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到不见得,所说的取经指的是求取佛经,应为佛教的发源地是古印度,所以后世的许多僧人认为只有到达印度才能学习到比较纯正的佛法,所以去印度取经,电视剧中,取经,是佛经。和发达不发达没关系。而且我们中国是很多文化,发明的发源地。其他国家学习我们居多。

国内为什么不引进印度电视剧

是需要版权的。用高昂的版权费买一仿陵部外国电影在国内上映是有很大的风险,无法断定观众的品味。收视很好那就会赚钱,收视率暴跌那就会赔钱,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喜欢的是欧美大片,印度电影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的反响。

为什么中国电影如今远不如印度电影

无非就是几点:

1、审核。这一点就不用多说了。

我的神啊,讽刺了各种 宗 教,在中国就是破坏团结,第一时间就被pass了。

摔跤吧,爸爸,虽然在中国放映了,但是有些字幕采用星号代替。

2、印度电影直面社会当中所存在着的问题,而中国则很少提及,原因很简单,中国一党制。所有问题都是我党的问题。自然提的就少了。

印度电影在中国风靡的,基本都是反映深刻社会问题,励志、温情等电影。例如起跑线,讽刺教育;摔跤吧,爸爸,是励志片。

3、印度页不是所有的电影,都受还有。也有很不受到中国欢迎的电影,例如巴霍巴利王1,票房在印度排名第一,但是在中国只有700万,估计引进的公司赔死了。

4、印度电影在中国票房高的也就是三大汗的电影。其中摔跤爸爸(12.9亿),神秘巨星7亿;小萝莉的猴神大叔(2.8亿)。

三大汗代表印度电影最高水平,不能代表印度电影平均水平,拿三大汗的电影,跟中国的祖宗十九代这种烂片比,不恰当。

印度电影一直受国人好评,为何最近在中国市场“失灵”了?

因为印度电影经常喜欢跳舞,这是很多观众对印度电影非常固有的一种印象,正是因为印度电影里面充斥着大量跟我们观众的审美不太吻合的跳舞情节,让这些印度电影始终有一种小众标签,所以印度电影在我们国内始终面临着低存在感的尴尬情况。

印度其实有很多非常不错的电影,比如以前特别火的《摔跤吧,爸爸》它在豆瓣上拿到了9.2的高分,也是2017年国内唯一上映的一部印度电影,它非常大的提高了印度片在我们中国的票房天花板,也扭转了以往无人问津印度片的局面,更是让印度片在中国观众心目中大红了一把,2018年的时候印度电影在我们国内首度突破了10部,从此以后印度片彻底走红。

但是这部电影的票房似乎无法复制,2018年印度电影在我们中国的成绩其实不太好看,印度片的价格随着这部电影的大热水涨船高,但是没想到票房也许只够勉强回本。两年多过去了我们内地市场其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很多印度神片已经成为了历史,比起两年前的中国电影市场,印度电影似乎很难在我们中国生存了。

而且现在引进的印度片质量参差不齐,观众观影的欲望降低了很多,所以这些印度片的票房成绩一般都不怎么样。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剧情不够吸引人,还有处处充斥着歌舞,让很多观众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