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因为有水循环系统。而水资源是有限的,是相对来说的。还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同时与水源污染、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等情况的存在有关。而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
1、地球上明明有那么多水,为什么有的地方还会缺水?
地球上水资源很多,可以说人类无论如何也用不完,但是绝大多数是咸水,而地球受热不均,导致地球上的水资源尤其是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就导致区域性的严重缺水问题。
地球的距离太阳不远不近,大气成分和厚度以及地球磁场的存在使地球上的水绝大多数以液态存在,少数是温度低于水的凝固点的液态水冰,少数是分散于大气中的水蒸气。不管什么物质都会蒸发或者升华,我们所看到的固态岩石等物质也在非常缓慢地升华,物质粒子因为热运动从物体界面逃脱,水的蒸发现象就是因为水体受热后水与空气界面中的水分子热运动的结果,脱离了水表面张力的束缚进入大气。而地球上不同的地区受热不均匀,这个是受区域大气状态影响的,空气中的尘埃越多、水汽越多,透射过来的太阳光照就较少,使水体受热不均,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大气湿度的差异,而大气的受热不均还会形成风,风裹挟着水蒸气到处流动,直到形成降水再落在地面上,而地面地形是多样的,降水多在低洼地带集中,部分在高山等寒冷地区凝结为冰。
因为大气和水体的受热不均,降水的形成和分布就也不很均匀,而且地球环境是逐年变化的、不同大陆的面积也有所不同,岛国降水相对分散呈海洋性气候,而亚欧大陆或者美洲大陆却因为地势广阔地形多变,内陆地区较少获得海洋水蒸气的补充,更加剧了不同地区水资源量的差异。我们常听说某些地方的冰川加速融化,或者一些地方的湖泊干涸,这确实是环境变化带来的水资源分布的改变,但实际上也被部分人夸大了事实,部分水资源减少了,但部分其它地方的水资源却增加了,我国的青海湖面积已经连续增长数年了。水资源分布不均造成了人类的分布不均,人类兴建城邦等也考虑了水资源的问题,多建设在大江大河流域内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地区,一旦区域内水资源枯竭,人类还可以迁徙寻找其它适合生存的地区。
水明明是可再生资源,为何很多地区却出现了水资源枯竭的情况?
地球上的水源许多,可以这么说人们无论如何都花不完,可是绝大部分是海水,而地球上遇热不均匀,造成地球上的水网络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遍布不均匀,就造成地区性的严重缺水难题。
地球上之间的距离太阳光一切顺其自然,大气成分和壁厚及其地磁场方向的出现使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以液体状态存有,极少数是环境温度小于水的凝固点的液体冰,极少数是分散化于空气中的水蒸汽。不论什么化学物质都是会挥发或是提升,大家所见的固体岩层等成分还在十分缓缓地提升,物质粒子由于热运动从物件页面逃离,水的蒸发状况是因为水质遇热后水和空气页面里的水分子热运动得到的结果,远离了水界面张力束缚进到空气。
而地球上的不同类型的地域遇热不匀,这是受地区空气情况的影响,空气中浮尘越大、水蒸气越大,散射来的太阳光照就偏少,使水质遇热不均匀,这就造成了每个地方大气湿度的差别,而大气遇热不均匀还会继续产生风,风裹挟着水蒸汽四处流动性,直至产生降雨再落在地面,而路面地貌是多样化的,降雨多的是低洼地区带集中化,一部分在大山等严寒地区凝结为冰。由于空气和水环境的加热不均匀,降雨的建立和遍布就也不很匀称,并且地球上环境是指逐渐变动的、不一样大陆的总面积也会有所不同,海岛国家降雨相对性分散化呈海洋性气候,而亚欧板块或是美洲大陆却由于地形宽阔地貌变化多端,中部地区偏少得到深海水蒸汽补充,更加重了每个地方水资源量的差别。
我们常常听闻某些地方的冰河加快溶化,或者一些地区的湖水干枯,这确实是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水资源分布的变化,可事实上又被一部分人夸大了客观事实,一部分水源降低了,但一些其他地方的水源却增强了,我国青海湖面积已连续提高多年了。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导致了人类遍布不均匀,人们修建城帮等都考虑到了水源问题,多修建在大江大河河段内水源相对性比较丰富多彩地域,一旦区域水源匮乏,人们还能够迁移找寻其他合适求生的地域。
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导致不上人们不一样物种间不同类型的文化艺术,就目前看来尽管一些地方水资源污染日益加剧,可是地球上总体水源却由于深海的出现基本不会匮乏,然而却有其它的难题,那便是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海平线的升高,这可能会致使全球气候变暖更为强烈。
地球上的水资源真的会枯竭吗?原因是什么呢?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否真的会枯竭,这还很难说,不过有一个事实是摆在面前的,那就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正在一步一步的减少,而且诸多地方的地下水资源也在慢慢下降,一听到此,可能有人就会发出了疑问,不是说北极地区的冰雪正在融化吗,为何水资源还在减少呢?事实上,这二者是有区别的,水与水资源并不是完全的对等,这世界上的水确实拥有着许多,毕竟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但水多并不意味着能够供给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就多。再一个问题就是原因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淡水资源被人类消耗得太厉害了。
水无处不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打开水龙头喝干净的水,但还有很多地方不如我们幸运,情况越来越糟。在未来几十年里,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长30亿,这意味着全球淡水需求预计将增长55%。同时,气候变化将改变全球气候格局,导致一些地区变得更加湿润,一些地区更加干燥。虽然真正的全球干旱似乎不太可能发生,但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加干燥和数量增加,灌溉水不会渗入土壤,蒸发到大气中,最终以自己的方式进入海洋。
