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逝,时年66岁,追赠申王,谥忠献。开禧二年,宋宁宗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嘉定元年,史弥远执政后又恢复其王爵和谥号。

秦桧,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秦桧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秦桧是怎么死的?谁杀了他?

秦桧是病死的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二月,沈长卿和芮烨共赋《牡丹诗》,被邻人告发,皆被贬;知府吕愿中赋诗献媚,被召用。有人奏请秦桧乘金根车、设益国府官署、加九锡,秦桧泰然受之。

八月,赵令衿看秦桧所作的《家庙记》,顺口说出“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被人告发;御史徐喜揭发赵鼎之子赵汾与赵令衿关系密切,被送入大理寺。秦桧深恨赵鼎、张浚和胡寅,此时赵鼎已死,遂让赵汾自诬与张浚、胡寅谋划叛乱,想将他们一网打尽,受牵连者达五十三人。案成后,秦桧因病重不能写字。

十月二十一日,高宗去秦桧家探视病情,秦桧无一语,只流泪而已。高宗命沈虚中草拟秦桧父子的致仕制书。当夜,秦熺派秦埙同林一飞、郑木冉见台谏官徐喜、张扶,策划自己的拜相事宜。二十二日,宋廷加封秦桧为建康郡王,进秦熺为少师,皆致仕。当晚,秦桧去世,终年六十六岁,追赠申王,谥号“忠献”。

谁知道历史上的大奸臣秦桧是怎么死的

秦桧是病死的。

秦桧(1090年-1155年),字会之,汉族,宋朝建康府(今江苏南京)人,南宋著名奸臣。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登第,补密州(今山东诸城)教授,曾任太学学正。因力主对金议和,善于察言观色,颇受宋高宗赵构宠爱。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与宋徽宗、钦宗一起被金人掳到金国五国城。建炎四年(1130年)南返南宋。此后,辅佐宋高宗,官至宰相。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反对国内主战派提出的倾全国之力御驾亲征,奉行称臣、割地、纳贡的议和政策。在秦桧第二次为相时期,大兴文字狱,极力贬斥主张奋勇抗金的官员,压制满朝抗金舆论。前后执政十九年。

绍兴十二年(1142年)1月,因宋高宗力主对金国议和,君臣合计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宋孝宗赵昚(shèn)继位,岳飞昭雪,秦桧作为谋害岳飞主要的人,被褫夺王爵,改谥缪丑,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11月18日病死。

秦烩是怎么死的

秦桧(1091年1月17日-1155年11月18日),字会之,初谥忠献,宋宁宗时改谥谬丑,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补密州教授,曾任太学学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靖康之祸后被掳至金国,后南归,出任礼部尚书,两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因力主对金求和,陷害名将岳飞而臭名昭著。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被封申王,谥号忠献。其子秦熺力图继承相位,为宋高宗拒绝。秦家从此失势,使长期被压抑的抗战派感到为岳飞平反昭雪有了希望,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后来宋孝宗为鼓励抗金斗志,把岳飞平反,将秦桧列为致使岳飞之死的罪魁祸首,秦桧后被褫夺王爵,改谥缪丑。相传民间为解秦桧之恨,用面团做成他的形像丢入油锅里炸,称之为“油炸桧”,后来演变成今日的油条。

秦桧夫妇跪像

秦桧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秦桧早期是一位知名的抗金义士,但是,后来随同徽、钦二宗被掳到金国后被放回南宋整个人就变了。

话说,自秦桧回国后辅佐宋高宗赵构官至宰相,辅助宋高宗治理内政,但背地里却与金人勾结,残害大宋的忠臣。

金人打败大宋后,宋向金称臣、纳贡、割地,而这个时候秦桧身为宰相不想方设法维护大宋的利益,而是为了独揽朝政,排除异己,大兴文字狱,并且还极力贬斥主张抗金的文武百官。

到了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自从秦桧遭遇刺杀被惊吓到以后,他的身体就变得很不好了,病情有时轻、有时重,像快要死的人一样。即使身体再虚弱,秦桧还是一直念念不忘使诡计陷害别人。

有一天,有人递给了秦桧一封密报,说是发现了赵鼎的公子赵汾的行踪。

于是,秦桧当即找了人替自己去弹劾赵汾,上书奏报皇帝说赵汾心怀鬼胎,然后,向皇帝请了一道圣旨去逮捕赵汾,再交给大理寺审理刑讯。即使这样,秦桧仍不满意,他在赵汾进入狱牢后,买通狱吏,并且,唆使狱吏用酷刑严加拷问,威胁和迫使赵汾承认自己结党营私和他人一起共谋不轨之事。

秦桧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用谋逆的罪名把与自己见解不同的人除去。都知道,在中国古代,谋逆可是砍头的大罪。赵汾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愿意承担谋反这样的罪名呢?尽管,狱吏对赵汾用尽了各种酷刑和手段,但是,赵汾却始终不低头屈服,宁愿承受痛苦也不认罪。

可是,狱吏如果不办好这件事,就没办法向秦桧交代。

那么,这怎么办呢?

于是,狱吏想了个办法,自行捏造了一份假的供词给秦桧,这样一来,也算是交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