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那个时候电影总体来说数量少,人们能把每部电影翻来覆去地看很多遍,印象相当深刻,8090年代也不像今天信息这么容易获得,每一点创意都容易被人记住,第一次看枪战、科幻、悬疑这类的体验是很难忘的。

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经典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看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和电视剧?

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刻,无论是男神周润发、喜剧之王周星驰,还是女神张曼玉林青霞等等,在那段岁月,香港电影圈涌现出了大批人才与无数经典影片。

每年临到香港国际电影节、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前后,“港片之死”的悲悼之声总会如约而至。这种声音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即已出现,感叹的内容大多以黄金岁月不再为要义。

对香港电影粉丝而言,一段美好岁月的逝去诚然值得感伤悲鸣,但抚今追昔之余认清历史吊诡与暴力之形迹依然有其必要性。香港电影的盛衰实在与香港这座城市的盛衰同为连理。

七十年代中后期,以徐克、许鞍华、方育平、谭家明为代表的海外留学人员归港,他们通过电视台的中介进入电影业,在八十年代初开始发挥威力。

美国电影学者大卫·波德维尔著名的香港电影研究专著《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讨论的香港电影绝大部分属于八、九十年代,绝非偶然。只有这个阶段的香港电影才是真正有关港人的身份、情感、记忆、经验、想象的投射,才是其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的形式风格最波澜壮阔的一次爆发历程。让无数港片迷无止境缅怀的香港电影黄金岁月正是于此开端。

美国知名诗人兼影评人 Geoffrey O'Brien 在 1992 年 9

月份的一期《纽约书评》上撰文称,“香港正在创造这个星球上最喧嚣最缺乏反省意识的电影”。这个概括大抵准确,法国电影评论圈自 1960 年代以降最重要的影评人

Serge

Daney,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喜欢香港电影。癫狂,火爆,感性,纵情,这些都是这个阶段香港电影最显见的性格特质。如果要找一位此阶段最具影响力、最能代表香港大众商业电影创作实力的导演,非徐克莫属。

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几大浪潮,徐克都是推动浪潮的关键人物。他是最早在香港电影界实践电影特效的人物(《蝶变》)。19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香港电影的两股重要浪潮,由《英雄本色》开启的英雄片浪潮、由《倩女幽魂》开创的人鬼片浪潮,徐克本人虽然不是这两部电影的导演,但项目的始作俑者都是他。

为什么中国八九十年代盛产好电影?

因为精打细磨出精品,而且那时候的演员演技在线,导演也负责。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尽管影视作品的很多技术都不是很成熟,但是那个时候的演员和导演都是为了“艺术”和观众,无论是剧本还是演技都是精打细磨的,为了拍摄一部作品跑了很多地方,比如像《西游记》,为了拍摄出好的作品,前前后后能经过好长时间,比如《红楼梦》,从1983年筹备到1987年拍摄完成,前后经过了四年的时间,单单拍摄也拍了三年的时间。

而现在的很多电视剧几乎都是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拍摄的,“慢工出细活”的道理我们大家都是懂的。

八九十年代好电影推荐

1、《东邪西毒》是一部由王家卫执导,洪金宝担任动作指导,王家卫、金庸编剧,张国荣、林青霞、梁家辉、张曼玉、梁朝伟、刘嘉玲、张学友、杨采妮等人主演的武侠电影,于1994年9月17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1995年,影片获得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第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影片等奖项。男主角张国荣凭借该电影获得第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2009年3月27日,经过重新剪辑修复的《东邪西毒:终极版》在中国内地上映。

2、《阿飞正传》是影之杰制作有限公司投资出品的经典文艺片,由王家卫执导,张国荣、张曼玉、刘嘉玲、刘德华、张学友等主演,于1990年12月15日在香港上映。

1991年,影片在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奖项,张国荣凭借《阿飞正传》获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200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选出“100部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电影”,《阿飞正传》名列第三位。2008年,《阿飞正传》在韩国重新上映。

香港八九十年代的很多低俗电影为什么被内地人热烈追捧?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发展非常迅速,市场非常繁荣,那个时候不论内地还是整个东南亚包括韩国乃至日本都很追捧香港的电影和明星,另一方面时候人的欣赏水平就是如此,内地可以用来娱乐的东西还比较少,香港那些电影新奇前卫,因此就不加选择全盘接受了,没有办法,就如同现在韩国电影电视剧以及欧美电影电视剧在国内也很流行,虽然其中不乏精品,但也有很多都是空虚无聊粗制滥造乃至低级恶俗,但仍然有很多人追捧一个道理!

为什么80年代和90年代香港电影能有那么多经典的?而现在没那一部能够看出当时的那种韵味!遗憾啊!

这是正常的,世事都是有规律的,有辉煌,自然也有衰落。

香港电影在以前,尤其是上世纪80、90年代,确实非常精彩好看。创作人员,无论导演、演员、编剧、监制,还有各种幕后人员,都非常卖力,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电影人才不断加入香港电影的产业。加之当时香港经济在地区中处于顶端,周围国家地区文化产业没有得到长足发展。所以,在这一时期,港产片蓬勃发展。

但进入21世纪,中国内地经济发展迅速,韩国电影工业脱颖而出,东南亚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电影产业开始实行电影进口配给制度。相反,香港经济停滞不前,优秀人才远赴美国好莱坞发展,本地电影创作人员思维相对创新有限。这些都造成了香港电影的日渐没落。

说白了,就是“强势经济催生强势文化”!香港电影要走出目前的低谷,最好办法就是北上神州,中国大陆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电影产业最需要的就是市场和人才,香港电影只有蜕变为中国电影,才有望重塑从前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