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世衡,字仲平,京兆府人,祖籍山西,大儒种放之侄,北宋将领、种家军开山人,官至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种世衡为总领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一手提拔。招抚羌人,筑城安边,并巧施离间计,除去西夏皇帝李元昊的心腹大将野利刚浪棱、野利遇乞兄弟。

2、种谔,字子正 ,祖籍洛阳,世居陕西。宋初大儒种放之侄孙,名将种世衡之子,与其兄种古、其弟种诊并称“三种”,北宋时期著名将领。初因父任荐知青涧城,以计迫降西夏将领嵬名山,得其军万人,归途击溃敌军围袭,进筑绥州城。累迁鄜延经略安抚副使,克米脂城,又败西夏援军

历史上的种家将

宋初大儒种]的后代,籍贯洛阳,累世从军,在北宋中后期为抵御西夏、金人的侵略前仆后继,可谓满门忠烈。号“山西名将”

种世衡(985年-1045年),大儒种放之侄子,北宋一朝种家将的开山人。为时总领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一手提拔。招抚羌人,筑城安边,并巧施离间计,除去西夏李元昊的心腹大将野利旺荣、遇乞兄弟。

种世衡是不幸的,因病早逝,使他在西北刚打下种家军的名头时就撒手西去,没能享受后来如狄青般出将入相的荣光,但他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有几个好儿子,在西北接过了他的旗帐,把种家军旗帜牢牢的插在了西北。

种世衡的三个儿子,种诂、种诊,种谔,都没有离开过西北这片土地。时人称为西北“三种”。

种谔在西北的战绩并不逊色于父亲,但后来的史书对他的评价却不高,一个关键性的评定是说他“擅开边畔”,至于他辛辛苦苦挣下来的西北几座边城,他死后没多久,哲宗上台司马光为首的元祐党人得势,就哭着喊着把米脂等寨送还给友邦西夏人。

种谔子种朴子承父业,同样活跃在西北战场上,与郭成一些指挥了北宋末对西夏最辉煌的胜利——平夏之战。后来在元符二年(1099年)与吐蕃人的战斗中战死西北。

第三代种家军的领军人物是种谔的两个子侄种师道与种师中,

后来金人入侵,兄弟二人成为了北宋帝国的擎天巨柱,为拯救这个帝国奉献了自己最后的热血。

种家将三代为北宋经营西北,战功累累,作为北宋帝国西北军的灵魂和旗帜,早已幻化为北宋帝国不老的传说。

被历史湮没的折家将和种家将:宋朝真正的名将世家

赵匡胤以武将出身,谋夺了后周柴家天下。其吸取唐朝、五代时期藩镇作乱的历史教训,极力抑制武人势力。故有宋一朝,武将始终处于文人的压抑之下,很少能走到政治权力的顶峰。这一方面保持了政局的相对稳定,却也造成了宋王朝军事上的积弱,始终没有摆脱外族的侵扰,最终亡于蒙古人之手。

所谓乱世出英雄,大宋朝虽然在军事上积弱,但是在与外族长期作战的过程中,也造就了诸多名将。尤其是演义小说《杨家将》、《岳飞传》以及后来的文学、艺术作品,使得杨家将、岳家将名扬天下,妇孺皆知。所以一提起宋之名将,人们往往就想到杨家将和岳家将。

殊不知大宋朝真正的将门世家,却是当时名满天下如今却默默无闻的折家将和种家将。按史书记载,折家将前后延续了八代,近二百年,如算上五代以前,则历史更加悠久,堪称中国第一将门世家而仲家将则延续了五代,终北宋之一朝。

折家将

折家将起自五代时期的名将折从阮,原系鲜卑族拓跋氏之后裔(亦说党项或羌族人)。折家是云中(今山西大同)大族,武将世家。折从阮自后晋、后汉、后周以来,一直以府州(今陕西府谷县)为根据地,为中原政权镇守西北,屡败契丹。周世宗时,折从阮为汾宁节度使,其子折德为永安军节度使,父子俱为边关主将,一时传为美谈。

