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及韩国是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的国家,他们的语言中很多词汇是外来的,特别是名词,其中地名的更是如此,实际上韩文是拼音文字,与我国的拼音差不多,同时在英语中地名几乎都是通过音译获得的,因此韩国朝鲜一些地名的英语可以直接拼出中文读音来。

为什么越南、朝鲜、韩国人的名字都可以用中文去替代?

我觉得越南、朝鲜、韩国人的名字都可以用中文去替代的原因是这些

在生活中,这个名字只是把人与人区分开来,也是每个人陪伴一生的象征。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和名称。但不难发现一个特别陌生的地方,比如越南、朝鲜、韩国,这些国家虽然语言不同,但它们都有可以用中文标注的名字。这是什么原因?

据说越南最早王朝的统治者有中华民族的血脉

让我们从越南开始吧,我们的邻居。越南的领土不是很大,但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在他们的土地上。然而,直到越南最早的朝代“鸿邦”王朝开始,越南文化开始逐渐融入中国文化。

公元前2879年,一个叫鲁旭的人成为他们的守卫首领。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变化,越南开始从原始民族发展为部落。

你为什么提到洪帮世家的首领鲁旭?这是因为据说陆旭是当时中国古代神农家族的后裔。所以从那时起,来自中国古代的文化慢慢地影响着越南。

这个王朝已经存在了2622年,被18个王朝取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周时期,这个朝代开始向中国进贡。这说明当时越南与古代中国有过多次交流。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正式将越南并入古代中国领土。中国文化也开始在越南更广泛地传播,最重要的是性格。尽管当时越南没有自己的语言,但越南没有自己的语言。汉字补充了他们在这方面的缺陷,从那时起,他们的名字将用中文标明。

法国在18世纪开始殖民越南。在这一时期的影响下,汉字逐渐被取代。它逐渐成为越南使用的语音字母。直到1945年,汉字才被完全取代。不过,为了识别每个人的名字,中国人的名字被留下了。

韩国和朝鲜是第一个成为一个,他们的名字出现在古代中国的地图上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朝鲜和韩国。实际上,这两个国家是一个国家,都属于当时的朝鲜“李朝”。事实上,朝鲜半岛和越南一样,在1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但是我们只有一千年没有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

在中国古代,关于朝鲜的最早记载是在《山海经》中,其中清楚地标明了朝鲜的地理位置。而在古籍《尚书大传》中,就连古代朝鲜人对中国古代的贡品都有明确的记载。

公元三世纪前后,当时的汉字逐渐流入古朝鲜。当时,和许多外国一样,古朝鲜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汉字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成为当时朝鲜古代唯一的官方记录。然而,汉字的传播并不普遍。只有古代朝鲜的王公贵族才有权知道汉字。

直到在李易的统治下,韩国不愿受中国古代文化的束缚,终于决定开始创作自己的人物。谚语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后来到了后来的殖民统治时期,汉字逐渐被取代。直到1970年,当时的总统朴正熙正式下令全面更换汉字。

谚语在文学作品中非常简单,类似汉语拼音。只要你知道怎么拼写,你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它们都掌握。但区分名字并不容易。出于同样的原因,为了不混淆人们的名字,朝鲜和韩国仍然保留他们名字中的中文部分以供识别。

韩国彻底废除汉字后,社会影响仍然很大,最明显的是在其后代的文化输入上。因为在他们的古代,所有官方记载的古代文化。

朝鲜韩国的发音怎么跟中文一样或那么相似

朝鲜(及韩国)是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的国家,他们的语言中很多词汇是外来的,特别是名词,像地名就不用说了。在朝鲜文未发明以前,(李氏王朝1443年),他们一直用汉字,其实到今天都在用。像韩国,地名都是韩文中文(他们只叫汉字)一起标的,而每个人写自己的名字都会用汉字,因为实际上韩文是拼音文字,跟我们的拼音差不多。
朝鲜语(韩语)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独立语(也就是目前还无法界定),日本语也是。朝鲜语其实与日本语比较接近(事实上,他们是有些民族关系),而不是汉语!(汉语书汉藏语系,两个语系的差异是很大的!)朝鲜语和日语的语法在世界语言中算是比较复杂难学的(听起来接近,学起来难),但朝鲜人学日语或者日本人学朝鲜语都很简单。
实际上,朝鲜语和韩国语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国的语言学正式称呼为朝鲜语,国际学术界称之为“韩文”以现代首尔话当作标准韩国语。还有,实际上他们也有方言的!

