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伟信是一个涉猎电影类型众多的导演,功夫、警匪、爱情、喜剧、惊悚、魔幻等皆有尝试。叶伟信以拍鬼怪灵异片崭露头角。早年的的《生化寿尸》开创了华语丧尸片的先河,注入了西片丧尸片的血腥场面与大量极具本土特色的元素,丰富了影片的趣味性。叶伟信以自身的创新求变与向杜琪峰风格的靠拢,将港式风格的情节与复杂的镜头运用相结合,迅捷刚猛的动作设计与简单粗暴的故事相结合,营造出快速的动作舞蹈和极富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以此杀出新世纪动作片的一条血路。

谁能帮我介绍一下香港导演叶伟信?

姓名:叶伟信
英文名:Wilson Yip
生日:10月23日
偶像:李小龙
最喜欢导演:吴宇森
最喜欢演员:周润发、张曼玉
导演
1995年 《夜半一点钟》
1995年 《迷奸犯》
1996年 《旺角风云》
1997年 《回转寿尸》
1997年 《误人子弟》
1998年 《生化寿尸》
1999年 《爆裂刑警》
2000年 《朱丽叶与梁山伯》
2000年 《神偷次世代》
2001年 《2002》
2002年 《乾柴烈火》
2002年 《五个吓鬼的少年》
2004年 《大城小事》
2004年 《小白龙情海翻波》
2005年 《杀破狼》
2006年 《龙虎门》
2007年 《导火线》
2008年《一代宗师.叶问》
执行导演
1994年 《青春火花》
1996年 《鬼剧院之惊青艳女郎》
第二组导演
2001年 《4X100 水著份子》
副导演
1987年 《心跳一百》
1988年 《肥猫流浪记》
1989年 《潇洒先生》
1990年 《瘦虎肥龙》
1991年 《正红旗下》
1992年 《花货》
1993年 《一九四九之劫后英雄传》
1994年 《新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
制作人
2008年《画皮》
叶伟信自1985年在新艺城电影公司开始其电影幕后工作生涯,曾参与超过二十部电影的拍摄工作,一连做了10年的副导演,直到1995年才有机会独立执导电影。首次担任电影导演的副导演,拍摄作品《夜半一点钟》。并凭1996年拍摄的《旺角风云》获得第三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推荐电影,同时获得最佳编剧奖。长期为许多名导打下手也令叶伟信积累了不少拍片经验,对其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叶伟信开始做导演的两部作品《夜半一点钟》和《迷奸犯》并不见有何出奇之处,充其量只是普通的港产类型片罢了。稍后的《旺角风云》通过一个初入黑帮的小混混的视角展示编导自己心中的古惑世界,虽然不算有新意,但叶伟信的对生活细节的准确把握已经展露出不俗的导演功底。
叶伟信以拍鬼怪灵异片起家,而且也以擅拍此类影片闻名。早前的《生化寿尸》主干情节虽取自西方游戏《生化危机》,却注入了港人的本土特色。2002年的《2002》和《五个吓鬼的少年》虽然皆为鬼片,但风格路数却大不相同,前者的制作水准完全向好莱坞靠拢,尤其是一些影片的画面、服装和细节竟和美国科幻片《黑超特警组》极为相似,只有里面一些中国的敬鬼习俗和罗家瑛张口闭口的鬼魂超生投胎说,让人还能记得这是部香港电影;后者则是叶伟信毫无压力的的轻松之作,故事情节异常流畅,虽有亲情说教,但并不沉重晦涩,很是难得,尤其结尾处天佑一家人在危急时刻却幻想坐过山车一段绝对不落俗套的神来之笔,如若细品,当会令你感受到那浓浓的血缘温情,并为之振奋,而叶伟信的创作天才(甚或灵感?)在此处表露无疑。
对于大多数港片影迷而言,叶伟信最棒的电影并不是他执导的票房成绩不错的枪战片《神偷次世代》或者爱情喜剧片《干柴烈火》,相反却是当年叫好不叫座的《爆裂刑警》和《朱丽叶与梁山伯》。两部影片一个火爆激烈,于类型片中刻画入情入理的刑警内心戏;另一部看似死水微澜,以为又是一个俗套的古惑仔故事,实则张力十足,一对平凡男女的爱情故事被演绎得淡而有味,回味无穷。近期作品《大城小事》和《杀破狼》、《龙虎门》反响不错。

《杀破狼》的导演是谁?

导演叶伟信,英文名 Wilson Yip,于1964年10月23日生于中国香港。叶伟信毕业于新亚中学。自1985年,他在新艺城电影公司开始其电影幕后工作生涯,最初是当信差,后来再经郑则士转做场记,继而再做上去当副导演。


曾参与超过二十部电影的拍摄工作,一连做了十年的副导演,直到1995年才有机会独立执导电影。首次担任电影导演的副导演,作品为《夜半一点钟》。并凭1996年拍摄的《旺角风云》获得第三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推荐电影,同时获得最佳编剧奖。


长期为许多名导打下手为叶伟信累积了不少拍片经验,对其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近期作品《大城小事》和《杀破狼》、《龙虎门》等等反响不错。叶伟信是一个杰出的动作片导演。


如何评价叶问3?较之前两部有何优劣?