第二代折家将是折德、折德愿兄弟。折德是长子,少时从军,以勇猛善战知名。北宋初年,兄弟二人镇守府州抵御契丹人,屡次破军杀将,折德年轻时就已经担任永安军节度使,负责府州军务。传说折德有一女,嫁给了名将杨业,此女便是大名鼎鼎的折(佘)太君。

第三代折家将最著名的是折德之子折御勋、折御卿兄弟。折德死于任上后,折御勋领汾州团练使、权知府州事,后改任泰宁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二年卒。折御卿协助其兄统领部众,屡有战功。淳化三年,以军功升任府州观察使。淳化五年,拜永安军节度使,大败契丹大将韩德威,斩首五千余级,韩德威“仅以身免”。不久,折御卿病重,韩德威欲乘机报仇,率众来袭。御卿抱病出战,《宋史》记载:“其母密遣人召归。御卿曰: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言讫泣下。翌日卒,年三十八。”其忠肝义胆,令人慨叹。

第四代折家将最知名的是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兄弟,《宋史》记载。折惟信作战勇猛,折惟忠善治军,折惟昌智勇双全,射术精湛,屡建奇功。折惟信、折惟昌皆战死沙场,折惟忠亦死于永安军节度使任上。

折家将第五代主要有折继世、折继祖、折继闵等,都是抗击西夏的名将。第六代折家将以折克行最为知名,他随名将种谔抵御西夏军队,“与西人战大小百七十遇,未尝丧败,掳获钜万万”(《折克行神道碑》记载)。“每出必胜,夏人畏之,益左厢兵,专以当折氏”(《宋史》)。

第七代折家将有折可大、折可存、折可适、折可求等人。折可存曾随童贯率军镇压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折可适随种谔征战,勇武多智,曾大破羌夏联军十万之众,是北宋西北边境少有的大胜仗。

第八代折家将中,折彦质、折彦野、折彦文等俱为一时名将。两宋之交,天下大乱,折彦质率军十二万大战金军,后随宋高宗南渡,居官三十余年。而折彦文则战败降金,金人仍命其镇守府州,仍与西夏军对峙。后为改善与西夏的关系,又将其调往青州任职。

种家将

种家将籍贯洛阳,是北宋中后期在抵御西夏、金人的侵略战争中崛起的名将世家。种家将前仆后继,满门忠烈,世人称之为“山西名将”。

第一代种家将起自种世衡。种世衡是宋初大儒种放的侄子,种放终身未娶,种世衡因种放的缘故,荫补(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为官。但种世衡和种家将的崛起,靠的不是祖宗的功业。种世衡足智多谋,镇边期间常出奇计,屡破西夏兵。曾以智信收服西北诸少数民族部落,对西夏作战时常得其相助。西夏军队以骑兵为主,为了培养善射之士(对付骑兵),种世衡命令在府衙附近设立箭靶,军卒百姓如有过失,射中箭靶就赦免其罪。有奏请事务的,也要看射箭成绩而定夺。这个招数取得了奇效,当地军民人人都是射箭高手,在与西夏的作战行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有说法,种世衡以白银为箭靶,射中者得银,一时间军民纷纷习箭)。《宋史.种世衡传》和沈括《梦溪笔谈》中,都详细记载了种世衡巧施离间之计,令西夏国主李元昊与名将野利遇乞、野利旺荣兄弟君臣反目,智除野利家族的故事,其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三国演义》。

