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品级上看,应天巡抚权利等于两广巡抚,其品级都为从二品。

但从政治、经济上看,应天巡抚权利大于两广巡抚,应天巡抚所管地区为应天府,即明朝前期首都,现南京。

应天巡抚:管辖应天府,即现南京,的巡抚。

两广巡抚:管辖广东、广西、以及海南的巡抚。

巡抚: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军政、民政的大臣。

清代的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其品级为从二品。

北周与唐初均有派官至各地巡抚之事,系临

巡抚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巡抚相当于现今的省长或省委书记。

巡抚明清官制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巡抚”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明代洪武也出现了“巡抚”之名,并萌芽于永乐年间,初创于宣德、正统时期,逐步发展于景泰至正德时期,到嘉靖年间基本确立。清沿明制,并对辖区进行了调整。

明代巡抚拥有一省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权力,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清代巡抚掌本省军政、民政、吏治、刑狱、关税、漕政等。巡抚任用多为大臣会推后,再由天子任命。

扩展资料

大清王朝地方官编制以总督和巡抚为最高。总督,通常节制一至三省,以两江总督为例,即节制三省,分别为安徽、江苏和江西。在明朝时期,安徽和江苏是一个省,为江南省,故而称之“两江”。那巡抚乃一省之长,对所管辖省份之政吏有直接管理权。

封建官员之官阶讲究品阶,督、抚各自品阶。总督(通常要兼兵部尚书衔,方便管理地方军务)品阶从一品,巡抚(通常兼兵部侍郎衔),品阶正二品。而且从职责来看,总督对巡抚有节制权力。如此说来品阶较高的总督不就成了巡抚的上司了吗?其实不然,因为上文仅提到“节制”并没有说“管理”和“领导”,这节制和管理差了不少层。

两江总督的权势滔天,管理范围3个省,为何斗不过江苏巡抚?

两广总督的权势是非常大的,他们管理范围有三个省,正因为他们的权力大,所以才出来了巡抚,巡抚和总督两个是互相监督的。虽然有时候巡抚可能没有总督的管的地方多,但是对于江苏的管理还是斗不过江苏巡抚的。而且巡抚也不怕总督的。


从明朝的统治时期开始出现了总督和巡抚的职位,一开始都是临时的职位,直到后来巡抚先变成固定的,但是总督还是临时的,到清朝入关的时候,对于明朝的这些官职进行了改革。巡抚和总督都成了固定的地方官员,按照规定,每一个省有一个巡抚,每三个省有一个总督。只有直隶总督,还有四川总督,是管理一个省的,从表面上看,感觉总督好像是巡抚的上级,但是总督是从一品的,而巡抚则是正二品或者是从二品,从品级上看总督也是高于巡抚,但是他们挂职的头衔是虚的。

巡抚是一个省的最高长官,他主要是负责军政和民财的。巡抚也是有很大的特权,有时候会被称为抚台。所以与总督比起来,巡抚也有自己的优势。而总督虽然可以管理好几个省的军务,但是他们不能插手地方的行政工作。巡抚可以参与军务的权力。但是总督不能参与经济和民政的权利。总督和巡抚也是互相节制的,但是总督名义上压了巡抚一头。实权却没有巡抚的大。

也因为总督和巡抚在一个城市的问题一直没办法解决,所以影响了清朝的财政开支。到了后来就裁撤了巡抚,给两江总督的权力多了。后来把财政方面也交给了总督们

巡抚,总督,提督,总兵,这些官职有何区别,区别在哪

清朝的总督是比巡抚大,是最高的地方长官,例如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
巡抚相当于省长。巡抚,就是管一省军政、民政的大臣,相当于今省长,而总督,是监管几个省的大臣,比如湖广总督、江浙总督,总督比巡抚权力大,管辖范围更宽,然而总督并不能直接命令巡抚,清朝全国划分为二十三个省,每个省设置一个巡抚。
然后各大区域设置了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两湖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和云贵总督,巡抚和总督一起,叫督抚,这是明清地方基本行政制度。
而提督相当于军区司令,北洋舰队的最高长官就是提督,丁汝昌的官职就是北洋水师提督。

总督、提督、巡抚三个官职哪个地位最高,谁的权利最大?

在清朝相关的影视剧中,总督、提督、巡抚是比较常见的三个官职,并且,在很多人看来,总督、提督、巡抚都是封疆大吏。按照介绍,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为武职官名,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而就总督来说,《清史稿·职官志三》中记载:“总督。从一品。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

至于巡抚这一官职,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的大小事务,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所以,对于清朝的总督、提督、巡抚,在职务上存在交集,也有各自需要侧重的地方。那么,问题来了,在清朝时期,总督、提督、巡抚,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呢?

