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海拔几千米或者几万米的高空中的话,首先气流就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因为有的时候气流的影响也会让人失去存活的机会,但是跳伞的话还需要具备很多时机,一般飞机要是发生危险的话是很难有良好的跳伞时机的。如果在高空打开机舱门的话那么首先大家受不了的就是飞机的噪音,人的耳朵就会受不了。还有飞机一旦要是发生危险我们根本没有良好的机会能够逃生。

为什么航空公司宁愿发生空难也不给乘客配备降落伞?

因为跳伞的高度和飞机在飞行时候的高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就算是你有降落伞,也不一定能够安全地降落。其实一开始我跟很多人都一样,,我总是觉得跳伞无非就是把那些装备穿在身上,然后从飞机上面直接跳下去,感觉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打开降落伞,然后慢慢的降落到地面上面,其实很多的电影上面都是这样拍摄的,电视剧看多了,也让我们有一定的错误认知。

因为一般的民航客机他在天空中飞行的时候大约能够达到8000~12000m,但是跳伞的高度如果说超过3km的话,危险系数就非常的高。以我们普通的客机飞行的高度而言,还想量只有地表的35%~45之间,气温特别的低,最高的时候可能有几十度,如果有乘客从飞机上面直接跳下去,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很快被冻死或者是出现晕厥的情况,根本就来不及打开降落伞。

而且万一我们是在晚上飞行的,外面黑漆麻乌的,你什么都看不到,你根本就不知道你跳下去会是什么样的,下面有可能是大海,也可能是大山,就算你能够侥幸生存,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又怎么可能自救呢?别人根本就找不到你。而且因为民航客机设计的原因,如果说人们从前仓门跳出去,那么就有很大的可能会被空中的气流直接吹到机翼后面去,很有可能直接撞到机翼或者是被吸到发动机里面,根本就没有生还的希望。

而且以我们普通人的身体素质来讲,如果说我们没有经过任何的训练,那么很难能够面对失重的问题。我们跳下去的时候,人体可能会在空中有360度的旋转,这个时候人会特别的晕眩,大部分的人根本就没有思考和行动能力了,根本就不会想着去拉开跳伞包。

为什么航空公司始终拒绝给客机配降落伞?

1、跳伞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要求,每个跳伞人员在跳伞前都会受到严格的训练,并非短时间可以掌握跳伞技巧。跳伞时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脱离飞机,在空中还要能控制身体姿态并熟练地打开伞包,接地和脱离还有诸多要求。

大部分旅客平时时根本没有接触过降落伞,无法像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一系列高标准的技术动作,因此,航空公司无配备降落伞的必要。

2、民用客机巡航时一般是在万米左右高空飞行,这个高度空气稀薄、含氧量少、温度很低。很多人坐了许多次的飞机并没有感受到这些是因为客舱完全是一种增压密闭的状态。

贸然打开舱门后果惨重,以真实事例说明:1985年日航123航班一架波音747客机由于后增压隔板破损,整个垂尾都炸没了并造成液压系统失效,最终机毁人亡。所以有了降落伞也可能没有使用的机会。

3、如果每个乘客都配备一顶降落伞,就会大大增加飞机的重量,这势必减少飞机的有效负荷,考虑到经济效益,航空公司不会愿意这么做的。

4、大多数飞行事故都不是在飞机处于巡航阶段发生的,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阶段占飞行总用时约17%,但发生事故的概率却高达78%。这个时间段飞机的飞行高度都很低,并不适合降落伞的使用。

超低空跳伞有两大问题:一是时间太短,来不及打开降落伞或者调整身体姿态,二是降落伞打开后如果时间太短是无法把下降速度降低很多,容易造成摔伤甚至死亡。

扩展资料

英国民用航空管理局并不认为降落伞一定能够发挥预想中的作用。管理局发言人说:“所有发动机都停止运转的情况非常罕见。如果一台发动机罢工,飞行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让飞机着陆。如果飞机失速,恐怕没有足够的时间打开降落伞。”

此外,设计一个足以承受整架商业客机的降落伞面临很大难度。世界上最大的客机空客A380可以搭载853名乘客,重量是小型私人飞机的近400倍,这还不包括乘客和行李在内。

空客公司媒体关系部经理艾莉婕·格尼罗德表示:“任何用在空客上的降落伞都一定非常巨大,一定由多个伞盖构成。这种系统非常复杂而笨重,需要采用多个安全装置以防止无法展开的情况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民航客机为何不配备降落伞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民航客机装降落伞:技术可行但不实际

为什么飞机上面没有给乘客配备降落伞?

民航客机是很多人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从统计数据来看,民航客机也是事故率最小的交通工具。然而,民航客机一旦在空中发生事故,乘客和机组人员生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就像马航MH370客机失事之后,机上的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全部失联,至今下落不明,大概率已经全部罹难。

这让很多人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民航客机上,是不是可以给乘客配备降落伞呢?一旦出现了空中事故,乘客也好跳伞保命。

这个想法虽然好,但实际上却是根本就不管用,因为客机发生事故,降落伞根本就救不了乘客的命,所以也就没必要为乘客配备降落伞。

首先,民航客机的飞行高度一般都在万米以上的高空,一旦在万米高空发生紧急情况,这里气压很小氧气含量稀薄,温度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和机舱里面有很大的区别,一旦打开机舱,由于压力差的缘故,机舱内的人会被猛烈地吸出舱外。

低温和压力差在短短的十几秒内就会让人丧失意识,没穿特殊的服装人会被迅速冻僵,但还需要2~3分钟的时间,才能到达打开降落伞的高度,所以在万米高空,一般人跳伞是不可能成功的。即便是特种兵在万米高空跳伞,也需要提前半小时吸入纯氧,排除血液里面的氮气,以防止身体因为减压引起的不适,还要穿上特别的防护服装。

其次,即使客机在发生故障问题后,紧急下降高度,但飞行姿态肯定会很难控制,也有可能发生剧烈的翻转和颠簸,乘客很难有机会穿上降落伞打开舱门;即使勉强穿上了降落伞,也打开了舱门往下跳,但乘客很容易被吸入飞机的发动机内或撞到机翼,从而造成更大的灾难,这其实这与有没有降落伞都没有什么区别。

再就是跳伞看上去似乎很容易,但跳伞其实是一件非常专业的运动,不只是背上降落伞拉一下绳子的事情,姿势、风向、高度等等都有很大的讲究,普通人想要成功跳伞,必须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才可以,而事实上,99.99%的人不具备使用降落伞的能力。

最后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70%以上的空难都发生在起降阶段,在高空中发生解体性空难的几率非常小,而在起降阶段由于距离地面很近,即使配备了降落伞,乘客也具备跳伞的能力,但却根本就没有反应时间。

基于以上这几种原因,研究人员发现,在民航客机上给乘客配备降落伞,是一件根本就没有作用的事情,所以现在没有任何民航客机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