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突飞猛进的十年中,台湾电影一直是其中的一个缺口,业内甚至出现了很多台湾电影已死的看法。但是近年,随着台湾影片不断刷新本土票房纪录,或者在国际影展上崭露头角。台湾电影渐渐开始爆发,且复苏之势十分迅猛,不仅在票房上屡创奇迹,在题材类型方面也开始了越来越多的尝试。台湾电影在大陆引进公映后虽票房一般,但在业内却实现了口碑相传,而随着今年的影片宣布与大陆电影公司合作拍片,以及金马奖提名出现有史以来囊括两岸三地优秀作品的格局之大,台湾电影是否会与香港电影同样呈现北上的趋势也开始引起业内关注。 台湾电影的本土发力令人瞩目,解决生存之道后,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寻求更大的发展。台湾本土市场容量毕竟有限,而随着两岸电影合拍政策的开放,台湾电影人也开始效仿香港电影人的北上浪潮,去内地寻找一个更大的市场。

搞笑的电影译名:港版爱玩谐音梗,台湾版为何如此“中二”?

很多城市在翻译外来电影的名字时,经常会闹出各种乌龙,这些电影译名非常搞笑。例如香港爱玩谐音梗,台湾版的译名也非常“中二”。可能是因为台湾省的人民比较喜欢直来直往的方式,而且想要通过这些带有喜剧色彩的名字获得大家的喜欢。中国台湾是中国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台湾人在说话的时候,比较嗲,而且他们使用的是繁体字。


可能是因为他们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网友们的关注,台湾人民比较少,如果名字里没有一些有趣的地方,其他的人可能不会捧场,为了票房,所以他们才会采取这种方式。中国大陆以及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居民方式各有各的特点。中国内陆地区在翻译的时候通常会讲究信达雅,必须要保证翻译的成果比较符合原文意思,同时也要有特点,能够呈现出语言的优雅。然而台湾人民不拘小节,他们的适应性比较强,他们更喜欢一些搞笑俏皮的表达方式。

语言表达形式不一样,其他城市翻译的结果也许很难能够得到台湾人民的认可,他们的说话方式与众不同,思考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从始至终,学习的都是另外一种翻译模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地方的人对某件事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所以也不能够强求让他们模仿中国内陆地区的表达。

台湾人在进行翻译的时候,有可能是根据电影的部分内容进行设计的,所以他们才会想出一些比较简洁的名字,防止台湾省的其他观众看不懂名字。不过他们起的名字确实比较夸张,很多中国内陆地区的人看了之后都忍不住想要观看这些影视剧,打开影片之后,看到熟悉内容,又很想吐槽。

你有念大学吗台剧评价如何?

这部电视剧的豆瓣评分7.0也算是不低了,但是我觉得这部电视剧也就一般,平淡无奇,随手翻一个都是这种剧情。



这部电视剧讲了学霸和学渣之间有一个赌约:如果学渣和学霸考上同一所学校,学霸就帮学渣背一年书包。但在这个赌约来不及实现的时候学霸女主家里就出事了,然后阴差阳错学渣男主考上好大学 ,女主却辍学了。再相遇,女主在市场里摊上买衣服,男主成了服装公司的管理人员,两个人之间有重新有了交集。剧情实在是很平淡没有什么亮点,而且台剧给我的印象就是特别玛丽苏特别受不了,这部剧也是一样。



这部剧的导演是柳广辉,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导演,虽然和众多演员合作过但是也没有拍出过什么特别好看的剧。还有女主角 安心亚,好像听过她的歌,但是要说她出名,她的一些桃色新闻很出名,也没有什么代表作,演技平平还带着点做作。而且一个三十多岁的人也没有一点青春感,为什么偏偏还要拍个青春偶像剧?男主禾浩辰,除了今年在《比悲伤更悲伤的事》中出演了一下之外也没有什么名气,颜值也一般,演技也平平淡淡。



有人说过现在的影视作品只要出现青春爱情这种题材不管你拍的好不好,演员演技怎么样也会有一大批人去看,但是还是希望影视作品可以减少数量多点质量,在这个追求精神生活的时代让我们多点好的选择。

如何评价台湾电影海吉拉?