《叶问3》这部电影叶伟信所塑造出的叶问,便是一个“民族英雄+好男人”的形象,所以我们在看《叶问3》中剧情回归朴素的生活。第一部为生存打鬼子,为正义打混混,第二部为尊严打洋人,为生活打桌子,真实反映民族矛盾。第三部《叶问3》中,让人眼前一亮,突破了从前电影中那种苦大仇深的民族大义,回归平实的生活,而简单的故事中的平淡生活,确实也没有让打戏看起来牵强,这才是《叶问3》真正的伟大之处。

这一部中的叶问,终于走下了神坛,告诉我们一个寻常却少有人领会的道理:最重要的,是身边人。影片在宣传时打上了“为生命而战”的标签,前两部分别是“为生存”和“为生活”。之前我还一直在想,怎么定位得这么高?会不会到时候演出来大家会觉得牵强?事实证明我多虑了,这次《叶问3》真的做到了。

它确确实实在立意和剧情上超越了前两部,之前多少年我为了民族大义和国人尊严一战再战,在近晚年时猛一回头注意到,其实生命的真谛,在于守护好身边的人,作为一代宗师我可以为了保护儿子向坏人下跪磕头,作为丈夫我可以为了陪伴妻子不在乎自己的江湖名声。

这才是真正贴近我们,真正有可能站在我们面前的侠之大者。和平年代,灾难在人的内心。终于我从《叶问3》中真正体会到了除了打戏以外的真真实实的感情,生活可以贫苦,可以平淡,但做人要立得正,坐得直,叶问有仁爱的武道,也有广阔的胸怀,他淡然处事,养性修身,但是不会软弱,身为一个男人,要尽己所能的保护家人,陪伴家人,在这份亲情旁边,任何尊严,名声都变得微不足道,在亲情上,绝对不能留下遗憾。

所以立意非常简单,剧情其实也没有太出彩的地方,但这个剧情配上优质的武打戏,成就了整个《叶问》三部曲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武指从洪金宝换成袁和平是我个人听到后比较震惊的消息,因为从对咏春拳设计的经验上来看,洪金宝应该要强上八爷一块的,洪金宝在几十年前的《赞先生与找钱华》时就在电影中表现咏春拳了。

而且从《一代宗师》中也可以看出,八爷对咏春的设计多了很多自己想的东西进去,比如梁朝伟在影片中的一脚吃位下劈,完全不是咏春的招式,所以没有洪金宝设计的正宗,和甄子丹版本的咏春比起来,可以清晰的看出,没有武术功底的演员演打戏和有功底的演员比起来差了多少。

说句题外话,甄子丹为了《叶问》系列练习的咏春也不是叶问宗师当年的咏春,而是进一步发展后的欧洲咏春,可能就因此,很多国内的咏春拳馆的师父吐槽说甄子丹打的就不是咏春。要我说,你们都是恩将仇报,你不想想为什么这些年学咏春的人多了?

怎么评价电影《叶问》?

从叶问1到叶问3,每一部都十分经典和优异。尤其甄子丹作为本身练习咏春的武打明星,完美并高程度的还原了一代武术宗师:叶问。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下叶问这部电影的优秀之处。

1、武打套路的设计:关于这一点,是有一定分歧的。有些人说叶问电影中武打套路平淡甚至老套,招式一板一眼。而在笔者看来,武术和功夫是两个概念,武术本身就是有章有节、有条有依。

2、叶问作为咏春拳的大宗师,自幼练习咏春,一招一式自然是了然在胸,而在真正的武打场景中,细心地观众可以看到,叶问来去似乎就那么几招,唯一的亮点就是速度快,其实不然,当武术练到至高境界时,招式本身已经不重要,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大家发现似乎咏春永远都是快速的出拳、收拳。而其实这才是真正还原,还原一个真实的武术宗师和咏春。

4、片中除了甄子丹这位武打巨星以外还有樊少皇、泰森等一众的能打、又有号召力的演员和正宗的拳击手,这对于观众来说,是十足的过足了眼瘾。

5、永恒不变但永看不厌的爱国情怀,似乎那个年代的武术宗师大多数都会和日本人有些瓜葛,叶问这部电影也不例外,甄子丹饰演的叶问和日本人决斗的场景,至今回想依旧热血沸腾。

从上面三点,建议还没有看过叶问,同时又喜欢动作片的伙伴,可以用一个晚上,畅快淋漓的去好好欣赏一遍叶问这部电影。

古惑仔之最后决战

其实这部片原名是<旺角风云>,这个名字是国内D商的翻译.以前炒的很热的什么陈浩南和山鸡死了那部根本没有,郑伊健都没有承认过有.
你去百度视频上可以找到~~
中文名称:古惑仔之最后决战(旺角风云)
英文名称:Mongkok Story
发行时间:1996年
电影导演:叶伟信
电影演员:蔡晓仪
陈展鹏
黄秋生
黄秋形
梁汉文
骆达华
张耀扬
地区:香港
语言:粤语
简介:
用古惑仔片的御用演员黄秋生、张耀扬和常见的场景-旺角街头、茶餐厅拍出一部对黑社会进行戏谑颠覆的佳作,成为第三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推荐电影,并获该届最佳编剧奖。导演叶伟信是一位极富制作经验的香港新一代导演,他的作品写实中又带出人意表的荒谬感。细尤是一间茶餐厅的伙记,在一次机缘下,细尤帮了黑社会大哥郎青,因而受郎青欣赏,收为低级社员,负责护送郎青出入,正式开展苦乐参半的江湖路。加入社团后,细尤碰回在茶餐厅的常客骚哥与五颜六,三个小伙子,对黑社会均抱有不同的理想与渴望。在细尤的细心观察下,看尽江湖中人的真实生活,与一般人所想所见,甚至乎电影世界里那美化了的情况,实在相差太远。一天,细尤发现郎青的情人,竟是自己小学的梦中情人Nina K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