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防冻外加剂。使用防冻外加剂就是一种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措施。负温对混凝土十分不利,其一是施工周期长。其二是影响工程质量。使用防冻剂是寒冷地区保证混凝土冬期施工质量,节省能源,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

2、引气剂。引气剂的掺入可在混凝土中产生适量的闭合微小气泡,改善混凝土结构,有助于混凝土抵抗早期冻害。当水受冻膨胀时产生的附加孔隙可起缓冲作用,减少破坏,因而能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

3、减水剂。它可以不改变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熟料的流动性,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降低水灰比,因而减少由于水冻结而产生的结构缺陷的机会,并可强化混凝土的硬化过程。掺入减水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使更易于浇筑成型,从而使混凝土的密实度增加,泌水率减小,混凝土内外分层现象减轻避免混凝土表层冻酥及在钢筋石子周围形成冰膜;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小,混凝土内的气泡直径和间距相应减小,有利于提高抗冻性。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作用可提高早强组分和防冻组分的作用效果。

混凝土施工后采取什么方法措施防冻?

混凝土施工后如遇到冬天寒冬,应采用妥善的养护方法,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是关键。一般应根据气温情况、结构特点和现场能源条件扶择具体的方法,情况如下:

1、通常要求开始养护时的混凝土温度不低于5°℃。

2、当最低气温不低于-15°C,结构的表面系数(表面积和体积之比)不大于5的地面或地下工程,宜采用蓄热法。负温下制备混凝土时,可适当将水和砂石加热,但水和砂石混合物的温度应不超过40°

C,否则投入水泥时易发生假凝。

3、冬季混凝土也可掺用早强剂、防冻剂等拌制,以降低其冰点,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在混凝土中掺用氯盐时(用于无筋混凝土),其掺入量要严加控制。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或靠近高压电源的建筑物,不能掺氯盐。

4、注意所用水泥的适应性,进行热工计算,加强保温防风,并控制人工加热的升温、恒温、降温速度,以免混凝土受冻或干裂。

5、在冬季制配混凝土时可掺入引气剂,其目的是利用混凝土含有大量分布均匀的微孔,以减缓游离水的冻结压力对混凝土中毛细孔结构的破坏,从而提高其抗冻能力,但含气量增大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应加以控制。

混凝土需采取哪些防冻措施

如果气温不会低于零度(浇筑后一周以上期间),做好混凝土保温即可。如果在负温下(最低温度低于零下5°C)环境浇筑混凝土,需要注意的主要是早期混凝土防冻。防冻需要从两个方面操作:1)使用防冻剂:防冻剂可以大幅度降低拌合水的冰点,防止在塑性状态和早期混凝土内部水分结冰膨胀,冻伤混凝土。防冻剂对混凝土强度性能没有明显危害,但有些防冻剂含尿素,混凝土会长期释放氨味,需要特别注意。2)保温:尽可能使用胶合板、木板等具有一定保温作用的模板,用保温材料如棉被、草帘或泡沫保温板等覆盖暴露混凝土表面和包裹钢模板,使混凝土强度较快发展。冬季施工,最好使用早强型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因为强度发展快,水化热相对较高。不过,只要做好保温,什么水泥都可以使用,强度发展慢些,对防止热应力裂缝更好。在最低温度2°C环境,浇筑混凝土可以不使用防冻剂,但必须做好保温,并且密切注意气温变化趋势。如果温度还会降低,需要加强混凝土保温隔并且密切注意气温变化趋势。如果温度还会降低,需要加强混凝土保温隔冷。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应优先考虑拌和水加热,如不满足要求才考虑骨料加热;水泥不能直接加热。 对拌和水加热时,水温不宜超过60℃,如超过60℃,应改变加料顺序:将骨料与水先拌和、然后再加入水泥,以免造成水泥假凝,影响混凝土质量。 对砂石骨料加热一般是采用排管通热水或通蒸汽加热。骨料加热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0oC。采用蒸汽加热时,粗骨料可直接加热,但不能影响混凝土的水灰比。 混凝土拌和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将拌和机冲洗,拌和时间应比一般季节延长50%左右。冬季的混凝土运输应尽可能减少转运次数,最好采取一次直接运送。运输设备要有可靠的防风措施,并尽可能加以保温。各种运输设备在工作结束时,必须立即用蒸汽或热水冲洗干净;恢复工作时要首先加热。 冬季混凝土浇筑的防冻措施主要有蓄热法和暖棚法。蓄热法一般适用于气温在-10℃ 以上,暖棚法适用于气温在一10℃以下。 蓄热法就是在混凝土浇筑块的外表面用导热性能低的材料进行保温,热源为预加到混凝土组成材料的热和水泥水化热。施工用的模板应为保温模板,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顶面 要立即用保温材料覆盖。蓄热法实质上就是表面保温法,它和混凝土坝的表面保护,在形式上是一致的;但它们的目的和要求却是不同的。表面保护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它要求混凝土的内表温差不超过允许标准。蓄热法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表层冻害,它要求混凝土表层温度不低于其正常凝固硬化的温度。 暖棚法就是在混凝土浇筑仓位上搭设暖棚,棚内通常用蒸汽排管或暖风机供热,使棚内温度保持在0~5℃左右。 暖棚主要由棚盖、支承结构和保温层的围护结构等组成。我们通常采用的型式有三种。 绑扎式暖棚是一种简易暖棚。用10×10cm的预制混凝土柱作支承,高3.5~4.Om。棚盖采用圆木现场绑扎。保温层采用草帘、草垫及帆布等。棚顶的混凝土下料口设活动料口盖,并用麻袋片包草垫保温。 组装式暖棚,其棚盖采用单片钢桁架组装而成。因其跨度较大,支承结构可以设置在模板以外。棚顶同样须设混凝土下料口及活动料口盖。 装配式暖棚,主要包括钢桁架组合梁、定型保温支承结构、吊装结构及围护结构等部分。整个棚盖为一整体吊装单元。其主要优点是安装拆除方便。 综上所述,混凝土冬季施工根据不同的温度,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使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结构厚度、施工季节和养护条件变化,来满足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

