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硬盘做raid的步骤如下:

启动服务器后,进入开机自检,按照界面上的提示进入磁盘阵列管理器;创建磁盘,将磁盘初始化,光标移至InitializePhysicaIDisk选回车;选择需要配置虚拟磁盘的硬盘,用Insert插入键将硬盘选中;按C键继续,按下C键,开始初始化硬盘;初始化完成后,选中CreateVirtualDisk选项,开始创建虚拟磁盘;用Insert插入键选中需要配置虚拟磁盘的硬盘,做Raid1需要的镜像硬盘;阵列级别中,选择Raid1选择热备;用Insert插入键选择需要配置

两块硬盘能组成RAID 5吗?如何设置?

两块硬盘组不了RAID5。

组建RAID5磁盘阵列至少使用3块硬盘(也可以更多)。

这是因为是RAID5因为RAID5写入数据时算法分成3部分,然后写入这3块硬盘,写入的同时还会在这3块硬盘上写入校验信息,当读取写入的数据的时候会分别从3块硬盘上读取数据内容,再通过检验信息进行校验。

做RAID 5阵列所有磁盘容量必须一样大,当容量不同时,会以最小的容量为准。 最好硬盘转速一样,否则会影响性能,而且可用空间=磁盘数n-1。

例如:使用3块2T的硬盘做RAID5

实际容量=(3-1)×2T=4T

扩展资料

RAID5磁盘阵列在运行的时候当如果有1块硬盘出现损坏的时候,就从另外2块硬盘上存储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第3块硬盘的数据内容。

也就是说raid5这种存储方式只允许有一块硬盘出现故障,出现故障时需要尽快更换。当更换故障硬盘后,在故障期间写入的数据会进行重新校验。 如果在未解决故障又坏1块,那就是灾难性的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AID 5-读写

服务器有两块硬盘,怎么做raid,应该做raid几

2块硬盘一般只能做RAID0或RAID1,一般都会做RAID1,因为RAID 0意义不大。除非是特殊情况,比如扩展逻辑硬盘。至于怎么做,每一个服务器的磁盘阵列控制的配置不同,所以方法也不同。不过一般都不难,只要保障里面的数据全部不要了,新建就可以了。创建完RAID后直接安装系统。一般LINUX系统会直接识别出来硬盘,但是WINDOWS系统可以需要服务器的引导程序。

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如何用两块硬盘做成RAID

您好:

先回答您最重要的问题:

组RAID是必须要把硬盘格式化的,现在没有一种方式可以不删除数据的情况下组建RAID,所以必须备份您的数据。

然后下面是建议:

1,RAID1没有任何硬盘性能的提高,只能提高数据安全性,因为是镜像,每一块硬盘都有一份数据,所以两块硬盘只有一块的容量。

2,你这样只能组RAID0,因为两块硬盘只能做RAID0和1。RAID0能提高读和写的效率,但是数据安全性不高。

所以给您的建议是 备份数据,组RAID0.只有这一种方法能提高。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两块机械硬盘怎么组raid0

方案一:主板如果集成RAID芯片

1,在BIOS中将AHCI模式改为RAID模式,开机主板自检之后会出现RAID自检信息以及进入设置界面的热键提示,通常是crtl+f或者crtl+G,有些提示的热键是Fx(键盘最上方F1-F12中某一个),设置前最好先阅读主板说明书。

2,进入设置界面进行相关设置,通常主板集成的RAID模式为0、1、5,部分主板可以支持10、01等更多模式。

3,BIOS中设置固态盘为第一引导序列,保存后重启。(SSD完胜两块7200转硬盘的读写性能。)

4,主板开启RAID模式后对固态硬盘的性能有一定影响,通常表现为4K读写性能降低。

方案二:主板未集成RAID芯片

1,BIOS默认AHCI模式,设置固态为第一引导序列,可以将固态性能发挥至最大。

2,使用win7以上系统,在磁盘管理中将两个1T硬盘设置为动态磁盘,再将两个磁盘以“带区卷“合并为一个2T容量的磁盘(同硬件RAID0),多年使用体验,性能与硬RAID无异,只是占用一些系统资源,双核以上电脑直接无视。

注:1,若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硬盘容量大小不同,以最小磁盘容量为起点,与其他磁盘可以合并为一个“带区卷“,剩余容量以简单卷的形式形式一个独立分区,不会浪费剩余空间。2,也可以将多个磁盘的剩余空间组合一个“跨区卷“,形成一个由多个不同硬盘不同容量组成的卷分区。3,实际上XP和2000就已经支持动态磁盘的卷设置(软RAID),单核CPU的资源占用也不多。4,RAID5需要至少3块磁盘。

方案三:购买SATA3接口的RAID卡

1,将卡插入PCI或PCI-E插槽,主板BIOS设置AHCI模式,引导设置中设置固态磁盘为第一引导序列,保存重启,开机主板自检后会出现阵列卡的自检提示,具体参考方案一后续步骤。(设置前阅读阵列卡说明书,或询问卖家。)

2,内置PCI/PCI-E阵列卡的优点是,AHCI模式不影响固态磁盘性能,同时可以兼顾多块机械磁盘组RAID的需求。

3,所有硬件RAID都必须使用相同容量的磁盘,对不同品牌不同转速的硬盘没有限制,但是磁盘性能会以最低性能的硬盘为上限组成阵列,比如5400转与7200转组成RAID0,实际性能与两块5400转硬盘组成的性能相近。

4,考虑到性能最大化,尽量选购PCI-E接口的阵列卡,除非主板没有PCI-E插槽。有网友亲自测试,将PCI-E阵列卡金手指屏蔽后分别以1x、4X、8X、16X的速率运行,1x速率最低,4x足够发挥其性能,8x之后与4x的性能差别可以忽略,因此没有必要一定要将阵列卡插入16x插槽。

5,购买阵列卡注意区分SAS与SATA接口,以免买错。

手机打字挺辛苦,就写这些,觉得有用就点个赞吧!

两块硬盘如何做raid0

首先必须有阵列卡或主板集成raid功能。

连接好磁盘,开机,在自检时按阵列卡配置程序热键,进入配置菜单。

以最新的lsi阵列卡webbios操作为例,一般两种配置方式,一种是自动,在配置菜单选择新配置,自动配置,阵列卡会根据当前unconfigration good的磁盘数给出可以配置的模式,如果两块同样的磁盘,会出现raid1和raid0的选项,直接选raid0,然后保存即可。第二种是手动,选新配置,手动配置,会出现unconfigration good的磁盘列表,首先选择要做raid的磁盘,然后在可以支持的级别里选raid0以及想要的条带大小,raid0大小,然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