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人都是恐惧死亡的,因为人不可能长生不老。面对死亡的态度绝大部分人都是恐惧的。而死亡对于已故人本身是种生命的结束,有些也许是种解脱,是件好事。至于痛苦、悲伤是已故人活在世上的亲朋好友对他的离去的一种心情。毕竟一个人从自己的生命中消失了,你的生活中就缺少了一样东西,才会有痛苦、悲伤的心情。这些都是针对已故人最亲的人。如至亲、挚友等。所以每年一到清明节,想起已故的人,这些还活着的人的痛苦心情便会油然而生,触景伤情了。活着的人觉得死亡很可怕,但它却未必就一定是坏事,这是因人而异的。死亡是绝对无法逃避的。而且无论我们的信仰是什么,死亡仍是个谜,因为我们对死亡没有经验。想要对死亡的性质做一完整且明确的回答是不可能的,而对我们不了解的事情产生恐惧感,又是人类的一种天性。
中国人怎么看待死亡?
生死观是指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
中国人其实是很不愿意谈死亡的,甚至觉得这个字眼很不吉利。这跟中国的传统教育有很大关系,大家忌讳谈死,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人死了也说成是“老了”或者“走了”。谈死色变的文化基调,衬托出一种灰色的人生态度。
生老病死,本是生命的自然过程。然而,人们往往非常重视“生",对老、病、尤是死亡一直讳莫如深。 特别是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现在,“体面而有尊严” 的活着已深入人心,而对死亡却异常忌讳,甚至采取回避的态度。”死亡 ”这个话题,不仅仅代表着言语上的不吉利,更被置于道德的高架上。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视死亡,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中,都要伴随着很多次“死亡”,亲人离世,或者认识的人离世,这些都是会发生的事情,我们应该尽早的对孩子进行有益的“死亡教育”,向孩子讲解死亡的话题时不要欺骗,那些看似美好的谎言只是家长对死亡的另一种逃避,在死亡教育这件事上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作用,其次要如实告知,告诉孩子死亡到底是什么样子,它不应过分恐惧,更不应是无限的美好
为什么一谈到死亡就有很多人表现的很消极?
嗯,根据圣经,人确实是为永生创造的。
小的时候,在夏季的星空下,我也常想这个问题,人倒底有没有灵魂?有时想到我死后世界日新月异,却永远永永远远没有我这个人了,真是会很伤感的。后来看《圣经》,才明白上帝造人时,把良知和对永生的渴望放在每个人心里。
我觉得我们可以问一个更直接的问题,倒底有没有神?
有个真实的故事这位提问的弟弟参考。
牛顿也是一个基督徒,有一次他制造了一个太阳系模型,是用很多钢丝·齿轮等材料制成的,有个手柄,只要用手一摇,行星就会围着太阳转,很精致。他有一个朋友是无神论者,有一次他到牛顿家做客,偶然发现这个模型,就玩的爱不释手,他就问牛顿:这么精致的太阳系模型是谁制造的, 他一定非常的聪明。结果牛顿回答说:没有人造。牛顿的朋友就嘲笑的说:怎么可能呢,怎么会没有人造呢?牛顿又接着说:如果一具模型都必须有人设计·制作的话,为什么这实际运转着的太阳系却会是偶然形成,而没有一位设计·创造者呢?这位朋友一时没有话说,后来也相信了上帝。
圣经上有句话说:“ 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我试着按圣经所说的方法寻求过这位神,发现这位牛顿、爱因斯坦、孙中山、历届美国总统所承认的上帝是真的有的。他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也是我们灵魂的创造者。
也愿神祝福弟弟,使弟弟看到自己灵魂宝贵。也看到上帝为我们人类预备的伟大救恩和美好天家。 圣经告诉我们,上帝爱我们,上帝的儿子为我们来过地球,为我们道成肉身,在十字架上出死入生,就是要救我们脱离来因为人类罪性带来的永死。
圣经告诉我们:我们这些人类既有血肉之体,神子耶稣就照样亲身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也推荐你看一本书“游子吟-永恒在召唤”,网上有的,有了真正的信仰,才会看到生命的荣耀和宝贵,也会有成熟的价值观。 也不会再怕死。
离世本身不是痛苦的,但找不到人生意义的死亡是非常痛苦的。
孔子说:"朝闻道,夕可死."
