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里,有一个基本常识,比如你写小说,就是你要不断的制造平衡,打破平衡,一直循环下去。所以我在想,电影应该也是一样的,在一堆平衡里放入一个不平衡的因素,让他去不断打破平衡,制造情节,可以起到比如承上启下,埋下伏笔,推动情节以及画龙点睛等作用。同时在电影中这样安排,能让观众产生愤怒情绪,增加观看剧情效果,也可以体现主角的正义性质。

为什么灾难片总会有猪队友,真的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每一个电影里面编剧都会安排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坑B在里面乱搅和,让观众产生愤怒情绪,增加观看剧情效果,也可以体现主角的正义性质,就是有好也有坏,没有坏怎么体现好的,演一个坑B也需要演技好才能胜任这个角色的

电影《蜘蛛侠:平行宇宙》“猪队友”爆笑现身

蜘猪侠

关于猪的讨论

由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美国漫威公司和美国索尼动画影片公司联合出品的《蜘蛛侠:平行宇宙》“猪队友”爆笑现身,机灵可爱娇小的蜘猪侠笑料十足。本片已于21日上映,自开画以来口碑爆棚,截止目前票房已突破2亿元。同时荣获首周末总票房第一、单日票房第一、观影人次第一,被观众评为“年度最佳动画”。目前全国火爆热映中。

笑点担当兼任团队吐槽役

萌贱与可爱于一体爆笑来袭

人生中怎么能少“猪队友”,但是蜘蛛侠的这个“猪队友”可是个不容小觑的厉害人物。面对虚伪的金并,格温不屑的说了一句“真是个猪头!”趴在旁边玻璃上的蜘猪侠忍不住吐槽了一句“我可还在你边上呢。”如此化学反应令人忍俊不禁。除此之外,可爱的蜘猪侠自我介绍还边唱边跳,并自恋夸自己“舞姿呱呱叫”,尽显贱萌本质。

在蜘猪侠所在的宇宙里,所有的动物都是拟人的,动物们都拥有人类的外表,作为一个卡通形象,他承包了本电影的笑点是当之无愧的 搞笑 担当。虽然身材矮小,但却灵活敏捷,除了跟其他蜘蛛侠一样拥有吐丝攀爬等能力以外,还能够将一直黑色的圆圈扔在地上,通过这个圆圈就能穿越墙体,十分酷炫。

华丽特效征服观众好评夸爆

奥斯卡最强黑马势不可挡

《蜘蛛侠:平行宇宙》整部电影里充斥着大胆的、风格化的视觉效果,将传统复古漫画与CG技术强强结合,打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视效体验。自国内上映后,就获得无数好评,豆瓣9分开局。《悟空传》导演郭子健表示这是他至今认为最出彩的动画。

在北美上映后,它在外媒风评上也成绩斐然,甚至可以和老版《蜘蛛侠2》并列为“史上最佳”,十五个最佳动画和奥斯卡等四大奖项提名的绝好成绩也使其能够继《疯狂动物城》和《寻梦环游记》后成为“动画界最大黑马”,《福布斯》认定其为2018年度超英电影第一,《滚石》杂志将电影评价为2018年度20佳影片。好莱坞报道也给予高度评价“一部让人畅快的动画电影,为已经非常庞大的漫威影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独特一笔!”

漫威超英动画电影《蜘蛛侠:平行宇宙》讲述了普通高中生迈尔斯·莫拉莱斯如何师从蜘蛛侠彼得·帕克,成长为新一代超级英雄的故事。蜘蛛侠不止一个!影片中迈尔斯和从其它平行宇宙中穿越而来的彼得、女蜘蛛侠格温、暗影蜘蛛侠、潘妮·帕克和蜘猪侠集结成团,六位蜘蛛侠首次同框大银幕,共同对抗蜘蛛侠宇宙最强反派。

《蜘蛛侠:平行宇宙》目前正火热上映中。

为什么大家总是遇到猪队友

玩游戏时候,很多人爱骂自己队友。

游戏打输了骂队友,甚至队友之间互骂到互打。这是组队类游戏常见的场面。

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讨论过这个现象。那篇文章的立意是讨论亲密关系有多危险。

“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

看来做队友,比做对手更危险一些。

我做你的敌人、你的对手,你不恨我;但我做你的队友,你常常恨我。

以前玩三国杀,最招忠臣记恨的角色是内奸。你可以说内奸是半个自己人,是需要团结的中间派。

但大家喜欢说“游戏可以输,内奸必须死”。

可见,忠臣是多么仇恨内奸!

