操亲自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吕布因部将叛变城破被俘,被勒死于白门楼。

毫无疑义,吕布在历史上是以勇武凶悍闻名的武将。他出生地五原郡九原县本属少数民族杂居地,吕布生长于此,应该是匈奴化的汉人,其身体素质、骑射及武功肯定是十分了得。史书记载,吕布 善长骑射,膂力过人,号称“飞将”,时人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素有“虓(xiāo )虎”的雅号。

所以吕布勇武过人,骁勇善战是肯定的。西凉自古出悍将,东汉末年为祸一方的权臣董卓本人就算一个。《三国志》记载:“ 卓有才武,膂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 ”在当时,一般人都不敢近他身。董卓怕有人害他,就重金收买让吕布做他的保镖。要知道董卓本身武功了得,而他能把自己的安危完全交给吕布,证明吕布武力更胜一筹。

经过长时间的渲染、演绎,在《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传说中,吕布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三国英雄榜素有“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之说。

在虎牢关前,十八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吕布一人对阵,不到3合刺死王匡手下的河内名将 方悦; 一个照面又挑死了上党太守张杨部将 穆顺 。王匡、武安国、公孙瓒轮番来战,皆不敌吕布,靠众人混战救援才逃得性命。

这时包括刚刚温酒斩华雄,自信满满、风头正劲的关羽在内的刘关张三兄弟早已按耐不住,张飞挺丈八蛇矛首先与吕布力战50回合不能取胜,于是关羽跃马提刀,与张飞一起双战吕布;又打了30个回合,两兄弟仍占不了上风,枭雄刘备使双股剑加入战团。再战了一阵,吕布这才不恋战,全身而退。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的 “三英战吕布” 。

吕布和曹操在濮阳对阵时,曹操手下虎将许褚与吕布搦战,战不五、六十回合时,曹操又相继派出其账下最顶尖的 典韦、李典、乐进、夏侯惇、夏侯渊 等人一起围攻吕布。面对曹营六员大将的围攻,吕布没有丝毫怯阵,越战越勇。只是对方人手太多,吕布见讨不到便宜,于是鸣金收兵。 吕布与刘、关、张以及曹操六大将对阵,虽没有取胜,但足以体现其神勇。放眼整个三国,还没有哪一个武将能够在这种车轮群殴中全身而退。

吕布杀了董卓后,董卓手下西凉悍将 郭汜 攻到都城,跟吕布单挑,一回合就被吕布刺伤。后来吕布投靠袁绍后,袁绍派吕布攻打当时盘踞在河北常山一带的黄巾余党张燕统帅的“黑山军”,张燕当时有一万多兵。袁绍怕吕布拥兵自重,只给他数十人,吕布带着几十名骑兵每天杀入张燕营中,一连十多天每天杀进杀出,最多的时候一天冲阵四次,每次都砍下大量人头做战绩,这跟当年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在曹营纵横驰骋、七进七出地冲杀是差不多的,张燕大军被击溃而逃。

在古代战争中,大将单挑对部队士气影响很大,特别在冷兵器时代,士气几乎决定了全部。吕布之所以出现了无敌的形象,确实本身武艺高强,骑射精良,依托的西凉铁骑,再加之往来如风的赤兔马和方天画戟。所向披靡,打出了自己的名头。

演义中多次提到他由于马快致胜,赤兔马在单挑中发挥了明显的优势作用。这有一个例证,吕布死后他的赤兔马为曹操转赠关羽,关羽也是充分发挥了赤兔马快的特性,斩颜良洙文丑。其实这二人是袁绍账下猛将,关羽依仗赤兔马奇快而有乘人之不备的偷袭嫌疑。

单纯参照《三国演义》,说吕布是三国的第一猛将或第一条好汉这种说法基本可以认可。但是说吕布无人能敌,恐怕有点过了!以《三国演义》的战例来看,张飞在小沛与吕布大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败,说明张飞与吕布的差距也不算很大的。

还有,张郃曾经张飞大战30、50合不分胜负,但张郃在有徐晃壮胆的情况下,依然不敢与赵云接战,且曾被赵云30合击败。赵子龙赵云在长板坡一人纵横曹营,斩五十余将,与文丑五六十合平,许褚三十余合平,冲阵枪挑与张郃齐名的高览(高览曾与许褚力战不分胜负),可见赵云和吕布的差距只在毫厘之间。

但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的吕布,是一道众多武将皆不可逾越的屏障。他手持一杆方天画戟,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金盔宝甲,弓箭随身,真个是气吞山河,威风凛凛。只可惜“ 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覆,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最后,他兵败城亡,被曹操手下所擒,最终被缢死!!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