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震级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是用“级”来表示的。烈度是表示地面受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它是用“度”来表示的,目前我国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烈度表,共分12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2、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3、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的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

4、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高。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震中地区受破坏的程度最高,其烈度值称为震中烈度,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坏逐渐减轻)。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岩性质等因素有关。

烈度和震级的区别是什么?

1、代表的意义不同。

烈度代表的是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震级代表的是地震的具体等级大小。

2、产生的因素不同。

烈度被破坏的成因一方面取决于震级,另一方面取决于建筑物以及土壤结构。震级的产生因素是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的。

3、划分标准不同。

在我国,烈度分为12度,数字越小烈度越低,破坏性越小。震级在估计上通行的划分标准是1-10级,数字越小震级越小。

4、产生的结果不同。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同一个震级的地震在不同区域则会产生不同的烈度等级以及相应的效果。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震级是7.8级,震中的烈度是11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的烈度是8度,北京的烈度是6度,不同的离震源的距离的地方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震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烈度

烈度和震级的区别

1、概念不同:烈度指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震级是指地震大小。2、相关因素不同:烈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震级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3、依据标准不同:地震烈度区划是根据国家抗震设防需要和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划分。震级是根据里克特级数划分。

1、概念不同

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震级是指地震大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相关因素不同

烈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震级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

3、依据标准不同

地震烈度区划是根据国家抗震设防需要和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按照长时期内各地可能遭受的地震危险程度对国土进行划分;震级是根据里克特级数,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所制定,它的范围在1—10级之间。

地震烈度和震级区别是什么

震级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是用“级”来表示的。烈度是表示地面受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它是用“度”来表示的,目前我国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烈度表,共分12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凭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或地震发生后器物反应的程度,工程建筑物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表的变化状况而定的一种宏观尺度。

因此烈度的鉴定主要依靠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

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通过仪器给出地震大小的一种量度。考虑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震级的测定需要考虑地震深度和震中距离。现在测定地震是依靠仪器记录的地震波。取不同的地震波震相可以求得不同的地震震级。通常所说的里氏震级是一种近震震级。此外,还有面波震级,体波震级,P震相测定的震级,PP震相测定的震级,利用持续时间测定的震级等,现在认定的测定震级的方法有20余种,不同方法测定的震级可以通过一定公式换算。现在比较通用的震级是Ms震级,也称为统一震级,可直接用M表示。

我国现在使用的是统一震级Ms,最后的结果是取多台的平均震级。

地震烈度和震级的区别是什么 如何区别地震烈度和震级

1、震级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是用“级”来表示的。烈度是表示地面受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它是用“度”来表示的,目前我国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烈度表,共分12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2、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3、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的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

4、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高。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震中地区受破坏的程度最高,其烈度值称为震中烈度,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坏逐渐减轻)。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岩性质等因素有关。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有何区别

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3级以下为微震,4。7至6。9为中强震,7级以上是强震,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我国将烈度划分为12级,达到6度便会产生破坏,此次江西九江地区地震的烈度就达到8-9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