在高中有一次打篮球,遇到一个很特别的同学。

他个子很高,一米八几。

如果打篮球多的人,会有一个经验,个子高的人往往投篮不准、运球技巧也差。

但这个哥们不是这样,他不仅运球熟练,过人如神,投篮也是一投几个准,更不可思议的是,他可以远投三分,进球率也高得惊人。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玩家。

打篮球里头个子高的,都喜欢站在篮下抢篮板,然后一踮脚把球放进篮筐里。很少有个子高的人去练三分远投的。

这还不是我要说的重点。

这哥们最大的优点是,他对队友非常好。

我们分到一队的时候,他对其他人总是很关爱,球到了你手里,他会鼓励你:“投吧!来吧,秀一个!”

他还常常把球传给其他人来上篮。

不仅如此,他对队友还非常宽容,宽容到不可思议。

你把球传丢了,他说:“没事,兄弟。”然后他把球抢回来。

你投篮没进,他个子高,弹跳还好,跳很高把篮板抢下来。

跟他一个队打球太舒服了!简直舒服到每个汗毛孔。

你尽管放心打,怎么打都行。球到手里,也不用患得患失想太多,想传就传,想投就投。

不管你捅多大的篓子,他都能给你擦屁股。

不管你犯多大的错误,他都能给你补救上。

和他一个队,每场比赛都是胜利的。

而且,跟他在一起,你有一种错觉,感觉你比以前球技进步了,感觉你自己也出息了。

2008年看尼尔·施特劳斯《把妹达人2:游戏规则》(没错,这是一本传说中的泡妞秘籍!)

书里有一句很棒的话:有的人出门,是为了让自己感觉很棒;有的人出门,是为了让别人感觉自己很棒。

跟这个神队友在一起,你就是感觉自己很棒,感觉自己传球也好、投篮也好、技术也好。而且放松,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毫无压力。

事实上,我的篮球一直都是打得很差的。我自己很清楚。

我想为什么这个哥们能力那么强、已经成神,却从不抱怨自己的猪队友呢?

我想到的答案是,恰恰因为他已成神,他反而可以宽容自己的猪一般的队友。

那些喜欢抱怨队友、仇恨队友的人,更多的是对自己很不满意。

他不能接纳自己的无能,不能接纳自己的犯错,不能接纳自己的愚蠢,这种对自己的愤怒令他很难受,进一步把愤怒转移到外界,就对队友表达愤怒。

他把自己的无能、犯错、愚蠢都投射到队友身上,指责队友无能、犯错、愚蠢。

当这个队友碰巧也是和他一样的人,也不能接纳自己的无能、犯错、愚蠢的时候,队友也会对自己很窝火,进一步把这种怒气向外转移。

两个人就这样吵起来,甚至打起来。

杜月笙说过一段话,说世界上的人分四种:

第一种人本事小,脾气小;

第二种人本事小,脾气大;

第三种人本事大,脾气大;

第四种人本事大,脾气小。

当你成为神,你就不会在意队友是不是猪。

当你自己是猪,你就会说队友也是猪。

电影《甲午风云》故事,被误解的沙子炮弹,被冤枉的刘步蟾,还有什么?

老电影《甲午风云》拍摄于上世纪中叶,那个时候中国史学界对甲午海战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甲午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充斥着最多扑朔迷离谣言的一段历史,很多真相长时间不为人所知。

该片讲述了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反对李鸿章主和,指挥北洋舰队英勇抗击日本海军,在弹药用尽后,率领致远号战舰硬撞敌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以身殉国的故事。《甲午风云》这部老电影非常经典,我认为该片至今依然是反映甲午海战最好的电影。当然这个评价是从艺术角度来说的,从历史角度看,确实有很多与历史不符的地方。

