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司马衷。

有一年夏天,惠帝与随从到华林园去玩。他们走到一个池塘边,听见里面传出咕咕的青蛙叫声。惠帝觉得很奇怪,于是便问随从这些咕呱乱叫的东西,是为官或是为私的?随从感到皇帝的问题很可笑,但又不好不回答,就说:“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人的。”

又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但晋惠帝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肉粥呢?由此可

古代最傻的是哪个?

我觉着,以下两位可以竞争死得最傻缺的皇帝…… 一位是秦国的君王泰武王赢荡。其实这位国君多好的前途啊,17岁即位,年轻有为,秦国也国势鼎盛,诸侯皆惧。哪儿哪儿都好,就是有点傻缺,喜欢跟人家比力气,见什么都不服不吝,尤其看不得大玩意。23岁那年外出,看见人家洛阳的大鼎,较上劲了,听说姓孟的大力士能举起来,非说自己也能举起来,结果还真举起来了,可是没抗住,掉下来砸断了大腿,搁着当时医疗条件也差点,没过两天就死在洛阳了。 另一位最傻缺奖的候选人,不是帝王,但是怎么说也是金枝玉叶呀,汉武帝的儿子,名头够响的吧,广陵王刘胥。这位刘同学也是好胚子,天生的身强体壮,勇力过人。可是您再能耐,也不能喜欢这么变态的活动吧。刘同学不爱金银美女,就喜欢跟狗熊打架。据说他在自己的封地里有一个很大的熊苑,里面豢养着棕熊,灰熊,黑熊,马来熊,白熊……总之,刘同学成天啥也不干,就琢磨着怎么跟熊掐架,还为此请了老师。隔三差五的,进熊苑去揪出一只熊来一顿胖揍,英雄啊!不过呢,英雄也有失手的时候,终于有一天,刘同学遇着厉害熊了,打着打着,被狗熊给挠死了……

天下最“傻”的人,把皇位送给弟弟,为何自己却成为千古一帝呢?

天下最傻的人,主动把皇位送给了弟弟,这个人就是李旦的长子李成器,他是一个喜欢弹琴作诗的人,对治理国家还有军事方面不感兴趣,也不是很懂,所以把皇位送给了弟弟,就是李隆基,后来开创了开元盛世,成为了千古一帝。

李旦在当上皇帝以后,太子的位置一直在悬空着,因为自己的几个儿子都不错,所以很难选择,最后就决定把太子之位传给了他的长子李成器,但是李成器不愿意当太子,也不愿意做皇帝,他觉得他三弟比他更适合做皇帝,虽然里程器懂音律,懂诗歌,但是在军事治国方面,没有三弟好,所以他不想做皇帝。

但是太子职位也不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的。当初李旦就是有太平公主的帮忙,做上皇帝的,太平公主也很喜欢李成器,希望李成器能做皇帝,其实李成器也知道他姑姑的打算,如果他做了皇帝,肯定也是一个傀儡皇帝,所以他后来和大臣们商量 推荐三弟做太子,他的三弟就是非常有名的唐玄宗李隆基。

后来李隆基登位之后,太平公主控制不了他,所以太平公主一度想换一个皇帝,但是却被李隆基抢先动手给除掉了。而且李隆基也没有愧对哥哥的嘱托,在位期间一直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甚至开创了唐朝的开元盛世。

史上最傻皇帝不是阿斗,而是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

中华民族长达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里,出现过成千上万名帝王或者霸主,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勇敢的、睿智的、仁爱的、残暴的、平庸的,甚至是痴傻的都有。若是在大街上随便找个路人询问他历史上最傻的皇帝是哪个,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是大名刘婵,小名阿斗的蜀汉怀帝,但是这种想法真的是冤枉阿斗了,阿斗虽然真的“扶不起”,但是智商起码是没有问题的,怎么也不该得到一个痴傻的形容。实际上,历史上真的有一位皇帝被称为“白痴皇帝”,还是几乎被当世和后世所有人都盖棺定论了的,甚至是他老爹,这人就是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衷在史书上占的篇幅不多,很多人只知道司马衷当政的时候发生了“八王之乱”,而司马衷就是在这场政乱里随波逐流的傀儡皇帝,别说是力挽狂澜了,没被杀死都是他运气好。政事昏庸,家事无能,再次给司马衷智商不高这件事提供了一个证据。但是近年来却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开始质疑史书的评价是否过于武断,就凭“何不食肉糜”和官私蛤蟆两件事就断定司马衷是个白痴,是否过于偏驳?有人开始从现代思维角度看待这两件事,发现司马衷可能真的被世人误解了一千多年,智商低是事实,但肯定不是白痴。