台湾电影海吉拉的评价:

题材新颖,年轻演员演技出色,一部很棒的爱情台湾电影。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1、海吉拉在乌尔都语中意为“性无能者”,是印度的一个特殊群体,印度人认为没有生育能力的男女都应该成为海吉拉,除了极少数的两性人和从未有过月经来潮的女性之外,绝大多数海吉拉人由生理条件正常的男性受阉而成。



2、够新颖。当你爱的人性别认同/性征发生改变,你会怎么选择?在大陆这部剧可能没有人会想要去拍,因为拍了不能上映,不能宣传,最后没有流量,也就没有钱赚了。



3、海吉拉这个群体虽然不够庞大,但是在这个世界仍旧有一定的基数,大多数人是完全不知道有海吉拉这个群体存在的,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科普作用,比如我也是看了这部电影才稍微有了解到海吉拉这个群体。



4、台湾在一定程度上,思想的开放程度是比大陆走在更前沿的,比如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里的片段,在台湾同性恋已合法化。


扩展资料:


台湾电影海吉拉的剧情介绍:


1、两个性格迥异的女性却意外成了最好的姐妹——何希真、刘宛婷,他们同时喜欢上文棠生。


2、但其实文棠生早就注意到刘宛婷,在好友希真的让步下,婉婷跟棠生进入交往,三人也形成亲密的三角关系,直到一场意外让宛婷发现原来她具有双重性征。


3、而此刻她必须选择作为其中一个性别活下去。

怎么评价电视《台湾往事》?

由崔亮执导,左小青、刘以豪、侯彦西等青年演员主演的年代热血抗战剧《台湾往事》,在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收官。

《台湾往事》的故事虽横跨近一个世纪,但花了很大篇幅着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林清文为了青梅竹马的小美同日本小孩打架,在受罚后小美也陪着他一起离家出走。周绍祯、庄是耕、林清文三人共同进退,在中国学生与日本学生的棒球比赛中协同作战扳回一分,在课上因不忍日本老师对中国军队的诋毁而奋起反驳,被退学后又一同为遭遇“黄金水稻”骗局的农民请愿游行。

如果青春热血的友情是战乱时期的一抹亮色,剧中亲情的描绘则更凸显日治时代岛民的隐忍与克制。“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甘藏。”精通中医的林家祖父,注重孔孟文化与传统道义;父亲林汉仁看似柔弱内心却刚强正义,面对因儿子而起的逮捕,因顾及家人而从容面对;林母阿梅在日本人高压政策下不卑不亢,在理智与情感的交困中,选择了家庭与儿女为重,一生坚守与忍耐。

以往的抗日年代剧,大多以炮火纷飞的战争场面,或紧张刺激的谍战剧情向人呈现。《台湾往事》在时代背景下加入情感表达与人性关怀,更多生活化的描绘使原本厚重深沉的历史得以相对轻盈地呈现。

推开“日据时期”的大门

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甲午战争,清朝战败。随即“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开启了长达50年的日据时代。

作为少数讲述日据时期的年代剧,《台湾往事》在题材上算是一次细分突围,但剧情仍出现了一些“俗套”的桥段。例如童年时期林清文与小美在铁路上崴脚然后突遇火车最后脱身的情节,实在是“似曾相识”;还有当林清文带领群众请愿,面对日本警署的枪口,周绍祯突然朝对方扔去石头,导致十多个群众无辜殒命,事后还没有悔意的安慰同伴,“你怕什么,第一个石头还是我扔的。”虽说事情发生在懵懂的少年时期,但这种心态还是让人觉得难与其“抗战青年”的人物设定自洽。