中日军服都与史实不符

双方海军军官的制服都是白色,这显然是受到了电影拍摄时海军制服的影响,而实际上北洋海军是深蓝色,日本海军是更深的藏青色,而且并非西式军服,而是有点中式风格。

根据影片提供的场景,北洋水师穿着一种白色的军官军服,而士兵则是穿着胸口带圆形补子的军服,这些军服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

而日军的军服也是搞错了,日军司令官伊东右亨穿的是民国海军大礼服加上了一些混搭,如日本的勋章、民国时代的勋章等。身边的日军舰长河原要一(当时吉野号的舰长)穿的是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海军的美式军服,帽徽都直接用的国民党海军的帽徽,只是扣掉了上面的青天白日。

日方旗舰有误

电影中描写日本海军旗舰是吉野号,实际上吉野只是第一游击队旗舰,联合舰队旗舰是松岛号。

炮弹填沙子有误

电影中致远号发射礼炮时,由于弹筒里都是沙子没有火药,所以炮弹不响。编剧不知道的是,北洋海军的炮弹并非带有金属药筒的整体式炮弹,而是使用丝绸药包的分装式炮弹,而且药包内的黑火药也不是类似鞭炮的沙状,而是六角药饼,是不可能用沙子冒充的。

致远追击吉野有误

电影中最激动人心的是致远追击吉野的情节,但其实致远航速只有十四、五节,吉野有二十二点五节,致远是根本追不上吉野的。

五、致远被鱼雷击沉有误

电影中致远躲避鱼雷的情节相当惊心动魄,但实际上日本海军为了避免鱼雷被打爆,战前抛弃了鱼雷,而且当时鱼雷最大射程只有四百米,有效射程一般是二百米,必须抵近发射,是不可能远远偷袭的。

致远击毁西京丸有误

电影中日本海军让西京丸去牵制致远,结果被致远击毁。实际上西京丸是一艘商船改造成的代用巡洋舰,只有一门120毫米炮,是海军军令部长的座舰。海军军令部长是联合舰队司令的上级,后者不可能让西京丸去担负作战任务。海战中西京丸被北洋海军定远、广丙、福龙等舰艇误认为日本运兵船进行了攻击,但其中不包括致远。

经远先被击沉有误

在影片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经过一阵火力输出,击沉了日军的西京丸号。当然是为了体现主角邓世昌的英勇,但是在实际的黄海海战中,中日双方损失比是5:0,北洋水师被击沉了5艘战舰,而日军一艘也没有被击沉。在影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西京丸直接被炸成了两截。

刘步蟾的形象有误

由于和外国顾问关系不好,刘步蟾一直是外国顾问回忆录抹黑的重点,电影显然受了影响。实际上刘步蟾才是海战总指挥,丁汝昌受伤后 正是刘步蟾指挥舰队一直英勇作战,直到逼退日本海军,战后因此受到表彰。

《甲午风云》这场电影当中的刘步蟾,更多的是参考当时的历史记录以及相关文献,而近50年以来,关于刘步蟾的个人形象发生了重大转变,百姓对于他也有着诸多方面的考量。

在影片中,为了突出邓世昌的形象,其他队友基本都是“猪队友”的存在,尤其是舰队的总兵刘步蟾(实际是北洋水师的二把手),在开战的时候竟然挂错了信号,命令全体舰队呈一字横队迎战,而在战争过程中胆小怯战,表现得十分猥琐。实际上在整个海战过程中,刘步蟾作战还是很勇猛的,基本没有怂。

日本海军并没有悬挂美国旗帜偷袭

电影中这一情节曾经深入人心,实际上并无此事。

王国成并没有调到致远号上

电影中用尾炮击中吉野的济远炮手王国成,作为普通水兵的形象代表,塑造成一个调到致远号上,最后牺牲的英雄形象。实际上王国成在拿到赏银后离开了北洋海军,因为赌博输光了,很年轻就病死。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甲午战役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的因素是炮弹问题。根据中日双方的数据对比,不难发现,甲午海战直到结束,日本的开花弹还剩下1200多颗,而北洋水师在此次战役开始之前仅仅有3000余枚炮弹,而3000余枚炮弹当中很少是开花弹,更多的是实心沙土的,这样的沙土弹威力更小,影响力更小,在战场过程当中所能够起到的打击能力更是少之又少