平心而论,司马衷投胎的时机不怎么好,他出生的时候魏晋政权刚完成交替,外有胡人虎视眈眈,内有各地军阀生有异心,可谓内忧外患。司马衷的曾祖父、祖父和老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扳倒了曹魏,把天下改成司马姓,但是政权更替带来的隐患往往是需要几代人来一点一点化解的,司马炎很明显没有为司马衷完全扫平障碍,所以接到司马衷手上的,其实是一个烂摊子。若是司马衷有他祖上一半的才智手段也许能让西晋的政权崩得不那么快,但是惨就惨在他没有。

司马炎一生有二十八个儿子,史书上说司马炎晚年沉迷美色看来是一点没冤枉他,司马衷是司马炎次子,他哥司马轨两岁就夭折了,于是司马衷就变成了又嫡又长的那个儿子。司马衷的兄弟顺利活到成年的只有八个,也就是说“八王之乱”意味着司马衷的所有兄弟全反了,可见司马炎和司马衷的人品不是一般的差,爹管生不管教,哥哥失败到哪个弟弟都想宰了他。

司马衷九岁就被封为皇太子,三十二岁才继位,中间学了二十多年的治国之道、帝王术,但是显然没有什么卵用。西晋的肱骨大臣和峤对司马衷的评价很中肯;“皇太子有淳古之风,而季世多伪,恐不了陛下家事。”和峤的话可以说是很直白了,就差没告诉司马炎您儿子司马衷就是个憨憨,当个闲散王爷还成,让他治理乱世还不如现在就把西晋让给其他人。事实上这不是司马炎第一次听到外人对司马衷类似的评价,他自己也发现了自己这个二儿子智商有点捉急,所以时常考校他的功课,但是司马衷给他的答卷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就让他以为司马衷其实还是有救的,哪想到他给自家儿子娶的太子妃还有给人当枪手的潜质,给司马衷递小抄什么的简直不要太熟练。司马衷就这样在把他爹瞒得死死的情况下坐稳了他的太子位。

公元290年,司马衷继位,继续保持他憨憨的优良品质,在朝堂上几乎没啥存在感,由太子妃升为皇后的原配老婆贾南风天天假传圣旨,今天迫害太后、太子、明天残害朝臣,他连话都不敢说一句;贾南风被杀了之后,司马伦篡位,接着他其他的几个兄弟起兵的起兵,自相残杀的自相残杀,从头到尾都没司马衷什么事,也根本没有他说话的份,直到八王之乱结束,他离奇暴毙,享年48岁。

纵观司马衷一生,我们找不到他是白痴的证据,顶多是笨了点,无能了点。那么再回到给他的白痴之名盖棺定论的两件事上,“何不食肉糜”和“官私蛤蟆”。因为灾荒老百姓吃不上粟米,朝臣来向司马衷讨要办法,司马衷脱口而出千古名句“何不食肉糜”,旁人笑他不知民间疾苦,但是若照现代人来看,现实中又有多少“司马衷”?城里孩子可能一生都不知道长在地上的小麦是什么样子,哪怕他天天吃面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辈子都不可能说出要定“先赚一个亿”的“小目标”。至于“官私蛤蟆”,比起问话的天真,结合司马衷傀儡的处境,为何没人把这件事想成司马衷对朝堂局势,对自身地位的暗示?不过是世人的先入为主罢了,没人会以为一个“傻子”还会拐弯抹角。

和峤曾经说他不堪为君他继位后也没把人怎么着;嵇绍为救他而亡,他悲痛不已,保留被嵇绍鲜血染红的衣服……种种事件都说明司马衷虽然智商不高,但也不是痴傻之人,反而是个仁善的人,只是错生在帝王家,一生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