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姓源出有三:

1、出自高辛氏,远古颛顼之后,以祖字为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成连姓。

2、出自芈姓,以官名为氏。春秋时期,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的官职,后来这两个官职就作为姓氏传了下来。

3、出自姜姓,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

连姓起源

连姓氏起源出自远古颛顼高辛氏。颛顼的曾孙叫陆终,其的第三子名叫惠连,于是他的后代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氏,从而就有了连姓。另有说法连姓是出自姜姓,其是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
连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93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有记载说,左传齐大夫是连称之后。根据这种说法,我国连姓家族发祥于如今山东省境内,算起来已有有2700多年的历史。
连姓是台湾第五十四大姓,遍及台湾的每一个县市。连姓也是从福建传入。自唐代以后,连氏在福建已是大姓,在唐咸通年间,福建闽县就出了名人连总。
连姓在全国有45万人口,在所有姓氏人口中排第190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025%。据了解,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坝头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连氏聚居地,有22个乡村是连氏所居。

连姓的一般是哪里人

连姓一般是福建省泉州市的人。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坝头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连氏聚居地,有22个乡村是连氏所居。山东省连氏约有六万多人,连氏家族重要的聚居地。
连姓的起源:
1、起源一
连姓出自高辛氏,远古颛顼之后,以祖字为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季连,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成连姓。
2、起源二
连姓出自芈姓,以官名为氏。春秋时期,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的官职,后来这两个官职就作为姓氏传了下来。

连姓起源和来历 祖先为颛顼的后代惠连百家姓293位

连姓,中国百家姓之一,虽然我身边少见,但它也算一个大姓,在中国有大约45万人口。而一个姓氏的出现,都是有根有地的,连姓自然不例外。据了解,连姓起源和来历有三:一是出自“五帝”之一颛顼,二是从春秋时期的官职得来,三是出自姜姓。

一、连姓起源和来历

1、连姓祖先惠连

要说连姓起源和来历,最早应该出自颛顼,他的后代有个叫惠连的,惠连后代以他们祖先的字作姓,于是形成了连姓。颛顼号高阳氏,是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他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所以惠连算是连姓的祖先。

2、从春秋官职得来

另外,连姓还有部分从春秋的官职得来。据了解,春秋时期的芈姓是楚国公族,这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比较大型古装剧《芈月传》中芈姓可是主角姓氏。而在楚国公族中,有连敖、连尹的官职,后来这两个官职就作为姓氏传了下来。

3、出自姜姓后裔连称

最后,说到连姓起源和来历,姜姓不得不提。据了解,姜姓是春秋时期齐国公族,而姜姓的后裔中有一个人非常出名,他就是连称,当时的齐国大夫,曾经风云一时,其妹为齐襄公的妃子;后来,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

二、连姓在百家姓排第几

尽管连姓起源很早,但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发展的很壮大,目前它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93位。而根据台湾在2007年的统计,连姓在台湾姓氏中排名73为,是少数没有出现在中国百家姓中的台湾首一百个姓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中国最聪明的13个姓氏。

三、连姓有多少人口:45万

根据2018年来自公安部身份证数据库的资料表明:连姓在全国有45万人口,在所有姓氏人口中排第190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025%。据了解,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坝头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连氏聚居地,有22个乡村是连氏所居;另外,山东省连氏约有六万多人,连氏家族重要的聚居地。

连氏家族祖先是哪里的

连(Lián 连)姓源出有三:
1、出自高辛氏,远古颛顼之后,以祖字为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成连姓。 2、出自芈姓,以官名为氏。春秋时期,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的官职,后来这两个官职就作为姓氏传了下来。 3、出自姜姓,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 得姓始祖:惠连。据《姓氏考略》上说,连姓出自陆终三子惠连之后。这就是说惠连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连。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有记载说,左传齐大夫是连称之后。根据这种说法,我国连姓家族发祥于现在山东省境内,算起来已有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魏书·官氏志》则认为,连氏,太连氏,皆改连氏。由此可见,我国的连氏家族非常的复杂,要想找到真正出处,困难很大。望族居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县)。连氏后人尊惠连为连姓的得姓始祖。

姓氏(连)的人起源于何处。

你好!
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
连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93位。根据台湾在2007年的统计,连姓排名为第73位,是少数没有出现在中国百家姓中的台湾首一百个姓氏。2008年来自公安部身份证数据库的资料表明:连姓在全国有54万,排名所有姓氏人口的第190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04%。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坝头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连氏聚居地,有22个乡村是连氏所居。山东省连氏约有六万多人,连氏家族重要的聚居地。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有记载说,左传齐大夫是连称之后。根据这种说法,我国连姓家族发祥于如今山东省境内,算起来已有有2700多年的历史。然而《魏书·官氏志》则认为,连氏,太连氏,皆改连氏。由此可见,我国的连氏家族非常的复杂,要想找到真正出处,困难很大。望族居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县)。连氏后人尊惠连为连姓的得姓始祖。
——来源于【连姓百度百科】
仅供参考,如若满意,请采纳,谢谢!