种世衡有八个儿子:种诂、种诊、种谘、种、种谔、种说、种记、种谊,这是第二代种家将。种诂、种诊、种谔各统领种世衡之一部,世称“三种”,均为宋朝大将,颇有战功。这一代种家将中,以种谔、种谊最为知名。《水浒传》中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指的就是种谔。曾以计迫降西夏名将嵬名山,得民一万五千户,降兵万人。又以~延经略安抚副使,节制诸将于米脂城外无定川大败西夏军八万,斩首八千级,生擒西夏大将七人,俘获士兵、物资无数,打出了“种家军”的威名。种谊是种世衡的小儿子,好读书,治军严。用兵谨慎,临阵对敌无把握不战。一次西夏军队进犯延安,种谊统兵出战,敌闻风而逃。当地人说:“得种谊,胜精兵二十万”。

第三代种家将主要包括种谔之子种朴,种记之子种师道、种师中、种师闵等人。名气最大的,是人称“小种经略相公”的种师道。种师道少时跟随大儒张载求学,做过推官、通判等文官。因“议役法忤蔡京旨,换庄宅使、知德顺军”(《宋史》),得罪了奸臣蔡京,这才进入军界。其文武全才,见识广博,用兵老成持重,对镇边、攻辽、抗金等军事行动见解独到,是当时主战派的核心人物。当时,宦官童贯手握重兵,炙手可热,见之者皆行大礼,独种师道以常礼待之。宋徽宗多次将其招入朝廷,询问边关事宜,并赐予袭衣、金带。种师道因得罪当朝权臣,屡遭贬谪。金人南下,宋钦宗急招入京,“拜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诸道兵悉隶焉”(《宋史》),成为宋军的最高指挥官。然徽宗、钦宗总是犹豫观望,决策反复无常,种师道有职无权,当权者又横生掣肘,用兵方略难以实现,终致靖康之难。故京师失守后,宋钦宗捶胸言道:“不用种师道言,以致如此!”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大举入侵,种师闵、种师中先后壮烈殉国(此前,种朴已在与羌人的作战中阵亡)。不久,种师道亦忧愤而死,时年七十六岁。第四代种家将如种浩、种溪等人虽任武职,但其武功成就远不及先人,种家将从此湮没无闻。

随着靖康之难,宋廷南迁,折家、种家离开了世代镇守的西北边陲。江南的水土人情,似乎很快就把将门世家的军事才干销蚀殆尽了。曾经叱咤风云的折家和种家,再也没出过像样的军人。

(中国有句俗语: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两宋多战乱,父子兄弟前赴后继,一同征战沙场的将门世家不在少数。除了折家将、种家将之外,山西姚家四代名将(姚宝、姚兕、姚麟、姚雄、姚古、姚平仲)与种家将齐名,《宋史》有传杨家将的传说与历史相差甚远,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父子孙三代)是杨家将的代表人物至于南宋的岳家将和韩家将,由于赵构、秦桧之流的猜忌和迫害,仅仅延续了两代。)

种家将、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军中的第一猛将分别是谁?

一人射千箭阻万骑的王舜臣;敏战四门救皇上的杨七郎;有勇有谋的呼家弟兄;枪挑铁滑车的高一枪。大宋将门许多,包含宋朝的四大把门,杨家、种家、岳家、呼家,也有小说史上的“三大将”之一的呼家将,及其之后的岳家军。下边说说这四家最强的详细情况

杨家将——七郎

三大伙儿将中知名度较大 广为流传最广的当属杨家将毫无疑问,自然真正的历史时间和演绎终究有一定的进出,例如宋朝前期的杨家将实际上并没那么强大,影响力也没那么高,大将潘美被诋毁成潘仁美被黑上千年,及其杨宗保和穆桂英是编造的这些,但是这并不妨碍后人对杨家将满门忠烈的钟爱,和对她们悲痛地遭受伸张正义。

杨家将的小说集、说书版本号过多,有一个版本号《杨家将》七郎更为强大。宋太宗率军契丹,在幽洲时中计受困城里, 内无钱粮,外无救兵。八王叫皇帝写血书搬请杨家将相助,求救信送至后,七郎杨延嗣首先孤身一人前去幽洲。刚离芦沟桥很近,契丹大元帅韩昌手底下大都督梁兴州带上三百番兵拦下了去向,穿着铠甲,手执一条金棍,结果被七郎一枪给挑去世了。赶到幽洲城边,看到契丹营盘延绵不断,七郎两手拧枪,立即踏营。