地球上大部分的地方都有着水的存在,不过大部分并不是人类所能利用的,人类需要的是清洁、廉价、易于获取的水源,这使得人类只能使用地球上1%的水作为瓶装水,以及用于农业、工业和能源生产的水。造成大范围干旱的原因之一是降雪量减少,北半球的大部分淡水来源是由每年的积雪量决定的,这意味着近20亿人依靠雪来获取淡水。研究人员发现,在下个世纪,将近13.4亿人将无法获得足够的淡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不均,因此,保护水资源已经是最刻不容缓的事了。
地球上几乎全被水覆盖了,为什么还老说水资源不足?
因为大部分是不可使用的海水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INTERNATIONAL GLOSSARY OF HYDROLOGY》(国际水文学名词术语,第三版,2012年)中有关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合适的质量,并满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时间内具体利用的需求[1] 。
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水利科技名词(科学出版社,1997)中有关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数量和可用质量能从自然界获得补充并可资利用的水。
淡水来源
地表水
地表水是指河流、湖或是淡水湿地。地表水由经年累月自然的降水和下雪累积而成,并且自然地流失到海洋或者是经由蒸发消逝,以及渗流至地下。
虽然任何地表水系统的自然水来源仅来自于该集水区的降水,但仍有其他许多因素影响此系统中的总水量多寡。这些因素包括了湖泊、湿地、水库的蓄水量、土壤的渗流性、此集水区中地表径流之特性。 人类活动对这些特性有着重大的影响。人类为了增加存水量而兴建水库,为了减少存水量而放光湿地的水分。人类的开垦活动以及兴建沟渠则增加径流的水量与强度。
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量补给。
地下水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
水在地下分为许多层段便是所谓的含水层。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是一个将咸水(通常为海水)转化为淡水的过程。最常见的方式是蒸馏法与逆渗透法。就当今来说,海水淡化的成本较其他方式高,而且提供的淡水量仅能满足极少数人的需求。此法唯有对干漠地区的高经济用途用水有其经济价值存在。至今最广泛使用于波斯湾。
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但为什么我们还说水资源短缺呢?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面临这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们是该做些什么了:
1、要有惜水意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知道爱惜,有的甚至将水白白浪费。应当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际差别很大,年内也变化莫测,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紧缺,自来水更加来之不易。爱惜水是节水的基础,只有意识到“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才能时时处处注意节水。
2、养成好习惯,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与浪费水有关的习惯很多,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为了接一杯热水,而白白放掉许多冷水;先洗土豆、胡萝卜后削皮,或冲洗之后再择蔬菜;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
3、使用节水器具,家庭节水除了注意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以外,采用节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为了省钱,很多人宁可放任自流,也不肯更换节水器具,其实,交这么多水费长期下来是更不合算的。使用节水器具,既省钱,还能保护环境,岂不是一举两得?节水器具种类繁多,有节水型水箱、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随便用上几个就为节水做出了不少贡献啊!
4、查漏塞流,在家中“滴水成河”并非开玩笑。要经常检查家中自来水管路。防微杜渐,不要忽视水龙头和水管节头的漏水。发现漏水,要及时请人或自己动手修理,堵塞流水。一时修不了的漏水,干脆用总开关暂时控制水流也好。管好水龙头,把水龙头的水门拧小一半,漏水流量自然也小了,同样的时间里流失水量也减少一半。
就生产而言,特别对一些高消耗水的行业,我们要围绕如何优化水系统的运行,如何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作为节水工作的重点,积极组织技术攻关,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对产品水消耗实行定额管理,并作为一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核,减少浪费现象。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有节约用水的理念,但缺少具体的行动,大手大脚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人认为家大业大,再加上身处长江边,总认为这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缺少节水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如果真正到了“水比油贵”之时,我们再抓节水工作就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