《台湾往事》的剧情在细节上虽稍有瑕疵,对于人物角色的刻画还较为客观写实。剧中的日本人没有非黑即白的脸谱化呈现。与林清文同一天出生的武夫,对台湾人有着鄙夷心理,却又恪守父亲的家训,约架中国学生又在关键时候出来劝和;其父松村一心效忠日本帝国,对请愿的台湾农民穷凶极恶却又会因为麻烦别人而诚挚道歉。《菊与刀》中描述日本人的复杂性格在剧中有所呈现。

在荧屏上众多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同《台湾往事》一样讲述台湾日治时期的作品不多,但依然有迹可循。电影《海角七号》中有着横跨60年的动人故事,动乱时期的爱情如同玫瑰,战争便是藏在花朵下面的刺;电视剧《春梅》以女子春梅的视角,见证日治时期的动荡与变迁;最令人震撼的还是还原台湾原住民与日本人残酷战争的电影《赛德克巴莱》,这是《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拍摄的又一部同题材作品,影片将惨烈的战争赤裸地呈现。“当信仰彩虹的赛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阳的大和民族,山河故土的守卫便是长矛与躯干最后的使命”。

每一部年代剧都是对历史的一次温习,如今《台湾往事》再次推开了日据时期的历史大门,对于许多青少年而言,百年之前的这段往事或许是他们历史知识的盲区,但不管这段历史以何种题材,哪种形式呈现,都应当被人铭记。正如雪莱那句,“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

请谈谈你对港台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看法

作为一个自小在珠三角长大,熟悉港台影视作品的70后,我说说自己对港台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看法:
香港的影视作品相对风格紧凑而明快(那是商业因素的影响),所以使人很容易有追看的冲动,而且越往早期的作品越是讲究情节的合理性。
改编的作品里,例如79版《楚留香》(秋官之后,再无留香),80版《上海滩》,83版《射雕英雄传》,83版《少女慈禧》(最早在电视上认识的慈禧,很辨证),86版《秦始皇》(以后评价所有的秦始皇都以这个为标尺了),87版《京华春梦》(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节选改编的),95版的《天龙八部》,96版的《笑傲江湖》等都很有影响力。
台湾影视的评价,要纠正一下楼上两位网友认识的谬误!偶像剧是从《流星花园》后才逐渐有的,以前没这词,有了偶像剧后台湾电视剧才走下坡路的!早期的台湾电视剧特好看,主要是古装和民国剧。
台湾电视剧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比较拖沓,演员演得有点过,不过重视情感挖掘,而且很尊重原著。所以吸引了一大批中年观众,尤其是女性。好作品很多。
例如84版《一剪梅》,86版《一代女皇》,87版《京华烟云》,91版《戏说慈禧》、《京城四少》、92版《梅花三弄之梅花烙》、《新白娘子传奇》、《包青天》、93版《倚天屠龙记》、95版《一帘幽梦》、96版《情剑山河》、98版《保镖》系列等。
各位如果还批评台湾电视剧的话,那只能说明你确实没看上面这些电视剧了。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
《新白娘子传奇》年年都在全国各地卫视反复播放,而且收视率不减,可与四大名著电视剧媲美。
金超群、何家劲版的《包青天》已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经典,我不相信还有内地观众不知道的。
最后要指出一点的是,无论是香港电视剧还是台湾电视剧都很重视作曲、插曲、音乐设计,所以今天有很多电视剧我们未必记得剧情,但是相关的歌曲就已经唱烂大街小巷和各大娱乐场所了。这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如何评价台湾版《恶作剧之吻》,江直树有哪些不完美的地方?

这部电视剧算是台湾偶象剧中比较成功的一部片子,当时的收视率是非常高的,即使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也有拍过日版,韩版的,但是一直都没能超越这部台版的,留在我们的印象中实在是太深刻了。

作为校园恋爱剧,和许多青春情感剧一样,这部剧的主题就是围绕着校草江直树和江湘琴这两个人的情感而展开的,两个人因为父母重组家庭而生活在了同一个屋檐下,而且又在同一个学校读书。

湘琴一直都是暗恋着直树的,也勇敢地向直树表白了自己的感情,虽然一开始直树是拒绝了她,可是却在日常中处处默默地关注着湘琴,以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她,在最后湘琴即将答应他人求婚的关键时刻,直树也勇敢地向湘琴表白了,两个人在一起了。

我想大部分80年代出生的人都看过这部电视剧吧,在我们那个青葱的岁月里,这部片子带给我们对爱情太多的期许,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典记忆。

这部剧虽然是玛丽苏的甜剧,但是剧情却并不狗血,两个人之间纯纯的感情是让现实中的人太羡慕了,而且当时的林依晨还是肉肉的感觉,将湘琴演得好可爱啊。

如何评价台湾版恶作剧之吻?