首先,比较总督、提督、巡抚之间的地位,自然要看他们的官职品级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官职品级不仅决定了官吏的俸禄待遇、礼仪规格,也是其地位的重要影响因素,比如大家在影视剧中,就经常看到一品大员或者七品县令的说法。在清朝时期,一般的巡抚是从二品的官职品级,加兵部侍郎衔的话,则是正二品。当然,不管是从二品还是正二品,都属于二品官职的档次内。

与此相对应的是,总督的官阶为正二品,但可通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也即在清朝时期,巡抚只能加兵部侍郎衔,而总督却可以加兵部尚书衔。众所周知,在三省六部制中,侍郎是尚书的副手,所以,兵部尚书高于兵部侍郎。基于此,总督的官职品级,最高可以到从一品,也即要高于二品的巡抚。

至于提督这一官职,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为武职官名。在清朝时期,提督一般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所以分为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官阶从一品,称得上封疆大吏。因此,提督不需要加兵部尚书衔,就是从一品的官职品级。因此,从官职品级上来看,提督≥总督≥巡抚,或者可以说在地位上,提督和总督,一般要高于巡抚。

在清朝历史上,存在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其中,直隶总督、两江总督的人选,可以说是位极人臣。这是直隶总督负责了京师周边的省份,而两江总督则是清朝人才、赋税的重要来源地。基于此,李鸿章、曾国藩等重臣就任职过直隶总督或者两江总督。

相对于总督,巡抚在管辖的地域范围和事务范围上,一般都不如前者。当然,在清朝时期,总督官衔略高于巡抚,前期督权远过于抚,如两江总督按例兼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所以为了抑制总督的权力,在清朝后期,安徽、江西两省的巡抚即不再听命于总督。并且,巡抚拥有直接向皇帝汇报的权力,所以不至于完全听命于总督。

最后,就提督来说,虽然官职品级为从一品,但是,在实权上,提督并不比巡抚高到哪里去。提督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汉兵)最高主管官员,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在此背景下,清朝为了避免提督拥兵自重,可以说是在不断削弱提督的实际权力。比如在清朝中后期,因为总督也可以负责军务了,这就等于逐渐架空了主管兵马的提督。更悲催的是,在清朝三年一次的官员铨叙考核中,地方上的官员都会由总督及巡抚进行考核,以便优胜劣汰。

因此,提督虽然官职品级最高,但是,如果提督得罪了巡抚或者总督,那么,其官位能不能保住,很可能要打上一个问号了。所以,清朝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可谓煞费苦心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朝的提督中,九门提督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因为负责京师的宿卫,九门提督甚至可以和部分总督相提并论了。

谁能详细介绍下明朝的巡抚,总督,总兵,提督官制

导读:巡抚、总督、提督、总兵这些明清两朝的官职,都是地方大员,然而这些官职名称相似,只能也类似,很容易叫人弄糊涂,我们作为现代人,怎么理清这些古代官职呢。
巡抚,就是管一省军政、民政的大臣,相当于今省长,而总督,是监管几个省的大臣,比如湖广总督、江浙总督,总督比巡抚权力大,管辖范围更宽,然而总督并不能直接命令巡抚,清朝全国划分为二十三个省,每个省设置一个巡抚.然后各大区域设置了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两湖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和云贵总督,巡抚和总督一起,叫督抚,这是明
巡抚、总督、提督、总兵这些明清两朝的官职,都是地方大员,然而这些官职名称相似,只能也类似,很容易叫人弄糊涂,我们作为现代人,怎么理清这些古代官职呢。 巡抚,就是管一省军政、民政的大臣,相当于今省长,而总督,是监管几个省的大臣,比如湖广总督、江浙总督,总督比巡抚权力大,管辖范围更宽,然而总督并不能直接命令巡抚,清朝全国划分为二十三个省,每个省设置一个巡抚.然后各大区域设置了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两湖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和云贵总督,巡抚和总督一起,叫督抚,这是明清地方基本行政制度。 而提督和总兵就是地方军事上的具体官职,提督是一方军事首领,一般都是由满八旗大臣担任,提督下面是总兵,负责各地方军事调度,提督和总兵就是满清统治者为了管理汉地省份,防止地方大员汉臣独揽大权而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