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生孩子不是一个简单的低回报率的事,第一,情感上确实有需求的,喜欢孩子,想要抚养一个孩子成长,对于他们来说,孩子本身的存在已经是高回报,这样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通常也是心理非常健全的,因为感情上的融洽要比单纯的物质关怀更有益,这类家庭孩子本身已经是回报,回报率最高,第二,带着养儿防老的心态做出投资的,这类人除了感情上的一些需求外,他们会把孩子当作一个投资品,不断的投资完善,希望以后这个孩子能够带领他们实现阶级跨越以及保障他们晚年生活,第三,生孩子为了继承衣钵的,父母生孩子有很大原因是为了培养接班人,接手自己的事业。

如何看待现代人生孩子很功利这种说法,难道要生孩子不要求得到任何回报才是正确的吗?

知乎亲子

我觉得生孩子作为一件要耗费大量精力和金钱的行为,如果生孩子不能得到任何回报,那为什么要生孩子

说到「回报」,要看你想得到的是哪种「回报」了?

如果这个「回报」是希望孩子作为家长的个人所有物,无条件地遵从家长的命令,听话并且创造价值反哺家庭,我觉得这样的「回报」不仅功利,而且没人性。

如果说这个「回报」是指父母获得照料一个全新的小生命成长的机会,在照料孩子的同时收获尊重、信任、快乐,彼此帮助对方成长直到孩子成为一个健全独立的成年人。孩子在愿意且有能力的情况下回馈家庭、照料父母晚年,我觉得这样的「回报」不功利,反而充满了尊重和平等。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付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

这世界上的大部分父母,都是些普通人。他们身上有作为父母的博爱与无私,也有作为普通人的本能生存需求。

出于爱孩子的天性,我想大部分父母如果经济允许,是不需要也不希望得到孩子经济方面的回报的,他们只需要孩子的感情回报。

可惜,当前的科技水平和社会结构决定了普通人退休之后挣钱能力极速下降,他们在没有较好的经济投资能力的前提下,「养儿防老」是最佳的投资方式。

所以,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转化为「为什么现代人生孩子需要经济回报?」

我们看一下数据,据国家统计局《2015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6%;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38亿,占总人口10.1%。

联合国《2015世界人口展望》的方案中预计,203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2.43亿,占总人口比重将增至17.2%;2050年将为3.71亿,占总人口数的27.6%。

世界银行的贫困线指标有1.9美元/天/人(绝对贫困线)和3.1美元/天/人,通过2014年购买力平价折算人民币分别为2448元/年和3994元/年/人。

看一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负责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hina Longitudinal Aging Social Survey,简称CLASS)的年度数据报告。2014年低于1.9美元/天/人贫困线的贫困老人有4895万,低于国内低保线的老年人为5576万,低于3.1美元/天/人的老年人为6354万,相对贫困的老年人为7698-8959万。

所以,你问我父母为什么功利,为什么养孩子要求回报?

何不食肉糜?

我相信随着科技发展,有一天父母不再需要通过「养儿防老」保障自己老年后的生活,可以做到完全养孩子不求回报。

希望那天早些到来~

为什么很多人建议穷人少要生孩子?

穷人不能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物质,穷人给孩子的爱也少得可怜,因为穷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工作,休息的时间孩子想让他们陪着玩,大多数都不耐烦,会以不懂事要听话这些名头来拒绝孩子的正常要求,甚至把自己在外受到的刁难发泄到孩子身上。所以,很多人建议穷人少要生孩子。