台版的《恶作剧之吻》可谓是目前全亚洲最经典的一版,而且是目前从未被超越的一版。

《恶作剧之吻台版 (2005)》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HOzLdKopwJKgjkS1_Aisw

?pwd=7an3

提取码:7an3

不仅有着让女生都羡慕的完美外表的白胜祖(金贤重 饰),而且IQ超高,学习成绩全校第一,非常有运动细胞,财力也是超凡,只是这位让人感叹命运不公平的男生却是个做任何事都不带笑容,性格枯燥无味的冷淡男生。与白胜祖同校的笨拙专业户吴哈妮(郑素敏 饰),却有着一颗善良、乐于助人的心。自从对白胜祖一见钟情后吴哈妮发奋要改写自己倒数的成绩,并为了感动他做了一件又一件傻事,最终赢得了白胜祖的心…  

如何评价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短片《拾荒少年》?

电影《拾荒少年》是张思庆导演的一部获得台湾金马奖的成功之作。这部电影以一位拾荒老人帮助主人公拾荒少年寻找母亲为线索,讲述了发生在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人之间心酸而温暖的感人故事。导演在这部影视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对人与人之间发自本心的善良情感的关怀以及对残酷社会现状的拷问,使这部作品在短短的三十分钟里迸发出了巨大的正能量。





影片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将事情的起伏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离不开其精湛的拍摄手法。

影片一开始,导演就运用一组快切镜头,将社会百态向观众一一展示,从而为事件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做足了铺垫,同时也是对之后的情节中社会丑恶面的一哥先期隐喻。

此外,导演在不同的状况下对景别的运用也十分考究。当少年为保护自己而装哑时,导演多运用了中景或近景镜头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着重展现人物的头部和手部动作,少年那与年龄不相称的脏乎乎的手,一双清澈而无辜的大眼睛,无不让观众生怜悯之情。




而自少年开口说话之后,随着事件的不断深入发展,导演则毫不吝啬地使用大量的特写镜头,对人物进行不遗余力的展现,于是一个小小年纪、身世悲惨、无依无靠却坚强而执着于寻找母爱的有血有肉的少年形象就跃然于银幕之上了。

正是导演这种精细的镜头处理和巧妙的拍摄手法,使得影片在主人公对话极少的情况下,却有着极其出众的情感表现和升华效果。

另外,影片的画面构图也为导演的思想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可以称作影片的有一大亮点。在整部影片的故事构架中,拾荒老人和拾荒少年经历了一个由相互警惕到同病相怜再到最后相依为命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影片的画面构图一直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影片前半部分,少年通常沉默不语,与老人相互对立并时时刻刻保持着警惕,这时画面中的两个人多呈对角线式分布构图,表现出两人在并不信任对方的情况下所自然呈现的对立状态



台湾人嘲笑大陆电影翻译,说大陆译名中二土俗?

本文由扒姨太原创编辑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日子过得好好的,台湾网友又开始搞事情了……

对了,这个所谓的《怪兽与他们的产地》就是《神奇动物在哪里》的台湾译名╮(╯▽╰)╭

光是他们这电影译名,已经生硬得让人发愁了,偏偏台湾人还嫌大陆翻译得不好!

而且还说我们把咒语翻译得很搞笑,很中二,让他们笑到喷饭……

嗯?

抱着好奇而谦虚的心态,扒姨太学习了一下台湾人对这些咒语的翻译方式。

除你武器,台版翻译成:去去,武器走!

障碍重重,台版翻译成:喷喷障!