不过这部电影主要是为了宣传民族英雄,致远舰管带邓壮节公,所以以当时的研究水平来说,只要大方向没错就行了。

因一枚硬币而暴露的苏联克格勃“谍王”:全程被“猪队友”坑惨

有部美国电影,叫做《间谍之桥》,导演是大名鼎鼎的斯皮尔伯格,讲了冷战初期,汤姆·汉克斯扮演的男主——纽约律师詹姆斯·多诺万,为落网的苏联间谍鲁道夫·阿贝尔辩护的故事。

作为美国律师的詹姆斯·多诺万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不惧压力,用尽浑身解数为阿贝尔抗辩;那边,阿贝尔也逐渐开始欣赏起詹姆斯的正直和崇高品质。

虽然两人最终还是输了官司,但却自此建立起微妙的情谊。

几年后,美军U2高空侦察机在执行机密任务时,被苏联军方击落,美国飞行员弹射跳伞后成了俘虏。

此时,詹姆斯·多诺万正好受雇于CIA(中情局),作为美方代表团之一,同苏联进行谈判,与苏方交涉换俘条件。

显然,美国手中的苏联克格勃“谍王”阿贝尔,就是美方最重的那个筹码。

在影片末尾,换俘地点被选在了连接东西柏林的轻轨铁路桥上。这就是电影名字《间谍之桥》的寓意。

其实,《间谍之桥》中的美国律师的多诺万、克格勃大佬阿贝尔、U2飞行员鲍尔斯均确有其人,相关情节也基本都是 历史 上真实发生过的,电影通过戏剧化的再创造,把冷战的肃杀氛围和人物特色拿捏的相当不错。

毕竟,此电影上映于2015年, 历史 上的美苏换俘事件发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很多亲历者仍然健在,因而在还原 历史 方面,功课做的很足。

要说这位鲁道夫·阿贝尔,看照片就是个木讷的老大爷,实际上他老人家可素有“千面人”之称,历来被视作间谍队伍的教科书式人物。

阿贝尔的间谍“卧底”生涯,始于卫国战争前的1939年。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随后,苏联和德国“友好”的瓜分了波兰,两个原本相距甚远的国家,开始“接壤”。

此情此景下,大胡子对小胡子的动向异常紧张,派遣了多批次的特工秘密潜入波兰,试图打入纳粹内部。

而咱们的男主鲁道夫·阿贝尔这时正好就是契卡(克格勃的前身)特工。

一方面,光从“鲁道夫”(Rudolf)这个典型的德意志名字中,也能看得出来,他属于一个德裔苏联人。

更难得的是,除了德语和俄语这两门“母语”外,阿贝尔还能说波兰语、英语、法语和拉脱维亚语,画画和弹琴方面有一套,颇具艺术气质,同时精通当年非常“潮”的无线电技术,体力和精力也相当过人。

而且,阿贝尔的政审条件还特别过硬,他老爸曾经是列宁在圣彼得堡职业技术学院的同班同学,一起搞过反沙俄统治的城市暴动。

在组织的安排下,阿贝尔以德裔波兰侨民的身份去了拉脱维亚,在那里加入了党卫队。随后那是一路开挂,战场上表现英勇,得到了一枚铁十字勋章;平日里还特别善于“表现”,其狂热的纳粹“情怀”,让他颇得上司的赏识和信任。

在纳粹阵营中潜伏的几年里,虽然阿贝尔军衔不高,但却时常有机会接触到纳粹高层们的机要文件,其中就包括了当年的盖世太保的大Boss、第三帝国驻捷克斯洛伐克总督,海德里希往来柏林的秘密电文。

1945年4月底,在苏军攻克柏林的隆隆炮声中,阿贝尔全身而退回到了莫斯科。

然而,阿贝尔的使命并未因此而终止。1946年,阿贝尔接受了去美国“潜伏”的重大使命——获取原子弹相关资料,以打破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