右军大元帅,骑着黄黯马,手执勾楼古月象鼻子大砍刀,穿着金盔金甲紫战衣,带上十几个大都督前去阻止,没好多个连击左大腿根部被七郎扎了一枪兵败,七郎如同象虎入羊群一样,立即杀到幽洲城外。潘仁美个老贼想设套害七郎,因此让七郎从北门绕南门、再绕东门外、北门,杨七郎就拨马往城南跑,后军大帅苏天龙手擎巨齿飞镰合扇板门刀阻拦,打过七八个连击后,又被一枪打在肩部上兵败。接着绕到东门外,几下就整死了沙里海、沙里江2个将军,最终对决韩昌。因为没有进餐、饿得头晕目眩被韩昌砸下了马,多亏杨六郎立即赶来。七郎突出重围向潘仁美求助结果被一百零八支弩箭击毙,仅有六郎杨延昭逃出生天。

呼家将——呼延庆和呼延平

相较为于杨家将,呼家将广为流传就没那么广了,但是民俗一直有“金鞭呼家,银抢李家”的叫法,它说的是北宋仁宗阶段,大将呼延赞的儿子呼延丕显被佞臣庞文诬陷,他的儿子呼延守用和呼延诚信取得成功报仇的小故事。

在《说呼全传》里,呼延庆拜云中子从师,学得纪录了秘典法力的“天书”,此后十八般武艺大幅精湛,但是这书中内容并不是许多。是在说书中较为超级,跟赵云一样手执丈八蛇矛枪,或是“困龙宝戟”,大相国寺力劈凶僧,大破连坏阵,斩庞籍没有人能挡。

但是他侄子呼延平也是虎将,手使400斤担子,在北疆大比武中演出胸口碎大石,底版的钉子都被他折弯了。跟石虎的交锋中,一担子拍去世了另一方,又一下打死了石虎的侄子石龙,吃惊整场。这归属于典型性的一力降十会,力大压死人,再多的方法在肯定的能量眼前没有分毫功效。

种家——王舜臣

种家第一代是种世衡,王安石在总领大西北军务时将其破格提拔,此后种家将五代在百余年时间里所有守护在宋朝的大西北边境、抵御北魏,后边远不如前三代强大。有关种家的有关小说集并没有像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军那么多,绝大多数全是《宋史》里记述。

在其中知名的是一代种世衡,运用老城区垒修建了“青涧城”,变成了北魏涉足线路上的一根钢钉,又用离间计祛除了北魏2个将军,野利遇乞和野利刚浪棱,使北魏整体实力大减。二代知名的是种诂、种诊、种谔三人,统称“三种”,这三人各统率一支军队。如种谔曾率军攻击米脂,用埋伏的军队突击北魏军增援,截为2段以少打多,得到完胜。三代知名的种师道、种师中、种朴三人,统称“小三种”。

在一次作战中,种谔的儿子种朴被上级领导迫使发兵。敌方了解种朴要来的信息内容后,开设埋伏圈将种朴的军队切成2段,种朴退无可退敏战而亡,一部分溃败的宋军撤销,被堵在一个大峡谷处,撤离比较慢。但敌方仍在追捕,偏将王舜臣一人狙击。

追捕来的有过万骑兵队,一切正常状况下一人再牛也不过是蚍蜉撼大树。但王舜臣狙击取得成功,他见到骑兵队团队顶端的七人,觉得它是较为强悍的头领,因此说下豪言壮语:

“哪个跑得最快,我就要在他的眉心上插花。”