钻心剜骨,台版翻译成:咒咒虐!

消影无踪,台版翻译成:吹吹除!

……

所以他们到底对叠词有什么执念?搞得像过家家似的,难道不是台版翻译更羞耻更中二吗?

我还“巴啦啦能量-沙罗沙罗-小魔仙全身变”咧!

早在2014年,台湾网友就开始嘲笑大陆对《变形金刚》的翻译,嫌我们的译名俗气又土气。

所以一点都不俗气不土气的台版译名是什么?

“擎天柱”被译成了“无敌铁牛”。

“威震天”被译成了“美陀王”。

……这译名,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拍《西游记》呢?我还美猴王、牛魔王呢!

威震天、擎天柱这么简洁霸气的名字,都能被认为是土气、俗气,那扒姨太倒要看看,台湾人的电影译名,到底有多“高端”。

就说去年大火的《釜山行》吧,台版翻译成《尸速列车》……

excuse me?这小成本恐怖烂片既视感的译名,是闹哪样?

今年年初,金球奖获奖无数的电影《爱乐之城》,台湾译名《乐来越爱你》。

爱情悲剧电影《一天》,台湾译名《真爱挑日子》。

经典的文艺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台湾译名是《真爱伴我行》。

凡是跟爱情搭点边的电影,都要搞得这么小气喜庆?

动作大片《金蝉脱壳》,台湾译名是《钢铁坟墓》。

知道什么叫大气简约吗?

最惨的恐怕还得是影史经典,《肖申克的救赎》。

结果台湾译名是《刺激1995》……

这倒是难得台湾译名比大陆短,然而就问你看到台版片名,想不想进电影院?

且不说这个名字和剧情风马牛不相及,这种毫无文化底蕴的译名,难道不是糟蹋了好电影?

看看网友的影评,人家直接把《刺激1995》这个片名当成了情色片!

除了迷之小气,台湾电影的译名,还有几个莫名其妙的套路。

一是凡是施瓦辛格演的电影,都要加“魔鬼”两个字。

《终结者》,他们译成《魔鬼终结者》。

《全面回忆》,他们译成《魔鬼总动员》。

《独闯龙潭》,他们译成《魔鬼司令》。

不知道人家施瓦辛格看到了,作何感想~

还有,特别特别喜欢用“神鬼”两个字。

《加勒比海盗》能翻译成《神鬼奇航》。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译成了《神鬼惊奇》。

《木乃伊》湾湾叫《神鬼传奇》。

《小岛惊魂》变成了《神鬼第六感》。

这两年帮小李子拿到奥斯卡的《荒野猎人》,台湾也一定要翻译成《神鬼猎人》。

什么都是神鬼,还能不能有点创意?

翻译翻译,最重要的是“信达雅”!感觉台湾人完全不知道这个基本规则╮(╯▽╰)╭

本来嘛,两岸文化有差异,译名传统和原则不同,也无可厚非。

可是台湾人居然拿着大陆爸爸的翻译来说事,也是迷之自信……

要是台版的翻译比我们的好,我们也就认了,然而……

总之,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他们有~

最后,私心放上扒姨太心中大陆的神译名。

《廊桥遗梦》,台湾采用直译,译成《麦迪逊之桥》。

《她比烟花寂寞》,台湾译成《无情荒地有琴天》。

唉,每每看到这样的译名,扒姨太都不禁感叹中文之美!

点击以下链接,看近期热门精选文章。

【她是史上最美“幽若”,却被屡传是双性恋,至今未婚的江祖平活的恣意洒脱!】

【她是台湾最美面孔,偶像剧黄金女二,却屡次劈腿被封烂货,最后沦为“公交车”?!】

【花5000万赎身、被劈腿、挨骂险被打!这次与小6岁男友公开撒狗粮的张惠妹能收获幸福吗?】

【刘强东不知道奶茶妹妹漂不漂亮,马云对钱没有兴趣,不是很懂你们有钱人?】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搜索公众号 娱乐圈扒姨太

或【yulequanmi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