在加拿大整整游荡了两年后,1948年11月15日,阿贝尔才拿着美国公民安德烈·卡约蒂斯的护照在纽约港登岸。

这是考虑到,一方面,需要积累阿贝尔作为卡约蒂斯的身份背景,另外更是要他充分找找当北美人的感觉,以防在随后的潜伏中露出马脚。

可见苏方对这次潜伏任务的重视,连阿贝尔这样有天赋的特工,也的先“热身”两年才能正式“上岗”。

虽然阿贝尔是第一次踏上美国本土,但他的言谈举止,要说不像美国人,甚至连美国人自己都不信。

在阿贝尔非常“熟悉”的纽约,像他这种中年艺术家在大街上一把一把的抓,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更何况,人家阿贝尔在绘画和摄影方面还真有两把刷子,搞起艺术来,也是相当的专业。

阿贝尔会经常离开纽约出去“旅行”。临走前,他总是对艺术圈的朋友们说,自己要逃避纽约这个“牢笼”,到大自然里去寻找创作灵感。

很显然,背地里,他不是去见“线人”,就是去视察各个情报活动点,接受手下特工的“汇报”了。顺路忙里偷闲的还真能画出一些艺术品,来用作自己的“采风”成果。

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阿贝尔功不可没,被授予红旗勋章。此后,阿贝尔的情报网仍源源不断的向苏联提供着情报,他手下的特工也越来越多。

没成想,几年后,阿贝尔的潜伏生涯却被一个拙劣的“猪队友”下属给终结了。

1953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一个名叫詹姆斯·博扎的13岁男孩,在布鲁克林区卖报纸“勤工俭学”。詹姆斯收工的时候,一枚5美分硬币掉下来滚走了,他追上去,用脚踩住,硬币却裂开了,惊讶的发现——里面装着一个微型胶卷。

詹姆斯把这枚奇怪的硬币拿给了当联邦调查局(FBI)探员的姐夫。

随后,FBI检测出胶卷上的数字是用一种苏联生产的西里尔打字机打出来的,但密码专家费尽力气也没能破解,线索就此中断。

唯一可以断定的是,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游荡着一个苏联间谍,可能是他一时疏忽,把这枚特殊的硬币花了出去。

很显然,FBI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

这个特工叫做雷诺·海哈南,是苏联给阿贝尔派来的助手,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还号称自己在芬兰当过特工。经过苏联方面的层层测试,认为此人相貌平平甚至还显得有点傻里傻气,但头脑灵活机敏,心理素质也不错,特别适合长期潜伏美国。于是就把他安排成了阿贝尔的手下,负责接收阿贝尔的指令。

可笑的是,谁都没想到,这个海哈南是个瘾非常大的酒鬼,清醒的时候,显得很靠谱干练,一旦喝上几口,马上就“现了原形”。而且,那所谓的在芬兰当特工的“履历”,也是他根据道听途说,自己杜撰出来的。

前面提到的那个微缩胶卷,就是1952年10底,阿贝尔给海哈南下达的第一个指示。可是,被纽约灯红酒绿的世界迷了心窍的海哈南一时喝高了,迷迷糊糊的把这个接头硬币给当零钱给花掉了。

这枚硬币在纽约周转了8个多月后,1953年7月,落到了卖报男孩手里,终于露了马脚。

好在,密码还算给力,整个苏联在美国的谍网并没有因这枚硬币的暴露而遭遇破坏。次年,苏联的契卡正式改组为了“响亮”的KGB——克格勃。

此后的几年里,海哈南在工作中多次失误,还用偷着活动经费去酗酒和招妓。忍无可忍的阿贝尔跟上级结合后,1957年4月,买了张船票,要安排他回苏联。

在回苏联的船上,海哈南知道自己任务失手和伪造简历的事儿克格勃方面都已经掌握,回去后等着他的,没准就是一辈子在西伯利亚劳改营里饥寒交迫的挖矿了。

于是,在途径法国时,海哈南跑进美国大使馆“叛逃”了,他说自己是一名派驻美国的克格勃,有重要情报要提供。

然而,看到海哈南傻乎乎的外貌,一副酒鬼的模样,美国人并不怎么相信他,只对他进行了一些常规检测,结果显示海哈南只是一名有自杀倾向的酗酒者,当即要把他赶出去。情急之下,海哈南声称能破译苏联的密码,并从口袋中掏出一枚藏有胶卷的空心硬币。

这时,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才意识到,立功的机会来了,赶紧把他护送回美国,交给了FBI。