为什么中国地名转换成英文变成拼音了

名字是不存在翻译的。国际间的名字都是以其原有母语读音来表述。就像人的名字,都是以读音来描述的。姓“李”不是说进入英文就变成“Plum”,姓“王”的翻译成英文就变成“King”了。英文世界的名字也是一样。“Bush”在中国译成“布什”,而不是翻译成“矮树丛”。
名字的写法是有法可依的。各国都以自己的读音来品写成英文字母组合,而且不能随便更改。这需要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的唯一合法拼写就是汉语拼音。这是得到国际默认的拼音体系。以保证名称拼写成字母后依然有法律解释依据。而不至于出现疑义。
曾经中国在建国前也有拼音系统,但由于建国前中国局势的特征,基本没有十分权威的扎根。包括曾经的所谓“韦妥玛拼音”等一些拼音体系。而建国后,由于为实现国家文化运行的统一。再次定义了普通话概念和地位。即,承认中国各地的方言的情况下。以“普通话”概念作为国家语音的标准。由此官方以普通话为准,民间不同方言间也以普通话交流。随之伴随普通话语音的拼音系统,也就是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表述普通话语音的拼音系统,结构稳定。后被用作对外宣传的拼写法则。
目前,除部分非汉语普通话区域以外,基本都以汉语拼音标注名称。
目前个汉字根源地区都有自己的法定拼音体系,由此保障各地区内部的名称拼写成字母后依然有法可依。比如香港,台湾,朝鲜,韩国,日本等等。都有自己特色的拼音体系。但由于各自地区的方言因素,各地拼音的差异很大。彼此间不能混用。
比如:
香港的名称拼写带有浓厚的粤语特色。西洋菜街写成 Sai Yeung Choi Street
台湾的拼音不同于韦妥玛拼音,而是所谓国语通用拼音。高雄,写成 Kao Hsiung
朝鲜的自主拼音以朝鲜语音出发,平壤 朝鲜拼音写作 PyongYang
韩国的拼音体系也是出自韩国语音,单字母搭配更受些西方影响。仁川 InCheon
日本拼音,以日本语音为出发:东京 Tokyo
由此可见都是各地的自主拼音,有法可依。各地的拼音都不能完全符合传统英文的发音结构。但是已经是没有办法了。东西方文字的本质差异导致这些问题无法解决。但法律是唯一被强调的...

越南、朝鲜、韩国人的名字,为何可以用中文替代?

在生活当中,姓名把人与人简单地区分开来,也作为每个人陪伴终身的符号。每个国家的文化不同,名字也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可是不难发现有一个特别奇怪的地方,比如说越南,朝鲜,韩国这些国家虽然语言不同,但是却都有着可用中文标注的名字。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越南最早的王朝的统治者,传说中身上却流有中华民族的血

先来说说我们的邻国越南。越南的领土并不太大,可是早在旧石器时期他们的土地上就有人类活动。但是直到越南最早的王朝“鸿庞氏”王朝开始,越南的文化开始渐渐融入中华的文化。

公元前2879年,一个叫禄续的人成为了他们的守卫首领。这是一种新时代的变迁,那个时候的越南开始从原始族群,慢慢的向部落发展。

为什么要提到这个“鸿庞氏”的首领禄续呢?这是因为据说这个禄续是古中国当时的神农氏的后代。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来自于古中国的文化已经在慢慢的影响着越南。


这个王朝一共存在了2622年,经过了18个朝代的更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中国的西周时代,这个王朝便开始向中国纳贡了。这说明那个时候的越南同古代中国彼此之间的交流是非常多的。

之后到了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正式把越南纳入了古代中国的领土当中。汉文化也开始在越南更加广泛的流传开来,最为重要的就是文字。因为当时的越南虽然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却没有文字产生,汉字补充了他们在这方面的缺陷,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的名字会用中文去标注。


到18世纪法国开始对越南进行殖民统治,在那个时期的影响之下汉字逐渐被取代。慢慢的变成了现在越南所用的拼音字,直到1945年汉字才彻底被取代。可是为了便于辨别每个人的名字,中文的名字却被留了下来。


韩国和朝鲜最早为同一体,古代中国的版图之上有它们的名字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朝鲜和韩国,其实最早这两个国家是一体的,全部隶属于当时朝鲜的“李氏王朝”。其实朝鲜半岛同越南一样,在1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那里的痕迹了。但是拥有文明而有秩序的社会的时间,却仅有一千年。

在古代中国最早对朝鲜的记载是在《山海经》当中,在这本书里明确标注出了朝鲜的地理位置。并且在古籍《尚书大传》当中,连古代朝鲜向古代中国连年纳贡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大约在公元三世纪,那个时候的汉字渐渐流入古朝鲜。那个时候的古代朝鲜同很多番邦一样,光有语言却没有文字。汉字的到来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成为了当时古朝鲜作为官方记录的唯一文字。但是汉字的传播并不广,只有那些古代朝鲜的王公贵族,才有识得汉字的权利。