生孩子是一项投入巨大,但收益不确定的超长远投资。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社会下,生子这项长远投资的回报率天差地别。因此,很多人建议穷人少要生孩子。穷人不生孩子的实质是减少对下一代的投资和期望。生育率的暴跌,外在因素是房价,社会各种负面环境。内在核心是外在因素的叠加和体感,穷人对未来失去信心,被动减少对后代的投资。在传统社会中,因为极度的穷养,有口饭吃,对子女的大幅度利用,从小干活。古代社会生孩子是一项投入不高,但收率相对较高的远期投资。现代社会的生育投资逻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穷人要不要生孩子,取决于自身对未来的期望。是否要参与这个超长远,收益不确定,大概率亏损的投资。乐观者无论环境多糟糕,永远可以生孩子。普通人更依赖社会的反馈和实际感受,去决定是否要生孩子。穷人不会说穷人不要生孩子,因为在他们的世界观里,自己这辈子是完蛋了,只能靠孩子,虽然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匮乏的生产资料,难以出头,万一有乌鸦变凤凰了,自己后半辈子就可以享清福了,所以要穷人生孩子。穷人生孩子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无法提供物质条件,而在于穷人为了生计就已经付出全力,很难在给孩子建立健全人格。所以,很多人建议穷人少要生孩子。

为什么现在很多女人认为生小孩是对女性不公平的事?

自己作为一名女性确实也有这种感觉,自己觉得自己在生活中觉得生小孩是对女性不公平的事情,可以说是非常认同,究其原因无非也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点:孕育孩子的过程。孩子出生之前的整个过程中,女性可以说是占据了主导,而且也是比较辛苦的。怀胎10月这一过程男性根本是体会不到是有多艰辛的,而且有的心大的男性也不会把这一过程看得特别重。

刚开始怀孕的时候,女性只是单纯的可能会觉得比较开心一些,觉得有了爱情的结晶,会觉得比较幸福,也会有那种一家人围着自己转的感觉。但整个孕育生命的过程相对来说真的是一种煎熬。

刚开始的时候担心孩子会有问题,只是各种检查总是上医院里跑就是非常麻烦的,到后面身体情况稍微稳定一些,孕吐接踵而来,会让自己身体感觉特别的劳累。孕期激素分泌不均会导致自己的情绪发生变化,在别人看来有可能是自己是比较任性,但这种情绪自己是根本没办法控制住的,自己有很多时候也感觉变了一个人。

怀孕的过程中过去自己喜欢的一些东西根本是没办法触及的,特别是饮食方面也是需要忌口的,过去喜欢吃的食物会因为怀孕都要和自己统统告别,而男性根本就不用去注意这一点。再就是对女性的皮肤也可以说会有很大的影响,妊娠纹,脸上长斑,爱化妆的女孩子怀孕期间这些都是没办法去做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男性在这中间有做什么呢?偶尔女性发个脾气,还有可能不去哄女孩子,如果工作比较繁忙的话,去检查的时候也是没有时间去陪女性的,这就足以说明肯定就是不公平的。

第二点:孩子出生之后的抚养。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相对来说还好一些,只是你想要睡一个完整的觉肯定是不现实的,每天晚上要哄孩子睡觉,而且还要起夜的去给孩子喂奶,男人在这一过程中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如果是喂奶粉的话,男人如果工作比较繁忙,女性还要不断的起来给孩子去冲泡奶粉,也就更加辛苦了。孩子不生病还好,孩子万一身体不舒服陪伴孩子最多的还是孩子的妈妈,女性在这一过程中肯定要比男性付出的特别多一些,最重要的是女性做的这些事情,在很多男性觉得这些就是应该他们要做的事情,这是理所应当的,女性肯定会感觉不公平的。

第三点: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教育问题中女性也占据了主导的地位,特别是在孩子学习上大多数都是由妈妈来进行辅导的,而男人则以自己工作比较繁忙,或者是女性心比较细,能够管得了孩子这种理由让女性去负责,这对女性来说自然也是不公平的,可以说女人生了孩子之后,把自己80%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到了孩子身上。

作为一个妈妈来说,自己有幸福的时候,当生孩子真的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大多数时候还是会感觉比较累的,如果自己有机会去选择或者是重新选择的话,自己还是会选择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