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金属元素的化学活泼性一般是逐渐减弱,但是锌元素虽然位于铜元素的右边,其化学活泼性反而强于铜元素。金属反应成金属离子的过程不仅仅只是失去电子,不能只考虑电离能。还包括打破金属键形成单个原子的能量和溶剂化释放出来的能量。
金属锌为什么比铜活泼
摘 要: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金属元素的化学活泼性一般是逐渐减弱,但是锌元素虽然位于铜元素的右边,其化学活泼性反而强于铜元素.本文从原子结构和热力学计算两方面人手,论述了金属锌比铜的化学性质活泼的原因.
铜和锌的活动性
铜是3d104s1,锌是3d104s2。
但是这些电子构型都是“气态”“单个”金属原子的电子构型,不能代表真实体系中的电子构型。(不幸的是许多教科书都没有强调这一点)
在真实体系中,在金属铜和金属锌中,金属元素(许许多多的锌和铜原子)的4s 轨道相互作用而形成“能带”。能带可以看成是许许多多能量相近的分子轨道的集合,能带中,下部的是低能轨道,能带上部的是高能轨道。由于铜原子的4s电子比锌原子的少一个,这样在它们的“4s能带”上,金属铜的电子都处在较低能量的“分子轨道”中,而金属锌的一部分电子会处在能量较高的分子轨道里(故而较活泼)。
这就是为什么“金属”锌的活动性强于“金属”铜。
请问为什么 锌族的金属活性比铜族的金属活性高
纯净的锌比铜还稳定,不与盐酸。我们通常见到的都是有杂质的锌
Zn: 因电子结构为[Ar], d 和 s 为全充满, 不易失去电子. 所以 I1比较大.
可以看出, Zn 的电离能比Cu 的大, 而实际上, Zn 比 Cu 活泼, 证明不能只用电离能来判断反应活性. 实际要从得失电子能力两方面综合考虑.
总趋势上看, 长周期的电离能随Z 的增加而增加, 但有反常.副族元素的半径减小幅度小, 即Z*增加幅度小, 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加幅度小, 所以 I 的增加幅度也小. 有时有反常现象. 电负性计算:
1934年 Milliken(密立根)提出: X= 1/2(I + E) (电负性为电离能与电子亲合能之和的一半) 如此, 可计算出绝对的电负性数值. 但由于E 的数据不足, 此式在应用中有局限性. 1957年, Allred-Rochow(阿莱-罗周), 将有效核电荷Z*引入, 提出: 核对电子的引力为:
式中引入两个常数计算结果与Pauling数据相吻合
电负性比较:Xcu = 1.9, Zn = 1.65, 所以Cu比Zn不易失去电子, 即Cu的金属性更强. 此为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的综合结果.
锌离子和铜离子的活泼性比较
金属单质越活泼,其离子状态就越不活泼,就是越稳定。
因此,金属离子活泼性顺序大体就是金属单质活泼顺序反过来...当然要清楚前者比的是还原性..后者比的是氧化性..
原因嘛,要从原子(离子)结构,得失电子能力考虑.
越活泼的金属,比如纳,失电子能力超强,表现出强还原性;相对的,失电子后的纳离子,外层电子排布达到稳定结构,非常的稳定,表现出弱氧化性..
很形象的理解,“金属单质的活泼程度”与其“离子状态下的活泼程度”之和是一个正数..一个大,自然另一个就小咯~
还有啥不懂的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