离世不过是进入另一世界的一道门。
圣经说:“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圣经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人之所以为人,因有宝贝的灵魂;人有灵魂,就成为万物之灵。身体是外面的躯壳,是暂时的,终有一天衰老死亡,惟有灵魂是永远不灭的。
有灵魂就有永生;有灵魂,人生始有意义。主耶稣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
愿这位提问的弟弟有一颗探寻终极真理之心。 有一天,能找到日光之上的真正的生命意义 .
中国人对死亡的态度
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状态的人“生”的状态是不同的,所以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没有所谓对死亡的“正确”态度,如果非得定一个正确的标准,那么“坦然”就是“正确”。
如何才能“坦然”呢,说一句可能惹来争议的话:你觉得在“适当的时候”你“应该死”,那就是“坦然”面对死亡。很多人自然会质疑: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乐观的面对生活,享受生活,怎么能认为自己应该死呢?请注意是“适当的时候”,而不是“马上”。
我认为,人生就像欣赏一部戏,如果你很投入的看戏,无论情节是喜是悲,你都会愿意继续看下去,而不希望戏剧马上收场,可是戏剧是不可能永远也演不完的,也许在你不断期待剧情的时候,希望戏剧永远也演不完(就如同你在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打算的时候,希望永远也不死)。然而理性地思考一下,戏剧无限的发展下去,必定会味同嚼蜡,人生无限的发展下去,也会失去意义。所以戏剧应该有一个结尾,人生也应该有一个结局。
人生同戏剧不同的是,你没有办法准确的判断你的“人生大戏”何时落幕,但通过努力,你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它的长度(比如通过爱惜身体、通过注意安全,把它的长度大致的控制在几十年到一百年),但有很多意外情况你是不能预知的。因此只要你让生活变得充实,每天都不白过,那么无论什么时候死亡降临,在死之前,你都欣赏到了一部好戏。
但戏剧在伏笔的时候就落幕肯定不是完整的戏,人生也要有一个为剧情发展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当然最好不要死掉,但人完全可以在“准备阶段”享受生活给你带来的乐趣,在享受生活的时候,也可以不断为后面的“好戏”做准备,这样即使英年早逝也不留过多的遗憾,即使长命百岁,也会好戏迭出。
人畏惧死亡的另一个种原因是:死亡意味着记忆结束,无论你前面的生活多么精彩,死了之后都不会留有任何回忆,既然无论生活好坏,最终都要忘记,为何还要追求幸福呢?这是很多人感到生活空虚的原因。我认为,人生之路虽然只能走过一次,但路上可以留下脚印来引导后人,如果脚印留得很深,可以留下很长时间。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人们感叹“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吧。所以要让自己留下一些脚印,就尽量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固化下来。君王将相可以留下宫殿或陵墓,贞洁烈女可留下贞节牌坊,但对于我们今人来说,这些不过就是一些供人游览的景致而已。真正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人的精神。
说了这么多,也许只是我自己的一点感慨,可能不会对所有人都有用,但毕竟也是我自己想法的一种固化,就当它是我自己的“贞节牌坊”吧(我是男的,呵呵)。
为什么对死亡感到恐惧?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因为对生渴望,所以对死恐惧,一个厌世的人,就不会再恐惧死亡,反倒是害怕活着。我曾经目睹过一个从九楼(后来听说的)跳下当场身亡的现场,没有看到整个过程,只是听到身边轰的一声响,转过身来,惨象已不堪入目,说真的,转眼看到的那一刻我是很平静的,等报了120报了警,缓过神来时心里才感到有点莫名的难受。多年后我一直在想,一个人敢选择从9层楼跳下来的死亡方式,为什么没有勇气活着?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答案。
那人为什么渴望活着呢?我觉得:
一、活着的机会只有一次,而且机会相当难得,听说好像是在多少亿万个竞争对手当中,脱颖而出才能来到人间的。活完这一次,就没有下次了,哪天不小心睡着了,真的要睡很久很久,几千几万个年头,永不苏醒。既然来都来了,好歹都得好好过。所以,要珍惜生命,爱护 健康 。
二、太多的 情感 牵绊,生你养你宠你牵挂你也打骂过你,为你欢为你愁为你操劳一辈子的父母,还有你生下来要咬紧牙根养下去的儿女,跟你一起经风历雨的爱人,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这个情那个爱,真的割舍不下,你很难做到一走了之,你愿意让他们伤心吗?
三、心愿未了,既然只有一次,也既然来了,要活成哪个样,总得有个愿望,揣个梦想吧?不求发个光发个热,想要的那种生活,该得拼一拼,该得努力一把,至于成功与否,尽力了,也不枉走一遭,人活争口气,梦想还没实现,心愿还未了却,怎愿逃离?