阿胶三发,七人群中三人脸门正中间而亡,剩余四人赶快掉头减仓,王舜臣再发四箭,击中后背。一时间,过万骑兵队治好了步伐没有敢往前的。等敌方整治再度攻击后,王舜臣在2~4钟头内,抽箭矢射出去了数千支,没有没中的。造成 手指头皮和肉裂开,敌方就害怕再攻击了。它是一人之力扭转局势,因为位于大峡谷,不但撤离的宋军一时没法走脱,追捕的敌方也不可以大规模进行,给王舜臣狙击产生了便捷标准。

岳家——高宠

《说岳全传》有勇有谋,力大无比,是戚继光手底下第一虎将。初出场时兵败牛皋、郑怀、张奎三人联合,使着一杆錾金老虎头枪,有万夫不当之勇,人送绰号“高一枪”。

说岳家将实际上不太恰当,称岳家军更加适合,这不仅是岳家军知名度更高,至关重要的是岳家军中除开戚继光、岳云、岳雷和岳银瓶以外,能够说成虎将众多!最强的是枪挑铁滑车。这个东西便是铁车前边全是铁锥,从高空推下,惯性作用下铁锥扎死一条线上的人。因为高一枪就挑飞走了金兀术的帽子,吓得拔马就跑。高宠杀的性起,手执长兵器直踹金营,枪下无一合之将!

说书人、作者全是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或是寄予一些感情,在营造这种虎将时授予了过多的传奇色彩,小故事也大多数诡异坎坷,乃至许多的杨家将著作都贴近于神话传说。因此 了解一下当个谈论话题就行,要真当。

北宋四大将门世家中,哪一家在“靖康之变”中表现最为出色?

北宋有四大将门世家,分别是杨家将、种家将、姚家将、折家将。在靖康之变中,种家将表现最为出色。

一、“靖康之变”中姚家将、折家将、杨家将的表现

杨家将在北宋中期时出了最后一位名将杨文广,杨文广死后,杨家将日渐衰落,此后直到北宋灭亡,再未出过一个像样的名将,因此杨家将后人在“靖康之变”中没有任何出色表现。

姚家将在北宋末年的代表人物,是姚古和养子姚平仲。姚古参加了援救太原之战,但却在进军途中畏敌如虎,屯兵不进,导致名将种师中孤军深入,身陷重围而死,姚古因此被追究战败之责,发配岭南。其养子姚平仲,在汴梁城下轻率出击,想袭击金国大营建立奇功,结果中了埋伏大败而逃,姚平仲不敢回朝,逃入深山隐居。

折家将在北宋末期的代表人物是折可存。靖康之变中,折可存带兵从陕西出发,赶赴山西前线,在崞县之战中战败被俘,就此投降金国。

由此可见,这三家名将世家,在靖康之变中的表现都乏善可陈,非常一般。

二、种家将在“靖康之变”中的表现

金军攻入中原危及汴梁,种家将的种师道、种师中兄弟二人带兵从陕西来到前线。种师道审时度势,多次向宋钦宗献计献策,主张宋军应凭坚固守打持久战,同时派遣部队阻断黄河渡口,切断金兵粮道和退路,金兵就会成为瓮中之鳖,但昏庸的宋钦宗却置之不理。

种师道心急如焚,他不顾年迈体衰,日夜为宋军筹谋良策,再次上奏,“我众彼寡,但分兵结营,控守要地,使彼粮道不通,坐以持久,可破也”,宋钦宗仍旧不听。事实上,种师道的建议如果得到采纳,“靖康之变”的结局有极大可能逆转,失败的会是金国一方。老将种师道急火攻心,在汴梁城破前一病而亡。

种师中则带兵参加了援救太原之战。当时宋军分三路进军,结果只有种师中一路人马按期抵达,其他两路都畏敌怯战不敢出兵,导致种师中孤军奋战,遭到金兵重兵围攻。种师中在部下伤亡殆尽的情况下,仍旧不肯撤退,浴血奋战,战死沙场。

由此可见,北宋四大将门世家中,只有种家将在“靖康之变”中表现最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