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的首位设计者并没有明确记载,1928年,美国首先在新泽西州的两条道路交叉处修建了第一条苜蓿叶形公路交叉,这是现代立交桥的起源。

立交桥,全称为“立体交叉桥”,是指在两条以上的交叉道路交汇处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互不相扰的现代化桥梁,包括立体交叉工程中的下沉式隧道。由于建设成本较高,通常只在高速公路互通、城市干道或快速路之间的交汇处建设,主要作用是使各个方向的车辆不受路口上的红绿灯管制而快速通过。

立交桥是谁发明的?

最早立交桥古代八字桥在浙江绍兴市内。是绍兴现存石桥中最古老的一座梁式石桥,有南宋宝祐四年题记。

最早立交桥

古代

八字桥在浙江绍兴市内。是绍兴现存石桥中最古老的一座梁式石桥,有南宋宝祐四年题记。桥面布置很有特色,桥东端紧沿河道由南北两个方向落坡,桥西端又从西南两个方面落坡,西端南面的坡道下还建有一小孔,跨越小河。虽经历了700多个严冬寒暑,多次重修,仍然保持当年古朴的面貌。八字桥这样在结构上能够解决这样比较复杂的交通问题,更为难得,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位置,是研究中国桥梁史的重要实物例证。

现代

1928年,美国首先在新泽西州的两条道路交叉处修建了第一条苜蓿叶形公路交叉。1930年,芝加哥建起了一座立体交叉桥。1931年至1935年,瑞典陆续在一些城市修建起立体交叉桥。

立交桥

立交桥,全称“立体交叉桥”,是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行驶、互不相扰的现代化陆地桥。

跨越形式

跨线桥

在既有线路之上跨越。又分为分离式和互通式。前者只保证上下层线路的车辆各自独立通行;后者能使上下层线路的车辆相互通行,在平面和立面上修建复杂的迂回匝道,占用很多土地。为减少噪声,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桥。

地道桥

从地下穿越既有线路。由桥洞、引道和附属结构组成,修建时,需拆迁地下管线,附属工程量大,远不如修建跨线桥经济,且设计时应注意净空、通风、照明、排水和防冰(严寒地带)等要求。

新型立交桥

新型立交桥项目和传统的蝶式立交桥对比,以不占地的专利新型”四层面立交桥“为例,这种立交桥从地面算起是2,5米和5米的两个净高,也就是说,世界上任何形式的立交桥都不可能再低于这个高度了(指从地面算起)。

燕山立交桥

从车流量来看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四个右转弯都不受任何影响,四个左转弯我们把它放在离地面2,5米净高的一个转盘上进行转向,也符合交通规则和安全,右转弯占20%,左转弯占20%,我们相信让20%的车流量在转盘上进行90度角的左转弯没问题的。这个离地面2.5米高的转盘担负了三大功能:一是给地面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辆 提供了专用通道;二是通过转盘完成了左右转弯的功能。三是可以通过转盘进行立交桥上汽车调头功能。从四层面立交桥整个外观来看高度不超过10米,一般的十字路口都能修建这种不占地的立交桥和满足汽车最小转弯直径14—20米 的要求。根据我申请PCT国际专利的情况来看世界上还没有不占地的立交桥。而且立交桥的造价也很低。驾驶员不会走错道,既便错了也可在桥的转盘上调头。在城市十字路口修建这种不占地的新型立交桥应该是很适合的。

实例

彩虹快速路互通立交——堪称华东地区城市中最高的互通立交,从高空俯视,可以看到立交桥四通八达、层层交叠,好似蝴蝶展翅,巍然地横跨在时代大道之上 。

克拉玛依路高架桥——一座横跨河滩路的五层立交桥,距离地面最高处达到34米,4个方向有8条定向匝道,每个方向既可左转也可右转。跨河滩五层互通立交桥长651米,匝道及辅道长3680.9米,第一层是河滩路、第二层是现有的华凌市场立交桥、第三层为河滩路左转进入地面道路、第四层为地面道路左转进入河滩路、第五层是连通东西外环的克拉玛依路高架。

高架桥是哪个国发明的

1、高架桥是英国发明的;

2、高架桥,一种桥梁,一般是指跨越深沟峡谷以代替高路堤的桥梁,以及在城市桥梁中跨越道路的桥梁,由高支撑的塔或支柱支撑;

3、高架桥,即跨线桥,一种桥梁。尤指搁在一系列狭窄钢筋混凝土或圬工拱上,具有高支撑的塔或支柱,跨过山谷、河流、道路或其他低处障碍物的桥梁。

扩展资料: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以及公路发展的需要,组织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等部门划定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

根据不同道路等级,控制区域是不同的,所以要先明确您家房子临近的公路等级,然后查看相应条款。如果是咨询者所说离高速公路不到五米,那么应该属于在控制区内,是可以要求补偿的。

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十三条,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除公路保护需要外,禁止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公路建筑控制区划定前已经合法修建的不得扩建,因公路建设或者保障公路运行安全等原因需要拆除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如果房子确实在控制区内,是可以得到相应补偿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架桥

世界上第一座立交桥是谁造的?

世界上第一座立交桥于1928年在美国建成,每天可以通行汽车6万多辆.接着,瑞士与1931年,法国于1935年,加拿大与1936年,也都相继建造了立交桥.继之,立交桥又在其他国家陆续出现.我国立交桥发展较晚,直到1956年才在北京滨河路建造成国内第一座立交桥.

立交桥的由来

立交桥”的由来

立交桥,是伴随高速公路应运而生的。城市立交桥不仅大大方便了交通,而且成为城市建设的美丽风景。为了车流畅通,并安全地通过交叉路口,1928年,美国首先在新泽西州的两条道路交叉处修建了第一条苜蓿叶形公路交叉。1930年,芝加哥建起了一座立体交叉桥。1931年至1935年,瑞典陆续在一些城市修建起立体交叉桥。从此,城市交通开始从平地走向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