直到李祹所统治之下的朝鲜,由于不甘被古代的中国文化所束缚,最终决定开始创立自己的文字。就在这个时候谚文正式面世了。再到后来殖民统治下的朝鲜,慢慢的汉字被逐渐全部取代。直到1970年当时的总统朴正熙,正式下令完全取代汉字。


谚文学起来非常简单,类似于汉语拼音只要懂得拼读,很容易就可以全部掌握。但是同样涉及到名字的问题,却变得不那么容易区分了。都是因为同样的原因,为了不让人与人之间的姓名混淆,朝鲜和韩国到现在还留有姓名的中文部分进行标识区分。

韩国在完全废除汉字之后,对社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最为明显的就是在本国的子孙后辈的文化输入方面。因为在他们的古代,所有的官方记录古籍文化都是用汉字所记录。所以导致了现在的年轻人,连自己老祖宗所写的书都看不懂。


中国文化流传广泛,这对于炎黄子孙来说是一种骄傲


无论是越南还是朝鲜韩国,从古至今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甚至从名字的姓氏上面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很多祖先都来自于中华民族。比如说越南的大姓阮姓吴姓,追溯到最初的话几乎都出自于中原。

而古朝鲜却是因为当时的人,大多数都倾心于中华的文化。所以才会相互效仿着为自己取一个中国姓氏名字,这是一种地位的体现更是极为光荣的事情。不仅仅是姓名对周围国家的影响,还有国学当中最为经典的儒家文化。更被周围几个国家奉为智慧的结晶大力学习。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学好自己国家的古老文化。不能让它慢慢地消失在历史当中,而是继续让它在时代的更替当中,继续发扬光大。加强这种民族的自豪感在自己心目中的重量,一个自信的民族才能不断的提升所处的地位。

为什么在国际赛场上,中国人的名字都是拼音拼的,而韩国,朝鲜和日本和我门的名字差不多,但他门的名字是英语

他们的也不是英语,都是本国语言的拼音。
比如日本人,用的是罗马黑本式拼音,例如小泉纯一郎,英语 按照名在前姓在后写为:Junichiro(纯一郎) Koizumi(小泉)
小泉纯一郎是日文的汉字写法,纯日文的平假名写为“こいずみ じゅんいちろう”—— こ(小) いずみ(泉) じゅん(纯)いち(一)ろう(郎)
发音用汉语拼音可以近似为:kuo yi zi mi, ji yu en yi qi luo
朝鲜我不清楚,应该和韩国一样。
对于韩国人的名字,例如金喜善的名字KIM HEE SUN 实际就是김희선的韩文发音,也是韩文的“拼音”。

韩国英文叫南朝鲜,朝鲜叫北朝鲜,中文为什么却叫韩国、朝鲜?

英语中,韩国的英文名叫做south Korea(南朝鲜),朝鲜的英文名叫做north Korea(北朝鲜)。但是,非常奇怪的是,为啥中文翻译过来就是韩国和朝鲜呢?

朝鲜最早的政权是由燕国遗民卫满于公元前194年建立,称为卫满朝鲜。后西汉武帝时期,汉军征服卫满朝鲜,设立郡县,此时的朝鲜是归属汉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公元4世纪,中国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央政府对朝鲜失去了有效的控制,高句丽率先在鸭绿江江畔崛起。随后高句丽向北方发展,控制了现吉林省南部地区。后在洛东江畔崛起了新罗,在朝鲜半岛崛起了百济,与之前的高句丽并存,称为朝鲜的“三国”。公元7世纪左右,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完成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公元10世纪,新罗大将王建发动政变,建立了“高丽王朝“,并统治至公元14世纪末。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建立了朝鲜王朝,史称”李氏朝鲜“。

李氏的统治一直到1896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国战败,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20世纪初,朝鲜国王改国号为”大韩帝国“,和满洲国类似,是一个由日本人控制的傀儡政权。一部分朝鲜爱国人士在上海(后随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建立了流亡政权,称为”大韩民国“。1945年日本战败后,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在朝鲜北部扶植金日成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美国则在南部扶植返国的流亡政权”大韩民国“,双方以北纬38度线为分界线,一直延续至今。

朝鲜的来历,意思是“朝日之鲜”,是中原王朝对东部国家的称呼。这个国名最早出现在周朝,周武王灭商之后,封商纣王的叔叔箕子为朝鲜侯,其封地就在今天的朝鲜半岛北部,即差不多北朝鲜的位置。同期或稍晚,在朝鲜半岛南部出现了“三韩”部族。这个“韩”,和中国战国七雄的韩国没有什么关系,而是通古斯语系的音译,大意是“广大”“宽阔”,“汉城”“汉江”都是由此来的。由此可知,半岛北部称朝鲜,半岛南部称韩,这是三千年前的习俗了。

英文中韩国和朝鲜一个是 South Korea 一个是 North Korea,而中文中一个叫韩国一个叫朝鲜,为什么?

