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赵胜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和朋友关系处理的很好。但不注意礼貌对待平民,后在一名门客的指导下和平民搞好了关系,威名大震。平原君赵胜,出生于前308年,于前251年去世,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姐夫。因贤能而闻名。刻于东武,在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赵胜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赵孝成王七年,长平之战后,秦军进围赵都邯郸,在今属河北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胜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长达三年之久。赵王派赵胜向魏和楚求援。九年

平原君是什么人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号平原君的赵胜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贤能善德之人。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平原君是什么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平原君是什么人

平原君的身份尊贵,是赵国国君武灵王的儿子,也是惠文王的弟弟,他还是另一个著名的人物魏国的信陵君的姐夫,可以说是赵国的皇亲贵族。他在 历史 上既有谋略过人的一面,也有顽固浪荡的另一面。

平原君的雄才大略可以从著名的“邯郸解围”看出来。公元前262年,势力逐渐强大的秦国的率军攻打韩国的野王地区,结果子然是秦军大获全胜,而且还切断了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国的道路。当时的上党太守冯亭在危急下派使者到赵国说愿意归降赵国。赵王在经过商议之后,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于是令人去接收土地。同时也派大将廉颇率军静茹长平于秦军对峙。每想到,赵王因轻信秦国使者的谗言而另立赵括为将废了廉颇,导致秦军长驱直入,攻占了长平,接着向赵国的的都城邯郸进军。危急时刻,平原君临危受命,最终在门客毛遂的协助下说服楚王出兵救赵国,然后又拿出所有的家财招募了一批舍生忘死的士兵同秦军抵抗,最终解救了赵国的危机。

平原君此人虽然他有过拯救赵国的功绩,但是他在其他方面同样逃不开贵族子弟的劣习。比如说他游手好闲,又利令智昏,赵国在长平的惨败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要归罪于他的骄傲自满,虽然他后来也算是弥补了自己的过失,但是最多只能算是功过相抵,赵王不治他的罪也算是宽宏大量了。

总得来说,平原君此人是做出过一定的功绩,在某些方面的确有自己的才能,但是他并不能算一个德才兼备的能臣,功劳是少数,而犯过的错误和过失却是远远超过功劳的。

平原君谓平阳君的 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此时的周王室势力日渐衰微,已经无力再掌控 天下 ,一时之间,天下大乱,各诸侯国纷纷增强之间的实力,想要一统天下。而此时最强大的国家是出于西北方的秦国,它也对其他国家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攻打其他国家。为了抵御秦国的威胁,各国都想招募天下的能人异士增强自己的实力,而“战国四公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这四个人都是身份地位非常高贵的人,而他们招募这些谋士也是出于为国君分忧解难的目的。在这四个人之中,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可谓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他一方面能够任人唯贤,礼贤下士,因此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来投靠他;而另一方面,他也骄傲自大,贵族子弟的游手好闲,纨绔卑劣等恶习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但是这样一个人物,教导自己的兄弟方面可为啥非常积极的,比如说他和自己的兄弟平原君之间的一段对话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有一次,平原君对平阳君说道:贤士公子牟到秦国游历的时候,当他要回到东边的魏国之前,向应侯道别。应侯对他说道:你快要走了,没有什么要指点我的话了吗?公子牟便对他说道:不管你问不问我,我都要说的。身份族规的人不向往财富,财富 自然 会到了;虞姬又财富了,不屈追逐佳肴,美味的事物自然你会到来;已经有佳肴了,不去追求骄奢,骄奢也就会来了;已经享受骄奢的生活了,不去追求死亡,死亡也一定会到来。古往今来因为主要的时期而消亡的实在是太多了。应侯听了之后,表示要把这番话永远铭记在心。我也期望您能够记住这段话。

这段富有哲理的话充分展现了平原君的时刻自省的意识,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和敬仰。

平原君欲封鲁仲连的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正处于由奴隶制逐渐瓦解,而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社会过渡时期,因此一时之间,天下诸侯并起,群雄纷争。而在这众多的诸侯国之中,处于西北方的秦国的实力日益强大,因此它野心爆棚,妄想消灭所有其他诸侯国,一统天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抵御秦国的入侵,各国纷纷招募天下的能人志士为自己所用。而有”战国四公子”之称的赵国平原君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平原君的身世可谓异常显赫。他原名赵胜,是赵国的皇亲贵族,他的父亲是赵武灵王,而他的弟弟则是惠文王,而且他也一直担任赵国的丞相之位。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非常傲人的功绩,比如说著名的“毛遂自荐”的故事就是出自他的门客毛遂,这充分展现了他任人唯贤的高贵品质。他还联合毛遂一起营救了陷于秦国包围之下的赵国都城邯郸,可以说是一件巨大的功劳。而他和齐国谋士鲁仲连的故事一时被传为佳话。

鲁仲连是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国人,拥有非同一般的才能和良好的品德,他始终保持自己淡泊名利的志向不曾改变。有一次他游经赵国,当时的赵国正处在被秦军围攻的生死时刻,鲁仲连用自己的才智说退了秦国的使者新垣衍。平原君因此要封赏他,但是鲁仲连再三图推辞,还说道拥有杰出才能的人之所有能被天下的人所崇敬是因为他们帮助别人是出于真心而不是出于想要报酬。如果我收取了你的赏金,那我不就变成了生意人了吗?在说完这番让人钦佩的话语之好,就向平原君请辞,此身不再见面。

在这个 典故 中,除了体现了平原君对人才的赏识之外,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和忧国忧民的高贵品质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平原君简介他是个什么人 历史上的平原君是个怎样的人