冬期施工为防止混凝土受冻有哪些施工方法?

混凝土冬期施工要求正温浇筑、正温养护。对原材料的加热,以及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应进行热工计算,并据此施工。

(1)对材料和材料加热的要求

①冬期施工中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应优先选用活性高、水化热量大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蒸汽养护时用的水泥品种应经试验确定。水泥的强度不应低于 42.5 等级,水灰比不应大于 0.6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使用前 1 ~ 2 天运入暖棚存放,暖棚温度宜在 5 ℃ 以上。

②因为水的比热是砂、石集料的 5 倍左右,所以冬期拌制混凝土时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但加热温度要符合规定的数值。

③集料要求提前清洗和贮备,做到集料清洁,无冻块和冰雪。冬期集料所有贮备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不积水的地方。

④冬期施工拌制混凝土的砂、石温度要符合热工计算需要温度。加热的方法可因地制宜,但以蒸汽加热法为好。

⑤原材料不论用何种方法加热,在设计加热设备时,必须先求出每天的最大用料量和要求达到的温度,根据原材料的初温和比热,求出需要的总热量。同时考虑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损失。有了要求的总热量,可以决定采用热源的种类、规模和数量

(2)搅拌

混凝土不宜露天搅拌,应尽量搭设暖棚,优先选用大容量的搅拌机,以减少混凝土的热量损失。搅拌前,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混凝土的拌和时间比常温规定时间延长 50 %。由于水泥和 80 ℃ 左右的水拌和会发生骤凝现象,所以材料的投料顺序是先将水和砂石投入拌和,然后加入水泥。若能保证热水不和水泥直接接触,水可以加热到 100 ℃ 。

(3)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距离应保证混凝土不离析、不丧失塑性。主要措施为减少运输时间和距离;使用大容积的运输工具并加以适当保温等。

(4 )浇筑和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冻雪和污垢,尽量加快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防止热量散失过多。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 0 ℃ ,入模温度不得低于 5 ℃ 。采用加热养护时,混凝土养护前的温度不得低于2 ℃ 。

加热养护整体式结构时,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温度应力较小处。加热温度超过 4 0 ℃ 时,由于温度高,势必在结构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因此,在施工之前应征求设计单位的意见,在跨内适当的位置设置施工缝。留施工缝处,在水泥终凝后立即用 3 ~ 5 个大气压的气流吹除结合面的水泥膜、污水和松动石子。

混凝土冬季施工如何防冻

一、冬季施工混凝土防冻措施:

1、

冬季混凝土浇筑的防冻措施主要有蓄热法和暖棚法。

2、

蓄热法一般适用于气温在-10℃

以上,暖棚法适用于气温在一10℃以下。

蓄热法就是在混凝土浇筑块的外表面用导热性能低的材料进行保温,热源为预加到混凝土组成材料的热和水泥水化热。施工用的模板应为保温模板,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顶面

要立即用保温材料覆盖。蓄热法实质上就是表面保温法,它和混凝土坝的表面保护,在形式上是一致的;但它们的目的和要求却是不同的。表面保护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它要求混凝土的内表温差不超过允许标准。蓄热法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表层冻害,它要求混凝土表层温度不低于其正常凝固硬化的温度。

3、

暖棚法就是在混凝土浇筑位上搭设暖棚,棚内通常用蒸汽排管

或暖风机供热,使棚内温度保持在0~5℃左右。

暖棚主要由棚盖、支承结构和保温层的围护结构等组成。我们通常采用的型式有三种。

绑扎式暖棚是一种简易暖棚。用10×10cm的预制混凝土柱作支承,高3.5~4.Om。棚盖采用圆木现场绑扎。保温层采用草帘、草垫及帆布等。棚顶的混凝土下料口设活动料口盖,并用麻袋片包草垫保温。

组装式暖棚,其棚盖采用单片钢桁架组装而成。因其跨度较大,支承结构可以设置在模板以外。棚顶同样须设混凝土下料口及活动料口盖。

装配式暖棚,主要包括钢桁架组合梁、定型保温支承结构、吊装结构及围护结构等部分。整个棚盖为一整体吊装单元。其主要优点是安装拆除方便。

综上所述,混凝土冬季施工根据不同的温度,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使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结构厚度、施工季节和养护条件变化,来满足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