朝鲜古代又称高丽,因为他们是由三韩发展来的,所以也叫韩国.朝鲜用罗马字母转写是"Choson",韩国转写是"Hangul",而高丽转写成"Korea".
汉语里对韩国和朝鲜的翻译是用简化字直接转写这两个国家的国名的.而英语则不是.
相似的情形还有日本.韩国规定必学的汉字绝大多数是繁体字,而日本则有很多汉字已简化了,而且和我们的简化字很多并不一样.但是我们在翻译日本地名和人名时也是抄过来后需要用我们的简化字转写的转写一下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可能认得他们的字,甚至有的还知道它们的意思,但是却读不出来的.日本转写成英文字就是:Nippon 或Japan.
英文中的中国是转写自"秦".虽然中国的秦朝只有短短的15年,但是秦人和西方人的战争却持续了700多年,早秦的历史其实就是与西方民族的战争史.秦国直到秦昭襄王才彻底解决西方民族对其政权的危胁.700多年战争的结果就是秦国西面的民族西迁,秦国占领了现在甘肃东南部广大地区.这些西迁的民族后来曾在中亚分别辉煌一时,也是他们把秦这个名字传播到西方的.当张骞出使西域时,他们才知道秦国已灭亡,但是他们还是称这些汉使为秦人.即使我们汉人自己在汉朝以后很长时间也自称秦人的.后来,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增加,他们也称中国的瓷器为"china"了.
当然,东亚国家还是称中国为"中国"的,虽然他们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中期以曾称中国为"支那",那是他们赶时髦,从英文中国一词翻译的,至于后来带贬义,那是中国国力弱的原故.
但是也即不称中国为中国也不称中国为china的,那就是俄罗斯,他们称中国为"契丹",那是因为和俄罗斯人最先打交道的中国人是当年的契丹人,所以俄罗斯人认为他们东面的那个国家就是契丹国,所以称中国为"Cathay" 即"契丹".现在香港的国太航空的英语名称就是"Cathay & Pacific Airline"

为什么以前的南朝鲜现在叫韩国,是音译还是意译?

“韩国”这个词,既不是音译也不是意译,而是原文照抄,因为这原本就是一个汉字词。

大家知道,二战以后,朝鲜半岛上有两个国家,北方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和南方的大韩民国(简称韩国)。朝鲜和韩国因为长期保持敌对关系,互不承认,因此朝鲜称韩国为“南朝鲜”,韩国称朝鲜为“北韩”。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半岛南部的韩国长期没有外交关系,因此我们一直和朝鲜一样称韩国为南朝鲜。直到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中国的官方媒体才正式改称“南朝鲜”为“韩国”。

朝鲜、韩国、越南和日本都属于汉字文化圈,这几个国家的地名几乎都是用汉字取的,虽然朝韩和越南都已经取消了汉字,但这些地名的汉字出处仍在。所以这几个国家的地名(比如平壤、釜山、河内、大阪等)我们都不用翻译,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

以“大韩民国”这个国名来说,虽说正式成立于二战后,但事实上,在朝鲜半岛被日本吞并后,一些韩国的爱国志士就于1919年在上海成立了一个流亡政府,称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这个临时政府在上海的办公旧址位于今天的上海黄浦区马当路306弄4号。

日本战败后,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正式成立,上图为当天在汉城中央厅广场举行的大韩民国政府成立仪式。由于当时韩国尚未废除汉字,我们可以看到,成立仪式的横幅上只有汉字,“大韩民国”的国名是用汉字书写的,我们只是照搬而已,不存在音译和意译的问题。至于现在,由于韩国已经基本废除了汉字,大韩民国四个字用韩语拼音写作“대한민국”,发音为daehanmingug(汉字普通话谐音“代韩民谷”),和汉语的发音差别不大。不过在英语中,“大韩民国”译作“Republic of Korea”, 也就是Korea共和国,其他非汉字圈的国家的语言基本和英语译法相似。

再衍生啰嗦一下,韩国首都首尔是朝鲜半岛唯一一个不用汉字取名的城市。这座城市因地处汉江之北,故取名为“汉阳”;成为首都后更名为汉城,意思是“汉江之城”;1910年韩国被日本吞并后,日本人将汉城改名为“京城”;1945年韩国光复后,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韩国人废除了带有殖民色彩的“京城”一名,且弃用汉字,直接用韩语拼音서울取名。但中国和所有华语地区仍延用“汉城”一词。2005年1月19日,时任市长李明博举行记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后逐步被华语地区所采用。所以,“首尔”一词属于带有一定意译色彩的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