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洗完澡躺床上,没有立刻睡觉的,拿着手机各种玩。到了真决定想要睡觉的时候问题来了——即使感觉自己完全没有尿意,却总是睡不着,总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我必须下床去再尿一次才能睡。我尝试过相信自己膀胱的感觉,忽略再尿一次”的想法。但到最后却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这想法还是抑制不住。最后妥协,起床尿尿,还真有一定的量哦。谁能跟我解释一下,这是什么心理或者生理现象。

睡觉前必须要尿一次尿,是心理作用还是病?

有个问题在生活中困扰着很多人:每天睡前都得去一趟洗手间,即便有时尿意明明不明显,但是不去释放自己,就肯定会睡不着觉,翻来覆去,最后还得起床奔向厕所!

这究竟是泌尿系统出现了问题,还是心理因素在作祟呢?

首先大家应了解人为什么会小便!其实小便就是人体内部“排泄系统”中的一环!

我们日常摄入的水分,除了满足机体需求之外,剩余的水分就会随着血液进入到肾脏之内,与其共同进入肾脏的还有各种物质,这包括了无机盐、尿酸、草酸、钙等,而肾小管会将这些物质再次整合吸收,原尿经过浓缩之后,就变成了尿液;

水分夹杂着不被人体所利用的废物进入膀胱内,而膀胱的储存尿量达到阈值之后,就会受到神经系统支配,由尿道、肌肉等将尿液排出体外。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只要处于正常状态,撒尿时间、次数都会相对稳定。

之所以,有部分人总是要在睡前小便后才能睡觉,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膀胱敏感:这种情况出现,最大的因素就是相对与其他朋友来说,他们的膀胱更加敏感、储尿量较小。在一般情况下当膀胱内的尿液达到100-150ml左右时,就会有充盈感,达到150-250ml时,则会产生尿意。而膀胱敏感、储尿量较小的人,膀胱刚刚进入充盈阶段,就会忍不住上厕所;

2、条件反射:每天睡觉前都会小便,和长期习惯造成的条件反射有关系。在人体内部不仅大脑会有记忆,就连神经系统都有“记忆”!如果经常有睡前撒尿的情况,支配尿意的神经系统就可记住这一时间节点,就像是很多人早上定时排便一般,都属于人体记忆的条件反射!

3、神经性尿频:这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存在,临床也将其称为场景性多尿症。它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不良的心理反应造成的排尿障碍。比如在之前有过尿床的阴影,就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另外,人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下时,也容易产生尿意;

4、疾病因素:比如在出现尿路感染、肾脏损伤、前列腺疾病之后,都可能会造成尿频、尿急等症状出现。另外,在患上糖尿病后,也容易有夜尿增多的表现。但是这种由疾病导致的尿频,可不单单是会出现在睡前,还可能有夜尿次数增多、白天小便频繁等多个症状出现!

所以从综合角度来看,最后两张因素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你经常在睡前撒尿,最大的可能就是由于条件反射形成了排尿习惯,其实只要是尿液颜色正常,呈现出透明淡黄色,且清澈透亮,排尿时没有任何不适感,这就不必要大惊小怪!

即便是偶然一次出现夜尿频繁,也无须过度紧张,这很可能与当天水分、饮食摄入量多少有关,只要调整饮水量症状就会消失。真正需要大家警惕的,其实是频繁多次出现的夜尿增多、尿频尿痛等症状,这才可能与疾病到来有关。

睡觉前一定要上一次卫生间,这是为什么?

有的人本身都已经玩完手机打算睡觉了,但是就是睡不着,感觉想上厕所,但是又没有尿意,很是烦人,不去吧,又睡不着吧;去吧,感觉有尿不出来,纠结啊!最后实在受不了了,还是去一趟吧,去完之后再回来,一觉睡到大天亮。

如果睡觉前一直需要上厕所,上完还想上,明知没有必要依然这样反反复复,造成了苦恼,或者困扰,那就是要考虑强迫症了。“病”或者“症”应该先是一种不舒服,还有就是旁人没有类似情况;心理疾病强调的是苦恼、无法摆脱这些表述。泌尿系统感染多与卫生不良有关, 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细菌侵入和病菌感染。穿棉质内衣裤,使你保持于爽,避免紧身不透气的裤子,勤换内裤。不要用公共浴池、浴盆洗浴,不要坐在未经消毒的马桶上,不要与他人共用一条毛巾,再就是没听医生的建议吃点消炎的药物。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不过这样做的唯一好处就是不会睡着睡着被尿憋醒。我们可以在心慢慢的自我指导:不要这样太在意这件事情,想想数以亿计的孩子长大成你这个年纪都有这样的习惯就释然了。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强迫症,比如我有同事特别害怕听到刷牙声,有人故意在她面前刷牙她就要崩溃,还有朋友老是一出门觉得忘记关水关门。其实这都不算什么问题,这年头谁要是没个强迫症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要是严重影响到生活了,那绝对是病,必须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