四、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生命就像一段曲,时而忧伤时而欢快,时而沉郁,时而悠扬,只有这样才动感动听。因为有了酸甜苦辣,有了悲欢离合生命才健全,人生才多彩。
不知你是否看过《寻梦环游记》?最近我看了三遍。比去年第一次看时感触更加深刻一些。人的一生至少要死三次,第一次是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
第二次是下葬的时候,他们宣告你已不复存在…
第三次是被最后记着你的世人遗忘,于是整个宇宙都将和你无关,你才真正的死去。
这是电影《寻梦环游记》传递给我们的最重要最深刻的思想。只要我们不曾忘记,我们所爱之人就不会消失。我们终于不必再惧怕死亡的来临。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而人类的记忆,就是对灵魂的延续。我们的灵魂将在生者的记忆中延续。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村上春树
而中国人是最忌讳谈及死亡的,可越是忌讳死亡,越是恐惧死亡。而寻梦环游记把死亡描述的很温暖而明快。只有当最后一个人把你遗忘,你才迎来了最终的死亡。
我想起了五年前看过的一本书叫做《比恐惧更强烈的 情感 是勇气》。活着要具有 探索 一切的勇气,包括对生活未知的勇气,对 情感 的勇气,以及战胜挫折与疾病的勇气等等~
勇气是我们活下去的最强有力的底气与自信。但请活在当下,享受当下~别让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毁了现在该拥有的美好生活~
这道题和人类的脑结构有直接关系。
人类的脑由三部分构成:爬虫脑(脑干)、古哺乳动物脑(边缘系统)和新人类脑(大脑皮层)。
爬虫脑:主要掌管我们的心跳、呼吸等自主神经系统,而且也是人类无法用意识控制的,例如你能控制自己的心跳次数吗?你能控制自己的血压吗?
古哺乳动物脑:这是一个掌管人类情绪和记忆的神经系统,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为什么人类对死亡感到恐惧,这个问题就是边缘系统控制的,边缘系统中有一个名为“杏仁核”的区域,就是恐惧感产生的神经系统,这个神经系统天生就是一个神经回路,不需要后期培养,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都存在杏仁核,所以人类和动物一样,基本情绪都是四种:喜怒哀惧,因此动物也对死亡充满恐惧。
这种恐惧感表现为对同类尸体的恐惧,和对死亡的恐惧,根治于基因中,无论人类进化多少年,这个基因一直完整保留在杏仁核中。也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法则造成的,掠食动物对杂食动物和食草动物的生命威胁,培养出了生存的预警系统,例如草原上一只羚羊可以很远距离就发现狮子,然后发出预警,然后心跳加速,做出逃跑行为。再例如猫和老鼠之间,也是嗅觉发出预警,不是视觉!为什么狗的鼻子很灵,这就是哺乳动物的生存法则造就的基因,是天生的。
新人类脑:也就是大脑皮层是人类所特有的,主要管理我们的思维和意识,无论多么聪明的动物都不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也不能进行逻辑推理,只有人类具备这个功能,这就是大脑皮层的杰作。
医务工作者、殡仪馆的工作者或者经历过战争的人对死亡的恐惧感比一般人要弱,这就是大脑皮层工作原理造成的,能够利用理性思维对死亡的恐惧感进行“脱敏”,减少恐惧感。
最后解释一下自杀现象,人类的古哺乳动物脑(边缘系统)会使人产生对死亡的恐惧感和躲避死亡的本能反应,那么自杀是怎么回事?那就是掌管人类的理性思维的大脑皮层出现了故障,例如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皮层会逐步丧失活化,思维变得偏执而顽固,进而逐步导致行为脱离边缘系统的控制,造成“不怕死”这种现象,之前还会出现自残等行为,怕死、怕疼、怕危险等这些本能反应逐步丧失。
总结一下: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感是边缘系统造成的,是哺乳动物的本能反应,而蚂蚁(爬虫脑)这些非哺乳动物对死亡的恐惧感就要差,人类的进化过程就是从低级的爬虫脑到古哺乳动物脑,最后历经几百万年进化到大脑皮层,边缘系统随着人类的进化不断缩小,大脑皮层面积不断扩大,尽管如此边缘系统至今为止仍然无法完全退化,而且基本上不可能完全退化,生存的本能拥有根治于我们的基因中!
