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分子同时具备亲水的羟基和疏水的烃基。乙醇分子的烃基可与蛋白质内部的疏水基团结合,让蜷曲旋转的蛋白质长链松弛、施展,导致蛋白质的变性。而酒精可以通过单纯扩散的形式通过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导致细菌内部蛋白变性,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细菌外层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组成,还有一层外膜主要成分为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百分之七十五浓度的酒精可以透过这些阻挡直达细菌内部。但纯酒精还有另一个作用,脱水。使用纯酒精会造成细菌的细胞壁、外模脱水固化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使得乙醇分子难以进入细菌内部。而浓度不够起不到杀灭细菌的作用。

主要原因是上皮细胞并不是直接暴露在体表的,外面还覆盖有角质和死细胞。皮肤由表及里有以下五层构成,角化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活细胞最多可摘颗粒层观察到,角化层和透明层是没有活细胞的。角化层细胞内部充满角化蛋白,而且细胞间由致密的细胞桥粒链接,像盾牌一样,阻挡酒精的侵入,口腔部分上皮没有角化层但存在透明层,所以也不很怕。

乙醇为何能杀死细菌却对人体细胞无害

分类: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问题描述:

书上说乙醇能使细菌细胞脱水,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杀菌效用,那为什么对人体细胞没有作用呢?

解析:

人体的表皮细胞是有一层较厚的蛋白质层的

就是角蛋白 这层蛋白质不透水 乙醇也不能透过,所以对我们的细胞无害

但是一旦进入体内就会破坏组织 所以肝脏负责解毒,尽快的氧化分解乙醇,防止身体受害

酒精消毒的原理是什么

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学名叫乙醇,分子式为C2H5OH。酒精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它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打入细菌的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70%~75%的酒精用于消毒。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为什么酒精可以杀菌消毒?为什么纯酒精的杀菌效果反而不好?

药用酒精(乙醇)是医疗单位和家庭药箱的必备药品,是最常用的外用制剂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用途的酒精要求不同的浓度。 ■95%的酒精用做燃料 医疗单位常需使用酒精灯、酒精炉,点燃后用于配制化验试剂或药品制剂的加热,也可用其火焰临时消毒小型医疗器械。 ■70%-75%的酒精用于灭菌消毒 用于包括皮肤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碘酒的脱碘等。 有人以为,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这是错误的。酒精消毒的作用是凝固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从而杀死细菌。但95%的酒精能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如果酒精浓度低于70%,虽可进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只有70%-75%的酒精即能顺利地进入到细菌体内,又能有效地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因而可彻底杀死细菌。 用70%-75%的酒精消毒医疗器械应当用浸泡的方法,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浸泡消毒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免器械上的残余酒精刺激机体组织。 因为酒精只能杀死细菌,不能杀死芽孢和病毒,所以,医疗注射或手术前的皮肤消毒常使用效果更好的碘酒。为了减少碘对皮肤的长期刺激,一般在用碘酒消毒后,用75%的酒精脱去碘。 由于酒精具有一定的刺激性,75%的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但不可用于黏膜和大创面的消毒。 ■40%-50%的酒精用于预防褥疮 长期卧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长期受压可引发褥疮,而且褥疮一旦形成很难愈合;其预防的方法就是要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 按摩时,护理人员会将少量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以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 ■25%-50%的酒精用于物理退热 高烧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就是用25%-50%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温方法。用酒精擦洗患者皮肤时,不仅可刺激高烧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还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 具体方法是:将纱布或柔软的小毛巾用酒精蘸湿,拧至半干轻轻擦拭患者的颈部、胸部、腋下、四肢和手脚心。擦浴用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大面积地使用高浓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医用酒精必须到医疗机构购买,切不可误用工业酒精;因为工业酒精中不仅含有较多的杂质,还含有有毒物质(例如甲醇)。再有,酒精是易燃的危险品,保存时既要注意避光、避热、密封放在阴凉处,以免挥发后浓度降低;又要注意远离火源和电器,以免发生火灾。