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山西省北部。晋北,是山西省已撤消的行政区。1958年由雁北、忻县二专区合置。辖宁武、静乐、五台、繁峙、兴县、河曲、五寨、原平、忻定、阳高、灵丘、浑源、山阴、朔县、左云等县。专员公署驻大同市。1960年恢复广灵、偏关、保德、应县四县。1961年恢复天镇、右玉、平鲁三县。同年撤销晋北专区,其北部地区十一县恢复设置雁北专区;南部地区十一县恢复设置忻县专区。

晋北地区包括哪些地方

晋北地区包括:忻州、朔州、大同。

1、忻州

忻州市,山西省地级市,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隔长城揽云朔,南界石岭通太原,西带黄河望陕蒙,东临太行连京冀。

2、朔州

朔州,位于中国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雁门关隘,地貌轮廓总体上是北、西、南三面环山,山势较高,中间是桑乾河域冲积平原,相对较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3、大同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是山西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02.74平方千米。

山西晋北包括i哪几个城市?

山西晋北包括大同、朔州2个地级市 。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东经112°34′——114°33′,北纬39°03′——40°44′。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兴和县、丰镇市、凉城县毗邻,西、南与本省朔州市的右玉县、怀仁县、应县及忻州市的繁峙县相连。

朔州市位于中国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雁门关隘,地貌轮廓总体上是北、西、南三面环山,山势较高,中间是桑乾河域冲积平原,相对较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扩展资料

西周初期大规模分封诸侯,山西中南部为十余个诸侯的领地,其中主要诸侯国是晋国。

春秋时期,晋国发展强大,逐步兼并了周边小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大约包括今山西中南部、河北西南部、河南西北部和陕西东部,设置有50余县,其中山西境内有10余县。晋国是郡县制的起源地,后来秦将这种制度推广向全国。

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并称为元朝“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朔州 (山西省地级市)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山西:四条高速公路,晋北大同、朔州现通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大同 (山西省大同市)

山西晋中、晋东、晋西、晋南、晋北是怎么划分的

晋南指运城、临汾两市,晋东南指长治、晋城两市,晋北指大同、朔州、忻州三市,晋中指晋中市,没有晋东、晋西的说法。

山西,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山西界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省会太原市居山西省中部,其余10个市从北到南分别是: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太原市小店区省府街3号。

扩展资料: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戏曲摇篮”。汉代时山西大地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北宋年间,山西各地活跃多种土戏——这些土戏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元代时山西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都在山西(晋南)。

至明代时,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一带的民间艺人把北杂剧唱腔进行改革,演变出了“蒲州梆子”戏;蒲州梆子后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相结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

清朝中叶,中国戏曲开始了“花部”(即梆子戏)和“雅部”(即昆曲)之争,山西民间赛戏之风也盛行开来,大村镇往往同时邀两个戏班演出,唱“对台戏”。1980年晋查显示,山西地方剧种达54个,占300多个剧种的六分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西

泉州晋江晋南晋北怎么分

按现在行政区划分。

按现在行政区划,晋南指的是临汾和运城,晋北指的是忻州、朔州、大同。晋南从区域上,山西南部二个地级市,从语言上,中原官话而非晋语,人才辈出,山西的粮仓和水果主产区。这里最早被称为中国,到哪里旅行都是出发,来到晋南是回家。

晋北是山西北部的三个地级市,这里有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五岳之北岳恒山、四大石窟之云岗石窟,长城与黄河在这里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