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秦本纪》记载,秦献公在“少梁之战”后的第二年去世。但是根据《六国年表》记载,秦献公在“少梁之战”同年去世。秦献公的死因并未记载,还是一个谜团。

2、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回国继位后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失地的战争。

3、他为了终止秦国继续沦落的脚步,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是秦国实现再度崛起的奠基人。

历史上秦献公怎么死的,要史料。

《史记·秦本纪》

献公元年,止从死。二年,城栎阳。四年正月庚寅,孝公生。十一年,周太史儋见献公曰:“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十六年,桃冬花。十八年,雨金栎阳。二十一年,与晋战于石门,斩首六万,天子贺以黼黻。二十三年,与魏晋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二十四年,献公卒,子孝公立,年已二十一岁矣。

《资治通鉴》

显王七年(己未,前三六二年)

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生二十一年矣。是时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馀,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皆以夷翟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于是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

两部史籍都没有记载秦献公的死因,应该是正常老病而死。秦献公(前424年—前362年),秦灵公之子,在位23年。

秦献公怎么死的?秦献公父亲和儿子都是谁?

秦献公怎么死的

秦献公中了天下第一毒箭----狼毒箭。当时秦军在少梁和魏国打仗,欲收复河西之地,结果秦献公就中了魏军的毒箭,拖了几个月就死了,时年公元前362年冬月。

秦献公的父亲

秦献公在秦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皇帝,正是因为他在位期间采取的多种举措比如废黜残酷的活人陪葬制度、迁都、扩大商业活动和推行县制等措施制止了秦国从秦厉共公以来因为君位的动荡而导致秦国大幅衰落的局面,为之后他的继位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堪称是秦国能够由弱变强的关键人物。

虽然秦献公做出了这么大的功绩,但是他继位并不是因为他是长子就能够轻而易举地继位的,而是他从别人那里抢过来的。这其中很大的原因要归罪于他的父亲秦灵公。秦灵公生年不详,后世又称他为秦肃灵公,嬴姓,赵氏,而他的名字史书上也没有确切记载,有一个说法是他的名字是肃。他于公元前424至前415年在位。秦灵公并没有像他的儿子秦献公那样建立一番功绩,他的主要成就应该是他是第一个把轩辕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进行供奉祭奠的君王,在他之后,几乎历朝历代对轩辕黄帝的祭奠活动,规格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秦灵公于公元前415年去世,他被安葬在丘里悼公西。他死的时候虽然立了自己的长子秦献公继位,当时朝中的大臣们并不满意他,他们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废黜他的君位,另立当时正在晋国的秦怀王的儿子,秦昭子的弟弟即秦灵公的叔叔就是后来的秦简公为新的国君。在这种情况下,秦孝公再待在秦国只会凶多吉少,他于是被迫远走魏国。后来在魏武侯的帮助下才重新夺回君位。

秦灵公死后的君位动荡不能把所有责任推到他身上,但是如果秦灵公能够在生前确立君位非秦献公不能继位的强有力姿态的话,或许秦献公就不用在外流亡这么多年了。

秦献公儿子

在秦国的历史上,除了一统天下的秦王嬴政之外,秦国的崛起和强大同样离不开其他君王的辛勤治理,其中秦献公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秦献公在位期间,他采取了人殉、迁都和扩大商业活动等举措,使得秦国终止了继续衰落的脚步,为后来著名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献公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就是后来继位的秦孝公嬴渠梁,而次子则是赢季昌。

长子秦孝公赢渠梁在秦国历史上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君王。他出生于公元前381年,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继承了秦献公的位子。当时的秦国因为经历了君位的动荡,国力已经大为削弱,旁边的魏国趁机攻占了河西也就是现在的山西、陕西两省交界地带的黄河南段以西地区。他的父亲秦献公一直筹划收复这块地区,但是直到他去世仍然没有实现这个愿望。秦孝公的做法是施行仁德,招募天下的贤士,扩充势力以图东山再起。

这时候卫国一个叫商鞅的人听说之后,便来求见秦孝公,在听完商鞅讲述如何富国强兵的策略之后,决定让他在秦国施行变法。商鞅一共在秦国推行了两次变法,这使得迅速摆脱了以前积贫积弱的状况,秦国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安乐和谐。秦国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渐奠定了自己的霸主地位,最终在公元前221年打败所有诸侯国,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

秦献公的次子嬴季昌在历史上没有过多的记载,但是秦献公在选择继位人的时候曾经左右为难,难以决定,从这里可以看出次子应该也是一个具有非凡才能的人。

秦献公是怎么死的?

秦献公(?—前362年),又称秦元献公。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灵公之子,公元前384-前362年在位。嬴姓,名师隰(xí),《吕氏春秋》作“公子连”。颇有作为的政治家,他的出现终止秦国继续沦落的脚步,是秦国实现再度崛起的奠基人活到那个时间段,不是战死就只能是老死,也就是病死。如果是非自然死亡,战死的话历史不会不记载,如果是宫廷阴谋我们也无从得知,所以只能是病死。。。最近我也在看大秦帝国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