对死亡感到恐惧,一是因为你想活着,你不想死?
就像你爱着一个人,因为你爱她,所以才怕失去她。如果有一天,你不爱她了,那就一点都不怕失去她。
所以说,正因为你对生活还有热情,你还不想死?所以对死才感到恐惧,如果你感觉生活毫无希望的时候,再也没有出头之日的时候,你就不会怕死了。
二是死亡这种事不能学习,也没有办法获得经验,所以才感到恐惧。
其他一些事物都可以靠学习去获得经验,在经验丰富的时候,就不会害怕,但是死亡这种事,没人教授经验,因为有经验的人已经死了。但是又不能靠自学,所以说我们根本无法获得经验,对于没有经验的事物,多少都会感到恐惧。
人死之后,将归于何处?是精神和肉体同时的幻灭消失,还是栖居于宗教道法所描绘的另一个空间?这是千古难题,而且恐怕永难有结论。对死亡的恐惧自古有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渊远流长“重人贵生”的思想渊源。《庄子•知北游》有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太平经》亦有云,“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吕氏春秋·贵生》中有述,”天地之性,唯人为贵。人之所贵,莫贵于生。唐荒无始,劫运无穷。人生其间,忽如电过,每一思此,罔然心热,生不再来,逝不可追,何不抑情养性以自保”。类似论述众多不一而举,无不阐述了“生命可贵,逝者不可追”之遗憾与伤感,“珍爱生命,恐惧死亡”,这种思想也深深植根于文化的脉络,影响着我们人格的形成和情绪喜恶的产生。
人人都无法规避死亡。在死亡面前,人和人之间生而产生的所谓贫富贵贱之分不复存在。道家《抱朴子内篇》卷十四《勤求》引用“古人有言曰,生之于我,利亦大焉。论其贵贱,虽爵为帝王,不足以此法比焉。论其轻重,虽富有天下,不足以此术易焉。故有死王乐为生鼠之喻”。古代君王一旦坐拥江山,最期盼的就是练就“长生不老之术”,也是恐惧死亡心理的折射。虽然人人恐惧死亡,但是每个人死亡的意义和价值却却相差迥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泽东主席在《为人民服务》 一书中用这句话赞扬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而牺牲,其死重于泰山,号召全国人民铭记那些为了革命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幸牺牲的同胞,进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战士要向张思德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对死亡的恐惧情结和对生命的珍惜和挣扎在西方心理学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的思想论述中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人都有生之本能。在一些人陷入痛苦的沼泽无法自拔或被心理疾病折磨地痛不欲生之时,才会舍弃生之本能,意欲于未知的黑暗和死亡中寻求解脱。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现实,有其深层的心理原因。
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寻梦环游记》在2017年11月一经上映,就吸引了全世界众多观影者的关注和喜欢。影片对于死亡、爱、回忆、铭记的诠释为“恐惧死亡的情结”开出了世上最好的止痛药。诚如影片所传递的箴言和价值观,“死亡其实并不是真的逝去,遗忘才是永恒的消亡”,“对死亡的人来说,被记住是他们存在的另一种形式”,影片想要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比生命更永恒的存在。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离开以后没有人牵挂。对于已经生理上死亡的人来说,在世的人对他们的铭记是他们生存的另一种形式。
这也是我们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设置和存在的重要意义。2020年的开端充满艰辛挑战,在全民抗击新冠病毒之战中,涌现了太多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对于在此过程中不幸逝去的烈士和同胞我们落下了难忍的眼泪。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今天发布公告,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 娱乐 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 汽车 、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让我们在这个举国哀思的时刻,用我们的致敬和铭记,和那些逝去的宝贵的生命用爱和追忆联结,祈祷他们的忠魂得以安息。逝者安息,生者珍惜且自强!
人对死亡的恐惧,是来自于人对未知和失去的恐惧。因为人对死亡之后的事是未知的,如果死亡就是你要从你住的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去住,虽然你也没有去过那个城市,你也不了解那个城市,但你却不会很恐惧。
二是对于失去的恐惧,你觉得死亡以后你就失去了所有,包括你的生命,你爱的一切,你所拥有的一切。人对于即将失去都是充满恐惧的。为什么那些自杀的人不会对死亡恐惧,因为他们已不再害怕失去,甚至是失去生命!
其实生与死都是注定的,没有人能够逃得过。你一生下来就是要走向死亡的,人出生就是为了死亡,没人能逃得过,这样想你会不会觉得很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