百家姓里有姓连的吗?

百家姓里有姓连的。

连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93位。根据台湾在2007年的统计,连姓排名为第73位,是少数没有出现在中国百家姓中的台湾首一百个姓氏。

2018年来自公安部身份证数据库的资料表明:连姓在全国有54万,排名所有姓氏人口的第190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04%。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坝头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连氏聚居地,有22个乡村是连氏所居。山东省连氏约有六万多人,连氏家族重要的聚居地。

连晋

 

扩展资料:

起源传说

1、起源一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连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连帅,是西周初期周公旦在镇压了纣子武庚禄父叛乱之后,为了控制远在各地的诸侯国,便将每十个边远诸侯国编为一个连,由周王室派遣或指定某诸侯国之君为首领,称连帅。

2、起源二

源于南匈奴,出自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匈奴铁弗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匈奴铁弗部勃勃称大夏天王,自称云赫连天,他建立了夏国,王族以赫连为氏。史称“胡夏“。

3、起源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东晋十六国时期北匈奴吐谷浑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后汉书}中记载,连休:鲜卑族,后代居于山西上党南丰沟一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姓



有关于“连”这个姓?起源,分布,人数的问题


(百家姓典故)
连姓发祥山东 始祖连称大夫
这个姓氏的历史十分古老,先秦时期名登《左传》的连称,即为最显著的例子。
连称,是当时齐国的大夫,曾经风云一时。他的事迹,《左传》是这样记述的:“襄公使称与管至父戍蔡丘,瓜时而王,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遂作乱,弑襄公。”
这位连称,据说便是后世连姓的始祖。唐代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便采认这个说法:“左传齐大夫连称之后。”根据这派考证,则连姓家族是发祥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推算起来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
不过,关于连姓的源流,过去的姓氏学者大多认为并非仅仅只有《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说的2000多年,而将之推溯到更为遥远的上古时期,认为他们是陆终的第三子惠连所一脉传留下来的。这派说法,《姓氏考略》一书最足以代表,该书指出:“出自陆终三子惠连之后。”
惠连,是陆终6个儿子当中的老三。陆终,则是祝融氏吴回之子。吴回,又是颛顼帝高阳氏的曾孙。高阳氏,则是黄帝的裔孙。像这样一步一步地往上面推溯上去,则连氏家族的源远流长和光荣家世,自是人所共睹,不在话下了。
连氏家族的组织情形,实际上相当地复杂,除了上述源自惠连和连称的两支之外,另外至少还有三四支不同的组成分子。这种情形,只要参阅下列的文献,相信便可以一目了然——《姓氏考略》:“又楚连尹、连敖,皆官名,连姓必有以官为氏者。望出上党。又,鲜卑有连氏,《见汉书》”。《魏书官氏志》曰:“是连氏、太连氏,皆改连氏”。
由此可见,连氏家族,至少是由五支不同的“人马”所组成。一支源自上古的颛顼高阳氏。一支为齐国大夫连称之后。一支来自楚国连尹、连敖等官职的后人。一支出于鲜卑族。一支则为通古斯族的后裔所改。像这样复杂的组织情形,目前连姓人士要正确地找到自己的真正出处,恐怕就困难重重了。
《姓氏考略》上所谓的连尹和连敖,都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官职之名。连尹,依照《左传》的注疏,是一种射官,后来楚国的确有人以“连尹”两个字为姓。譬如,在《通志氏族略》上就有一位叫作连尹襄老的楚国人。连敖,也是类似连尹的一种职位不甚高的官职,当年韩信亡楚归汉时,就曾委屈地担任过这种小官。“以官为氏”,是古人得姓的主要途径之一。连氏家族之中有一部分是先秦时期连尹、连敖的后裔,虽然详细的情形无可考,但却是顺理成章,十分可能的事。

山东省济南府连氏家族

连(Lián 连)姓源出有三:
1、出自高辛氏,远古颛顼之后,以祖字为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成连姓。
2、出自芈姓,以官名为氏。春秋时期,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的官职,后来这两个官职就作为姓氏传了下来。
3、出自姜姓,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上党郡:秦代置郡,所在地为今天的山西沁水以东的地区。《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中有记载,连氏望出上党郡。
【堂号】 清冻堂:宋朝的时候,连庶、连痒兄弟两人齐名。连庶很聪明,也很清廉,人们称他为“连底清”。而连痒对事物看得很清晰、透彻,象冰一样透明,处理事物很严肃,象冰一样叫人感到凉飕飕的,人们称他为“连底冻”。清冻堂也有称为双贤堂。
此外,连姓的主要堂号还有:“瞻依堂”、“上党堂”、“武功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