FBI探员们顿时想到了几年前的空心硬币案,于是拿来4年前的那枚硬币中的胶卷让酒醒后的海哈南破译,结果他真给读出来了。

虽然海哈南不知道阿贝尔的具体地址,但他供出的情报已足以让FBI们找到阿贝尔。

1957年 6月21日,联邦特工闯进了阿贝尔的住处。

面对破门而入的特工,阿贝尔表现的相当镇定,他要求上了个厕所,神不知鬼不觉趁机把随身的微缩胶片冲到下水道里,又很自然的在收拾东西的时候,“不小心”把写着字条的纸屑泼洒上了颜料,暗藏在领带别针的胶片也被弄掉在地板上踩碎。至此,他身上再也没有了直接证据。

FBI虽然肯定阿贝尔就是大鱼,但硬是没能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抓住证据。

美方只得找了几个反间谍心理专家,力劝阿贝尔合作,他们既以罗森堡夫妇被电刑处死的“案例”相威胁,又以年薪11万美元的合作条件来进行“诱惑”。

同时,出于表面上的“人权”口号和对苏联方面的忌惮,美政府还是给他指派了一个辩护律师。本想是装装样子就罢了,没成想无意间选到了詹姆斯·多诺万。这就有了开头提及的《间谍之桥》里的相关情节。

最终,即便阿贝尔心理素质强大,啥都没说,詹姆斯·多诺万也特别卖力气的举证、抗辩,但阿贝尔还是以间谍罪,被美国联邦法院判处了30年徒刑。

原本,本来阿贝尔以为自己将在监狱里渡过一生了,可是没过几年,他的命运就出现了转机。

1960年5月1日,一架美国U2高空侦察机被苏联击落。飞行员鲍尔斯弹射跳伞后成了苏军的俘虏。在苏联军方和克格勃的联手恐吓和利诱下,鲍尔斯很快就供了他所知道的一切。

那边,美国的FBI和CIA也就是否要用阿贝尔交换鲍尔斯展开了激烈争论。

FBI仍然寄希望于阿贝尔最终会与美国合作,因此反对交换。而CIA则迫切的要知道鲍尔斯到底跟苏联“说了什么”,还想搞清楚当年在空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苏联人究竟用什么秘密武器和战法击落了世界上飞得最高的侦察机。

权衡了一年多后,肯尼迪总统“拍板”——还是换了吧。

一方面,美国希望借此缓和与苏联的关系;同时他们也明白,阿贝尔的信仰非常坚定,让他背叛苏联,说出机密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1962年2月的一个清晨,美苏双方在东西柏林交界处完成了交换。这就是电影《间谍之桥》的结尾。

据史料记载,跟电影中表现的一样,詹姆斯·多诺万和阿贝尔话别的场面确实感人。不过,临走的时候,一向严肃的阿贝尔还跟多诺万开了个玩笑——“你知道苏联政府每年给我多少吗?100万美元!”

然后,他从容的穿过东西柏林交界处的白线。苏联同志拥抱了阿贝尔,他们一起走下了桥,坐进 汽车 ,开到一幢不大的房子面前,阿贝尔的妻子和女儿正在那里等他。

对于那名“猪队友”雷诺·海哈南的下落,至今仍没有任何官方定论。有小道消息说他被美国政府给“保护”了起来,自此隐姓埋名,从人间蒸发,在1970年代,“意外”死于宾夕法尼亚州的高速公路上的一场车祸。

他仍留在苏联的妻子格里蒂纳还曾经给克格勃最高主席写信要过抚恤金。因为,海哈南叛逃的事件,在苏联国内被做了保密处理,格里蒂纳一直被蒙在鼓里,天真的以为自己的男人是在外地执行任务时“失联”了。

在被克格勃警告后,悲催的格里蒂纳只得安慰儿子,说他的亲爸爸早已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牺牲于德国人的枪口下,消失的那个,是他的继父。

而阿贝尔的那位富有人情味和职业操守的律师,詹姆斯.多诺万,也逐渐由律师转为官方特聘谈判专家。

在同期的“猪湾事件”中,多诺万带着自己的儿子前往古巴,与菲德尔.卡斯特罗进行了秘密会谈,顺利救出了1000多名被俘的美军士兵,还同卡斯特罗结为了终身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