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孔桥的桥洞要建十七个孔的原因是桥正中的大孔从桥两端数来正好是9,而“9”被称为极阳数,是过去封建帝王最喜欢的吉利数字,所以将桥建成17孔。另外,中国古代造桥工艺最成熟的桥是圬工拱桥,但是这里需要的跨径大,所以做成连拱,不等跨的连拱也更美。这样就必须做成奇数孔而不是偶数孔。即中间孔最大,以拱顶为对称轴形成对称,整体造型也是中间最高。做成偶数空的话会不协调。

十七孔桥为什么十七个桥洞

因为桥正中的大孔,从桥两端数来正好是9,而9被称为极阳数,是过去封建帝王最喜欢的吉利数字,所以将桥建成17孔。

颐和园十七孔桥是一座长150米的17孔联拱大石桥,飞架于南湖岛和廊如亭之间。乾隆时仿著名的卢沟桥所建。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计544只,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的东边有一尊镇水铜牛。

镇水铜牛位于昆明湖的东堤,卧伏在雕花石座上,以神态生动、形似真牛著称。清乾隆二十年用铜铸成,称为金牛。据传是为镇压水患而起。牛背上还铸有由乾隆帝撰写的80个字的篆体铭文《金牛铭》。铭文为:夏禹治河,铁牛传诵。义重安澜,后人景从。制寓刚戊,象取厚坤。蛟龙远避,讵数鼍鼋。此昆明,潴流万顷。金写神牛,用镇悠永。巴邱淮水,共贯同条,人称汉武,我慕唐尧。瑞应之符,逮于西海。敬兹降祥,乾隆乙亥。

十七孔桥的桥身为什么要建造17个桥孔?

在古代17这个数字并不符合皇权九五之尊的逻辑,但是十七孔桥为什么要设计成17个孔呢?据说道理就在于:如果桥设计为9孔,那么就会因拱度过大而容易被冲垮或崩塌。想来想去,臣工们最终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既不失九五之尊,又不降低桥的质量,那就是设计为17孔,桥两边从任何一边数起,桥的最高处就是在第九个孔上。

十七孔桥位于北京市西郊颐和园,它为什么要建17孔而不是别的数?

从整体情况看,17孔桥的17个桥的孔是互相对称的。景色是特别美丽的,这么设计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许多著名的桥梁,有的历史悠久,有的建筑完美,有的曲折。但今天我想谈谈这座桥,它是中国皇家园林中最长的桥,它是颐和园的17洞桥。在细节方面,17孔桥上540多头狮子形状各异,没有对称性。

颐和园最初是清朝的皇宫,这是一个供皇帝玩耍和休息的花园,所以这里还有很多故事,17孔桥的历史渊源特别长久。传说清朝的乾隆皇帝以前走在这座桥上,毫无意外地看到了清澈的湖水。他立即感到并写了一首诗,我还写了两副对联,在桥的南边,有一副这样写的对联,第一副对联是“练凌波”,第二副对联是“灵鳄颜月”。

每年冬至前后,日落时分,都会有大批摄影记者来到这座桥上,找对地方,修好三脚架,等待十七孔桥出现奇景。简而言之,太阳落山时,17孔桥上的所有桥孔都会被夕阳染成一抹金色。乍一看,似乎每个桥洞都点着一支明亮的蜡烛,非常温暖。

颐和园十七孔桥有宝黛桥的风格,以说它综合了两座桥的优点,众所周知,卢沟桥的狮子有不同的形状。但是十七洞桥的狮子更奇怪,544只石狮都不一样,值得一提的是,桥、篱笆两侧的两尊石雕气势恢宏,堪称石雕技术产品中的佼佼者。

颐和园十七孔桥设计的目的以及意义是什么?

17孔桥是北京颐和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景观,在夕阳落日之下17孔桥会产生一个非常漂亮的自然奇观,人们管它叫做金光穿洞,夕阳的光线正好穿过17孔桥的17个小孔,就像是这17个桥孔里面,点燃了灯火一样,非常的漂亮,人能看到这样美丽的奇景,也不仅要问,17孔桥究竟是怎样建设完成的,又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下面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

乾隆皇帝的突发奇想

其实之所以能有17孔桥,这一奇观并不是因为建造颐和园才有的17孔桥,17孔桥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乾隆皇帝的一时兴起,清乾隆时期在建造,清漪园时,咱们这位乾隆皇帝,突然想把这个园子中的廓庭和南湖岛相互连接起来,于是就命令手下的工匠要建造一座石桥,这样也就形成了,两个地方能在水上进行连接。

工匠们的巧夺天工

既然皇帝发了话,工匠们自然而然,要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来建造这种,这样一来也就形成了全长150米,桥下宽146米,桥上宽656米的17孔桥,之所以叫他17孔桥,是因为当时的工匠在桥下一共,精心雕琢了17个像拱门一样的桥孔,很多人认为这十七孔桥之所以有17个孔,是有一些特殊的意义,其实只不过是为了桥的整体美观考虑,还有就是为了能让这首桥更加的坚固和结实,才有个这样的设计能让这首桥更加的坚固和结实,才有个这样的设计。

无心插柳的自然奇观

在上文中就曾提到过,17孔桥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景观,就是落日下会出现,金光穿洞的美丽景色,很多人也误以为这是当时的工匠,根据天文学以及一些其他学科精心设计的这一奇特美景,但是经现代的专业人士查找资料以及多方调查表示,这只不过是一次无心插柳的设计,当时建造的人并没有想那么多,而恰恰是设计出了这样的样子,让大自然的过日利用了这个桥,制造出个这么漂亮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