翩翩佳公子,浊世平原君。平原君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一提到到平原君,人们马上会想起战国时期的赵胜,平原君是赵国的王族子弟,又是 顶梁柱,每当国家危急,他都会挺身而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在当时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很高。

平原君赵胜,出身于赵国的贵族。他是赵武灵王的儿子,又是赵惠文王的弟弟,以善于养士而闻名。在他的门下,出过很多人才和贤士。他曾 经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朝时期,虽然“三去相,三复位”,兜兜转转几十年,但这段时期大部分时间都是赵胜为相,可以说赵胜为赵国付出了很 多。

李贺的诗《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因贤能而闻名的平原君。据说在诸多的公子当中是最贤明的。一般说来出身贵族 的子弟整天都游手好闲,但是平原君不一样,他除了喝酒玩乐外,还要为赵国真正干点实事。不过,很多时候,赵胜也只能算得上是不添乱而已, 而他还好几次差点让赵国覆灭。

平原君喜好养食客,他的门下食客很多,有的是他的学生,也有的是他的幕僚。与他的食客同样多的还有他的成群的妻妾,故事就是从他的一 个侍妾身上发生的。平原君的住宅与普通人的房屋是挨着的。有一次,他的侍妾在门口看到一个跛脚的瘸子,便大声地嘲笑别人。这位跛脚的人, 觉得受到了侮辱,便上门找到了平原君,对他说:“听说您礼贤下士,名声很好,但是怎么能纵容你的侍妾如此失礼于他人,许多门客都来投奔你 ,就是考虑到了良好的德行,如今您的侍妾侮辱了我,我想得到那个笑我跛脚的侍妾的头。”平原君觉得很好笑,并没有觉得侍妾的行为有多么严 重,但是过了一年,他门下的食客渐渐减少,平原君觉得很好奇,为什么食客都走了,他自己没有哪里对不起哪些贤士啊。有人告诉平原君,因为 他重色而轻视了贤才,所以大家都纷纷离开他。后来,平原君杀掉了嘲笑跛脚的那个侍妾,因而他的门客就又多了起来。

从这一件事,可以看出平原君赵胜是个爱才、惜才的人,他可以为了留住贤才,而杀掉自己的爱妾,惜才之心可见一斑。但是,也有人指出平原君 的爱才,也不过是为了附庸风雅,也不过是虚荣心作祟罢了。他不想因为区区一个侍妾而破坏了自己好客的好名声,碍于情面和舆论的压力,他不 得不杀掉侍妾,或许他并不是很喜欢食客,只是为了维持他好客、贤明的好名声。除此之外,平原君还有攀比的心理。出身贵族的平原君喜欢与春 申君比较,有一次赵使欲夸楚,为玳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 *** 春申君客。结果看到春申君家里门客都是穿金戴银,衣着华丽,着实让平原君 自惭形愧。平原君选人也是对其身份地位有要求的,不然毛遂何以要自荐才能入得了平原君的法眼?长期的贵族生涯使他看不起那些地位卑下但却 有真才实学的人。

司马迁曾评价他:“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之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看来,太史公所言并非虚假之言。

平原君人物简介 平原君的故事有哪些

平原君,名赵胜,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贵族,赵武灵王的儿子,惠文王的弟弟,战国四公子之一。

平原君礼贤下士,他门下的食客有数千人,与朋友的关系都处理得非常好,开始得时候对待平民不注意礼貌,后他的一位门客对他提出了意见与指导,遂改善与平民的关系,自此威名大振。赵惠文王时期,平原君曾担任宰相之职,赵惠文王去世之后,赵孝成王即位,平原君又任赵孝成王的宰相。

公元259年,长平之战以后,秦军进军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危急,平原君散尽家财,又发动士兵,固守城池达三年之久。公元前157年,赵王派遣平原君向魏、楚求援,平原君的一个门客毛遂自告奋勇,愿同平原君同去楚国,并说服了楚王派兵支援,邯郸之围得以解除。公元前251年,平原君去世。

杀笑躄者

一次,有个跛子经过平原楼下,平原君的小妾看到,大笑起来。第二天,跛子到平原君面前,跪着请求杀了这个小妾。平原君答应之后,却认为这个要求太过分而没有理会,他的门客因此走了一半。经过查问之下,才知道原来门客们认为平原君重女色,轻士人,于是平原君杀了这个小妾,亲自登门向跛子道歉,门客才陆陆续续的回来。

拔擢赵奢

名将赵奢为田部吏时,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税,赵奢便依法杀了平原君门下9人,引起平原君的忿怒。平原君原本要杀赵奢,但在听了赵奢的劝讽之后,认为他很贤能,于是向赵王推荐,赵王便以赵奢治理赋税。

庇护魏齐

赵孝成王元年(前265),当时秦昭襄王任用范睢为相,范睢在魏国时曾受当时宰相魏齐之辱,于是威胁魏国要杀了魏齐。魏齐于是逃到赵国,躲在平原君之处。秦昭襄王得知后,修书邀平原君宴饮,平原君不敢不从。到了秦国之后,昭让王要平原君交出魏齐,平原君却回答:"在富贵时结交的朋友,都是为了贫贱时所预备的;魏齐既然是我的朋友,就算他在,我也不会交出来,何况他现在不在我那里。"拒绝了秦王的请求。

秦王于是扣留了平原君,威胁赵孝成王交出魏齐,赵王于是紧急发兵包围平原君的宅第。魏齐趁夜逃出,拜访虞卿,虞卿认为赵王无法说服,带着魏齐逃奔魏国向信陵君求助。信陵君一开始不愿意见他们,魏齐得知此事后,自刭身亡;赵王于是取魏齐头送到秦国,平原君才得以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